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汇函:全3册(上)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七表脉

浮脉指法主病

一、浮者,阳也。指下寻之不足,举之有余,再再寻之,如太过曰浮。主咳嗽气促,冷汗自出,背膊劳倦,夜卧不安。

经曰:浮者,脉在肉上行也。黎氏 [84] 曰:浮者,运动之候,属金,应秋。万物至秋而终,草木花叶皆落,其枝独在,若毫毛也。故其脉来轻虚浮泛,按之不足,虚于下也,举之有余,轻浮于上也。昔人喻如捻葱叶之状者,诚得之。故浮有风、有虚之诊。

浮脉歌一

按之不足举之余,再再寻之指下浮。

脏中积冷营中热,欲得生精用补虚。

夫诸浮者,肾之不足也,瞥瞥有如羹上肥,定知此脉阳气微。池氏曰:乍病见浮脉,乃伤风邪。久病合见沉弱之脉,而反见浮脉,乃里寒表热,致阴阳不相守。阳胜则生风热,阴胜则脏中久冷。须正其元气,使阴阳调和,谓之补也。

浮脉歌二

寸浮中风头热痛,

《素问》曰:寸口脉浮而盛者,病在外。经曰: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头有病。两手寸口皆为上部,寸外主头目,内主胸已上。今寸浮,主心肺中伤风邪,上攻头目矣。

关浮腹胀胃空虚。

经曰:中部法人,主膈下至脐上之有病。两手关部皆为中部,第二指半指之前主膈下,半指之后主脐上。已下放此。今关部脉浮,左属肝,右属脾。左关脉浮,主肝木生风;右关脾土,主风木胜脾土,胃气空虚,而生胀满。

尺部见之风入肺,大肠干涩故难通。

经曰:下部法地,主脐已下至足之有疾。两手尺部皆为下部,第三指半指之前主脐下,半指之后主足有疾,已下并仿此。池氏曰:尺部见浮脉,合言风入肾。今言风入肺,何也?肺乃肾之母,肾乃肺之子,母能令子实,子能令母虚。母既虚,而感子之邪气,何缘肺不生病,而病生于大肠?经曰:阳邪为病,只传之于腑,不传之于脏。其邪传之于大肠,故干涩而不通。

芤脉指法主病

二、芤者,阳也。指下寻之,两头即有,中间全无也,曰芤。主淋沥,气入小肠。

芤者,失血之候。血为荣,气为卫。荣卫相恃以行,则经脉流通而无间断。若阳邪所胜,血与气失其道路,不相继续,故其脉之来,举指浮大而软,按两头实、中间虚也。凡诊见之,皆主失血。

芤脉歌一

指下寻之中且虚,邪风透入小肠居。

病时淋沥兼疼痛,大作汤丸必自除。

中且虚,两头有、中间无也。芤脉主失血。心主血,心有热而血妄行,则芤脉见。热则生风邪,心不受邪,遂传于小肠,以至小便淋沥疼痛也。

芤脉歌二

寸芤积血在胸中,关内逢芤肠里痈。

尺部见之虚在肾,小便遗沥血凝脓。

血气壅滞,则芤脉见于寸部。心主血,肺主气,血积于胸间,必呕血而喘急。关部见芤脉,主荣脉留滞于肠胃之间,致生血痈。尺部见芤脉,主肾气虚败而小便遗沥脓血也。

滑脉指法主病

三、滑者,阳也。指下寻之,三关如珠动,按之即伏,不进不退,曰滑。主四肢困弊,小便赤涩。

三关,寸、关、尺三部也。

滑脉歌一

滑脉如珠号曰阳,腰间生气透前肠。

胫酸只为生寒热,大泻三焦必得康。

滑脉曰风,又谓伤热。三焦受风热,使阴阳之气不宣通,故留滞于下焦,疰于缓脚,流入于小肠,而生寒热。须泻三焦之火,疏风导气,病则愈矣。

滑脉歌二

滑脉居寸多呕逆,关滑胃寒不下食。

尺部见之脐似冰,饮水下焦声沥沥。

池氏曰:寸部脉滑,乃三焦气滞,主中满呕逆;关部脉滑,乃肝木克脾土,至脾胃虚寒不食;尺部脉滑,乃阴部见阳脉,阳内阴外致脐腹冰冷。阳胜阴则肾水虚少,不能制阳火。火既胜,致肾水干而好饮水,水停下焦不能导散,故流利作声也。刘氏曰:池氏注“关部脉滑乃肝木克脾土”者,非也。愚谓:滑者水滑,脾土虚寒不能制水,乃微邪干脾,故有胃寒不食、尺部脐冷之患也。

