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shop图形图像设计案例教程(高等院校计算机任务驱动教改教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章 基本图形的绘制

2.1 球体效果

2.1.1 知识要点

本例使用【椭圆选框】工具绘制球体的形状,使用【渐变】工具对选区填充径向渐变颜色,实现球的立体效果,最后利用【羽化】和实填充为球体制作投影效果,见图2-1。

图2-1

2.1.2 实现步骤

(1)新建文件。选择【文件】→【新建】命令(快捷键为Ctrl+N),打开【新建】对话框,文件的宽度、高度、分辨率和颜色模式等参数设置如图2-2所示。

图2-2

(2)新建图层。选择【图层】→【新建】→【图层】命令(快捷键为Shift+Ctrl+N),或单击【图层】面板中的【创建新图层】按钮,新建“图层1”,见图2-3。

图2-3

提示:在Photoshop中,为了方便修改和添加图层样式,一般不在背景图层上绘制图形,需要新建图层。

(3)绘制一个正圆形选区。选择工具箱中的【椭圆选框】工具(快捷键为M),在按下Shift键的同时拖动鼠标绘制出一个正圆的选区,见图2-4。

图2-4

(4)设置前景色和背景色。单击工具箱中的【设置前景色】按钮,如图2-5所示,打开【拾色器(前景色)】对话框,在其中将前景色设置为白色,单击【确定】按钮;再在工具箱中单击【设置背景色】按钮,打开【拾色器(背景色)】对话框,在其中将背景色设置为浅灰色(R:154; G:154; B:154),见图2-6和图2-7,单击【确定】按钮。

图2-5

图2-6

图2-7

(5)设置【渐变】工具属性。选择工具箱中的【渐变】工具(快捷键为G),并在窗口菜单栏下面【渐变】工具对应的工具属性栏中选择【径向渐变】, 【不透明度】为100,见图2-8。

图2-8

(6)增加色标。单击属性工具属性栏中的【可编辑渐变】按钮,在弹出的【渐变编辑器】对话框中选择“前景色到背景色渐变”。单击渐变条下方的右侧色标,设置【位置】为80%。在渐变色条下方的任意处单击,增加色标,设置【位置】为100。

(7)更改色标颜色。选择位置在100的色标,单击对话框中的【更改所选色标颜色】按钮,见图2-9,在【拾色器(色标颜色)】对话框中改变颜色为白色(R:255; G:255; B:255),渐变色设置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本例中三个色标从左至右分别为白色(R:255; G:255;B:255)、灰色(R:156; G:154; B:154)、白色(R:255; G:255; B:255)。

图2-9

提示:利用【渐变】工具可以很方便地创建一个颜色(右边色标)向另一个颜色(左边色标)的过渡,也可以设置多种颜色的渐变。在渐变色条下方,当鼠标光标变成小手形状时,单击可以增加色标,向下拖动色标到色条外可以删除多余色标。

(8)为选区填充渐变色。在选区中由左上向右下拉动鼠标(如图2-10所示的箭头方向),得到一个由白色到灰色再到白色的渐变填充。选择【选择】→【取消选择】命令(快捷键为Ctrl+D)取消选择,此时立体感的球体初具模型,已经具备了“高光”“阴暗交界部”“暗部”和“反光”4个调子,效果见图2-11。

图2-10

图2-11

(9)为球体制作阴影。

① 绘制影子选区。在【图层】面板中选中“背景”图层,单击【图层】面板中的【创建新图层】按钮,新建“图层2”。使得“图层2”位于“图层1”下方。选择工具箱中的【椭圆选框】工具,在圆球右下方绘制一个椭圆的选区,见图2-12。选择【选择】→【变换选区】命令(或在画布空白处右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变换选区】命令),变换选区形状,如图2-13所示,按Enter键确认操作。

图2-12

图2-13

② 羽化选区。选择【选择】→【修改】→【羽化】命令(快捷键为Shift+F6),打开【羽化选区】对话框,将羽化半径设置为5像素,并单击【确定】按钮,见图2-14。

图2-14

③ 为选区填充颜色。设置前景色为深灰色(R:110; G:110; B:110),并按快捷键Alt+Delete使用前景色填充选区,效果见图2-15,取消选择(快捷键为Ctrl+D),完成后效果见图2-1。

图2-15

(10)保存文件。选择【文件】→【存储】命令(快捷键为Ctrl+S),将文件保存为PSD格式,名称为“球体”。

提示:PSD(Photoshop Document)为Photoshop的专用格式,这种格式可以存储Photoshop中所有的图层、通道、参考线、注解和颜色模式等信息,保留了所有原图像数据信息,因而修改起来较为方便。但由于PSD格式包含图像数据信息较多(如图层、通道、剪辑路径、参考线等),因此比其他格式的图像文件要大很多,大多数排版软件不支持PSD格式的文件。

