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边防:思想、政策与制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以夷制夷”(魏源)

道咸时期,学界承乾、嘉学者训诂、考订、校勘之后,毅然别开生面,东南海防、西北舆地之学蔚然成风。于是,魏源、徐继畬、张穆、何秋涛等人群星灿烂,正气浩然“道咸朝官尚讲求学问文字,虽吏治窳败,军事废弛,因循苟且,民怨沸腾,特士大夫尚鲜奔竞卑鄙之风。”(刘禺生:《舆地史学崛起》,《世载堂杂忆》,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37页。)。《海国图志》(1843)、《瀛寰志略》(1848)、《蒙古游牧记》(1859)、《朔方备乘》(1858)等相继刊刻。清人对此评论说:“道咸间西北史地学盛时,魏源默深别竖一帜,为东南海疆成《海国图志》一书;故谈辽、金、元三史地者,京师以张穆等为滥觞;论东南、西南海史地者,以魏默深为先河。”刘禺生:《舆地史学崛起》,《世载堂杂忆》,第37页。或谓:“自道咸以来,钱晓征宫詹大昕、张石舟明经穆、何愿船比部秋涛、魏默深鹾尹源、龚定庵铨部自珍,喜研辽金元史及西北舆地……各有撰述传后,为一时风会所趋,遂成专门绝学。”刘声木:《苌楚斋随笔·续笔·三笔》续笔卷4,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1966年,第430页。这种学风的转变,毫无疑问与第一次鸦片战争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时人不仅看到了东南沿海门户的洞开,而且感到“山雨欲来风满楼”,中国东北、西北两面的侵略威胁正在逼近。

魏源(1794—1856)是晚清著名的思想家之一。原名远达,字默深,一字墨生,又字汉士,号良图,湖南邵阳县(今邵阳市)人,道光二年中举,曾为陶澍、贺长龄、伊里布等督抚的幕宾。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成进士,官高邮知州,晚年弃官归隐,潜心佛学。魏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著名人物之一,他的最著名的主张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他的影响最大的著作是《海国图志》。《圣武记》则是他的另一部成名作。是书编成于1842年8月,显然是作者受了鸦片战争的强烈刺激。

《圣武记》分为两部分:前十卷用纪事本末体,将清前期历史分为《开国龙兴记》《康熙戡定三藩记》《国朝绥服蒙古记》《康熙亲征准噶尔记》《雍正两征厄鲁特记》《乾隆荡平准部记》《乾隆戡定回疆记》《乾隆绥服西属国记》《乾隆新疆后事记》《道光重定回疆记》《道光回疆善后记》《国朝绥服西藏记》《西藏后记》《乾隆征廓尔喀记》《国朝俄罗斯盟聘记》《俄罗斯记》《国初征抚朝鲜记》《乾隆征缅甸记》《乾隆征抚安南记》《雍正西南夷改流记》《乾隆初定金川土司记》《乾隆再定金川土司记》《国朝甘肃再征叛回记》《乾隆湖广征苗记》《道光湖粤平瑶记》《国初东南靖海记》《康熙戡定台湾记》《康熙重定台湾记》《乾隆三定台湾记》《嘉庆东南靖海记》《康熙武昌兵变记》《嘉庆宁陕兵变记》《乾隆临清靖贼记》《嘉庆川湖陕靖寇记》《嘉庆畿辅靖变记》《嘉庆川湖陕乡兵记》;后四卷用“武事余记”的方式,着重论述清朝的兵制兵饷、考证掌故,表达作者关于城守、军政、军储等问题的建议。

魏源在其序言中说:“晚侨江淮,海警飙忽,军问沓至,忾然触其中之所及,乃尽发其椟藏,排比经纬,驰骋往复。先出其涉兵事及所论议若干篇,为十有四卷,统四十余万言,告成于海夷就款江宁之月。”中华书局编辑部编:《魏源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66页。这表明作者是在鸦片战争的刺激下,面对海疆危机,想到了东北、西北以及西南的陆地边疆,编撰了《圣武记》。是书的编撰既是为了加强东南的海防,亦是为了巩固陆路的边防。

