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项目管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1 项目和工程项目

1.1.1 项目

1.项目的含义

项目一词通常被人们用来表示一类事物,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当前社会中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各个方面。项目的定义有很多,不同的管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项目进行了描述和概括。一般来说,人们把项目理解为:在一定的时间、费用、质量标准等约束条件限定下,具有完整的组织机构,为实现其特定的目的而进行的一次性活动。

项目的种类有很多,比较常见的有:各种建设工程项目,如厂房及工业设施、民用建筑、路桥及隧道工程;各种开发项目,如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各种科研项目,如科技攻关项目、基础科学研究项目、人文科学研究项目等。

2.项目的特点

根据项目的含义,项目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一次性

任何项目都具有明确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是具有特定目标的一次性任务,一旦目标实现,项目即告结束。项目的一次性体现为:当一个项目的目标已经实现,或者该项目的目标不再需要,或不可能实行时,该项目即到达终点;项目是一次性的成本中心,项目经理是一次性得到授权的管理者,项目管理组织是一次性的组织,项目作业层由一次性的劳务构成等。

(2)独特性

每个项目都有自己的特点,都不同于其他项目,具有独特性。因此,任意两个项目都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都是有区别的。项目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项目的功能、目标、环境、条件、过程、组织等诸多方面的差异。例如,近年来,我国公路基础设施建设飞速发展,但每条公路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及社会和经济条件,在建设投资、图纸设计、工期、质量、施工方案等方面都体现出独特性。

(3)目标明确性

项目的实施是一项社会经济活动,任何经济活动都有其预先设定的目的。所以,每个项目都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它是完成项目的最终目的,是项目的最高目标,由此而展开的各项工作都是为了项目预定的目标而进行的。

(4)约束性

项目是一种任务,任务的完成有其限定条件,项目执行过程中必须遵循的限定条件为约束性目标,这些限定条件就构成了项目的约束条件,比如时间、质量、成本等可量化、可检查的具体目标。没有约束性就不能构成项目。

(5)生命周期性

项目的唯一性和一次性决定项目有明确的结束时间,即任何项目都有其开始时间、结束时间,也就是项目生命周期。每个项目都有其特定的程序,管理者按照时间维度,把项目的生命周期分成若干阶段,就可以有效地对项目实施科学的管理。

(6)整体性和相互依赖性

项目依赖于特定的主体、组织而存在,项目常与组织中的其他项目、其他职能部门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它们之间相互作用,既有联系又有冲突。

1.1.2 工程项目

1.工程项目的含义

工程通常与项目合称为工程项目(construction project)。工程项目是指需要投入一定量的资本、实物资产,有预期社会目标、经济目标和质量要求等,并在一定约束条件下经过规划、决策和实施,从而形成固定资产的一次性任务。工程项目又称建设项目或建设工程项目。

2.工程项目的分类与分解

(1)工程项目的分类

按不同的划分标准,工程项目有不同的分类。

①按投资再生产性质划分。工程项目按投资再生产性质可分为基本建设项目和更新改造项目。基本建设项目又分为新建、扩建、改建、迁建和重建项目,更新改造项目分为技术改造项目、技术引进项目和设备更新项目。

②按建设的总规模或总投资的大小划分。工程项目按建设的总规模或总投资的大小可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项目三类。

③按投资建设用途划分。工程项目按投资建设用途可划分为生产性工程项目和非生产性工程项目。生产性工程项目是指直接用于物质生产或为了满足物质生产需要,能够形成新的生产能力的工程项目,如工业建设项目、运输项目、农田水利项目、能源项目。非生产性工程项目是指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项目,如住宅、文教、卫生和公用事业建设项目。

④按工程项目的投入产出属性划分。工程项目按投入产出属性可分为经营性工程项目和非经营性(公益性)工程项目。经营性工程项目是指建成后可用于生产经营,创造经济效益并取得利润的建设项目,如厂房、高速公路、房地产开发项目等。非经营性(公益性)工程项目是指建成后难用于生产经营但能产生社会效益的建设项目,如市民休闲中心、环境保护工程等。

(2)工程项目的分解

工程项目的分解(project decomposition)是工程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一个工程项目一般可分解为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

