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泉水源
河湖水系
北京五大水系及主要河流
历史上北京境内有大小河流200余条,分属海河流域的五大水系,即西南部的大清河水系、西部和中南部的永定河水系、中部和东南部的温榆河—北运河水系、东北部和东部的潮白河水系、东部的泃河—蓟运河水系。除温榆河—北运河水系发源于北京市境内之外,其他水系皆为过境河流。受北京市地势控制,五大水系基本上都由西北向东南流。
北京水系示意图
一、永定河水系
北京五大水系之一。永定河是流经北京地区的最大的一条河,也是海河水系的最大支流。发源于山西省宁武县管涔山北麓,全长680公里,流域面积为47016平方公里。其中流经北京市境的河段长169.5公里,流域面积为3168平方公里,79%的流域为山区。
永定河,西汉称治水,又作浴水。东汉至北朝称㶟水,又作湿水,自三家店出山南流后下游别名清泉河,三国魏时引此水入高梁河,故称“高梁水出焉”。隋唐通称桑乾河,辽、宋、金时多称卢沟河,又作芦菰河。元明时称浑河,又称小黄河、无定河。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大规模修筑下游河堤、疏浚河道后,赐名永定河。
官厅以上为永定河上游,称桑乾河。流经山西省北部和河北省西北部的黄土高原山区与山间盆地,是河中泥沙的主要来源区。自官厅至三家店为中游,流经河北省怀来县南部和北京市门头沟区的山峡地段,两岸山势雄伟,谷深岸峭,水流湍急。自三家店以下为下游,下游流经平原地区,水流缓慢,泥沙易淤,河道善决多徙。
永定河支流众多,它们主要分布在上游流域。最大的一条支流是洋河,发源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和县境,东南流至涿鹿县东境朱官屯村,汇入干流桑乾河。桑乾河和洋河汇合后始称永定河,流经门头沟、石景山、丰台、房山和大兴五个区,在北京市境内有妫水河和清水河等支流汇入。干流自河北省怀来县南端幽州村南流进北京市门头沟区境,于三家店西出山,经卢沟桥下,至大兴区南端崔指挥营村东流出北京市界,进入河北省永清和安次县境。金代创修的卢沟桥屹立在北京西南30里的永定河上,十分壮观。
永定河上游流域为黄土高原东北隅,因流域内森林植被遭彻底破坏,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又因华北地区降雨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因此历史上永定河是一条泥沙含量多,水流不稳定,夏秋常常洪水暴涨,下游善淤善决,改道频繁,每多洪患的害河。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赐名永定河,意为“永远安定,永无灾害”。1949年后,永定河上修建了官厅水库、卢沟桥分洪枢纽工程、三家店至卢沟桥段左堤加固工程等,改变了永定河的水文特征,彻底解决了永定河水患,并有巨大的灌溉之利。
永定河的洪积冲积扇造就了北京平原,为北京城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地域空间,永定河上的古渡口是北京城最早聚落蓟城形成的重要条件之一,永定河是北京城市发展的直接或间接水源,是北京的母亲河,没有永定河就没有北京城。
二、潮白河水系
北京地区第二大水系。潮白河是海河水系五大河之一,是京东第一大河,贯穿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三地。潮白河的上游由潮河和白河汇合而成。潮河,古称鲍丘水,因为它“时作响如潮”而被称为潮河,发源于河北省丰宁县境,东南流,入古北口后转西南流;白河,古称湖灌水、沽水,因为河里多沙,沙质洁白,因此被称为白河,发源于河北省沽源县南部,南流,至赤城县南部折而东流,至密云西北石城转而南流。二河在密云西南河漕村汇流,以下称潮白河,东南流至天津市北塘入渤海。潮、白二河原来分流入海,大约在汉魏时,二河于潞县(通州)北汇合,辽、金、元时,汇合处北移至牛栏山东。明嘉靖间人力改为在密云西南河漕村相合。