作者在爱国精神的激发下将其搜集的资料,加以“排比经纬”,探索国家兴衰的规律。“于是我生以后之数大事及我生以前上讫国初数十大事,磊落乎耳目,磅礴乎胸臆。因以溯洄于民力、物力之盛衰,人才、风俗进退消息之本末。”作者在《圣武记叙》中呼吁道光皇帝发奋图强,整肃军政,洗雪耻辱,振兴祖国。“《记》曰:‘物耻足以振之,国耻足以兴之。’故昔帝王处蒙业久安之世,当涣然大号之日,必虩然以军令饬天下人心,皇然以军事军实延天下之人材。人材进则军政修,人心肃则国威遒。一喜四海春,一怒四海秋。五官强,五兵昌,禁止令行,四夷来王,是之谓战胜于庙堂。”魏源:《圣武记》,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页。他希望通过歌颂清朝前期的“盛世武功”,激发朝野人士抵御外侮的决心,并通过大力整顿军政,使清王朝真正成为“军政修”“人心肃”“国威遒”“五官强”“五兵昌”“禁止令行”“四夷来王”的世界一流强国。

魏源歌颂兆惠和海兰察征剿大小和卓木的战争说:“君不见伊犁河、巴里坤,转战万里回孤军。黑水营,叶城畔,四百骑破贼三万。风声雪声甲马声,援兵夜半浑河营。饮马昆仑铭月竁,汉家天兵信雷电。万夫特,万钧重,未年未有海超勇。”中华书局编辑部编:《魏源集》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881页。按:这首诗歌颂的是定边将军兆惠和海兰察。兆惠,乌雅氏,字和甫。雍正九年(1731),授军机章京。历任兵部郎中、内阁学士、盛京刑部侍郎、刑部右侍郎、正黄旗满洲副都统、镶红旗护军统领。乾隆十三年(1748),赴金川军营督办粮运。十五年,入值军机处。十八年,赴藏办理筹防准噶尔事宜。二十一年,授定边右副将军,筹办伊犁善后事宜。二十二年,率师至乌鲁木齐,以功封一等武毅伯,配合北路军肃清准部叛乱势力,授定边将军。二十三年,由伊犁率师往天山南路平大小和卓之乱,连克南疆诸城,以功晋封一等武毅谋勇公。返京后授御前大臣。海兰察,呼伦贝尔索伦左翼镶黄旗鄂温克人。乾隆二十年(1755)从军,征战南北,勇武过人,身先士卒,晋升头等待卫、一等超勇公、侍卫大臣、都统参赞大臣等。又歌颂阿桂事迹说,“君不见金川一夕猿鹤惊,一军独整阿文成。百战归来相明主,宁知相业超常武”中华书局编辑部编:《魏源集》下册,第682页。

魏源认为,“人材”是国家兴衰的根本。拥有人材就拥有一切。重视人材则国家强盛,轻视人才则国家虚弱。“今夫财用不足,国非贫,人材不竞之谓贫;令不行于海外,国非羸,令不行于境内之谓羸。故先王不患财用而惟亟人材,不忧不逞志于四夷,而忧不逞志于四境。官无不材,则国桢富;境无废令,则国柄强。桢富柄强,则以之诘奸,奸不处;以之治财,财不蠹;以之蒐器,器不窳;以之练士,士无虚伍。如是,何患于四夷!何忧于御侮!斯之谓折冲于樽俎。”魏源:《圣武记》,第2页。在他看来,“师夷长技”,乃是祖国由衰败走向兴盛的必由之路。顺治朝已经这样办理,现在应当冲破思想障碍,将这一经验推而广之。“不师外洋之长技,使兵威远见轻外夷,近见轻属国,不可也。国初征荷兰夹板艘以攻台湾,命西洋南怀仁造火炮以剿叛藩,先朝近事,典在册府,扩而推之,敢告御侮。”魏源:《圣武记》,第361页。

