躯体也有话要说
1992年,FBI探员进行了一次审讯,对象是一名年轻男子与他的父亲。他们进来后坐在了沙发上,年轻人顺手抓起一个沙发靠枕,在随后进行的三个小时审讯中,他一直将靠枕抱于胸前。这大概就是他紧紧抓住的那根“救命稻草”,虽然这道壁垒只是一个靠枕,但它的作用不容小觑。最终这次审讯没有获得任何进展。当谈到普通话题时,比如与运动相关,他会将靠枕放在一边,但当FBI探员谈到犯罪情节时,他便会重新拿起靠枕并死死地按在胸前。在这次谈话中,他没有透露任何探员想得到的信息。探员发现了这个细节,在之后的审讯中男子很快坦白了自己知道的一切内幕,因为那个给他安全感的靠枕被探员们拿走了。
身体语言的内容比我们想象得还要更加广泛。除了有着丰富表情的面部和更为直观动作的手脚以外,作为人体最大一部分的躯干其实也有着各种各样表达情绪的方式,只是与其他更为显眼的部位相比,更加不容易观察。它就像一个害羞的孩子,把自己藏起来,如果你足够细心,发现了它的秘密,它会告诉你更多属于它主人的小秘密。
肢体语言学家研究发现,人的躯干也是表达内心情感的关键部位,它不像面部表情那样细腻,却有属于自己的一套规则,比起面部表情和其他部位显而易见的小动作,它的表达不易察觉。正因如此,观察和正确理解我们的身体,正是冷观察的重中之重。
1.躯干倾斜。和自然界的众多生物一样,人在感受到危险和不安全的时候,大脑会给身体发出逃离的信号。就像一个迅速靠近我们的东西,小到一个球,大到一辆汽车,我们的身体第一反应必然是躲开它。这与这个物体的性质无关,只要是突然袭来,即使一片树叶都会使你迅速做出反应。正因为身体的这种机制,当一个人在面对令人讨厌或者自己不喜欢的人时,会不自觉地将身体倾斜至远离此人的一侧。这是一种内心距离感的真实体现,是一种微妙的反应,很多时候也许只是将身体稍稍侧过一个角度而已。比如感情上渐行渐远的两位友人,心中产生距离感后,身体接触的次数、频率也会明显减少。彼此之间默契地留出一个沉默的空间。即使不得不坐在一起,交流也只是最低限度的转头与表情,身体前侧很少正对对方。
2.腹侧否决。腹侧是人体中最为脆弱的部位,因此大脑会格外注意保护它。通常人们在讨论不喜欢的话题或者遇到不喜欢的事物时,腹侧否决就会出现,一般表现为转换姿势或者转身离开。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当我们遇见不喜欢的人靠近时,我们会下意识地转动身体,当然这个动作也是十分轻微、不易察觉的。同理,两个原本相当要好的人在交流中如果侧腹否决行为出现得越来越多,说明两人其实并没有原本那样要好,彼此之间肯定存在麻烦。
当然,这不仅仅可以用来判断好感度,有时,听到自己不赞同的观点或者意见时,人们也会无意识地将身体转向远离发言人的另一侧。
3.腹侧展示。这是一个与腹侧否决相对的动作,也被称为腹侧前置。我们会将自己身体的腹侧展示给我们喜欢的人或事物。我们在拥抱自己的爱人、亲人时,会移开一切阻挡彼此的东西,包括我们的手臂,而将我们的腹部展示给他们。这是一种热情的表达方式。像去友人家中做客,对方也会侧过身子请你进屋,这样是最舒适的姿势。
事实上,我们会用不理不睬,以背对来表达自己对不喜欢的事物的消极情绪,而只对喜欢的东西展示我们的腹部。这种现象在日常人际交往中十分常见,比如会议和团体集会。观点、意见相同的人会亲密地坐在一起,并相互展示自己的腹侧,身体倾向对方;意见不同时,则会使身体远离,避免展示自己的腹侧。一对亲密的爱人在热恋时也会紧紧地靠在一起,他们之间的腹侧暴露无遗,将自己身体最脆弱的地方暴露给对方来表达自己的爱意。当然,具体含义要在具体环境下解读,不能因为对方侧过身子,就认为是与你的意见相左。如果是一位第一次参加工作会议的新人,也许他只是紧张而已。
4.躯体保护。躯体除了表达厌恶、好感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反应就是对自己的保护反应。一般常见于现实不允许我们远离自己不喜欢的人或事物时,我们会下意识地在自己的身体与他人之间构建保护自己的屏障。比如双臂放在胸前表达不安的情绪,从躯体的角度来看,就是用双手形成阻隔对方与自己的“墙”,属于自我保护行为的一种。还有在谈话中对方突然扣上上衣扣子,说明内容让他感到不适,当舒适度提高后,自然又会解开。躯体的自我保护动作强度与内心的不适感成正比,尤其是在女生的身上更为明显,我们经常看到有的女孩会将书本或者笔记本置于胸前,这是没安全感的表现。但当她们与熟悉的人在一起时,放在胸前的书转为放在身体的一侧,这是不安情绪的缓解和舒适度提高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