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家庄市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石家庄市紧紧围绕建设现代省会、经济强市的奋斗目标,抢抓国家大力扶持文化产业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等重大历史机遇,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逐步形成了文化产业“文化+创意+科技+金融+X”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一)综合经济实力稳步提升
2017年,石家庄市生产总值完成6460.9亿元,同比增长7.3%;服务业增加值完成3066.4亿元,同比增长11.6%,占GDP的47.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5.1%,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完成458.2亿元,同比增长14.1%;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3.9亿美元,同比增长14.2%,引进省外项目资金991亿元,外贸进出口总值和对外投资分别完成862.2亿元、15.8亿美元。截至2017年底,石家庄市共有挂牌上市企业196家,累计实现股票融资740亿元,其中,新三板挂牌企业69家,数量位居河北省首位。充分挖掘市域丰富旅游资源,成功举办首届旅发大会,与3省8市88家景区实现旅游互联互通,叫响“红色西柏坡、幸福石家庄”旅游品牌,全域旅游格局初步形成,旅游业总收入达到962.6亿元,居河北省首位。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建成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高新技术产品推广应用、传统产业智能改造和河北工业设计创新等4个平台;成立河北省军民两用技术交易等5个中心;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9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912家,总数分别达到803家、9105家。通过实施“人才绿卡”制度,引进高层次人才2900多名,人才高地雏形显现。探索实施中俄“两国双园”合作模式,石洽会、动博会、国际通用航空博览会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1)。商贸物流发达,拥有新华集贸中心、南三条小商品市场等全国十大集贸市场和正定国际物流园区、华北农产品交易物流加工园区等国际水平的物流企业。建设了一批标志性文化基础设施,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地铁1、3号线首开段正式运营,已跨入“地铁时代”。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二)历史文化资源携手旅游产业
1. 展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
石家庄市是人类文明开发较早、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的地区。市区白佛口文化遗址是目前石家庄市境内发现最早的平原地区人类遗址,距今6000—7000年;新乐古代遗址“伏羲台”证明了6000多年前中华人文始祖伏羲氏曾经活动于此地;战国中山国文化,是石家庄历史文化脉络中的重要一环,也是继藁城台西商文化之后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文化。公元前218年,秦始皇命令真定(今石家庄市东古城)人赵佗征岭南,行南海尉事,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下诏封赵佗为南越王,赵佗治越近80年,为开发岭南、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两汉时期,石家庄西部的太行山区一直是制造兵器、铠甲和生产工具的重要冶金基地之一,“冶河”因此而得名。汉唐时期是中国佛教、道教复兴并走向鼎盛的时期,恒、赵二州的宗教文化在中国宗教史上也留下了绚丽篇章,赵州柏林寺,相传创建于东汉,是河北最古老的佛教寺院。石家庄隋唐文化中最为光辉的历史成就是赵州安济桥,它是世界公认的大型敞肩式石拱桥的鼻祖,在世界桥梁建筑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被联合国确认为世界人类文化遗产;隋唐时期石家庄籍的文化名人有魏征和李吉甫等。北宋时期,富弼、韩琦、欧阳修、沈括、苏轼等名臣先后奉使河北,都在真定府(今正定)留下足迹,促进了这一地区经济、文化的繁荣。金元时期的自然科学成果非常丰硕,著名数学家、学者李冶在数学天元学术方面的研究,对中国的初等代数起到了奠基作用,标志着13世纪世界数学的最高成就(2)。
2. 挖掘旅游丰富资源
石家庄市旅游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有文化名城、故国遗址、古寺名桥、革命圣地等珍贵历史遗存,也有丰富多彩的社会旅游资源,包括商贸会展、民俗民艺、都市风情等旅游景观。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2处,市、县文物保护单位240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座,国家级森林公园3处(仙台山、五岳寨、驼梁山),省级森林公园9处(南寺掌、西柏坡、棋盘山、藏龙山、沕沕水、海山岭、封龙山、洞阳坡、高山寨),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4处(平山县驼梁自然保护区、灵寿县漫山自然保护区、赞皇县嶂石岩自然保护区、井陉县南寺掌自然保护区)。至2015年末,石家庄市共有A级景区33处,其中5A级景区1处,4A级景区26处,3A级景区4处,2A级景区2处。独特的省会地位、繁荣的商贸更为发展商贸会展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2017年以来,石家庄市深入推进旅游体制机制改革,以全域旅游、“旅游+”和旅发大会为抓手,突出太行山生态文化旅游区、太行山风景道、滹沱河景观带、环省会旅游圈等重点区域,打造全国知名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和区域性旅游集散中心城市,使石家庄市旅游业保持了平稳、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三)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回顾2017年,石家庄市在完善公共服务功能,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绩。
1. 惠民工程成效显著
石家庄大剧院、丝弦剧院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相继投入使用。大剧院全年共安排演出125场,接待观众约11.8万人,票房总计收入达400余万元;市丝弦剧院举办了丝弦演出季暨五路丝弦经典剧目展演活动,全年共举办精彩演出90余场,观众约5.4万人,进一步促进了丝弦这一地方传统剧种的传承与发展。石家庄市群艺馆、图书馆等公益场馆也推出了系列惠民文化活动,市群艺馆全年演出、展览达200余场(次);市图书馆接待服务读者达160万人次,该馆创办的“美诗团”不仅丰富了读者的业余文化生活,更在河北省图书馆服务创新案例竞赛评选中获得一等奖;市美术馆举办各类展览30余场,累计接待观众近10万人次;市博物馆还举办了石家庄历史文化陈列进校园活动,以《石家庄历史文化巡展》的形式,来展示省会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此外,还有送戏下基层演出969场,举办彩色周末文艺演出1298场,放映公益电影49132场。广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打造书香石家庄。省、市财政共投入1400万元,在省会推广发行文化惠民(演艺)卡3万张,还特设1000张面值300元的“文化惠民公益卡”,免费向城镇低保家庭发放,2017年文惠卡共消费542万元……一系列惠民政策有效拉动了石家庄市文化消费,在推动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方面取得新突破。