纵观中国历史,当一个王朝的政令、军令虚悬之后,不能雷厉风行,不能令行禁止,这个王朝势必走向灭亡。周朝、汉朝、唐朝、宋朝中后期是如此,金朝、元朝、明朝中后期亦莫不如是,历史悲剧反复上演。人们在总结这些封建王朝灭亡的规律时,无不扼腕叹息,各种不同的见解相继出现。

魏源总结历史教训说:“瞻其阙,夫其无悬令?询其廷,夫岂无充位?人见其令雷行于九服,而不知其令未出阶闼也。人见其材云布乎九列十二牧,而不知其槁伏于灌莽也。无一政能申军法,则佚民玩;无一材堪充军吏,则敖民狂;无一事非耗军实,则四民皆荒。佚民玩则画棰不能令一羊,敖民狂则蛰雷不能破一墙,四民皆荒。然且今日揖于堂,明日觞于隍,后日胠其藏,以节制轻桓、文,以富强归管(管仲)、商(商鞅),以火烈金肃议成汤,奚必更问其胜负于疆埸矣!”中华书局编辑部编:《魏源集》上册,第167页。按:这首诗歌颂的是阿桂的事迹。阿桂,字广廷,章佳氏,清满洲正白旗人。乾隆举人,历任伊犁将军、兵部尚书、吏部尚书,累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兼首席军机大臣。曾参与平定准噶尔部和大小和卓叛乱。并多次视察黄河决口、江浙海塘工程。历任伊犁将军、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兼首席军机大臣。显而易见,这一见解不过是看到了历史的表象,并不非常高明,至少不具备历史学家深邃和智慧,但却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时,不经意间给现代人启迪。

在《圣武记》中,魏源用较大篇幅记载了清廷在边疆地区的用兵情况。诸如,《国朝绥服蒙古记》《康熙亲征准噶尔记》《雍正两征厄鲁特记》《乾隆荡平准部记》《乾隆戡定回疆记》《乾隆绥服西属国记》《乾隆新疆后事记》《道光重定回疆记》《道光回疆善后记》《国朝绥服西藏记》《西藏后记》《乾隆征廓尔喀记》《国朝俄罗斯盟聘记》《俄罗斯记》《国初征抚朝鲜记》《乾隆征缅甸记》《乾隆征抚安南记》等,讴歌了这些战争对于多民族国家统一的伟大意义,高度赞扬了其对于巩固祖国边防的重要价值。“国家威棱震叠,际天稽颡,括地成图,东尽东海,南尽南海,西不尽西海,北不尽北海,而欲征图朔貊,飙轮弱水,厥制严武,至雄以博。”魏源:《答人问西北边域书》,贺长龄、魏源等编:《清经世文编》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影印本,第1908页。

“我朝而龙沙雁海之外,万潼亿毳之民,独峰驼、无尾羊之部奔凑千里,臣妾一家,内隶理藩院旗籍司及王会司,视功大小以区承袭之等差酌途远近以定朝贡之疏数。是以间气英灵,鞭挞沙碛,与国为旗常带砺,与国为干城腹心。洵哉!九州之表有奇杰,六经之外有事功乎!”魏源:《圣武记》,第107页。

“凡两蒙古之君长皆隶理藩院,世其爵禄,通其婚姻,时其朝贡,制其等威,定其牧地,均其互市,内宿卫禁廷,外捍御要荒,纵横万余里,臣妾百余旗,盖旷古所未有。至准回二部,则皆古西域地也,皆出嘉峪关外。国家平准噶尔之地,易其名曰伊犁,曰乌鲁木齐,曰巴里坤,曰哈密。及平西域诸回部,若辟展,若新疆,若哈拉沙拉,若库车,若沙雅尔,若赛里木,若拜城,若阿克苏,若乌什,若喀什噶尔,若叶尔羌,若和阗,咸入版图,设将军、参将、都统、提镇及办事领队大臣,及侍卫司官有差。其回部司事各官则曰伯克……至西宁、西藏二处,先朝尚未大烦兵力,止各设总理事务大臣一人驻治。”魏源:《答人问西北边域书》,贺长龄、魏源等编:《清经世文编》下册,第1908页。