①单项工程,是指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可以独立施工,建成后能够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效益的工程。一个建设项目可由一个单项工程组成,也可以由多个单项工程组成。生产性工程项目的单项工程一般指独立的生产车间、设计规定的主要生产线等;非生产性工程项目的单项工程一般指能够发挥设计规定的主要效益的各个单位工程,如办公楼、旅馆、幼儿园等。单项工程由若干个单位工程组成。

②单位工程,是指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可以独立施工,但建成后不能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的工程。如某生产车间是一个单项工程,则该车间的建筑工程、设备安装、电器照明、工业管道工程都分别是一个单位工程;民用建筑中如学校的教学楼、食堂、图书馆等,都可以称为一个单位工程。

由于单位工程的施工条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因此,单位工程一般要单独组织施工和竣工验收。单位工程体现了工程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是新增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的基础。

③分部工程,是按单位工程的工程部位、设备安装工程的种类或施工使用的材料和工程项目管理种类的不同来划分的,是单位工程的进一步分解。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可划分为地基与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装饰装修工程、屋面工程,其相应的建筑设备安装工程由给水、排水及采暖、建筑电气、通风与空调、电梯安装工程等组成。

分部工程较大或较复杂时,可按材料种类、施工特点、施工程序、专业系统及类别等划分为若干子分部工程,如主体结构又可分为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木结构等子分部工程。

④分项工程,也称施工工程,是分部工程的组成部分,一般是按主要工种、材料、施工工艺、设备类别等进行划分,例如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砖砌体工程等。分项工程是建筑施工生产活动的基础,也是计量工程用工用料和机械台班消耗的基本单元。分项工程既有其作业活动的独立性,又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性。

3.工程项目的生命周期

工程项目都是从酝酿、构思和策划开始,通过可行性研究、论证决策、计划立项后,进入项目设计和建设实施,直至竣工验收、交付使用或生产运营。

工程项目的生命周期可以阶段划分的方式进行描述。通常,工程项目的生命周期可划分为五个阶段:工程项目策划阶段、工程项目准备阶段、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项目竣工验收阶段及工程项目运行阶段,如图1-1所示。

图1-1 工程项目的生命周期

(1)工程项目策划阶段

该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工程项目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工程项目评估及决策。此阶段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投资机会的选择、可行性研究、项目评估和业主决策,对工程项目投资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为什么要投资、何时投资、如何实施等重大问题,进行科学论证和多方案比较。

本阶段工作量不大,但十分重要。投资决策是投资者最为重视的,因为它对工程项目的长远经济效益和战略方向起决定性的作用。为保证工程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客观性,可行性研究和项目评估工作应委托高水平的咨询公司独立进行,而且可行性研究和项目评估应由不同的咨询公司来完成。

(2)工程项目准备阶段

该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工程项目计划的制订、工程项目征地及建设条件的准备、设备选择、工程招标及承包商的选定、签订承包合同等。本阶段是战略决策的具体化,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程项目实施的成败及能否高效率地达到预期目标。

(3)工程项目施工阶段

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将“蓝图”变成工程项目实体,实现投资决策意图。在这一阶段,通过施工,在规定的范围、工期、费用及质量内,按设计要求高效率地实现工程项目目标。本阶段在工程项目建设周期中工作量最大,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最多,工程项目管理的难度也最大。

(4)工程项目竣工验收阶段

该阶段应完成工程项目的试运行、试生产、竣工验收和总结评价。工程项目试生产正常并经业主验收后,工程项目即宣告结束。但从工程项目管理的角度看,在保修期间仍要进行工程项目管理。

(5)工程项目运行阶段

该阶段的工作不同于上述四个阶段,其主要工作由业主单位自行完成或者成立专门的项目公司承担。对于经营性工程项目,如高速公路、垃圾处理厂等,其运营阶段的工作较为复杂,包括经营和维护两大任务。对于非经营性工程项目,如住宅地产等,运营阶段主要通过鉴定、修缮、加固、拆除等活动,保证工程项目的功能、性能能够满足正常运营的要求。

项目后评价是运营阶段的重要工作。项目后评价是指对已经完成的项目的目的、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所进行的系统的、客观的分析,一般在项目竣工验收后若干年内进行。它通过对项目实施过程、结果及其影响进行调查研究和全面系统回顾,与项目决策时确定的目标以及技术、经济、环境、社会等指标进行对比,找出差别和变化,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得到启示,并提出对策和建议,通过信息反馈,改善投资管理决策,最终达到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