2. 文化产业园区及项目建设有条不紊
石家庄市规划了文化产业的“两带两区一中心”,即“滹沱河历史文化与文体休闲产业带”“西部红色文化与生态旅游产业带”“东部民俗文化产业聚集区”“南部文创智造产业聚集区”“主城区文化创意中心”的发展战略。北部,正定古城修复工程顺利完工,滹沱河沿岸规划建设融入历史文化元素的12个主题公园;西部长青文化旅游度假区已成为省会西部文化休闲品牌工程;东部打造宫灯文化小镇、传统紫铜浮雕艺术聚集区;南部河北传媒学院文化创意产业园已入驻企业、工作室20余家,荣获河北省十大文化产业园区。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创业孵化园、河北传媒学院文化创意产业园、红崖谷休闲度假区等9个项目(园区)还荣获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三个十”;智行创意公社、11家经文化部认定的动漫企业、十大文化市场等组成了主城区文创集群。截至目前,石家庄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达298家,新三板上市企业6家,石家庄市在建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园区)46个,总投资达148.1亿元。
3. 考古发掘、非遗保护成果丰硕
正定古城保护工作进展顺利,城墙修缮和隆兴寺摩尼殿壁画保护工程完工,开元寺南广场考古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完成阶段性考古工作,共出土了跨越唐五代至明清时期的2000余件可复原器物,包括日常生活用具、建筑构件、宗教遗物、手工业商业遗物等四大类,这是河北省首次开展城市考古;中山古城遗址公园获批立项,该项目是石家庄市第一个立项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行唐故郡考古遗址入选2017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加大了非遗保护传承力度,完善了石家庄市非遗评审专家库,圆满完成石家庄丝弦22台传统剧目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抢救性保护录制工作。
4. 动漫、网络游戏全省领先
石家庄市共有经文化部认定的动漫企业11家(河北省12家),动漫关联企业2000余家,初步形成了“创、产、学、研、销”一条龙的动漫产业体系,动漫业年产值位列全国大中城市第一方阵。目前石家庄市有重点动漫企业41家,全年总产值1.2亿元,生产动画作品达1万分钟。估算整个动漫产业年产值达10亿元以上,带动1万余人就业。《叶罗丽》《耿村民间故事》《豆丁的快乐日记》等20多部原创动画片分别在中央、省市电视台及网络平台播出。《冷三笑》《星座控》等在搜狐视频上播放量超过3.4亿次,《豆丁的快乐日记》《赵州桥》荣获河北省“五个一工程”奖,原创动画片《老子道德三百问》还荣获第27届金鹰奖优秀动画片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石家庄第十二届国际动漫博览会上,签约交易额达1.5亿元,到场观众达2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了约20%。
(四)保障措施坚强有力
一是强化政策引导。石家庄市出台了《石家庄市文化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关于扶持我市动漫产业发展的意见》《石家庄市文化消费试点工作方案》《关于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石家庄市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14—2020)》《石家庄市现代服务业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关于开展省会城市建设管理攻坚提质行动的实施意见》《关于2017年石家庄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还成立了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建立部门联动工作机制,领导本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二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石家庄市设立了每年500万元的繁荣舞台艺术扶持资金、每年500万元的农村文化资金、每年600万元的下乡补贴以及每年3000万元的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此外,市财政还对夜经济建设重点单位和重点项目提供专项补贴(3)。在2016年出台的《关于推动省会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上,加强了对文化产业的信贷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对文化产业项目提供利率优惠贷款。2017年,石家庄市将文艺精品专项资金200万元并入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资金总额增至3200万元,支持项目多达49个。西部长青水上乐园、音乐剧创作及人才孵化基地、图书《幸福石家庄》、电影《群工站长》、河北梆子《红歌记》等项目均在扶持之列。三是实施人才绿卡政策。扩大创新人才支撑,加大国家“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和省“百人计划”等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鼓励各类人才来石创新创业;制定出台了《石家庄市人才绿卡(A卡)管理办法(试行)》《石家庄市人才绿卡(B卡)管理办法(试行)》和《关于构建县(市、区)人才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试行)》,明确人才到石家庄工作或创业的,可在户籍办理、住房保障、子女入学等方面享受优惠政策。
(五)协同发展稳步有序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为石家庄市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大型省会,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石家庄市充分发挥省会文化中心地位、正定历史文化名城和西柏坡红色文化等优势,依托石家庄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河北长城影视基地、河北美术学院等平台,强化与京津文化创意企业合作交流,借力京津优势资源和先进经验,联合开发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培育壮大影视制作、动漫游戏、多媒体广告等文化创意产业,加快长城影视动漫旅游创意园、东方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将石家庄打造成为面向京津冀、服务全国的文化创意产业高地。依托西柏坡、正定古城、赵州桥、驼梁—五岳寨—苍岩山—嶂石岩等特色旅游优势资源,加强与京津旅游协同发展合作,与京津等城市共建“无障碍旅游区”,共同开发精品旅游路线,建立信息咨询、旅游预订等一站式服务体系,加快伏羲文化旅游园、段家楼景区等项目建设,大力开发滹沱河湿地、西部山区休闲度假、乡村休闲旅游等特色优势旅游项目。以正定新区为重点,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优势,加强会展设施建设,积极吸引、承办各类会展活动,主动承接京津会展功能,做大会展经济规模,提高石洽会、正博会、药博会等展会知名度,与京津联合打造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会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