针对“地广而无用,官糈、兵饷岁解赔数十万,耗中事边,有损无益”等谬论,魏源认为这些看法目光短浅,属于“里闬鄙儒眉睫之见”。他批驳说:“曾亦思西兵未罢时,勤三朝西顾忧,且沿克鲁河长驱南牧,蹂躏至大同归化城,甘陕大兵不解甲,费岂但倍蓰哉!且夫一消一息者天之道,裒多益寡者政之经。国家醰醲孳生,中国土满人满,独新疆人寥地旷……是天留未辟之鸿荒以为盛世消息尾闾者也,是圣人损益经纶之义所必因焉乘焉者也。奈何狃近安,忘昔祸!惜涓埃之费,昧溟渤之利,以甘里闬鄙儒眉睫之见。”魏源:《答人问西北边域书》,贺长龄、魏源等编:《清经世文编》下册,第1908页。

康熙皇帝曾说,“帝王治天下,自有本原,不专恃险阻。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可见守边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是也”《清圣祖实录》卷151,康熙三十年五月丙午,《清实录》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本,第677页。。又说,“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之长城更为坚固”《清圣祖实录》卷151,康熙三十年五月壬辰,《清实录》第5册,第676页。。清廷以内外蒙古为屏藩,这既适应了大清帝国政治统一和国防战略的需要,又超越了历代汉族政权奉行的夷夏之防的狭隘思想。魏源对于康熙皇帝的上述边防战略指导思想是理解的。

睿智的史学家,研究历史通常着眼于现实的关怀。在魏源看来,道光时期的财用虚空表现在许多方面,可谓千疮百孔,无不影响着王朝的命运。要转弱为强,既需要除弊,又需要节用;既需要堵塞漏卮,又需要开源兴利。“何谓除弊之利?天下大政,利于国利于民者,必不利于中饱之人。天储所仰,莫如漕盐,行之二百岁,百窦千蠹,昼夜朘蚀……何谓节用之利?普赐田租,普免逋负,自古旷荡之仁,可行于文、景,不可行于宣、元之世……何谓塞患之利?鸦片耗中国之精华,岁千亿计,此漏不塞,虽万物为金,阴阳为炭,不能恭尾闾之壑……何谓开源之利?食源莫如屯垦,货源莫如采金与更币。”中华书局编辑部编:《魏源集》下册,第469—471页。在这些综合性建议中,魏源非常重视对于东北的屯垦。

清初,八旗兵入关之后,大量旗民内迁。满族人的发祥地人口稀少,土地荒芜,农业生产停滞不前。康熙、雍正时期,内地人口迅速繁殖,加之天灾不断发生,山东、直隶、山西和河南农民开始成群结伙向边疆地区谋生,闯关东、走西口,在东北和北部边境地区安家落户,开垦荒地,“出口垦荒者,动辄以千万计”。但是,伴随着自发性的移民开荒,民族矛盾和土地纠纷也日益增多。这本来属于正常的社会现象,只要加强管理,使移民开荒有序进行。边疆必定很快发展起来。然而这种现象在清廷,尤其是满蒙大臣看来,不仅侵犯了满蒙旗民的利益,而且不利于边疆的稳定。因此,清廷制订了一系列政策,禁止内地农民前往边疆开垦土地。乾隆朝针对蒙古土地的开垦,规定:“其开垦地亩及佃种之民人交该地方官从重治罪,递回原籍。”会典馆编、赵云田点校:《钦定大清会典事例·理藩院》卷979,“耕牧”,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第230页。嘉庆朝规定,满族人的发祥地东三省,“一民不准容留,一亩不准开垦”《清宣宗实录》卷65,道光四年二月丙午,《清实录》第34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本,第23页。。这种封禁政策在东北实施的比较坚决,尽管没有完全阻止内地民人前往,但毕竟阻碍了东三省的开发进程。因此,到道光、咸丰、同治、光绪时期,东三省许多地方仍处于荒芜状态。