潮白河 总流域面积为19345平方公里。在北京市境内干流长为83.5公里,流域面积为5487平方公里,其中山区流域面积占82%。主要支流有黑河、天河、渣汰河、琉璃河、汤河、安达木河、清水河、红门川河、白马关河、沙河、雁栖河、怀河、箭杆河等。潮白河水系的最重要功能是为北京市提供生产生活用水,它是与城市生活息息相关的最重要的水系,北京段拥有密云水库、怀柔水库两座大型水库和5座中型水库、33座小型水库,总库容居全市各水系首位,还拥有京密引水渠这条输送淡水的城市命脉。
三、温榆河—北运河水系
北京市五大水系中唯一发源于本市的水系。上游为温榆河,源出居庸关北口,称关沟,东南流至沙河镇北,亦称北沙河,又东流转东北流,复转东南流,至通州城北,下接北运河。温榆河—北运河水系,于通州区东南牛牧屯村流出北京市界,折而南流,经河北省香河县和天津市武清县境,至天津入海河,全长约142.7公里,流域面积为6166平方公里。其中,北京市境内主河道长89.4公里,流域面积为4423平方公里。北运河水系是北京平原流域面积最大的水系,主要包括一条大河(北运河)、三大支流(清河、通惠河、凉水河)、城市水系及若干湖泊、水库。北运河水系的干、支流河道纵横贯穿北京城,是城市水系的重要组成,在古代,是历代王朝统治者运送物资和兵力、排水的重要河道系统,也是皇家宫廷、园林、湖泊御用之水,干净、清澈,是北京作为金、元、明、清四朝帝都的生命线。
温榆河 它是北运河的上游,古称㶟余水、易荆水,又称榆河、沙河,发源于燕山南麓,由东沙河、北沙河、南沙河汇合而成,自沙河水库起至通州北关拦河闸。全长99.6公里,沙河闸以下干流长49公里,流域面积2478平方公里。温榆河发源于西山、昌平北部山地和怀柔西部山地等处的诸多泉水,俗称“百泉河”,因此古代水量丰富的温榆河成为京城重要的水源地,明清时自通州至沙河镇曾通漕,运兵、运粮、运建筑材料。干流及主要支流上修建有十三陵水库、南庄水库、桃峪口水库、沙峪水库等。近年,由于上游诸泉早已干涸,仅有沙河水库以及南、北沙河的少量出水,加之两岸人口骤增、企业密集,大量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注入南、北沙河,昔日一脉清流的温榆河也成为京北的一大排污河。
北运河 古代称作白河、沾水和潞河,指通州城至天津海河之间的原潮白河河道,即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的最北段。起点为通州北关闸,向东南流经北京东郊和天津入海河。北运河全长120公里,总流域面积5300平方公里。其中,北京市境河段长36公里,流域面积189.9平方公里。自隋炀帝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黄河,北通涿郡(今北京)以来,北运河南段就成为永济渠的一部分。金代从中原征收的米粮赖其漕运至中都城,金于潞县新置州,即取“漕运通济”之意而命名为通州,从此通州成为漕运枢纽。北运河是南北大运河的北端漕道,在兴盛数百年的漕运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因此没有大运河漕运,就没有北京作为封建王朝国都的历史地位。
清河 北京著名河道之一,发源于香山碧云寺和卧佛寺樱桃沟,汇集玉泉山的泉水,因河水清澈而得名。顺寿安山麓东流,经玉泉山北,东至青龙桥,这一段称北旱河,是清乾隆年间经人工疏通的排洪水道。再于青龙桥北穿京密引水渠东出,经圆明园北,又东北至沙子营注入温榆河,全长31.8公里,流域面积150平方公里。青龙桥以下干道长24公里,宽10~40米,主要支流有万泉河、小月河。明、清两代,清河作为城市北部屯军驻防的运输水路,起到重要作用。其上游泉水早已干涸,水源主要由清河污水处理厂排放的中水以及两岸排污和蓄积雨洪组成,成为北京北部的排污河,现已治理一新。
