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在陪伴孩子的路上,也陪伴着我自己
小时候的孤独印象
在我的记忆中,我的父母非常忙碌,印象中,几乎都是低着头在工作。而在我身边的,几乎都是那些照顾我的不同“阿姨”的身影。
这些没有血缘关系的阿姨,对我很好。但在我小小的心灵里,可以清楚知道,阿姨“只是”来照顾我的:她们买东西给我吃、接我上下学,但不会跟我聊聊在学校发生什么事,或者太在意我的开心或难过。
那时的我,非常孤单,但我并不知道。
印象中有一次台风夜,我在爸妈的房间里自己玩耍,我的妈妈打电话给我,问我:“你自己一个人在家,会不会害怕?”我一派轻松地说:“不会啊。”而心里想的是:“我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人的,有什么好害怕的?”
但当我回答后,电话另一头传来的,却是一阵沉默。现在长大后回想起来,或许那时我的妈妈,也在懊恼且自责着那个不能陪伴我的自己,但却无话可说。
小时候的我,常被说“好乖”,我不懂那个“乖”是什么。只是觉得,对这个世界没有抱持着太多的期待。而我也时常感觉到“孤独”,因为我不知道我的爸妈,他们会不会一直都在。而我那寂寞的心,又可以被谁理解。
大学的心理咨询,“练习”找回感觉
这样孤单且寂寞的我,长大之后,跟身边人的互动及关系总是“淡淡”的。大家基本上不会太讨厌我,也会觉得我很好相处,但是只要多靠近我一点点时,就好像碰到了一个透明的薄膜,无法再接近了。
我曾因这种关系而感觉到苦恼。因为我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够跟别人更靠近。
因为在我的经验中,几乎没有被好好靠近的经验。
在我读心理专业之后,感觉自己像是一个做复健的病人,开始“练习”找回自己的感觉,找回自己跟其他人建立关系的方式。我开始“练习”去靠近我身边的人,开始“练习”跟别人讲心事,“练习”去表达感觉、去哭、去笑、去生气。慢慢地,我感觉自己,一点一滴地,活了过来。
而这样一个寂寞的“我”,在我姐姐的小孩出生之后,在我第一次变成了“舅舅”的时候,开始变得不太一样……
变成“舅舅”,感受被需要的关系
我印象很深刻,有一次跟我外甥的互动:那时外甥大概2岁左右,我正从我的老家台南吃完最后一顿晚饭,准备搭车回台北。
当时我姐姐与姐夫几乎全天候地待在孩子身边,孩子还没有太多“分离”的经验。所以当我告知外甥,我要回台北的时候。孩子原本开心的神情,突然变得好难过、好难过。接着,他从抽泣变成了大哭,一边哭着,一边喊着:“舅舅……”虽然话讲得很不清楚,但我完全可以感受到,孩子希望我可以留下来陪他。
孩子的眼泪好像滴在我的心上,一方面让我看得好心疼,但也因为那如此真诚、直接的眼泪,让我感受到从来没有感受过的:原来我对一个孩子而言,竟然可以如此重要。
而这种被在意的感觉,让我那片原本麻痹、干涸的心土,开始有了温度,开始流动、活化了起来。
从那次的经验之后,我发现跟孩子相处时,孩子总会提醒我很多那些早已遗忘许久的事:
他们提醒我慢下来,去看看天空的云、地上的蚂蚁;他们提醒我,可以不用害怕别人的眼光,只因为听到一首喜欢的歌,就开始随意地扭动身体,随着音乐舞蹈;他们提醒我,可以毫不保留地表达在当时最完整的情绪,可以因为现在肚子饿或难过,而用撼动天地的力气大哭,但又在下一秒钟,因为有人的照顾与陪伴,发自内心地笑着。
他们好自由。看着他们,也怀念着在我身上,曾经有过的这些自由。
研究所的系统化理论,更理解孩子的心
在跟外甥开始慢慢培养感情的同一时间,我也在台北教育大学心理与咨询研究所,跟着曾端真老师学习阿德勒心理学。曾端真老师通过理论,以及跟小孙女互动时的故事,教我们“用孩子的眼、孩子的耳、孩子的心,去认识孩子的世界”。怎么样打从心底地去尊重并欣赏一个生命,让一个孩子可以自主、自律、自由,同时能拥有挺得住挫折且面对困难的勇气。
