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精益建设项目绩效评价
由于工程项目具有特殊性,需要界定相关概念,通过全面系统的绩效结构框架来指导精益建设项目绩效的指标选取工作。首先对精益建设项目绩效评价的内涵进行界定。
3.3.1 精益建设项目绩效评价内涵和界定
中央国家机关建设项目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及其规程中定义建设项目绩效评价为: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是指对项目决策、准备、实施、竣工和运营过程中某一阶段或全过程进行评价的活动。通过对项目实施过程、结果及其影响进行调查研究和全面系统回顾,对比项目决策时确定的目标以及技术、经济、环境、社会指标,找出差别和变化,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得到启示,提出对策建议,达到提高投资决策水平、改进项目管理的目的。
根据以上关于建设项目绩效评价的定义,本章精益建设项目绩效的研究着重于项目施工阶段对精益建设技术的采纳及实施程度对项目整体实施过程、结果的影响。因此,界定精益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是指对项目施工阶段中的各项精益建设技术实施活动产生的结果及其影响进行调查研究和全面系统回顾,并从技术、经济、社会、环境指标进行评价。
3.3.2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精益建设项目绩效初步指标体系构建
通过上述对精益建设项目绩效评价内涵的界定可知,实施建设项目绩效评价的基础和前提是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由于建设项目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其绩效评价与其他绩效评价相比,内容涉及面更广、专业性更强、操作难度更大。而平衡计分卡模型不仅强调财务与非财务目标的平衡,还强调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的平衡。基于建设项目的特殊性,其绩效不仅体现在资金使用效益方面,在特殊情况下,建设项目质量、速度等非财务目标优于财务目标而成为绩效评价的重点。借助于平衡计分卡财务以及内部员工的学习与成长等维度,与建设项目战略性投资以及内部知识能力等内容相结合,来平衡企业当前绩效和长远绩效。鉴于此,将平衡计分卡理论模型与精益建设项目绩效相关内容结合构建精益建设项目绩效初步指标体系较为合理。
(1)平衡计分卡思想概述
平衡计分卡(BSC)综合考虑财务、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以及客户四个角度,从每个角度出发设计合理的评价指标,并用相应的权重给予赋值,构成一整套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如图3-1所示。它能系统地考虑企业各种业绩驱动因素,以信息为基础,从多个角度平衡指标评价因素。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相互关联和影响,企业内部学习成长制度决定员工素质,而员工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产品质量,进而决定了顾客对企业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这些都决定了企业市场份额和财务状况。四个维度间无形资产的协调一致使得内部流程较为高效,从而驱动客户目标的最终实现。
图3-1 传统平衡计分卡模型图
(2)平衡计分卡思想在精益建设项目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绩效评价体系中传统平衡计分卡从财务、内部管理、学习与成长以及客户方面考虑进行绩效评价。由于建设项目特殊性,根据实际情况和精益建设项目特点,结合3.3.1节中对精益建设项目绩效的界定,从施工阶段影响精益建设项目的各因素角度考虑,划分精益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指标框架为四个维度,即财务、项目管理过程、知识能力以及业主,如图3-2所示。
图3-2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精益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指标框架
第一,财务维度。建设项目的基础是经济效益评价,而经济效益维度从主要收入和主要成本两个方面出发建立指标体系,其中主要成本又包括材料、设备采购等成本和管理过程中发生的成本两方面。为了保证后期调研的评价数据可靠和真实,这里采用与同行业对比打分来搜集原始数据。
第二,管理过程维度。即施工阶段项目内部流程管理方面的评价维度,这里主要从管理、控制、协调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其中管理方面主要包括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控制方面主要包括成本控制和进度控制;协调方面主要包括与外界的协调和与项目内部各方的协调。
第三,知识能力维度。即建设项目在施工阶段累积相关精益建设知识及经验的情况指标,这里主要从技术进步、设备持续改进以及参与方是否增加相关知识和经验指标进行详细说明。
第四,业主维度。由于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由承包商来完成,其直接客户为业主,因此将客户维度设置为业主。该部分维度指标主要由与业主交涉过程中发生的纠纷频率来解释。
通过以上分析,参照3.2.2节中精益建设技术实施程度的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列出精益建设项目绩效的初步指标体系如表3-11所示。
表3-11 精益建设项目绩效初步指标体系
3.3.3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精益建设项目绩效最终指标体系构建
要正确评价精益建设项目绩效的综合状况,必须从不同侧面进行分析与描述。参照3.2.3节因子分析法的特点,本部分内容仍然选取因子分析法来进行精益建设项目绩效的最终指标体系的构建。
通过向全国300个项目进行实地调查,向基层管理者发放770份问卷,收回710份,经过筛选得出有效问卷667份,经过数据处理得到以上各指标的应用数据,运用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中的因子分析法,采用主因子分析法提取公因子,确定项目绩效最终指标体系;按照3.2.3节流程与方法计算出相关系数阵的特征值、贡献率、累计贡献率,因子载荷矩阵,各因子关键变量权重以及按该权重与原始数据得到的因子得分等。其中各因子得分表示各调查项目在精益建设项目绩效不同维度上的得分,得分越高表明该项目在该绩效指标上表现越好;计算综合评价值,综合评价值表示被调查项目在综合绩效指标上的得分,得分越高表示该项目的综合绩效越好。