通惠河 北京历史名河,京杭大运河的北端。金海陵王完颜亮迁都燕京并改称中都后,中都成为金王朝首都。为了供应中都所需而通漕运,金室不但于潞县置通州,而且由中都至通州开凿闸河,为元代开凿通惠河奠定了基础。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都水监郭守敬建言“疏凿通州至大都河”,“上自昌平县白浮村引神山泉,西折南转,过双塔、榆河、一亩、玉泉诸水,至西水门入都城,南汇为积水潭,东南出文明门,东至通州高丽庄入白河。总长一百六十四里一百四步……坝闸一十处,共二十座,节水以通漕运,诚为便益”。元世祖命“当速行之”。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春动工,至元三十年(1293年)秋完工,赐名通惠河。故元代的通惠河,起自昌平县白浮泉,沿昌平西山东麓西流而后南流,又转东流,绕过百望山,南至瓮山泊(今昆明湖前身),这段河道称为白浮堰。然后由瓮山泊南出,顺金代开凿的渠道(即今长河),至大都和义门(明改为西直门)之北水门入都城内积水潭。再从积水潭东岸引出,经文明门东南入金闸河(即旧运粮河),东至通州入白河。从文明门起,每十里设闸一处,每处置相距一里的上下两座闸,至通州高丽庄(白河口)共七处。加上文明门以上所设三处,共十处,计二十座闸,这样的水闸和斗门实际上就是现在所谓的船闸,既可节水,又便于行舟。此工程于公元1293年秋竣工,并且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效果。粮船可从通州以南高丽庄经闸河径入都城,一直停泊在积水潭,史文有“舳舻蔽水”的描写,可以想见当时的盛况。明永乐年间修建北京宫殿城池,将元文明门外一段通惠河圈入北京城崇文门内,明清称泡子河。宣德年间,因皇城东墙外通惠河畔人多声噪,遂将皇城东墙迁建于河东岸,即将一段通惠河道圈入皇城内,使其失去通船漕运的功能。至清末,因征收漕粮改折银两,又因铁路兴起,大运河的漕运功能遂废,通惠河亦废为排洪排污河道。通惠河自金代初辟,元代完善,直至明清的数百年间,一直是大运河北端的漕运水道,在北京历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一页。1956年,城内的部分全部改为暗沟,仅存下东便门至通州北运河段,全长20公里,是连接城市水系至北运河的河流,也是北京市东部的排污河,经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处理,通惠河水质得到改善。
凉水河 发源于丰台区水头庄,先后流经丰台区、大兴区、通州区,汇入北运河,是北京南郊的重要河道。长68公里,流域面积680平方公里。魏晋北朝时,为㶟水(永定河)下游河道,称清泉河。元、明时,浑河(永定河)自丰台南看丹口分流,其北派即今凉水河。凉水河曾在北京城的建城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古代曾称为洗马沟、桑乾水、莲花河的河道,曾经是辽、金两朝最重要的城市供水河道。金时将水体引入城内,修建了同乐园和鱼藻池,成为皇城中水体景观中心。凉水河现是北京南城地区的泄洪排水河,经过污水治理,污染状况有所缓解。
莲花池河 发源于广安门外莲花池以西八宝山南,东流入莲花池,又东出南转,至万泉寺折而东流,至右安门外转东南流,入凉水河,为凉水河上源之一。汉代称洗马沟水,蓟城选址就在洗马沟上,其故道从蓟城城西绕到城南,然后傍城南门外东流,为蓟城提供了极为便利的地表水源。其上游的莲花池,原在蓟城西郊,故称西湖,又称太湖,即今广安门外的莲花池,正当北京城区西部的潜水溢出带,地下水源十分丰沛。据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记载:“湖有二源,水俱出县西北,平地导源,流结西湖。湖东西二里,南北三里,盖燕之旧池也。绿水澄澹,川亭望远,亦为游瞩之胜所也。湖水东流为洗马沟,侧城南门东注……其水又东入㶟水。”早在战国时期西湖就既是燕都蓟城近郊的风景名胜区,又是蓟城的主要水源。