4.工程项目关联系统

按建设工程生产组织的特点,一个项目往往由许多参与单位承担不同的建设任务,而各参与单位的工作性质、工作任务、利益以及介入项目并完成其工作内容的有机结合。项目关联系统是指项目的各参与方,即项目当事人;项目实施过程中,各参与方通过合同和协议联系在一起,形成合同当事人。

工程项目关联系统各参与方一般包括业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供货商、监理(咨询)公司、经营单位、政府主管与质量监督机构等。

(1)业主

业主主要参与项目决策阶段、开发阶段和实施阶段,对建设项目进行策划、可行性研究和对建设过程进行专业化的管理。业主往往又被称为建设方、甲方或开发方。业主是工程项目的出资人和项目权益的所有者,承担项目投资的风险和责任,有权决定项目的功能策划和定位、建设与投资规模、各项总体管理目标、运作模式,以及项目的其他参与方;同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业主必须履行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为项目运行创造必要的条件。

(2)设计单位

在项目被批准立项后,经过设计招标或委托,设计单位进入项目。设计单位的任务是,按照项目的设计任务书完成项目的设计工作,并参与主要材料和设备的选型,在施工过程中提供技术服务。

由于项目成果设计往往比项目中的其他工作带有更多的创新成分和不确定性,因此在管理方法和技术上也有其不可忽视的特点:项目成果在设计出来之前,人们并不确切知道其会是什么样子。因此,开发方的需求和设计任务的目标都不容易表述得十分具体,特别是对设计品质要求的规定往往有相当程度灵活的余地。设计任务的工作量、完成所需的时间和费用较难以准确估计。设计工作往往是一种反复比较、反复修改的过程,常规网络计划技术(CPM/PERT)的循序渐进规则往往不完全适用,需要有专门的计划技术。

设计工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在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中应更加重视设计人员的自我实现和自我成就。对设计成果的评价难以有统一的尺度,往往采用专家打分的方法进行。

(3)施工单位

一般在项目设计完成后,施工单位(承包商)通过投标取得工程承包资格,按照施工承包合同要求完成工程施工任务,交付使用,并完成工程保修义务。施工单位在项目的生命周期中主要是在实施阶段。

施工单位对项目的管理职责主要是根据项目目标对实施过程的进度、成本和质量进行全面的计划与控制,以及其他相应的管理工作。

施工单位可以是开发方组织内部的,也可以是外部的。无论哪种情况,施工单位都要接受开发方的监督和管理,与开发方保持紧密的沟通和配合。如果施工单位在开发方组织外部,为取得项目实施任务,他还要参与开发方的采购过程(如投标、谈判等)。项目完成后,要接受顾主的验收,做好项目的收尾和移交工作。

(4)供货商

一般在开发阶段的后期,根据业主和设计要求的主要材料和设备的选型,通过投标或商务谈判取得主要材料或设备供应权,按照供货合同要求在实施阶段提供项目所需的质量可靠的材料和设备。供货商在项目的生命周期中主要是在开发阶段的后期和实施阶段。

(5)监理(咨询)公司

监理(咨询)公司在不同的项目面对不同的业主,在生命周期内承担不同的任务。监理(咨询)公司根据与业主通过投标或委托签订的合同,可能承担项目的策划任务、可行性研究、设计阶段的项目管理,或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也可能承担上述阶段中的两个以上任务,甚至其生命周期与开发方相同。

(6)经营单位

一般由投资方组建或其委托的经营单位进行项目运营阶段的管理,通过运营管理为投资方收回投资和获得预期的效益。经营单位在项目的生命周期主要是从项目建设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开始,到投资合同结束或项目结束为止。

(7)政府主管与质量监督机构

土木建筑工程产品具有强烈的社会性,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遵守建设工程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及规范,政府应对建设行为依法监督与管理。例如:政府主管部门对工程项目立项、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审查批准;应派出工程质量监督站,对工程实施质量监督。

