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与性别平等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媒介对“剩女”的制造策略与意识形态分析

传统的意识形态分析正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指明的:“意识形态是一种社会意识,它是由社会存在所决定的。”丁柏铨主编《传媒批判理论》,新华出版社,2002,第98页。在此经典阐释之后,安东尼·葛兰西(Antonio Gramsci)从“文化霸权”的角度、路易·皮埃尔·阿尔都塞(Louis Pierre Althusser)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角度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的观点,并创造性地探讨了大众文化、大众媒介与国家和个人的关系。概括地说,意识形态分析是传媒批判研究的重要分支之一。丁柏铨主编《传媒批判理论》,新华出版社,2002,第143页。

女性主义媒介研究深化了意识形态分析既有的理论维度,体现在更加注重对通过媒体及其性别议题所展现出的社会权力关系进行的结构性批判,注重阐释传播内容与性别制度、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注重揭示媒介文本所包含的各种观念、信念与主流价值认同之间的关联等。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意识形态分析,有助于揭示媒介对特定性别议题的议程设置策略以及媒介所认同的主流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

在意识形态分析的视角之下,可以发现“剩女”这一词汇的流行,是媒体制造策略发挥作用的结果。一般来说,媒介的议程设置决定了媒介文本的呈现方式,也折射出媒介生产所依托的主流社会价值。用贬义的“剩女”代替中性的“单身”,表明了媒体对“剩女”议题不仅是“呈现”,而且更是一种带有价值判断的“制造”。

单身潮的形成是一个成因复杂、动态发展的历史过程,而且单身潮的影响并不只限于女性。一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中国单身人群正日渐庞大:1982年中国的单身户是174万户,到了1990年有800多万人没有婚配;1990年前后,北京的单身男女在20万人以上,而现在仅南京市这个数字就达到了40万人,北京和上海两地已经冲破百万人之众。于宛尼:《城市“不婚”族其实很无奈》,《工人日报》2009年1月11日。另外,相当多的中外事实表明,单身女性大量存在的现实并非中国所独有:“51%的美国女性独自生活;1/3的德国年轻女性决定不婚;25岁至29岁的日本女性未婚率为59%;新加坡1000名适婚女性中只有393人结了婚。”孙琳琳:《不婚物语》,《新周刊》2010年第15期。

通过对全世界单身潮避重就轻,并对传统的性别价值评判予以附和的报道,媒体隐蔽地实现了将单身现象女性化、将女性单身现象问题化的制造。通过这样的议程设置,媒体将“剩女”按照传统性别文化和性别制度而进行了负面性的制造。事实上,人口结构失衡、“男高女低”的婚恋模式以及“男主女从”的家庭角色分工,都是造成“剩女”被社会话语贬低的因由所在。媒介将“单身”这一普遍的社会现象问题化、女性化,并从性格气质与价值认同上对女性作出迎合传统性别观念的规训,是媒体制造“剩女”词汇和“剩女”议题的根源所在。

透过意识形态分析、审思媒体对“剩女”的制造策略所得出的一个基本结论是:“剩女”现象是全世界女性单身潮流的一种体现,媒体用“剩女”取代“单身”的说法,表现出媒体复制并强化了歧视性的传统性别观念和刻板化的性别角色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