从西周初年一直到金代的两千多年间,北京城的前身蓟城、唐幽州城、辽南京、金中都,就是以莲花池水为水源而发展起来的。金中都城是在原蓟城城址上建立起来的一座大城,金海陵王天德二年(1150年)动工,从东西南三面扩建蓟城,营建宫殿苑囿。为了解决宫苑用水,在扩建旧城时,把原在西郊的洗马沟小河,有计划地圈入城内,用以导引上源西湖之水,使其流贯皇城西部,造成一个极其重要的苑林区,名叫同乐园,又称西华潭或鱼藻池,也就是中都城中的太液池,今广安门外青年湖是其遗址。下游流经皇城南面正门(宣阳门)前龙津桥下,斜穿出城,流为南护城河。 南护城河西段,别有水源,出中都城西南近郊流泉,傍中都南墙东注,即今凉水河之上源。金中都城是在莲花池水系发展起来的最大也是最后一座城市,至元世祖建大都时,城址转移到高梁河水系。莲花池河实际上也是永定河故道的遗存。
四、泃河—蓟运河水系
泃河—蓟运河水系位于平谷区境内,主要河流是平谷区东南部的泃河。
泃河 发源于河北省兴隆县青灰岭南麓,进入平谷区境,自东而西横穿平谷区南境,下注蓟运河。泃河在平谷区境长66公里,流域面积952.28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将军关石河、黄松峪石河、北寨石河、太子峪石河、龙太务石河、错河(洳河)、鱼子山石河、金鸡河(五百沟水)等,是蓟运河的上游支流,连接海子水库(即金海湖)。泃河历史十分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开通了水路运输,明代永乐年间是鼎盛期,是平谷与外地通商的唯一航道。位于该河流域的上宅新石器时代遗址已有六七千年,称上宅文化,沿岸许多村庄都有千年以上的历史。时至今日,泃河干流、支流及相关水库水量急剧减少,很多地方已经干涸。
五、大清河水系
大清河水系覆盖北京西南部,拒马河是大清河水系的重要支流,其他支流以及季节性河流基本无水或少水。拒马河发源于河北省涞源县西北太行山麓,流经河北省涞源县、易县、涞水县,以及北京市房山区。至房山区张坊镇分为南北两支,南支称南拒马河,流经河北省涞水、定兴、容城等县境,至白沟镇。北支称北拒马河,经北京市房山区、河北省涿州市北境,东至码头村南合琉璃河、小清河后,共道南流,称白沟。至河北高碑店市白沟镇与南支汇合,共入大清河。拒马河自房山区十渡镇套港村入境,经平峪、十渡、六渡、张坊、镇江营等地,于南河村东流出北京市。全长约254公里,流经北京市房山区的河段长61公里。拒马河一年四季常年有水,且水质清澈受污染较少。千万年来,因该河水大流急,对所经山地切割作用强烈,故多形成两壁陡峭的峡谷,著名的旅游胜地野三坡、十渡都处在拒马河流域。
拒马河 古称涞水,约在汉朝时,改称“巨马”,有水大流急如巨马奔腾之意。在公元308年至318年,羯族将领石勒曾率十万大军从太行山区攻掠河北内地。因山峡河水湍急,形成天险抗拒了入侵兵马,因此,这条河流被称为“拒马河”。拒马河是北京人类文明和城市文明的发祥地,拒马河出山后的洪积冲积扇顶部镇江营一带有重要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周口店北京猿人及西周琉璃河、燕国都城都位于拒马河流域。但是后来随着北京城址的变迁,大清河流域逐渐远离了城市中心。现在随着上游水量减少,以及旅游区截流用水,拒马河早已不再能够“拒马”,很多地方河道虽然宽阔,却只是底部有涓涓细流的小河。
海淀区的部分河流湖泊
