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韩愈

五岳祭秩皆三公,四方环镇嵩当中。

火维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专其雄。

喷云泄雾藏半腹,虽有绝顶谁能穷。

我来正逢秋雨节,阴气晦昧无清风。

潜心默祷若有应,岂非正直能感通。

须臾静扫众峰出,仰见突兀撑青空。

紫盖连延接天柱,石廪腾掷堆祝融。

森然魄动下马拜,松柏一径趋灵宫。

粉墙丹柱动光彩,鬼物图画填青红。

升阶伛偻荐脯酒,欲以菲薄明其衷。

庙令老人识神意,睢盱侦伺能鞠躬。

手持杯导我掷,云此最吉余难同。

窜逐蛮荒幸不死,衣食才足甘长终。

侯王将相望久绝,神纵欲福难为功。

夜投佛寺上高阁,星月掩映云朦。

猿鸣钟动不知曙,杲杲寒日生于东。

◎衡岳庙:供奉衡山山神的寺庙。◎五岳祭秩皆三公:在唐代的祭祀规则中,五岳的等级与朝廷中的三公相同。◎四方环镇嵩当中:四座山环立四方,中岳嵩山坐落当中。◎火维:五行中南方属火,这里“火维”指南方。◎假:授予。◎神柄:神的权力。◎紫盖、天柱、石廪、祝融:均为衡山之中山峰的名字。◎荐脯酒:送上酒肉进行祭祀。◎明其衷:表明内心的诚意。◎睢盱:睁大眼观察。◎鞠躬:谨慎,尊敬。◎杯珓:占卜道具。◎福:保佑。◎为功:成功。◎杲杲:光明。

唐代士人对于神仙鬼怪,大抵总是相信的为多,韩愈也不例外。他虽然极力反对佛教、道教在社会上的流行,但并不排斥祠庙神堂,也会主动去光临佛寺、道观。这首诗是韩愈因谏停宫市得罪了唐德宗,被贬湖南时,拜谒衡山神庙所作。当时衡山已经被纳入镇守天下的“五岳”之一,山上的山神庙自然被赋予了更多灵验的色彩,韩愈带着脯酒来到其中拜谒,或多或少也有与神灵沟通的想法。

唐·郑虔 峻岭溪桥图

对于衡山山神的权威性,韩愈是没有怀疑的,当他述及衡山的历史时,曾承认“天假神柄专其雄”;当他看到峰峦矗立、鬼斧神工的景象时,也曾“森然魄动下马拜”。但是在处理个人与山神的关系时,他却并不像其他善男信女一般,将自己摆在卑躬屈膝、祈求山神护佑的位置上。在登山的半路上,阴雨晦暗的天气忽然云开雨霁,韩愈并不认为这是山神对自己的怜悯,而是认为这是自己的正直能与上天感通。与此相似,在衡岳庙中,庙令认为韩愈投掷杯珓的结果是“最吉”,一般人看到这样的结果应该会欢天喜地了,但韩愈却认为自己“窜逐蛮荒”的命运是个人选择,神仙即使有心保佑自己也未必能够成功。这样的表述又体现出韩愈敬重上天,却并不依赖命运,坚持为自己的选择负全部责任,宁可遭遇挫折坎坷也在所不惜。

宋代士大夫对韩愈这首诗的评价都很高,认为体现了韩愈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节操,而这种节操的背后,体现的是中国士大夫为实践自己所遵循之正道“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崇高精神。

渔翁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西岩:永州境内的西山。◎燃:点燃。◎欸(ǎi)乃:船橹划过水面的声音。

人类本来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和山水、花草、鸟兽、鱼虫一样,构成了这个世界的整体。但是随着能力的增强和自我意识的膨胀,人类渐渐开始将自己与自然对立起来。我们离开了原先与自然共处的环境,建造了只有人类居住的城镇,将与我们共生的土地和生物当作以资利用的工具和材料,虽然我们的文明和生活条件的确发达了许多,却逐渐失去了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的快乐。

这首诗里的渔翁却代表了另一种生存方式。他没有把自己禁锢在“人”专用的居室里,而是就近靠着岩壁安眠;他虽然也有烧火加热的需要,但使用的材料却不是木炭和砂锅等人造物,而是就近撷取最自然的湘水与楚竹。正因为采用了这样的生活方式,他才能和自然融为一体,他的船橹划过水面的声音才能与周遭青绿的山水如此和谐无间。

在诗的末尾,作者跳过渔翁,转而去写奔流天际的江水和岩上飞驰的白云。云和水并没有给自己设立什么功利的目标,但也没有因此停滞不前,依旧能顺时变化,运转无穷。渔翁的生活方式,庶几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