老子哲学大智慧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节 《道德经》与人生哲理

和《论语》相反,《道德经》选择的是另一种人生哲理。

一、自然人生观

老子的人生观根源于他的世界观,《道德经》的世界观是“道法自然”,所以《道德经》的人生观也同样是“法自然”的。如《道德经》曰: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

因此《道德经》的人事、人生是法自然的,一切依循自然,顺其自然规律发展便是最轻松自如的人生。

和孔子的奋斗人生不同,老子主张的是自然人生。

老子认为生命是自然的,因此,人的一生也应该是自然生息的,不应人为地妄作。如日:

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六十四章)

人生应如对待万物的生长一样,应辅助其自然生长,而不要妄加干预,即所谓自然无为。比如一个人的性格和爱好应顺其天性而不要妄加干扰,故老子强调:

希言自然。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二十三章)

干扰、妄为、兴风作浪,违反自然规律,天地尚且不能长久,而况于人?

老子还认为“法自然”的最高境界是“复归于朴”(二十八章)。朴,未雕琢之木材,指人类社会开初时的纯真思想境界,那时没有邪恶,没有膨胀的物欲、权欲,人们和平友善相处。现在的人聪明得太过了,所以老子主张“大智若愚”,在物欲和权欲方面应糊涂一点,难怪后世大书法家郑板桥的“难得糊涂”竟成为千古绝句。

《道德经》不但强调人生的发展应顺其自然,即使国家社会也不例外,应利用自然转趋,不要随便强行转向或强行妄作。《道德经》提出:“治大国若烹小鲜”(六十章),治理国家要顺乎自然,要少翻动,只有顺应自然发展规律,才能治理得当。故曰: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十七章)

二、淡泊人生观

(一)无私无欲

老子一生淡泊无欲,主张无私无妄,他提出“少私寡欲”、“恬淡为上”,指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十二章)。并认为私欲是万恶之首,尤其奉劝为首的人要身先士卒,先人后己,先公后私。如曰: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七章)

不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七章)

杨力启示

老子的目的是提醒执权者首先应无私无欲,天下才能大公,如果执权者都能做到“少私寡欲”,那么天下势必太平,如果人人都能无私无妄,那么也就不会有阴谋和格斗“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强调执政者首先做到无私无欲才能民富国强。

(二)不争无为

老子的处世原则为不争无为。“无为”是老子著名的格言,老子主张以无为治身,以无为治国。无为指自然无为,指依循事物自身的运动规律去发展。不强行干扰,由于各人有各人自身的发展规律,因此完全没有必要去和别人争。关键在于自己如何去驾驭,注重自身的运动规律,这就是老子不争、无为、居下、取后、退让的思想基础。

但《道德经》的不争,并非真“不争”,无为亦非真“不为”,而是:

与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六十六章)

以至于无为,无为则无不为。(四十八章)

为无为,则无不治矣。(三章)

意思是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的,顺着自身的运动规律去发展,最终必然为别人所不争,为别人所不为。譬如水,“水善利万物而又不争”(八章),水的本性就是善利万物的,因此没有必要去争。火有火的作用,水有水的能力,水火本来就是不相容的,相互争斗反而两败俱伤。不如各自发挥自己的作用,相安无扰反而俱上。

同样,少点邪欲妄为,专心于为的人反而能获得成功,能无不为。反之,那些机关算尽,天天处心积虑、争前恐后的人,反而无所为。足见老子的无为无不为、不争居下是一种弹性竞争,曲线前进,是一种更巧妙的斗争艺术,不能以消极地概而论之。《道德经》还强调: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十章)

《道德经》的无为并非不爱国为民,而是指少一些“私为”,才能有所“公为”。

杨力启示

上述,从《道德经》的无为无不为分析,说明《道德经》的“无为而无不为”是另一层次的有为,这种无为不是一般境界,只有无私少欲的人才能达到。

(三)知足少知

强调“知足”、“少知”是《道德经》的又一重要观点。《道德经》强调不知足是一切祸害的根源,如曰:

祸莫大于不知足。(四十六章)

因此,《道德经》反复告诫人们要知足:

知足者富。(三十三章)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四十四章)

故知足之足,恒足矣。(四十六章)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不知足是痛苦的根源,只有知足才会得到幸福。

其次,在强调“知足”的同时,《道德经》又强调要少知,认为:

民之所以难治,以其智多。(六十五章)

老子指出,有的人之所以事多,就是因为心机太过,所以他强调“以无事取天下”(五十七章),执政的人更要“少知”、“无事”,即少点私事私谋,才能取天下。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事而民自富,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欲而民自朴。

上述可见,老子是一位非常有涵养的人,他的知足人生观对被欲望膨胀得大脑发热的人来说,不能不说是一剂最好的清凉药。

并且,《道德经》的少知,并非指无知,而是该知的要知,不该知的就没有必要知。所谓“大智若愚”,即心机要用在正处,有的人心机太过,聪明反被聪明误,所以该糊涂的时候,还是糊涂一点为好,事事聪明的人,反而不聪明,小事糊涂的人,大事才聪明。

杨力启示

《道德经》的少知和禅宗的“不立文字”的实质是一样的,少知道点不必知道的事,主要的知识理解得深一点,《道德经》的“绝圣弃智”(十九章)恐怕就是这个意思。

三、出世人生观

老子主张的出世人生,主要是在精神生活上的出世,包括“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即各安本分,不相往来。《道德经》的不争、无欲、无为都是精神生活上的出世,老子反对竞争,主张“少私寡欲”,向往平静和谐的生活,说明《道德经》的出世并非离世,而是看破世尘。在这样的人生观支配下,《道德经》全书充满了避世观念。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五十六章)

明明知道的却要装作不知道,关其门,闭其户,磨其锐志,少露锋芒,蓄敛光耀隐遁于尘世。

《道德经》的遁世观点还表现在不露锋芒。如曰: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九章)

东西装得太满有倾失的危险,刀磨得太锋利,反而有易伤挫锋芒之患,金玉满堂的恐怕飞来横祸,富贵而骄的必遭人恶。因此,万事皆避免太过,功成名就,就应立即急流勇退,以全其名而免遭祸虞。另外,《道德经》提出的“曲则全”,“柔弱胜刚强”都是指蓄积力量、后发制人的策略。总之,暂时的隐退是为了取得更好的前进时机。

《道德经》提出的“三宝”,其中“不敢为天下先”就是讲处世最忌锋芒毕露。

我恒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六十七章)

老子的“不敢为天下先”,告诫人们要善于藏蓄,否则锋芒过露易遭人妒忌和暗算。

图25 圣人常无心,以天下心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