高梁河 又名高梁水,是北京历史上的著名河道。今西直门外长河乃其一段河身。曾属永定河水系,今属温榆河—北运河水系。水有二源,其一记载见于《水经注·㶟水》:“㶟水又东南,高梁之水注焉,水出蓟城西北平地,泉流东注,经燕王陵北,又东经蓟城北,又东南流。《魏土地记》曰:蓟东一十里有高梁之水者也。其水又东南入㶟水。又东至渔阳雍奴县西,入笥沟。”此水发源于今紫竹院内湖泊,在其未经开浚之前,即是高梁河最初的上源。这上源也是在北京西郊的潜水溢出带上,其下游流经蓟城北,又转向城东南,在转弯处有一段河道比较宽阔,积水成潭,即后来文献中记载的积水潭,亦称海子。其下游经蓟城东十里处,又东南流,亦入㶟水。《水经注》又云:“㶟水又东南经良乡县之北界,历梁山南,高梁水出焉。”此为又一水源,即把一部分㶟水从梁山(今石景山区金顶山)南分出,引入高梁河为上源,流出北京西山后,向东北流经西郊田村、八里庄北,由三虎桥下至今紫竹院内,这是通过人工渠道(车箱渠)导入了天然高梁水的上源,两水在今白石桥附近汇合,又东流至德胜门一带分两支,一支由中海向东南流,斜穿原崇文区(已与东城区合并)中部,下至马驹桥一带,一支由什刹海北端东出,沿今北护城河向东,经坝河至通州入温榆河。
北魏时,㶟水徙流蓟城南,大致徙于今凉水河河道,作为㶟水下游的高梁河便成为故道和断头河。三国魏刘靖修戾陵堰,开车箱渠,导高梁河,灌溉蓟城南北土地,所利用的就是流经田村、八里庄、三虎桥等地的㶟水故道或高梁河河道。金室迁都燕京并改称中都后,还开凿金口与金口河,欲引卢沟河水以济漕,但失败了。此外,又开凿瓮山泊至紫竹院之间的一段河道,引玉泉水入高梁河,东汇积水潭,下注闸河,于是有了紫竹院上至昆明湖的一段长河。不仅如此,金代在瓮山泊以上还进一步开发水源,引在今昌平西南、阳坊东北的一亩泉南流入瓮山泊,下注高梁河、闸河济漕。明清时西直门外高梁河已溯源至昌平西南之沙涧一带。
高梁河对北京城的发展至关重要,历史上的北京城,从蓟城起源的旧城址,转移到大都城所选择的新城址,就是从西湖莲花池水系转移到高梁河水系。在金中都城的东北郊外,相去二三公里,原有一片低洼地带,为高梁河水所灌注,形成一片浅湖,金世宗大定十九年(1179年),在这里营建太宁离宫,扩大湖泊面积,并以浚湖之土,筑为琼华岛,这就是今日北京城内北海公园的前身。元大都城的兴建标志着金元之际北京的城址由莲花池水系转移到水量更丰沛的高梁河水系来,为元大都宫苑给水获得了更为良好的条件。忽必烈以太宁离宫作为中心,建造了一座崭新的大都城,太宁离宫中这一片湖泊,经过进一步的开凿,逐渐接近今日北海与中海的格局,大都城的宫殿,就分布在太液池的东西两岸,皇家苑林中的湖泊也根据同样的传统,命名为“太液池”。太液池连同东西两岸的三组宫殿群在内,同属皇家禁地,四面筑有“萧墙”,也就是后来所谓皇城城墙。皇城以外,再建大城,从此高梁河的中游就被圈入了城中。
高梁河水系成为金、元、明、清四代由通州向京城漕运水道所依赖的主要水源,金、元以后高梁河上源为南长河所代替,仅从紫竹院东流至高梁桥一段仍保留高梁河名称。
车箱渠 北京地区最早的大规模农田灌溉工程,是北京城郊水利开发史上的一个创举。因所凿渠道成矩形断面,形似古代车箱,故名。三国魏嘉平二年(250年),征北将军刘靖镇守蓟城,派遣丁鸿率军士千人,在今永定河修戾陵遏,开车箱渠,引水东注高梁河上源,然后利用高梁河作为干渠,以灌溉蓟城近郊稻田,每年可浇灌农田2000顷,颇有收益。景元三年(262年)樊晨奉诏,改造戾陵遏,更制水门,延伸高梁河水道,扩展了灌溉面积。《水经注》记:“水流乘车箱渠,自蓟西北经昌平,东尽渔阳潞县,凡所润含四五百里,所灌田万有余顷。”晋元康五年(295年),洪水暴发,戾陵遏被毁。刘弘(刘靖之子)派将士2000人进行修复。北魏正光二年(521年),幽州刺史裴延俊派卢文伟又进行修复。唐末五代战乱后,戾陵遏失修,车箱渠淤塞殆尽。