正是由于东三省的大片土地处于荒芜状态,有边而不守(例如,外兴安岭一线以及格尔必齐河沿岸,并未派遣军队常驻戍守),才为俄国大量移民和军队入侵留下了可乘之机;也正是由于黑龙江以北和乌苏里以东处在尚未充分开垦状态,经济落后,军队部署有限,导致边防力量的空虚,对于俄军的入侵不得不采取步步妥协退让政策。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咸丰时期东北大片领土丧失,不能不归咎于这一落后的“封禁”政策。咸丰皇帝喝下的这杯“毒酒”事实上乃是其曾祖父、高祖父酿造的。

“君不见八旗圈田遍三辅,生聚承平百万户。又不见边外上都千里沃,插汉故疆供坰牧。人满土满两堪患,何不移人垦土两得算。贾生筹汉旋乾坤,奏疏我钦文定孙,开平兴和万顷屯,徙实八旗兼汉军。三冬射猎三时勤,三边拱卫皇畿尊,有客抚掌笑脱籍,此是汉唐徙民术,今日鹧鸪行不得。”中华书局编辑部编:《魏源集》下册,第683页。

魏源在上面这首诗歌中提出了军屯和移民实边的计划。“阜食莫大于屯垦,屯垦莫急于八旗生计,以君养人不如使人自养。”在魏源看来,八旗生计耗费了国家大量钱财,要改变这种局面,惟有在东三省实行屯垦。实行屯垦既可以使旗人自养,又可以固圉强边,一举而数善。“国朝列圣之厚八旗者至矣!康熙三藩初定,诏发帑金六百四十余万,代偿八旗债负,每家获赏数百金,未置存产,徒糜衣食,一二载荡然无余。其后又颁赏六百五十五万金,亦立时费尽。雍正初,屡赏兵丁一月钱粮,每次三十余万,亦不逾旬而罄。”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八旗人丁繁殖太快。“计八旗丁册,乾隆初已数十万,今则数百万。而所圈近京五百里之旗地,大半尽佃于民。聚数百万不士、不农、不商、不兵、不民之人于京师,而莫为之所,虽竭海内之正供,不足以赡。”中华书局编辑部编:《魏源集》下册,第484—485页。魏源认为解决“人满为患”的办法是屯垦。“窃谓满、蒙、汉三者,宜因地因人而徙。东三省,满洲旧地也,宜专以徙满洲之余丁。开平、兴和,国初平察哈尔蒙古之地也,宜专以徙蒙古之余丁。至外省驻防,难以再增,而外任留寓占籍,本汉人之俗也,宜专以安置汉军之人。”这叫做“各因其地,各还其俗”中华书局编辑部编:《魏源集》下册,第486页。。这种徙民实边,开垦荒地,加强边防的战略思想很有远见。尽管这种思想不是魏源最早提出的乾隆中叶,舒赫德曾经奏请将八旗余丁迁移到盛京、宁古塔、黑龙江等地,“以实旧郡而还淳朴”。后来孙嘉淦亦提出在开平、兴和屯垦的主张。,但在道光年间,魏源的积极提倡还是很有价值的。非常遗憾,这种积极的边防战略思想的实施一误再误,一直到1895年才开始大规模实施。

魏源对于俄罗斯侵略中国的事件予以密切关注。在《国朝俄罗斯盟聘记》中,他指出,俄罗斯在元代时不过是葱茏西北的一个小公国,经过数百年的“日事扩张”,“至明始大”,成为横跨欧亚的大帝国。“其地袤络满洲、蒙古、新疆之西北境,与中国相首尾。其国都在大西洋,而东接蒙古、黑龙江者,特其边鄙云。”俄罗斯疆域三面滨海,东西两万余里,南北六千里。其东西之中以乌拉尔山脉为界,以西的河水均流入里海和地中海,以东的河水均流入北海。其山川、城郭、人物、畜牧、种植、痘疫、五方风气、部落别处、师兵罗卫,“与中国大同”。“其地产名马,兵长骑战,长火器,坚甲可御铳弹。”明末清初,清军方定黑龙江流域,是时,“俄罗斯亦逾外兴安岭侵逼黑龙江北岸之雅克萨、尼布楚二地,树木城居之。两师相值各罢兵。既又南向侵掠布拉特乌梁海,夺四佐领。崇德四年,大兵再定黑龙江,毁其木城归,而未及戍守也。兵退而罗刹复城之。顺治十一年,遣兵于黑龙江逐之。十五年,调高丽兵逐之。又数遣大臣督兵,以饷不继,半途返”魏源:《圣武记》,第243—244页。