(1)对问卷数据结果进行信效度分析
运用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可靠性分析结果如表3-12所示,Cronbach's Alpha=0.804,内部一致性较高。
表3-12 可靠性统计量
应用SPSS 19.0对原始数据进行计算,得出KMO等的系数值(如表3-13所示)。
表3-13 KMO和Bartlett的检验
Kaiser-Meyer-Olkin度量值为0.814, 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近似卡方4138.573, P=0.000,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2)根据特征根≥1的原则选取公因子
在SPSS 19.0的运行中,选择以主成分法作为因子提取方法,选定因子提取标准是:特征值≥1。由表3-14可知,有5个满足条件的特征值,它们对样本方差的累计贡献率达到了59.692%,在实际实证分析研究中已达到要求,因此提取5个因子便能够对所分析的问题进行较好的解释。
表3-14 解释的总方差
(3)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成分矩阵
同样利用SPSS 19.0求得初始因子载荷矩阵,各公共因子的典型代表变量不是很突出,各指标前几个公共因子上均有相当程度的载荷值,难以合理解释其实际意义,所以要进一步进行旋转。选择方差最大化方法进行因子旋转,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如表3-15所示。
表3-15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根据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可将指标集分为5个主因子。第一主因子在工程总进度计划完成情况、分项工程进度计划完成情况、该项目工程总成本超支情况、该项目分项工程成本超支情况指标上有较大载荷,根据精益建设项目绩效初步指标体系的相关内容,定义其为管理过程中的控制方面指标;第二主因子在参与方增加了类似项目的知识与经验、参与方增加了未来合作的知识与经验、项目过程中技术突破与创新情况、项目实现了管理、技术等的开发或持续改进指标上有较大荷载,根据精益建设项目绩效初步指标体系的相关内容,定义其为知识能力指标;第三主因子在发生合同纠纷情况、预定技术规格和功能需求的满足情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或争议的协调、处理情况、业主满意度指标上有较大荷载,根据精益建设项目绩效初步指标体系的相关内容,定义其为管理过程中的管理和协调指标;第四主因子在与业主发生诉讼和索赔事件的次数、项目期间与业主相互抱怨指标上有较大荷载,根据精益建设项目绩效初步指标体系的相关内容,定义其为业主方面指标;第五主因子在该项目建设期实现的利润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材料设备成本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和由该项目引起的节省的费用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指标上有较大荷载,根据精益建设项目绩效初步指标体系的相关内容,定义其为财务指标。具体如表3-16所示。
表3-16 精益建设项目绩效提取因子结果分析
(4)精益建设项目绩效最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基于以上分析,由精益建设项目绩效的初步评价指标体系及其通过实地调研得到的原始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得出5个主成分,再由各变量对5个主成分的贡献值大小确定5个主成分的关键变量,关键变量指标的权重可根据上述因子分析中各变量对该主成分的方差解释贡献率的大小来确定,用关键变量占其总贡献值的比重计算出各关键变量的权重,计算公式为:
其中,ωki表示第k个指标的第i个关键变量的权重;xi表示第k个指标的第i个关键变量对该指标的方差解释率。
例如,知识能力指标中,项目过程中技术突破与创新变量的权重计算方法为:
ω11=0.633/(0.633+0.581+0.697+0.79)=0.234
同理可得其他各变量相对于各指标的权重值。
由此得出评价精益建设项目绩效的最终评价指标体系,如表3-17所示。
表3-17 精益建设项目绩效最终评价指标及其各指标权重值
通过因子分析法验证,将最终得到的能够有效衡量精益建设项目绩效的5个分项指标以及由其各自关键变量组成的二级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与通过平衡计分卡分析得到的精益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对比发现,最终指标体系仅仅将初步指标体系中由管理、控制、协调三个方面组成的项目管理过程维度调整为管理协调和控制两个维度,基本保持一致。因此,平衡计分卡模型在制定精益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利用各关键变量在问卷中的原始数据和表3-14中确定的各指标关键变量权重计算出精益建设项目绩效各指标得分Fi(i=1,2, …,5);通过总方差分析表中各主因子的特征值得出各主因子的权重:
式中:ωi为根据各主因子的特征值得出各主因子的权重,λi为第i个主因子对应的特征值(i=1,2, …,5), Fi为按照3.2.4节所用的流程与方法计算得出的因子得分。
由式3-3得出:ω1=0.450161; ω2=0.206946; ω3=0.135445; ω4=0.108306;ω5=0.099142。
由式3-4得出各因子的综合得分F,利用各个项目的F值来对该项目的精益建设项目绩效进行综合评价。
最后通过各调查项目在不同主因子指标和最后综合评价指标上的得分来评价该项目精益建设项目绩效,并将所有项目按得分降序排序。由于调查项目达300个,因此这里仅选用综合指标和各分项指标上得分较高的项目来说明而不具体到所有项目,如表3-18和表3-19所示。其中得分意义仍然同表3-2。
表3-18 部分调查对象精益建设绩效各指标评价结果
表3-19 部分调查对象精益建设绩效综合指标评价结果
由上表可知,仍然是市政或国家资助的其他项目、一些较有实力和影响力的私有企业的项目绩效相对其他一些小型企业要高一些。在绩效各指标上出现5分或接近5分的得分,这是由于这些项目较为正规,在影响项目绩效的各方面有较好的规范性,从而能够达到较好的项目绩效;分项指标上的项目绩效较好的项目中有部分企业在精益建设技术实施程度评价指标上得分同样相对较高,如北京108国道改建项目、南京交通科技大厦和天津财经大学教师公寓等项目。因此,可推测精益建设技术实施程度与项目绩效之间存在着一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