金水河 它是一条将玉泉之水单独引入大都城的皇家专用水道,从元朝初年起,玉泉山诸泉之水,已为皇家宫苑所独享。元代的金水河由玉泉山引清澈的泉水东南流,经西郊外火器营西、蓝靛厂西,至三虎桥南东流,于和义门(今西直门)南水关入城,又东南经厂桥至积水潭(什刹海)南入皇城。城外河段在今长河南,大致与今长河平行流动。《元史·河渠志》载:“金水河,其源出于宛平县玉泉山,流至和义门南水门入京城,故得金水之名。”元代对该河备加保护,为涵养水源,至元十五年(1278年)十二月下令“禁玉泉山樵采鱼弋”;为保持水源清洁,不被污染,明令“金水河濯手有禁”;为保证该河独流入城,不与其他河水相混,遇有河道交叉处要架设跨河渡槽。元末明初金水河下游淤塞,上游并入南长河。明清时的金水河分为内、外两条,是旧制的蜕余。紫禁城建成初期,宫内并无金水河,宫殿刚建好半年就发生了火灾。为防火排水,调节皇宫里的小气候,又修建内金水河,水从紫禁城西北筒子河角楼东水关入城,沿西侧宫墙南流,向东经武英殿前,过太和门、文华殿西向东过古今通集库(旧清史馆),向南出宫墙水关流入东南筒子河,全长2185米。这条石砌渠道,是紫禁城的排水总干渠。紫禁城内共有90余座院落,各院落布置有纵横通达的暗沟。在三大殿建筑区,沿殿基布设沟渠,过殿阶处均开有券洞,使雨水通畅地流入金水河。院内共有9个排水出口,明暗沟长约8333米。自建成后,经历代精心维护至今完好,500多年来几乎不见暴雨积水记载。外金水河由中海南端和南海东北角东出,至社稷坛西折而南,又折而东,经天安门(明为承天门)前金水桥下,东至皇城内东南角入御河。明清内、外金水河水由太液池(今北海)而来,今存。
西山秋意
白浮瓮山河 元代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为解决大都至通州漕运,郭守敬建议,另用昌平白浮泉水,引入旧闸河以济漕运:“大都运粮河,不用一亩泉旧源,别引北山白浮泉水,西折而南,经瓮山泊,自西水门入城,环汇于积水潭,复东折而南出南水门,合入旧运粮河,每十里置一闸,比至通州,凡为闸七。置斗门互为提阏,以过舟止水。”(赵翼《廿二史札记·金史》)由郭守敬兴建的通惠河,上起白浮泉,下至通州高丽庄入白河(今北运河)处。白浮瓮山河即其上源河。该河自昌平白浮村之神山泉,西折南转,下汇王家山泉、西虎眼泉、孟村一亩泉、西来马眼泉、侯家庄石河泉、灌石村南泉、榆河温汤龙泉、冷泉、玉泉诸水,沿今京密引水渠走向,合于瓮山泊(今昆明湖),长32公里。元末明初,白浮瓮山河废而未治,通惠河丧失漕运功能。明永乐五年(1407年),曾重修白浮瓮山河,因不彻底而未成。
金河 前身为元代金水河的上游河道。明代以后,金水河下游消失,仅上游保留至今,名金河。该河起自玉泉山东南侧,向东流,再沿昆明湖西侧东南流,于空军指挥学院之北汇入南长河。自玉泉山南闸至长河入口处长3.24公里。现在,金河上游与永丰渠相接,起自万安公墓,长3.6公里,流域面积5.2平方公里。
北长河 位于玉泉山东,由玉泉水汇流而成,是向昆明湖输水和向清河排洪的河道。起自玉泉山北闸,终于青龙闸,长2公里。青龙闸起节制水流作用,闭闸则抬高水位,使玉泉山水得以进入昆明湖;提闸则分流泄洪,免受泛滥之灾。该河也是古代帝王往游于西湖(今昆明湖)和玉泉山之间的龙舟水道。1966年京密引水渠建成后,青龙闸废。1977年昆明湖分流工程借用北长河一部分河道,北长河终点改至三院闸的颐和园分水闸,河长缩短为1.2公里。1995年治理北长河时,与永丰渠相连通,治理长度4公里。
南长河 又名玉河,起点为昆明湖出水口的绣漪闸,南流至麦庄桥,折向东南,河上建有广源闸、白石桥、高梁桥等闸桥,终点为北护城河的三岔口,全长10.8公里,它不是一条天然河道,中间有海淀台地相隔。金代经人工把台地挖通,形成以西山泉流为主要水源的河道,后经元代扩大和完善,成为通惠河上游水源。几百年来,它一直是北京城供水的主要水道,堪称北京城的生命线,也是后来帝王乘龙舟自京城去西湖(今昆明湖)游览的御用水道。1965年京密引水渠借用其绣漪桥至长春桥3.1公里的河道,南长河起点改在京密引水渠长河闸。