实脉指法主病

四、实者,阳也。指下寻之不绝,举之有余,曰实,主伏阳在内,脾虚不食,四体劳倦。

说见《实脉歌》下。

实脉歌一

实脉寻之举有余,伏阳蒸内致脾虚。

食少只因生胃壅,调和汤药始痊除。

隐伏阳火在内,炎蒸于脾土,致脾气虚乏,胃气壅滞,故不能食。须要温和脾胃之药,始痊也。

刘氏曰:实者,伏阳在内熏蒸脾土,是故少食,犹壮火食气,似虚非虚。原本作温和汤药,“温”字恐误,今改为“调和”。盖以伏阳在内,岂有温之之理也?

实脉歌二

实脉关前胸热盛,当关切痛中焦恁。

尺部如绳应指来,腹胀小便都不禁。

池氏曰:寸脉实,主胸膈烦热;关脉实,中主焦心腹刺痛;尺脉实,主心经实热传于小肠,致小腹胀满疼痛,小便淋沥。

弦脉指法主病

五、弦者,阳也。指下寻之不足,举之有余,状若筝弦,时时带数,曰弦。主劳风乏力,盗汗多出,手足酸疼,皮毛枯槁。

弦脉见于肝部则为热,热则生风;见于心部则为冷,冷则为劳损也。

弦脉歌一

弦脉为阳状若弦,四肢更被气相煎。

三度解劳方始退,常须固济下丹田。

阳盛则阴虚,阴阳偏胜则离散,致精神而不守,主肾虚气损。须用抑阳助阴以固济丹田可也。丹田者,在脐下三寸,乃阴阳之门户,人身之根本,精神之藏聚也。

弦脉歌二

寸部脉紧一条弦,胸中急痛状绳牵。

关中有弦寒在胃,下焦停水满丹田。

池氏曰:寸口脉弦,主寒在胸 [99] 膈;关中脉弦,主寒在胃,胃既寒,胃土虚不能制肾水,所以下焦停水满丹田。如二阴不退,必为水病也。

紧脉指法主病

六、紧者,阳也。指下寻之,三关通度,按之有余,举之甚数,状若洪弦,曰紧。主风气,伏阳上冲,化为狂病。

伏阳上冲,风邪之气与隐伏之阳冲于上部。池氏曰:风乃阳邪,加之伏阳,乃二阳为病,谓之重阳。重阳者狂,所以狂言骂詈,弃衣而走,登高而歌也。

紧脉歌一

紧脉三关数又弦,上来风是正根源。

忽然狂语人惊怕,不遇良医不得痊。

解见在前。

紧脉歌二

紧脉关前头里痛,到关切痛无能动。

隐指寥寥入尺来,缴结绕脐常手捧。

切痛,胸膈疼痛也。寥寥,渐进貌。紧脉主痛,寸紧主上部头痛,关紧主中部胸膈痛,尺紧主下部绕脐下痛。

洪脉指法主病

七、洪者,阳也。指下寻之极大,举之有余,曰洪。主头疼,四肢浮热,大肠不通,燥热口干,遍身疼痛。

洪脉歌一

洪脉根源本是阳,遇其季夏自然昌。

若逢秋季及冬季,发汗通肠始得凉。

季夏,六月也。秋季、冬季,九月、十二月也。池氏曰:洪脉属阳旺于夏,乃心经之本脉。其脉大甚,则生热风。如至六月,心火渐退,得脾土偃之,其热自退。如遇九月、十二月,其伏阳在里,外受风热,乃表里皆热,须要发其汗,或疏通肠胃,方得热气退散也。

洪脉歌二

洪脉关前热在胸,当关翻胃几千重。

更向尺中还若是,小便赤涩脚酸疼。

寸脉洪,主胸膈上至头有热;关脉洪,主中脘胃热喜呕;尺脉洪,主下部有热。心之热传于小肠,致小肠赤涩,两脚酸疼而隐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