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的电视新闻生产:平台思维与流程再造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生产研究

主要关注新闻生产流程的变迁,一些文章观点认为为了增强新闻媒介中信息资源的利用水平,确保新闻生产所需的资源要素能够在融合媒体内部顺畅流通并高效利用,必须建立一个合理的组织结构,形成一套适应融合媒体新闻生产需要的新闻生产流程。此外,还对一些西方媒体各自的媒介融合实践案例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有:蔡雯、郭翠玲《美国坦帕新闻中心媒介融合的策略和方法》(《中国记者2007年第9期》)通过对坦帕新闻中心运作过程以及新闻报道案例的分析,认为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生产发生了四个方面变化,包括日常信息处理流程、现场报道、突发事件、重大事件报道等。曾晶《电视新闻生产的“大编辑部”模式——运行中的问题及对策》(《新闻大学》2006年第4期)探讨了“大编辑部”统筹管理下进行新闻的集约化采集与个性化加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张海涛《电视新闻生产如何实现流程再造》(《记者摇篮》2007年第4期)指出了目前电视新闻生产存在不足,包括利用率低、信源单一、新闻产品重复使用率低、部门分割不利用信息流动和共享。申淼、黄梦阮、詹正茂《路透社新闻生产的流程管理》(新闻战线)2008年第2期)详述了路透社新闻生产流程体系、新闻质量监控体系和新闻产品分析体系。朱松林《网络化新闻生产模式探析》(《编辑之友》2013年第1期);袁舒婕《新闻客户端改变传统“新闻生产线”》(《中国报业》2013年第9期);肖桂来《微博情境下新闻的生产流程》(《新闻战线》2013年第4期);栾轶玫《后媒体时代的新闻生产——2012新媒体年度盘点》(《新闻与写作》2012年第12期);操慧《脱域:互联网时代的新闻生产》(《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徐帆《凤凰卫视的新闻生产:机制与角色的关联审视》(《新闻大学》2012年第4期);周亭《从“广播”到“宽带”——媒介融合时代电视新闻生产的流程再造》(《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姜鹏《浅谈国外报纸数字化转型之道》(《新闻界》2012年第4期)吴飞、黄超《英国骚乱中本土公民网站的新闻生产特点——以Blottr.com为例》(《当代传播》2012年第3期)。从这些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家研究成果的共性是:建立高效丰富的新闻资源库、建立新闻生产的多平台、受众参与新闻生产、建立高效的反馈机制、按照企业模式重组电视新闻供应链等,涉及到电视新闻生产流程从前端选题开始到最终被受众所接受进行反馈的全过程。站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研究应该首先重点关注电视新闻生产前端来源问题,尽可能的使新闻信息来源多元化,避免单一的只是依靠记者的积累和判断;其次重点关注生产流程中的平台建设,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生产要想有所突破,不能再坚持线性的模式,而是要在多平台之间循环转化,变一次性生产为根据需要不断生产,不断传播;第三要重点关注受众在生产流程中的重要作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已经不再仅仅是信息的被动接收者,而是和新闻生产紧密结合,可以是新闻信息来源的提供者,也可以是新闻生产的参与者,还可以是新闻价值的评判者,受众已经成为电视新闻生产中的重要组成。

国外有关新闻生产的研究起步较早,有诸多经典研究成果,而一些思想比较超前的研究人员把他们的研究角度放在了互联网上,探究互联网上的新闻生产问题,对新媒体环境相对于传统媒体环境下的变化以及发展等进行深入的研究。而对于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生产研究呈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主要集中在两端,一端是宏观方面的对于新媒体影响研究,从历史的沿革,影响的因素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而另一端是微观方面关于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新闻生产的变化,以案列为主,这些研究大部分是平面媒体的媒介融合路径,虽然有些内容涉及了世界一些主流电视媒体如BBC、CNN、NHK、半岛等,但更多关注的是这些电视媒体的新媒体战略,没有论述其新闻生产流程方面的具体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