康熙时期,“罗刹又东略人畜于赫哲费雅哈地,薮我逋逃,阻我索伦貂贡,将割据黑龙江东北数千里瓯脱地。上以其密迩留都,不可滋蔓,又重开边衅。乃于(康熙)二十一年遣都统彭春等以兵猎于黑龙江,径薄其郛。侦其势,于黑尔根与齐哈尔各筑城戍之,置十驿,通水运。又令喀尔喀车臣汗断其贸易,令戍兵刈其田稼以困之。二十四年四月,官兵乘冰解,水陆并进,克其城。纵其人归雅库旧部。二十五年正月,罗刹复以火器来据城,我师围攻之,死守不去”魏源:《圣武记》,第245页。。是时,俄罗斯新沙皇即位,致书大清,请求解除雅克萨兵围,开始划界谈判。二十八年十二月,索额图与俄国代表会议于尼布楚,商订中俄东端边界条约:“一,循乌伦穆河上游之石,大兴安以至于海,凡山南流入黑龙江之溪河尽属中国,山北溪河尽属俄罗斯;一,循流入黑龙江之额尔呼纳河为界,南岸尽属中国,北岸属俄罗斯;乃归我雅克萨、尼布楚二城;定市于喀尔喀东部之库伦,而立石勒会议七条,满、汉、拉提诺、蒙古、俄罗斯五体文于黑龙江西岸。于是,东北数千里化外不毛之地尽隶版图。”魏源:《圣武记》,第244—245页。乾隆时期,由于俄罗斯在新疆边境地区招降纳叛,侵扰中国边境,复引起多次交涉。乾隆皇帝多次采取断绝茶叶、大黄供应,以惩罚俄罗斯人的背信弃义。

善于用兵者在于以长击短,而不是以短击长。在魏源看来,俄罗斯之所以强盛得益于彼得大帝改革,得益于俄军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俄罗斯在明初立国时,俗尚椎悍,未识西洋技艺。至比达王(彼得大帝——引者注)才武奇杰,离其国都,潜游他国船厂、火器局,讲习工艺,返国传授,其所造战舰、火器反为西洋最。”因此,先后战胜英吉利、法兰西,“自是威震大西洋,近日复与英吉利争中印度”魏源:《圣武记》,第248页。

印度作为南亚次大陆上的古老国家,大部分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尤其是作为中国的近邻,自然成为魏源关注的重点地区。“不悉东印度之形势,则不知用廓夷(即廓尔喀,尼泊尔之别名——引者注),虽有犄角捣批之策,而不敢信也;不知南印度之形势,则不知用佛兰西(法国)、弥利坚(美国),欲行购造兵船之策,而未由决也;不知中印度、北印度之情形,则不知联络俄罗斯。”魏源:《海国图志》卷13,道光丁未年(1847)古微堂本,第1页。魏源研究印度的目的在于寻找对付英国的有效对策。“志南洋者,志西洋也”。17世纪的印度处于莫卧儿王朝统治之下,由于连年征战,财力空虚,大部分地区失控,处于四分五裂状态。荷兰、英国和法国相继对印度地区展开殖民掠夺战争。1638年至1658年,荷兰人攻占了斯里兰卡(Sri Lanka),又攻占了印度西南海岸的奎隆、柯钦等地,作为据点。1640年至169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先后侵占印度马德拉斯(Madras)、孟买和加尔各答。尤其是从1756年开始,英国开始大规模侵占印度领土,与法国殖民者进行了多次战争,通过1763年签订的巴黎和约,法国被迫承认英国在东印度的殖民地霸主地位。英国从1767年开始连续发动四次战争,首先侵占了南印度的迈索尔(Mysore),而后又侵入中印度马拉特地区,到1820年前后,占领德里等印度腹地城市。从1840年开始,英国和沙皇统治下的俄国在中亚地区的角逐渐趋激烈,英国又加紧向西印度和北印度进军,1843年吞并了信德;1845年,打败锡克军队,占领了旁遮普地区(Punjab)。魏源在编撰《圣武记》和《海国图志》时,比较仔细地研究了这一地区存在的各种国际矛盾,认为英国人时时刻刻窥视缅甸,不能不激起缅甸人的顽强反抗;英国人侵占印度各地,不能不激起印度人的民族仇恨;英国人排斥法国人在印度的利益,不能不引起法国人的怨恨;英国与俄国在中亚地区的利益冲突,势必用战争的手段来解决。这些国际矛盾,对于中国来说,都是可以利用的。

