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谈心:26堂高效亲子沟通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04 孩子种种行为目的,只是为了克服自卑感

身为父母的,你会陷入“我没有要求孩子考高分!我都跟他说,只要尽力就好了!”或是“孩子,你连努力都没有就放弃,很糟糕!”的迷思吗?与其花力气“找原因”,还不如去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及需求”,才能更柔软地贴近孩子的心。

从自卑感到优越感,是孩子成长的动力

安均在班上,总是名列前茅,常常上台领奖。安均非常非常认真,做许多事情都一丝不苟,有时候甚至会因为自己一个题目不会,而情绪低落好几天,甚至常常在班上暴走发脾气。

佳文则是在另外一个极端,考试常常不及格,作业经常不交,偶尔会看见佳文上课拿起课本,可是不到10分钟,马上就打起瞌睡。如果老师叮咛她要多努力,佳文也只是一派轻松地说:“没事啦,反正我也学不明白。”

两个孩子的表现风格完全不同:一个“过度努力”,一个“放弃努力”。但可能在心底深处,他们有非常惊人的相似性——自卑感。

就阿德勒的心理学来看,由于孩子在幼年时期的认知不成熟,加上生理上的弱势,因此在主观的知觉中,必然会有自卑感,于是所建构的人生原型总是朝着克服自卑或补偿自卑的方向前进。因此,用“自卑感、优越感”“自卑情结、优越情结”“人生风格、虚构目的”这几个方面所共同建构的架构与视角,来窥得孩子的样貌,才能帮助父母去客观理解孩子心态发展。

首先,要来了解什么是自卑感及优越感。

1.自卑感

“自卑感”比较适切的翻译,应该是“自觉不足”。阿德勒认为,人从一出生,就是在一种“无能为力”的状态下来到这个世界上,因此拥有很多的缺点、不足,而感觉到自己有这些不足,就是“自卑感”。每个人的自卑感可能有所不同,例如成绩不好、长得矮、害怕没朋友、渴望被爱等。如果用白话的方式解释:自卑感指的就是孩子的“痛点”,一旦戳到,就会容易让孩子感觉非常“不舒服”。

2.优越感

与自卑感对立的概念就是“优越感”。生而为人,自然会有一股“让自己变好”的趋力,也就是阿德勒说的“追求优越感”,所以我们会努力读书、去打篮球、参加社团交朋友等。而自卑感则是在这个追求优越感的过程中,提醒我们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指标。

3.从自卑感到优越感

阿德勒认为,自卑感是每一个人都会有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而这个从自卑感到优越感的过程,是一个健康的过程,因为它让我们成长、进步。而我们人类进步的动力,也都跟这个从自卑到优越的过程有关。

以安均的案例来说:当他考试考差了,不满意自己的成绩,就会好好认真学习,而“认真学习”就是一种“克服自己自卑感,追求优越感”的过程,是一件好的事情,是具有积极建设性的。

自卑情结与优越情结

不过,从自卑到优越的过程中,很容易陷入两种情况:自卑情结与优越情结。

1.自卑情结

当一个人想要摆脱自己的自卑感,但自我价值与勇气不足,或自我过去所累积的经验无法帮助他配备好面对困境的能力时,可能会因努力的方向错误,导致徒劳无功,因而产生很深的自卑情结,进而选择逃避的方式。例如很多人会通过“放弃努力”,让自己避开“我尽力了,却还是做不到,所以有更深的挫败感”的情况。

而自卑情结很深的人,会常常感觉到“我没有能力、我很失败、我很差”,例如上述例子中的佳文与安均,当自己的成绩表现不好时,对自己有很负面的评价。而这种“逃避”的方式,并不能真正让自己变得更好。

2.优越情结

而有的人会从自卑情结发展出“优越情结”。

举例来说,有的孩子明明是很没自信的,但却很习惯把自己讲得很厉害,不断向别人自夸;有的孩子心里很难接受成绩不好的自己,就会帮自己定一个“我一定要考全班或全校第一名”的目标;或是一个非常害羞的孩子,会认为自己必须“跟所有的人自在地打成一片”,才算是融入人群。

而优越情结就是这种“过度补偿”的倾向,就是俗语所说的:“打肿脸充胖子”,或是“好高骛远”。

优越情结很深的人,看起来很努力、目标定得很漂亮,但其实也是一种用来“保护过度自卑感”的保护罩。

虚构目的论,探究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

阿德勒认为,人的行为是有目的的,因此称之为“虚构目的(Fictional Goal)”。而“虚构”两个字,代表这个目的是个人虚构、想象出来的产物,也就是人们在自己的脑海里,默默给自己设下一个用来解决自己问题的隐形标杆。

