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节 物理化学实验的安全常识
一、物理化学实验室要求
在化学实验中,经常使用各种化学药品和仪器设备,以及水、电、气,还会经常遇到高温、低温、高压、真空、高电压、高频和带有辐射源的实验条件和仪器,若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知识,会造成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因此,实验室必须按“四防”要求,即防火、防盗、防破坏、防灾害事故。建立健全各种安全制度,加强安全管理。因此学生进入实验室,必须做好安全知识的讲授、各方面的安全教育和安全防护措施。安全是实验室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同时,安全关系到每个实验人员的切身利益。
1.穿着要求
①进入实验室,必须按规定穿戴必要的工作服,一般要求穿着整齐的白色实验服。
②进行危险物质、挥发性有机溶剂、特定化学物质或其他毒性化学物质等的操作实验或研究,必须穿戴防护具,如防护口罩、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
③进行实验中,严禁戴隐形眼镜,防止化学药剂溅到隐形眼镜上而腐蚀眼睛。
④需将长发及松散衣服妥善固定。
⑤高温实验操作,必须戴防高温手套。
2.饮食要求
①避免在实验室内吃食物、喝饮品,且使用化学药品后需洗净双手;饮食用具不得带到实验室内,以防化学药品沾染。
②严禁在实验室内吃口香糖。
③食物禁止储藏在放有化学药品的冰箱或储藏柜中。
3.药品领用、存储及操作相关要求
①使用危险性化学药品请务必遵守操作守则或遵照老师提供的操作流程进行实验,切勿自行更换实验流程。
②领取药品时,应确认容器上标示的中文名称是否为需要的实验药品。看清楚药品危害标示和图样,是否有危害。
③使用挥发性有机溶剂、强酸强碱性、高腐蚀性、有毒性的药品要在通风橱中进行操作。
④高挥发性或易于氧化的化学药品必须存放于冰箱或冰柜之中。
⑤做危险性实验时必须经指导教师批准,有两人以上在场方可进行,避免独自一人在实验室做危险性实验,且节假日和夜间严禁做危险性实验。
⑥若须进行无人监督的实验,其实验装置对于防火、防爆、防水等都须有相应的考虑,打开实验室的照明灯,并在门上留下紧急处理时联络人电话及可能造成的危害。
⑦废弃药液、过期药液或废弃物必须按照分类标示清楚,严禁倒入水槽、下水管道中,应倒入专用收集容器中回收。
4.用电安全相关要求
①使用电器前要检查电线、插座、插头,一旦发现损毁立即更换。
②手、脚或身体沾湿或站在潮湿的地板上时,切勿启动电源开关、触摸电器用品或电器设备。
③电器设备在保持清洁、干燥和良好的情况下使用,严禁使用水槽旁的电器插座,防止漏电或感电。清理电器设备前要切断电源。
④实验人员必须掌握实验的仪器、设备的性能和操作方法,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⑤电器插座请勿接太多插头,以免超负荷,引起电器火灾。
⑥实验结束后,拔下电器电源插头,关闭实验室总闸。
5.压力容器安全使用要求
①气瓶使用前应进行安全状况检查,对承装的气体进行确认。
②气瓶应专瓶专用,放置要牢靠,气压表一般不得混用。
③气瓶应存放在阴凉、干燥、远离热源、火源的地方,易燃气体气瓶与明火距离不小于10m,氢气瓶最好隔离放置。
④开启气阀时应站在气压表的一侧,不准将头或身体对准气瓶总阀,以防万一阀门或气压表冲出伤人。
⑤严禁敲击、撞击气瓶。
⑥如发现气体泄漏,应及时关闭气源,开窗通风,疏散人员到空气流通的地方;严禁明火。
⑦气瓶使用完毕,及时关闭总阀门。
6.用水安全要求
①防止漏水、溢水;取水时应注意及时关闭取水开关,防止溢流。
②节约用水,禁止“长流水”现象发生,实验室用水完毕应立即关闭水龙头。
③经常检查水池、水管、水龙头接头,防止漏水。
