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ess 2010基础教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1.2 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是表示实体以及实体间联系的模型。数据模型是一个可用于描述数据、数据联系、数据语义及一致性约束的概念集合,它提供了获得数据抽象的工具。数据模型应满足三方面的要求:能够比较真实地模拟现实世界;容易被人理解;便于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数据模型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的约束条件三部分组成。

1.概念模型

概念模型是现实世界到数据世界的第一层抽象,或者说是现实世界到计算机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涉及以下术语:

(1)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实体可以是实际事物,也可以是抽象事件。

(2)属性:描述实体的特性称为属性。属性的具体取值称为属性值,用以刻画一个具体实体。

(3)关键字:如果某个属性或属性组合能够唯一地标识出实体集中的各个实体,可以选做关键字,也称为码。

(4)联系:实体集之间的对应关系称为联系,它反映现实世界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联系分为两种:一种是实体内部各属性之间的联系;另一种是实体之间的联系。

(5)E-R图:E-R图也称实体-联系图(Entity Relationship Diagram),提供了表示实体类型、属性和联系的方法,用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E-R图如图1-3所示,其三要素为:

①实体:用矩形表示,并在框内标注实体名称来表示。

②属性:用椭圆表示,并用连线将其与相应的实体连接起来。

③联系:用菱形表示,菱形框内写明联系名,并用连线分别与有关实体连接起来,同时在连线上标上连线的类型(1:1、1:n或m:n)。

● 一对一联系:如果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至多有一个实体与之联系,反之亦然,则称实体集A与实体集B具有一对一联系,记为1:1。例如,系和主任。

● 一对多联系(1:n):如果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有n(n≥0)个实体与之联系,反之,对于实体集B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A中至多有一个实体与之联系,则称实体集A与实体集B具有一对多联系,记为l:n。例如,系别和学生。

● 多对多联系(m:n):如果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有n(n≥0)个实体与之联系,反之,对于实体集B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A中也有m个实体(m≥0)与之联系,则称实体集A与实体集B具有多对多联系,记为m:n。例如,学生和课程。

图1-3 E-R图

2.常用的数据模型

数据库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管理对象。数据库的性质是由数据模型决定的,而数据模型就是数据在数据库内的相互依存关系的描述,如果数据的组织结构满足某一数据模型的特性,则该数据库就是具有其特性的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所支持的数据模型一般有4种: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和面向对象模型。

(1)层次模型:层次模型的基本数据结构是层次结构,也称树形结构,树中每个结点表示一个实体类型。这些结点应满足:有且只有一个结点无双亲结点(根结点);其他结点有且仅有一个双亲结点。

(2)网状模型:网状模型的数据结构是一个网状结构。它应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基本层次联系集合:一个结点可以有多个双亲结点;多个结点可以无双亲结点。

(3)关系模型: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是二维表,由行和列组成。一张二维表称为一个关系。关系模型中的主要概念有:关系、属性、元组、域和关键字。

(4)面向对象模型:面向对象模型中的基本数据结构是对象,一个对象由一组属性和一组方法组成,属性用来描述对象的特征,方法用来描述对象的操作。一个对象的属性可以是另一个对象,另一个对象的属性还可以用其他对象描述,以此来模拟现实世界中的复杂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