因此在面对亲子沟通时,身为父母的我们要不同于过去“找原因”的习惯,不再一直追问孩子:“为什么你会做出这样的事情?(问原因)”,而是要去思考:“孩子这么做,达成了什么目的?或满足了孩子的什么需求?(问目的)”。

过去的父母会认为,自己一气之下,打了孩子,好像“情绪是因,行为是果”。但阿德勒却认为,我们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利用”情绪。换句话说,父母会打孩子,是因为“打孩子可以让孩子听话,因此‘利用了愤怒’”。

过去,父母总认为“一定有什么原因让孩子不去上学”,并试图去找原因;现在了解到这种思维模式后,身为父母的我们要转化思考“‘不去上学’可以满足孩子的什么目的?”例如,不上学可以避开在学校的人际冲突,或是可以留在家里面,守护着爸爸妈妈的婚姻。

这是一个非常具有突破性的观念转变,父母在跟孩子互动时,可以不用把力气花在“找原因”上,而是更能够去理解“孩子行为的目的”,去思考“为什么对孩子而言,要放掉问题行为是如此困难的”。因为此问题行为,符合孩子心中的虚构目的。

自卑感越深,虚构目的越不恰当

回归到前面提到的自卑感。一个自卑感太深或有自卑情结的孩子,会定出一个“过高或不适当”的目标,用来克服心中那个很深的自卑感。

以安均与佳文的例子来说:他们在外在表现上,是非常不一样的——一个名列前茅,一个却连作业都写不完。可是他们的内在,却有同样很深的自卑情结。

安均生怕自己不是“好学生”,甚至觉得如果不是好学生就没有人会喜欢自己,所以他在内心定出了一个“过度努力”“我一定不能犯错”的虚构目的,让自己一直在那个好学生的优越位置。但他的内心深处其实有个很深的自卑情结,即“我没有办法接受那个可能会表现不好的自己”。

佳文未尝不希望自己能够当个“好学生”,只是过去的学习不顺,再加之长期的挫败累积,让她定下“我不要让我自己太努力”的虚构目的,去面对她的自卑情结。虽然这个目标对于她的成绩精进没有帮助,但放弃努力有个很大的好处是:如果我从一开始就放弃,就不会经历“努力了却还是做不到”的挫败感。而以孩子的角度来看是很有道理的,因为那是一个最容易维护自尊,让自己感觉没那么糟糕的方式。

安均的过度努力跟佳文的放弃努力,只是因为他们设下了不同的虚构目的,但其实都是用来克服自卑感的方式。

进入孩子“生命风格”与“私人逻辑”的主观世界

但为什么两个孩子,会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虚构目的面对他们的自卑感呢?一方面跟孩子的天生气质或个性有关,一方面也必须看他们过去的经验。

阿德勒的生命风格形塑架构

举例来说,安均的爸妈都是老师,他们从小就对安均期待甚高、要求甚严,大多数的时候,安均都做得到这些要求,所以他对于挫折的自己很陌生。同时,在安均的家里,哥哥、姐姐的成绩都很出色,看着爸妈为哥哥姐姐的好成绩而骄傲时,他认为“我必须要表现得‘这么好’,才能够被父母所爱”,并讨厌着那个在成绩上表现不好的自己。

而佳文从小就常常被身边的大人有意无意地贬低。佳文还记得在她小的时候,兴冲冲地想要帮妈妈拿东西时,不小心手滑让东西碎了一地而招一顿骂;同样在学习上,佳文的努力不仅没被看见,一旦考得不好,爸妈会冷嘲热讽:“反正你也不是个读书的料”。这都让佳文学到“当我试着想努力时,也只会遭来不好的结果”,宁可选择设下“放弃努力”的虚构目的,让自己感觉好过一点。

孩子表面的问题行为,就像冰山下的一角,如果只针对表面的问题行为处理,是很容易困住的。重要的是孩子在冰山底下的信念、感受、价值观、自我概念。

因此我们需要从过去的经验、社会脉络,去理解孩子的(问题)行为背后所隐含的“生命风格”与“私人逻辑”,去了解安均与佳文的过度努力跟放弃努力是怎么来的。

寻找孩子心中个人独特的想法

但有的父母会说:“我从来没有要求他一定要考那么好啊!我都跟他说,你只要尽力,那就够了!不需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父母需要了解一件事是:孩子相较于大人,是更为矮小瘦弱的,因此孩子会更倾向用他自己小小的眼睛去理解这大大的世界。例如:当我回想小时候的爸妈,会觉得爸妈就像是巨人一样高大强壮,而那种屹立不摇的形象则深植我心中;或者小时候那条无止尽的漫漫长路,其实只是一条小小的道路;而童年记忆中的某片大草原,很可能只是公园里的一个小小角落。

