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占卜文书与唐五代占卜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敦煌占卜文书的存世与研究概况

敦煌占卜文书虽然自问世以来就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但与其他种类的文书比较,整理和研究的力度都不够。这首先是因为有关占卜的问题过去不大受重视,特别在国内,往往将它与“迷信”联系起来,以致研究者不愿涉足这一领域。其次,占卜问题又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研究占卜需要一些专门知识。这些知识对于现代人来说,是比较陌生的。最后,敦煌占卜典籍与其他类型的典籍比较,不仅内容庞杂,而且书写混乱,多出自民间,因而保存得不好,这就为识别、分类、定名等带来了许多困难。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能够看到,随着学界对社会文化、思想、知识的重视,占卜文化越来越为研究者所关注,敦煌占卜文书的研究随之也就变得日益兴盛起来了。

占卜是唐五代的重要社会文化现象。本书所谓“占卜”,范围比较宽,主要包括《隋书·经籍志》“五行”类(《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同)著录著作中提到的预测术,即“为卜筮以考其吉凶,占百事以观于来物,睹形法以辨其贵贱”(《隋书》卷三四《经籍志三》)的“卜”、“占”和“形法”等,同时也包括同书“天文”类、“历数(或历算)”类、“兵(或兵书)”类相关著作中涉及的预测术。

占卜典籍在当时曾有过广泛流传。但是,由于官方占卜书籍特别是与占星占候相关的书籍受到统治者的严密控制,民间占卜书又由于制作草率和随意而过于容易毁坏,加上印刷术尚未普及,因此唐五代占卜典籍流传下来的极少。我们若仅根据存世的占卜典籍很难对唐五代占卜情况有比较详细的了解。敦煌占卜文书的发现,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唐五代占卜典籍的空白,是我们研究唐五代占卜历史和文化的一批极其宝贵的资料。下面我们将从整理敦煌占卜文书入手,来探讨唐五代的占卜现象。

本周热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