④设备停止使用后,要关闭水阀。
⑤实验结束后,检查用水设备,全部关闭后,方可离开。同时要检查水路是否正常。
7.实验室消防安全要求
①一旦失火,需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
②找到合适的灭火器材,可根据不同情况,选用水、沙、泡沫、CO2或CCl4灭火器等灭火。
③可能的情况下,关掉机器、断电并关掉燃料供应阀。
④火势较大时,迅速撤离现场,并拨打火警电话119报警。
⑤撤离现场时,采用低姿势靠墙疏散,一路关闭背后所有的门。
⑥发生火灾时,切勿使用电梯。
⑦在逃离火场时,遇到浓烟,要俯卧爬行,迅速离开现场。
⑧用一块湿毛巾捂住口、鼻。
8.环境卫生要求
①实验过程中,应注重环境卫生,保持实验台面整洁。
②窗面及照明器具透光部分均须保持清洁。
③保持所有走廊、楼梯环境整洁,通行无阻。
④实验者要养成将杂物放置在指定位置的良好习惯,以确保实验场所清洁。
⑤垃圾或废物应及时清理,不得堆积于实验操作区域。
进室讲卫生,处处保洁净;
物品摆整齐,实验台面清;
药品归原位,方便他人用;
试剂需节约,浪费责不轻。
废液管妥善,环保挂心中;
备品自保管,遗失需赔清;
仪器必复原,乱放实不行;
实行责任制,权责更分明。
二、物理化学实验室安全防护常识
1.防火
①实验室内不得使用明火取暖,吸烟等。
②防止易燃气体泄漏,使用易燃气体后一定要关好阀门。
③乙醚、酒精、丙酮、二硫化碳、苯等有机溶剂易燃,实验室不得存放过多,切不可倒入下水道,以免聚集引起火灾。
④金属钠、钾、铝粉、电石、黄磷以及金属氢化物要注意使用和存放,尤其不宜与水直接接触。
⑤防止仪器用电短路发生火灾。
2.防爆措施
化学药品的爆炸分为支链爆炸和热爆炸。
①氢、乙烯、乙炔、苯、乙醇、乙醚、丙酮、乙酸乙酯、一氧化碳、水煤气和氨气等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至爆炸极限,一旦有热源诱发,极易发生支链爆炸,因此使用上述气体时,需保持室内通风良好,严禁使用明火和可能产生电火花的电器。
②过氧化物、高氯酸盐、叠氮铅、乙炔铜、三硝基甲苯等易爆物质,受震或受热可能发生热爆炸。因此强氧化剂和强还原剂必须分开存放,使用时须轻拿轻放,远离热源。
3.防灼伤
除了高温灼伤以外,液氮、强酸、强碱、强氧化剂、溴、磷、钠、钾、苯酚、醋酸等物质都会灼伤皮肤,应注意不要让皮肤与之接触,尤其防止溅入眼中。
4.防辐射
化学实验室的辐射,主要是指X射线,长期反复接受X射线照射,会导致疲倦,记忆力减退,头痛,白细胞降低等。防护的方法就是避免身体各部位(尤其是头部)直接受到X射线照射,操作时需要屏蔽辐射时,屏蔽物常用铅、铅玻璃等。
5.“三废”处理
①废气。产生少量有毒气体的实验应在通风橱内进行;产生大量有毒气体的实验必须具备吸收或处理装置。
②废渣。少量有毒的废渣应在指定地点掩埋于地下。
③废液。对于废酸液,可先用耐酸塑料网纱或玻璃纤维过滤,然后加碱中和,调pH值至6~8后可排出;对于剧毒废液,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毒害作用后再进行处理;实验室内大量使用冷凝水,无污染可直接排放;洗刷用水,污染不大,可排入下水道;酸、碱、盐水溶液用后均倒入酸、碱、盐污水桶中,经中和后再进行处理;有机溶剂回收于有机污桶内,采用蒸馏、精馏等分离办法回收;重金属离子采用沉淀法等集中处理。
6.实验室伤害的预处理
①普通伤口:以生理食盐水清洗伤口,包扎。
②烧烫(灼)伤:以冷水冲洗15~30min至散热止痛→以生理食盐水擦拭(勿以药膏、牙膏、酱油涂抹或以纱布盖住)→紧急送往医院。注意:水泡不可自行刺破。
③化学药物灼伤:以大量清水冲洗→以消毒纱布或消毒的布块覆盖伤口→紧急送往医院处理。
7.离开实验室
离开实验室时,应彻底检查实验室的水、火、电、气、门窗等是否安全。可谓“出门回头看,检查水火电,关好门和窗,一切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