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语文知识”类的书既好编,也不好编。说它好编,是因为里面涉及的内容都已有系统的著作,做一点简化工作,替换上一些中学课文中的例子,就可以改编成书。说它不好编,是因为编这类书的尺度不大好把握,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知识”,人们头脑里的知识是怎么建构起来的;还要研究哪些“知识”对于哪个学龄段的学生是必要的,哪些是不必要的;那些“必要”的知识,该学到什么份儿上,用什么方法学。这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
在要不要让学生学习这样那样的语文知识、如何学习语文知识的问题上,长期以来就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比如,有的老师认为,“主、谓、宾、定、状、补”这类语法知识很重要,“不懂这些,怎么能学好语文呢?”可是有人指出,不少优秀作家,无论古人还是今人,对这些知识一窍不通,他们是怎么学好语文,又是如何写出优秀作品来的?也有一些人,他们把词类、句子成分、单复句之类的知识搞得明明白白,写作学的知识也能说得头头是道,但是文章还是写不好,甚至句子都还写不通。这是什么道理?这是编写语文知识类的书需要考虑的问题。
我想,学习语文的首要功夫应该放在读书上头,在掌握好几千个汉字、熟读背诵几百篇诗文的基础上,然后从所学的材料中学习、领悟语文知识,这时人的语文水平肯定比不具备这些知识的人强得多。语文知识是有用的,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应该建立在充分的语文积累之上。
林玉山、王立根、陈学斌等先生编了一本《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这不失为一个办法。《手册》的作用在于供人在需要时查阅,平时也可以随便翻翻,随时捡到一些过去漏学的东西,或学过而又遗忘了的东西。这本书也可以供在语文方面有一些零星知识的人,在需要时当作教科书进行系统地温习、补课。
这本书是下了一番功夫的。首先是内容周全丰富。《手册》中有关于语音、汉字、词语和句子的语法结构、标点符号和修辞之类的现代汉语知识,有文言词语、句子的知识和文学文化常识,还有古代诗歌、文言文和现代文阅读方法的常识以及关于写作方法的基本知识,高中语文课程涉及的“知识”这里面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其次是比较简明实用。《手册》紧密结合高中语文课的内容,对一些专业名称术语有专业性讲解,解释比较简明,举例也比较精练。其三是有针对性,比较适合高中学生。书中把常见的容易读错、写错、用错的字词句和成语等梳理出来,一一罗列,便于学生对照学习,也便于教师从中选取,用作教学辅导材料。其实这样的编写不但对在读的高中学生有用,对于大学生乃至一些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人——包括我本人在内,也颇有助益。编者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大量的素材,选取的错别字、成语以及病句之类,确实是人们常常出错的例子。有这样的书搁在手边,需要时拿过来翻一翻,应该是很有帮助的。
第三编“文学常识”部分,对于作家作品是否需要这样一一介绍,“必背古诗文名句名篇举要”是否需要全文罗列,也还值得斟酌,不过我不坚持反对态度,因为它和第四编“阅读理解”、第五编“写作”主要从应对高考着眼,给应考的学生带来方便。当然,按照我的感觉,如果这里换一种方式,而不是冲着高考去编写,可能会更可爱一些。不过,也许有些人欢迎它,就是因为它应对高考的用处大,编者和出版社的立意所在可能就是“一书在手,语文高考不愁”。不过不管怎么说,无论是对日常的语文应用还是应对高考,这本书真的还是很管用的。
2014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