他说:“东印度为英夷驻防重镇,凡用兵各国,皆调诸孟加腊(Bengal)……又与我属国缅甸、廓尔喀(即尼泊尔Nepal)邻近,世仇,故英夷之逼中国,与中国之筹制英夷,其枢纽皆在东印度。南印度斗出南海,有佛兰西、弥利坚、葡萄牙、荷兰、吕宋各国市埠环列,而英夷之市埠曰曼达喇萨(即马德拉斯Madras),曰孟迈(Bombay),皆产鸦片烟,与孟加腊埒,各国不得分其利,恒外睦内猜。故我之联络佛兰西(即法国)、弥利坚(即美国)及购置船炮,其枢纽皆在澳门与南印度。中印度为英夷与俄罗斯相拒之所,中惟隔一兴都哥士大山(Hindu Kush Mountain,即兴都库什山),俄罗斯逾山则可攻取温都斯坦(Hindustan),英夷设重兵扼守之。故我之联络俄罗斯,其枢纽在中印度。”魏源:《海国图志》卷13,第1页。英国殖民者曾经多次与廓尔喀交战,成为世仇。“英吉利国都虽远在大西洋,而其属国印度则与廓尔喀接壤。故我攻廓,英夷乘之,我攻英则廓夷亦愿助之。”魏源:《圣武记》,第237页。

魏源在仔细研究有关印度、俄罗斯和廓尔喀的历史后,非常明确提出利用国际矛盾,与廓尔喀、俄罗斯、美国结盟,共同对付英国殖民者,从而达到“以夷制夷”之目的。“廓尔喀界西藏及东印度,摄两劲敌之间,然内贡中国而不贡印度夷,近日英夷西与俄罗斯构兵,东与中国结衅,故廓尔喀欲乘两大国之势,以攻印度。印度地产鸦片烟,英吉利关税岁八千万计。其兵船入犯中国者,十九皆孟加腊人,诚能听廓夷出兵之请,奖其忠顺,扰彼腴疆,捣其空虚,牵其内顾,使西夷失富强之业,成狼狈之势,亦海内奇烈也。”“俄罗斯地袤二万里,与中国首尾相接,地大兵强,西洋所畏。其与我互市之地,则有陆而无海;英夷之与我互市,则又有海而无陆。近日俄罗斯屡与英夷争达达里之地,其地横亘南洋。俄罗斯得之,可以图并印度,故与英夷连年血战。若能许俄罗斯海舶赴粤贸易,联络弥利坚(即美利坚)、佛兰西(即法兰西)等国,皆英夷仇敌,则英夷兵舶不敢舍其境而远犯中国。夫以夷攻夷之效,咫见者以为迂图。乾隆、嘉庆间一封暹罗,遂足以西制缅甸,东制安南,善弈者或一间着,而全局皆生。况以宅中驭外之势,制仇衅四结之夷。”魏源:《圣武记》,第238页。

每一个国家战争时期都可能陷入两面作战的危险,而国家安全通常要求在一个时期只有一个主要作战对象,一个作战方向,以保证自己能够集中主要兵力。所以,任何一个政治家都会采用外交手段力避两线作战。魏源的利用尼泊尔、俄罗斯和美国牵制英印殖民地的思想,不能说毫无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