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从“我要安全”转变到“我会安全”
我们不但要有“我要安全”的意识,还要学会我会安全,我能安全。在员工意识到“我要安全”的同时,员工还必须实现“我会安全”,才能从事故源头控制不安全行为,减少或避免事故的发生。
如何从根本上提高员工的安全保护意识,实现从“我要安全”到“我会安全”的根本转变?
(1)公司每年都要对管理规章进行一次修订、完善,并建立补充各类记录台账。
(2)公司要全面开展安全运行内审工作,有计划、有频次、有步骤地逐条进行审计。对安全运行中发现的问题不隐瞒、不回避,及时提出限期整改意见,对整改的问题做好跟踪落实,才能大大提高了安全运行质量。
(3)公司还要做到“八字方针”,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列入管理的重要工作日程,每次开会首先就要研究安全工作,当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其他工作发生矛盾时,首先解决安全问题。
(4)坚持安全教育制度,每周确定一天为安全活动日。通过对安全规章的学习,安全事例的点评,逐步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
(5)坚持每月安全员例会制度,定期分析安全形势,查找安全隐患,有针对性地提出安全措施和要求,防患于未然。
(6)坚持安全责任落实制度,每年首先落实公司安全管理精神,签订安全合同安全责任书,把安全指标层层分解、量化,把安全责任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头,形成良好的安全工作氛围。
(7)对发生问题的单位和个人,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给予严肃处理。
通过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在安全工作中逐步形成用制度约束人、程序规范人的安全管理新格局,使公司的安全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为强化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保障能力,公司应逐步建立完备的教育培训管理体系,做到安全教育年有计划、月有安排,覆盖全员,不留死角,努力使教育培训工作常态化。
在安全教育上注重:一是结合公司运营的特点;二是结合年度安全教育计划;三是结合公司分部在各个主体厂的特殊情况;四是结合公司各类从业人员的工作特性。特别是特种作业人员分专业不同进行教育培训,严把安全关,为确保安全提供技术保障。
每周都要进行安全学习,充分利用好学习机会,使每个班组成员的安全知识达到一定的水平,成为班组安全工作的主心骨,利用班组安全活动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常抓不懈。
安全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涉及参与生产活动的每一个人。为使安全第一、全员参与的文化理念深植员工的大脑意识当中,让“我要安全”变为“我会安全”,公司在安全文化建设方面,要大胆进行大量的有益尝试。如以落实安全规章、防止人为差错、提高安全质量为中心,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演讲比赛、安全橱窗比赛、安全标兵评选、安全技术研讨、安全文化词条征集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安全文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传播安全知识、强化安全理念。
为进一步将安全文化具体化、形象化、人格化。公司还可借助电子网络和通过在全公司内部开展每月评选出安全型先进个人,每季度评选出安全型先进班组的活动这两个文化平台,总结他们的安全经验和心得,在全体员工中发挥较好的示范引导作用。为进一步加强各基层部门安全工作,为确保安全创造一个良好工作环境,公司还可积极开展“班前作业提醒、班后事件分”“每周安全活动”“安全经验共享”等活动,通过各部门、各层次间开展、体验各车间安全经验,达成了“安全工作环环相扣,安全责任大家共担”的共识。
公司通过把安全文化理念装饰在环境中,渗透在制度里,体现在行动中,聚焦在安全文化楷模的形象上,逐步在公司内形成“人人事事想安全、时时处处保安全”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