5.工程项目的基本建设程序

基本建设程序是指一个工程项目从决策、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直到投产交付使用的全过程中,各个阶段、各个步骤、各个环节的先后顺序。我国的基本建设程序是经过长期的基本建设工作所形成的行政管理程序,也是在我国基本建设过程中各项工作必须遵循的先后顺序,主要包括以下七个阶段。

(1)项目建议书阶段

项目建议书是由投资者对拟建项目提出的大体轮廓性设想和建议。这个阶段的主要内容是提出建设项目的必要性和依据,对产品的方案、拟建规模和建设地点进行初步设想,对资源情况、建设条件和协作关系等进行初步分析,编制投资估算并进行资金筹措设想,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做出粗略估计。项目建议书根据建设总规模和限额划分的审核权限按级别报批,一经批准,即进入可行性研究阶段。

(2)可行性研究阶段

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可细分为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和评估与决策四个阶段。可行性研究主要是对项目在技术上和经济上包括微观效益和宏观效益是否可行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论证,重点内容包括预测确定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明确厂址方案和项目技术方案,估计主要单项工程的土建工程量和设备购置费。制订环境保护方案,确定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计划,确定建设工期和施工进度,明确项目投资和资金筹措计划,分析与评估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承担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一般应是经过资格审定的规划、设计和工程咨询单位。这个阶段主要是通过对建设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先进、适用、可靠,在经济上是否合理,在财务上是否盈利,进行多方案比较,提出评价意见,推荐最佳方案,撰写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经相关部门审批后,即可下达设计任务书进入设计阶段。

(3)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是对建设工程实施的计划与安排,决定着工程项目的轮廓与功能,是项目建设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是编制设计文件,设计文件是制订计划、组织工程施工和控制建设投资的依据,对于重大工程项目要进行三阶段设计(中小型按两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要完成的主要内容有:①工程和非标准设备的制造要求;②工厂与设备构成部分的尺寸;③工程与设备的布置;④建筑与结构的细部设计;⑤主要施工方法;⑥主要工程材料。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即进入建设准备阶段。

(4)建设准备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在正式施工前,工程建设各参与方完成相关准备工作的关键阶段。建设单位的工作内容包括:申请贷款、签订贷款协议、征地拆迁、通过招投标选定施工单位并签订施工合同;完成施工用水、电、路和场地平整的三通一平工作,组织设备材料的订货和开工所需材料的进场安排,并准备必要的施工图,办理工程的开工手续。监理单位主要是协助建设单位进行招标工作的组织。施工单位主要是完成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临时设施的建设,做好进场准备。

(5)施工阶段

这是周期最长、占用和耗费资源最多的一个阶段,是项目具体付诸实施形成项目实体的关键环节,也是基本建设程序中的决定性阶段,在这个阶段,各项工作要依靠参建各方通力协作、共同完成。施工单位的主要工作是编制年度的材料和成本计划,按设计要求和合理的施工顺序组织施工,在计划工期和计划投资额内,保证工程的质量;设计单位的主要工作是根据设计文件向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在施工过程中接受合理建议,并根据实际情况按规定程序进行设计变更;而建设单位则主要是通过委托监理单位对工程的进度、质量和费用进行有效控制,保障工程的顺利实施和项目目标的实现。

(6)竣工验收阶段

竣工验收是工程建设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是通过验收,检验工程项目是否已按设计要求建成并满足生产要求;主要的工艺设备是否经过联动负荷试车合格,形成设计要求的生产能力,职工宿舍等生活福利设施能否适应投产初期的需要,以及生产准备工作是否能够适应生产初期的需要。总之,这个阶段是全面考核基本建设成果、检验设计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建设项目由建设阶段转入生产或使用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工程项目在验收合格进行了固定资产交付使用和转账手续后,即进入投产运营阶段。

(7)项目后评估阶段

工程项目的后评估是指工程项目竣工投产并生产经营一段时间后,对项目的决策、设计、施工、投产及生产运营等全过程进行系统评价的一种技术经济活动。这一阶段主要是为了总结项目建设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教训,供今后同类项目的决策借鉴;同时,也可为已决策项目在建设中的各种失误找出原因,明确责任,制定预防及纠正措施;还可对项目投入生产或使用后仍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以弥补项目决策和建设中的缺陷。通过工程项目的后评价,可以达到总结经验、研究问题并不断提高项目决策水平和投资效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