在接下来几年,我让自己在小学、初中、高中、高职、大学等不同年龄层的学校、场所工作与学习。我喜欢听孩子说话,也喜欢听父母说话。
我跟着赵文滔老师学习家族治疗好几年。这经验帮助我更能够去看见,一个家庭如何影响孩子,又如何被孩子影响着。让我能够用一个更“系统、全面”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的状况。
我也跟着曹中玮老师学习完形治疗,增进我对情绪的敏感度;而心理剧的训练,也让我可以更自在地从父母或老师的位置,交换到孩子的位置,去理解孩子的脉络。
带着这些经验,当我跟孩子互动时,能更体会到,自己对孩子的进退应对是很得心应手的。我深刻地体会到阿德勒所说的:“一个有行为问题的孩子,背后其实是个缺乏爱、充满挫折、缺乏练习的孩子。”
学习欣赏孩子最真实的部分
更重要的是,我能够跟孩子处得好,是因为我能看见孩子的脆弱、孩子的需要,且总是能够欣赏孩子最真实的部分。记得有一次我看见旁边有两个孩子在拌嘴,我自然地脱口而出说:“他们吵架的样子真是可爱啊!”我常常在孩子难过、生气、任性的时候,欣赏起他们自由的样子。这份欣赏让我不会过度地承担孩子的情绪责任,也能够很快地知道,我该怎么跟孩子接触、帮助孩子。
长期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有一个感触是:我在陪伴着孩子,试着去理解孩子、听懂孩子时,其实“我”才是被孩子陪伴的那个人。他们是我的镜子,是我人生的导师。
当我看见他们对我总是能够真诚地流泪、生气、耍赖,让我感觉我是被他们信赖的;当我对他们的态度有一点点的不同,他们会马上反馈给我,让我知道我做对了;当我真的好好地去听懂他们心里话的时候,我也感觉,自己小时候那个“孤独”的自己,好像也有一点点被了解。
而我,也在这条陪伴着孩子的路上,陪伴着我自己。
从“四大面向”切入,把教养力气花在正确方向
所以,我写下这本书,是希望能够将我跟孩子互动时,那些快乐、自在的经验,那些影响我至深的观念,那些好用的小技巧,能够有系统性地分享给身为父母的你。
我把书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
一、建构心态的“亲子这条路,你准备好跟孩子‘共学’了吗?”在一开始之前,将教养孩子的心态先建立,并聊聊可以用怎样的立场与心情阅读这本书。
二、观念打底的“你能真正‘听懂’孩子的心情吗?”通过一些理论说明,以及跟孩子互动时的一些大原则。依循这些大观念,就像是在森林里拿着指南针一样,在亲子教养的路上,不至于失去方向。
三、针对孩子问题去做探讨的“破解孩子状况,教养之路不卡关”,里面会介绍一些教养孩子的具体做法与技巧。同时,也会穿针引线地引用第二章节的大观念,让父母可以前后呼应与对照。
四、回到父母的自我理解与自我照顾之“因为孩子,才学会当父母”。
在本书中,我会举出许多故事与案例,协助读者对于该主题有更立体、清楚的了解。而本书所有案例内容、人名,都是在真实的基础上,进行过重新创作,如果雷同,是因为这些故事正发生在许多家庭的身上,许多人都跟你有同样的困扰。
此外,我也会佐以许多理论说明。
或许理论对有些读者而言会比较生硬一些,但对我而言,学习亲子教养不只要有对人性的关怀与理解,更需要心理学实证研究的支持。而在本书里所写下的内容,也是我亲身使用过觉得有帮助的,才愿意下笔分享给大家。
我希望通过这本书,不仅能够在父母教养孩子的过程中,稍微省一点力,把力气用在正确的方向上。更重要的是,希望各位父母也能跟我一起“享受”当父母、陪伴孩子的感觉。
你会发现,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那些辛苦与不容易,最终都会苦尽甘来,成为父母心中累累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