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佛教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古代汉传佛教建筑,又在中国佛教建筑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如果以佛教最初传入中国,并建造了中原地区最早的寺院——洛阳白马寺的东汉明帝时算起,中国汉传佛教建筑的发展,大约有2000年的历史。然而,从古代建筑遗存上来观察,中国古代佛教建筑的历史遗存不仅跨越的年代最久,而且覆盖的类型也最多。中国佛教建筑在造型形式上,也表现出千变万化的形态。以佛塔建筑为例,现存最早的佛塔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在塔的结构形式上,不仅有木塔,还有砖塔、石塔、砖木混合结构塔,甚至陶塔、铁塔。在塔的造型差异上,则有单层塔、多层塔、楼阁式塔、密檐式塔、华塔、琉璃塔、喇嘛塔、金刚宝座塔等。其在形式上的多样性,几乎是任何其他类型建筑都难以比拟的。
从建筑历史的角度观察,中国汉传佛教建筑经历了几次发展的高潮,也经历过沉重的打击与摧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汉传佛教建筑发展的第一个高潮期,这一时期不仅建造了大量的佛寺,而且开启了一大批佛教石窟寺的早期开凿工程。现存大型中国古代石窟寺中的大部分,都是从南北朝时期开始开凿的。汉传佛教发展的第二个高潮期是隋唐时期。唐代佛教寺院的规模之大与寺院中殿堂和塔阁的尺度之宏伟,也都是后世佛教寺院中的建筑所难以比拟的。
因此,如果说自东晋十六国时期至唐末的4世纪至10世纪的中国,是一个佛教社会,这一判断大致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晚唐时期的唐武宗会昌灭法,以及唐末战乱,再加上五代末周世宗对佛教寺院及其僧徒的沙汰,使中土地区的汉传佛教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五代以后,不仅再难见唐代佛教有十三宗的盛况,也难以见到像唐代寺院那样动辄有数十个院落的巨大规模。但辽代对佛教的扶持,以及宋金、西夏统治阶层对佛教的宽纵,甚至扶持,使两宋辽金,以及西夏的佛教及其寺院仍然达到了十分活跃的状态,并且留下了这一时期十分丰富的古代建筑遗存。
两宋、辽金时期也是佛教寺院及其单体建筑遗存比较丰富的时期。尚存的两宋、辽金时期木构单体建筑实例,除了少数例外,大多数都是佛教建筑。而且,从史料文献中观察,两宋、辽金时期的佛寺在平面布局上也开始呈现某种定型化的趋势。后世元、明、清时代的佛教寺院,出现了较为确定的制式,这一趋势很可能就是从两宋、辽金时期佛教寺院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元代统治者对于宗教采取了兼容并蓄的态度,佛教建筑在元代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元代的几乎每一位帝王,都在自己登基之初,就大张旗鼓地建造一座大寺院,或者在自己的龙潜之地建造一座宏大的佛寺。明代是一个制度重建时代,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祠祀建筑,以及佛道寺观建筑上都有所体现。例如,与祠祀、庙学建筑一样,佛教寺院也呈现等级化的趋势,而且,寺院平面较之前代都更加制式化,寺院空间也更加紧凑、规整。
对于佛教建筑这样一种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延续历史长久、建筑遗存案例丰富的古代建筑类型,其自身的发展历史,也是需要做一些梳理与分析的。尽管在中国古代建筑通史研究中,已经对大量的佛教建筑案例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但是,对于历代佛教寺院的建造与存留情况、历代寺院的空间格局与建筑平面配置的发展演变,还缺乏系统的梳理与分析。
这部三卷本的《中国汉传佛教建筑史——佛寺的建造、分布与寺院格局、建筑类型及其变迁》正是从这一视角出发,对中国汉传佛教建筑进行的一次较为全面与深入的梳理与分析。这是一部有关一种类型建筑的古代建筑史,因而,也是中国古代建筑史深入研究的一种尝试。这部书所依赖的是历代正史、文人笔记,以及历代佛教史传资料。同时,也依据了这一时代的古代建筑遗存案例,或相应的遗址发掘资料。其中对于寺院布局的研究结果,也是依据不同时代文人笔记或寺院碑刻资料,加以细心梳理与分析而得出的。
当然,对于这样一种复杂且贯穿时代久远的古代类型建筑,尤其限于遗存实例的十分有限,以及史料文献在记述上的模棱两可,对于寺院建筑空间格局的分析与判断,也难免带有推测的成分。但合乎建筑空间配置与寺院建筑功能逻辑的推测,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至少,这些分析使我们对于这一宗教类型建筑的历史发展真实接近了一步。
希望这部三卷本的中国汉传佛教建筑史,既能够引起从事建筑史学研究的学者与学生,以及从事历史建筑保护的学者与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能够引起从事中国佛教史、中国艺术史等方面的学者,以及对中国古代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感兴趣的普通读者们的兴趣。
2015年3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