孩子身体与心智上的限制,都容易让他们认定自己是没有能力去面对与处理眼前的困境的,因此会用非常“狭隘”的方式来理解事情。

这就是为什么孩子常常会用自己独特的“私人逻辑”,也就是孩子自成一套的专属个人的主观理解世界的方式,定下自己的虚构目的,克服他独有的自卑感。

用一个隐喻来形容,私人逻辑就是孩子在过去的经验中,所学习到如何看待事情的方式,就像是在眼睛前面戴上一副墨镜。而父母需要做的,是先去理解“对孩子而言,是怎么感知这个世界的?是戴上了什么样的墨镜去看这个世界的?”。举个例子:

有个总是捣蛋的孩子,可能一直牢记着一个画面:有一次,妹妹哭得好大声,妈妈却丢下我一个人,跑去照顾妹妹。而孩子就自己解读成:不管我怎么努力,妹妹就是比我可爱,妈妈就是会忽略我。但当这孩子出现调皮捣蛋的行为,被妈妈管教时,孩子就会解读成:只有我不乖,妈妈才会注意到我。因为对这个不安的孩子而言,这是唯一能够得到妈妈注意力的方式。

妈妈很有可能,并不是真的比较爱妹妹,但对这个孩子而言,在心中烙印下了这个画面,就深深地觉得自己不如妹妹可爱,甚至以为只有调皮捣蛋,或惹麻烦才能换得一点点妈妈的关注。而这是在孩子年纪小时,所创造出来的一份属于他独特的私人逻辑。

由此可知:越是没有足够自我价值与正向经验的孩子,就越会“创造”出某些问题行为。这些问题行为是用来克服自己的自卑感所产生出来的应对方式。

也因此,当父母看到孩子有一些令自己头疼的行为时,可以马上问自己:“孩子的这个问题行为,背后的需求与目的是什么呢?”

接下来的篇幅,也都会用同样的概念,协助父母们了解:孩子表面的问题行为背后,可能是怎么想、怎么感受的。因为当我们看见孩子问题行为背后的信念、价值观、过去经验时,才能够帮助父母在面对孩子的问题行为时对症下药。

心理师与孩子的暖心互动

而阿德勒的学说,带给我怎样的影响呢?

阿德勒“从自卑到超越”的理论,让我相信:人本身就有一个向上,也就是超越自己的动力,让我对孩子有一个基本的“信任感”,并且愿意给孩子多一点的空间。

而“觉得自己不够好”的自卑感,并不是一件坏事,反而会成为一个人进步的动力。

但是当一个孩子,他过去的经验不好,或是没有配备好克服困难的勇气与能力的时候,他就会有比较深的自卑情结。随之而来,就会给自己设立一个“错误或不恰当的虚构目的”,反而把自己困在一个负面的、对自己无益的循环中。

因此我如果要帮助一个孩子,我要做的,就不再是“改变孩子的问题行为”,而是耐心地先去理解孩子:

“孩子的问题行为,可以满足怎样的目的或需求?”

“孩子是带着什么私人逻辑或戴上什么墨镜,来理解这个世界、面对当前的困境的?”

而当我够理解孩子时,便会对孩子有更柔软的心。

先看清楚孩子卡在哪,再想办法帮孩子——如何让孩子可以用比较“有建设性的方式去满足他的目的”,以及“训练或配备好孩子面对困境的能力”。而这个部分,将在后面章节里说得更清楚。

父母反思小练习

俗话说得好:“我们是有了孩子,才开始当父母的。”因此,在面对孩子的行为问题时,身为父母的我们也是要通过不断地练习及转换成孩子立场,才能寻找到问题点,从而对症下药。其中,把问题记录下来是很好的方式。这里针对“父母如何觉察孩子的痛点”做反思练习。

1.孩子出现反常行为时,是用什么方式凸显他的自卑感呢?

(例如:一直用吵闹、生气、吸引注意力的方式,有时也会欺负弟弟。)

__________________

2.你跟孩子谈过后,觉得孩子的痛点或自卑感是什么?

(例如:孩子常常会说爸爸妈妈比较爱弟弟,不爱他。)

__________________

3.你觉得孩子背后的心情与需求是什么?

(例如:我好害怕妈妈只爱弟弟、不爱我,或是我想要爸爸关心我。)

__________________

4.我如何帮助孩子?如何用更妥当的方式、满足孩子的需求、安抚孩子的痛点或自卑感呢?

(例如:我会告诉哥哥说:“我知道你很怕妈妈爱弟弟不爱你,可是妈妈想让你知道,不管怎样,妈妈都还是很爱你。你愿意过来让妈妈抱一下吗?”)

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