(11)另存文件。选择【文件】→【存储为】命令(快捷键为Shift+Ctrl+S),将文件另存为jpg格式,名称为“球体”。

提示:JPEG格式是一种有损压缩文件,文件比较小,是网页上常用的图像格式。

2.1.3 知识解析

(1)渐变编辑器

在【渐变】工具的工具属性栏中单击【可编辑渐变】按钮,可弹出如图2-16所示的【渐变编辑器】对话框。

图2-16

① 设置渐变:可以在【预设】框中直接单击所需的渐变,也可以在【渐变类型】框中编辑自定渐变。

② 增加、删除和编辑【色标】:在渐变色条下方,当鼠标光标变成小手形状时,单击可以增加色标。在【颜色】与【位置】处设置选中色标的颜色和位置,选择需要删除的色标,单击【删除】可以删除多余色标,或者直接向下拖动色标到色条外,也可以删除“色标”。

③ 设置不透明度:选中【不透明度色标】,可以设置不透明度百分比和位置。

④ 存储到【预设】中:单击【新建】按钮,可以将编辑好的渐变组存储到【预设】框中。

⑤ 存储到文件夹中:单击【存储】按钮,在弹出的【存储】对话框中输入渐变命名,单击【保存】按钮,可以将设置好的渐变组存储起来,以备后用。

⑥ 载入渐变设置:单击【载入】按钮,可以将已存储的渐变组调入【预设】框中。

⑦ 修改【预设】:单击【预设】组右侧的按钮,可以打开快捷菜单,修改【预设】渐变组的显示方式,追加、替换或复位渐变组。

(2)渐变工具

在工具箱中选择【渐变】工具,就会在工具属性栏中显示它的相关属性,如图2-17所示,在画布中拖动鼠标,即可为画布进行渐变填充。如果画布中有选区,则只为选区进行渐变填充。

图2-17

渐变工具选项栏中的选项说明如下。

① 线性渐变:颜色以直线方式从起点(按下鼠标左键处)到终点(松开鼠标左键处)做线性渐变,效果见图2-18。

图2-18

② 径向渐变:颜色从起点到终点做圆形图案渐变,效果见图2-19。

图2-19

③ 角度渐变:颜色从起点到终点做逆时针环绕渐变,效果见图2-20。

图2-20

④ 对称渐变:颜色在起点的两侧做对称渐变,效果见图2-21。

图2-21

⑤ 菱形渐变:颜色以菱形方式从起点向外渐变,终点是菱形的一个角的位置,效果见图2-22。

图2-22

⑥ 【反向】:选中该选项可反转渐变填充中颜色的顺序。

⑦ 【仿色】:选中该选项可用较小的带宽创建较平滑的混合。

⑧ 【透明区域】:选中该选项可对渐变填充使用透明蒙版。

(3)三面五调

表现物体立体感的重要手段是对“三面”和“五调”的刻画。

① 三面:物体在受光的照射后,呈现出不同的明暗,受光的一面叫亮面,侧受光的一面叫灰面,背光的一面叫暗面,如图2-23所示。

图2-23

② 五调:在三大面中,根据受光的强弱不同,还有很多明显的区别,形成了五大调子。除了亮面的亮调、灰面的灰调和暗面的暗调之外,暗面由于环境的影响又出现了“反光”。另外,在灰面与暗面交界的地方,它既不受光源的照射,又不受反光的影响,称为“明暗交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五大调子”,如图2-24所示。

图2-24

2.1.4 自主练习

练习一:绘制一组彩球,如图2-25所示。

图2-25

步骤提示:例如红色球可设置为浅红、红、深红、白的径向渐变,如图2-26所示。

图2-26

练习二:制作苹果,如图2-27所示。

图2-27

简要制作步骤如下:

(1)绘制渐变的苹果。与立体小球的制作方法相似,渐变填充色设置为6种颜色的渐变,从左至右色标值分别为:色标1(R:80; G:80; B:80,位置为0),色标2(R:165; G:196; B:72,位置为11%),色标3(R:246; G:255; B:146,位置为37%),色标4(R:165; G:196; B:72,位置为63%),色标5(R:115; G:148; B:50,位置为80%),色标6(R:169; G:234; B:100,位置为100%)。填充可得如图2-28所示的效果。

图2-28

(2)绘制苹果的柄。选择工具箱中的【画笔】工具(快捷键为B),并在窗口菜单栏下面其对应的工具属性栏中设置其属性,见图2-29,画笔的主直径是19像素,硬度为100%,在苹果上面绘制苹果的柄,效果见图2-30。

图2-29

图2-30

(3)绘制投影效果。按制作球体投影的方法制作出苹果的投影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