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异资源:一个西部社区的宗教市场与宗教经营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瓮安县的基本情况

一 历史沿革

据民国《瓮安县志》记载,瓮安开发较早,北宋时隶南平军属遵义府,南宋绍兴中改属黄平府,设草塘安抚司和瓮水蛮夷长官司。元时有瓮城、草塘等名存在,《桑梓述闻·方兴志·疆域一》记载:“元,播州地。按《通志》有瓮城、草塘等名,未详何职。”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改土归流,置瓮安县,属平越军民府。清时属平越直隶州。清代傅玉书著《桑梓述闻》和民国《瓮安县志》记载的瓮安县沿革如表2-1所示。

表2-1 瓮安县沿革

图2-2 瓮安县地图

地图来源:瓮安县政府网站。

新中国成立后,瓮安县1950年归贵阳专区管辖,1952年属贵定专区,1956年归安顺专区,1958年12月划归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管辖至今。

二 地理、交通与气候

瓮安县地处黔中腹地、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部,东接黄平县、西邻开阳县、南界福泉市、北交湄潭县、东北与余庆县接壤、西北与遵义县毗邻。全县总面积1966平方公里,南北最长65公里,东西最宽57公里,森林覆盖率为48%。辖9镇14乡,247个行政村,6个居民社区,2个居委会。瓮安县地处贵州高原第二级地带,乌江横贯北部,属于黔中北部溶丘洼地高原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中部平缓。最高点花竹山海拔1550米,最低处乌江沿江渡479米,相对高差1071米。全境80%的地区海拔在1200米以下。境内分山地、盆地、丘陵三大类,分别占总面积的54.4%、44.1%、1.5%。

瓮安县城西距省城贵阳166公里,南距州府都匀116公里,北距革命历史文化名城遵义173公里,距湘黔铁路马长坪站、320国道60公里。另有省道马(长坪)—遵(义)、久(长)—铜(仁)公路在县城交会。相对而言,瓮安并不位于重要的交通节点上,不过,近年来通过道路改造,主要公路都实现了水泥硬化,到贵阳、都匀、遵义等省内重要城市均可实现3小时之内到达。

瓮安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山地立体气候明显,垂直差异大于水平差异。境内平均气温13.6摄氏度,无霜期260~270天,最冷月平均气温2.9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1148.2毫米左右。

三 人口

2005年,瓮安县总人口46.85万人,为多民族杂居地区;其中汉族为主体,占总人口的95.4%,有苗族、回族、蒙古族、高山族、哈尼族、土家族、仡佬族、瑶族、白族等少数民族(含待识别的革家人)23个,占全县总人口的4.6%。在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4.67万人,占9.96%,农业人口42.18万人,占90.04%。以上数据来源于瓮安县政府办公室提供的《2005年瓮安县县情简介》。

四 社会、经济、文化

2005年,瓮安县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6.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5.6亿元、第二产业5.65亿元、第三产业5.35亿元。全县城镇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680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06.86元。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16338万元(不含基金)。

瓮安是一个资源富集县,县内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查明的有煤、铁、锌、铝、硅等20余种,尤以煤、磷最为丰富,全县地质煤炭储量10.64亿吨;磷矿储量6.5亿吨,占亚洲最大的瓮福矿肥基地总储量的70%;铁矿储量1600万吨。县内共有河流39条,总长1815公里,年均总流量9.54亿立方米,水能资源储藏量44万千瓦。县内主要工业有电力、煤炭、化工、建材、采矿等,2005年工业总产值115200万元。

瓮安县是一个典型的西部山区农业县,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烤烟和油菜等。2005年农业总产值87140万元,粮食总产量182989万斤,畜牧业总产值37489万元,烟叶收购14.57万担。全县城镇化率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400万元。

瓮安县的教育事业较为发达,“两基”教育得到巩固,23个乡镇“普九”验收均合格,“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98%。瓮安县的高考录取人数和比例多年来居黔南州首位,以2005年为例,高考录取专科以上2105人,其中重点及提前录取院校181人,一般本科740人,专科1184人。

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文化事业也得到了全面发展。目前全县每万人拥有医生17人。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监督覆盖率达90%,全县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56.9%,饮用清洁卫生水普及率达到81%,全县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2%和95%,基本实现行政村“村村通广播电视”。以上数据来源于瓮安县政府办公室提供的《2005年瓮安县县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