万泉河 发源于海淀区万泉庄西南的泉群,北流经巴沟东、海淀西、挂甲屯东、圆明园南和东,至镶白旗箭亭注入清河,因汇纳“万泉”之水,所以得名“万泉河”。万泉庄在海淀镇南约1.5公里,正当海淀台地最高处的西陂,地势陡然下降。自庄之西口俯瞰巴沟低地,田塍棋布,溪流纵横,较之海淀北口所见,更近乎江南景色。万泉庄水系是清代畅春园、圆明三园及附近许多私家园林的主要水源。清末畅春园、圆明园被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焚毁后,万泉河泉水断流,河渐废弃为排污泄洪水沟。1983年进行治理,改从京密引水渠昆玉段建闸引水,泉水流经圆明园各湖泊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校园,于大石桥北入清河,全长9.7公里,流域面积26平方公里。
昆明湖 在高梁河上源西北郊外七八公里处,有一座小山平地崛起,山麓有泉,潴为小湖。湖西一公里半又有玉泉山诸泉汇入,为其主要水源。元时这座小山叫作瓮山,就是今日的万寿山,山麓小湖,叫作瓮山泊,最早称“七里泊”,明代又称“大泊湖”“西湖”“西湖景”。“环湖十余里,荷蒲菱芡与夫沙禽水鸟,出没隐见于天光云影中,可称绝胜。”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为庆祝皇太后六十大寿,对瓮山泊加以拓挖疏浚,仿汉长安上林苑之湖名改名昆明湖。
瓮山泊 水出,其下游合今万泉庄北来之水,原本是顺自然地势流向东北的清河。早在金朝初年,万寿山山麓的流泉,兼有玉泉山诸泉下游的一支,就已经被导入高梁河的上源,流入闸河,但终因流量有限,闸河难免浅滞。1205年左右,为了重开漕运,就利用瓮山泊开渠引水,转向东南,直接与高梁河上源相接,这就是今天的长河(也曾称玉河)。从瓮山泊到高梁河上源(今紫竹院湖泊前身),中间原有一带微微隆起的台地,台地以北诸泉都向东北流,台地以南诸泉都向东南流,形成了两者之间的一小分水岭。人工打开这个小分水岭后,导引小湖之水,转而南流,合高梁河。同时,又从高梁河积水潭上游开渠分水南下,直入中都北护城河。这样就把瓮山泊和高梁河上游的水,经过一小段护城河,引入旧闸河,从而使北来的粮船可以从通州入闸河,直抵中都城下。
元朝初年,专辟渠道“金水河”引玉泉山诸泉之水为皇家宫苑所独用。为引水济漕,另寻水源。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至三十年(1293年),郭守敬引白浮泉及西山诸泉,汇入西湖,并扩大疏浚,使其成为向京城供水的一座蓄水库,从而引入旧闸河以济漕运。后因白浮瓮山河废弃,上源断流,面积逐渐缩小,周长仅10里。金、元、明之际,湖状如半月,西北岸呈半圆形,以青龙桥、功德寺为界;东北岸为西堤,似弦,位于瓮山西侧至南湖岛一线。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将西湖向东、南两面扩展,将堤防向东移至今知春亭以东,原堤东稻田及零星水面辟为新湖,又仿杭州西湖的苏堤在湖中重修一道西堤,并于堤上建6座桥,使东西两湖之水相通;向南将堤岸从今南湖岛处,移至绣漪桥下,留下孤岛,建十七孔桥与东岸相连。扩展后湖周长30多里,“廓与深两倍于旧”,成为北京最早、最大的人工水库。乾隆十五年(1750年),将该湖更名为“昆明湖”。为补充水源,乾隆十六年(1751年)分别从香山的双清、碧云寺的水泉院、樱桃沟的水源头诸泉,铺设总长7公里的引水石槽,将泉水导入昆明湖。昆明湖以西堤及支堤相隔分为东湖、西北湖和西南湖,总面积为212万平方米。
高水湖与养水湖 它们是清代乾隆年间所拓蓄水灌溉湖泊。高水湖位于玉泉山东南侧,养水湖又位于高水湖东南侧。水源有三:一是雨季山洪,二是玉泉山泉水,三是高、养两湖湖底泉水积累。高水湖出口有四:其一为一孔闸,在湖北与北长河相连通;其二为四座小涵洞,灌溉湖东水田;其三为三孔闸,在湖东南,湖水出此闸进入金河;其四为一段明渠,在三孔闸西南与养水湖相连通。高水湖面积和蓄水量均大于养水湖。清末民初,泉源渐小,湖区被垦殖。现今为一片稻田,湖泊踪迹已荡然无存,只有北部界湖牌楼和一孔闸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