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沼气发酵基本条件
一、碳氮比适宜的发酵原料
沼气发酵原料是沼气微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沼气微生物进行生命活动和产生沼气的营养物质。沼气发酵原料按其物理形态分为固态原料和液态原料两类;按其营养成分又有富氮原料和富碳原料之分;按其来源分为农村沼气发酵原料、城镇沼气发酵原料和水生植物三种。
富氮原料通常指富含氮元素的人、畜和家禽粪便,这类原料经过了人和动物肠胃系统的充分消化,一般颗粒细小,含有大量低分子化合物——人和动物未吸收消化的中间产物,含水量较高。因此,在进行沼气发酵时,它们不必进行预处理,就容易厌氧分解,产气很快,发酵期较短。
富碳原料通常指富含碳元素的秸秆和稻壳等农作物的残余物,这类原料富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以及难降解的木质素和植物蜡质。干物质含量比富氮的粪便原料高,且质地疏松,比重小,进沼气池后容易飘浮形成发酵死区——浮壳层,发酵前一般需经预处理。富碳原料厌氧分解比富氮原料慢,产气周期较长。
氮素是构成沼气微生物躯体细胞质的重要原料,碳素不仅构成微生物细胞质,而且提供生命活动的能量。发酵原料的碳氮比不同,其发酵产气情况差异也很大。从营养学和代谢作用角度看,沼气发酵细菌消耗碳的速度比消耗氮的速度要快25~30倍。因此,在其他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碳氮比例配成25~30∶1,可以使沼气发酵在合适的速度下进行。如果比例失调,就会使产气和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受到影响。因此,制取沼气不仅要有充足的原料(表1-2、表1-3),还应注意各种发酵原料碳氮比的合理搭配。农村常用沼气发酵原料的碳氮比、体积与重量换算关系列于表1-4和表1-5,供使用中参考。
表1-2 沼气池容积与畜禽饲养量的关系
表1-3 生产1m3沼气的原料用量
表1-4 农村常用沼气原料的碳氮比
表1-5 原料体积与重量的换算
二、质优足量的菌种
沼气发酵微生物是人工制取沼气的内因条件,一切外因条件都是通过这个基本的内因条件才能起作用。因此,沼气发酵的前提条件就是要接入含有大量这种微生物的接种物,或者说含量丰富的菌种。沼气发酵微生物都是从自然界来的,而沼气发酵的核心微生物菌落是产甲烷菌群,一切具备厌氧条件和含有有机物的地方都可以找到它们的踪迹。接种物的来源主要有:沼气池、湖泊、沼泽、池塘底部;阴沟污泥之中;积水粪坑之中;动物粪便及其肠道之中;屠宰场、酿造厂、豆制品厂、副食品加工厂等阴沟之中以及人工厌氧消化装置之中。
给新建的沼气池加入丰富的沼气微生物群落,目的是为了快速启动发酵,而后又使其在新的条件下繁殖增生,不断富集,以保证大量产气。农村沼气池一般加入接种物的量为总投料量的10%~30%。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加大接种量,产气快,气质好,启动不易出现偏差。
三、严格的厌氧环境
沼气微生物的核心菌群——产甲烷菌是一种厌氧性细菌,对氧特别敏感,它们在生长、发育、繁殖、代谢等生命活动中都不需要空气,空气中的氧气会使其生命活动受到抑制,甚至死亡。产甲烷菌只能在严格厌氧的环境中才能生长。所以,修建沼气池,要严格密闭,不漏水,不漏气,这不仅是收集沼气和贮存沼气发酵原料的需要,也是保证沼气微生物在厌氧的生态条件下生活得好,使沼气池能正常产气的需要。这就是为什么把漏水、漏气的沼气池称为“病态池”的道理。
四、适宜的发酵温度
温度是沼气发酵的重要外因条件,温度适宜则细菌繁殖旺盛,活力强,厌氧分解和生成甲烷的速度就快,产气就多。从这个意义上讲,温度是产气好坏的关键。研究发现,10~60 ℃时,沼气均能正常发酵产气,低于10 ℃或高于60 ℃都严重抑制微生物生存、繁殖,影响产气。在这一温度范围内,一般温度愈高,微生物活动愈旺盛,产气量愈高(图1-5)。微生物对温度变化十分敏感,温度突升或突降,都会影响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使产气状况恶化。
图1-5 温度对产气率的影响
通常把不同的发酵温度区分为三个范围,即把46~60 ℃称为高温发酵,28~38 ℃称为中温发酵,10~26 ℃称为常温发酵。农村沼气池靠自然温度发酵,属于常温发酵。常温发酵虽然温度范围较广,10~26 ℃时,温度越高,产气越好。这就是为什么沼气池在夏季,特别是气温最高的7月份产气量大,而在冬季最冷的1月份产气很少,甚至不产气的原因,也是农村沼气池在管理上强调冬天必须采取越冬措施,以保证正常产气的原因。
五、适宜的酸碱度
沼气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要求发酵原料的酸碱度保持中性,或者微偏碱性,过酸、过碱都会影响产气。测定表明,pH为6~8,均可产气,以pH=6.5~7.5产气量最高,pH低于6或高于9时均不产气。
农村户用沼气池发酵初期由于产酸菌的活动,池内产生大量的有机酸,导致pH下降。随着发酵持续进行,氨化作用产生的氨中和一部分有机酸,同时甲烷菌的活动,使大量的挥发酸转化为甲烷(CH4)和二氧化碳(CO2),使pH逐渐回升到正常值。所以,在正常的发酵过程中,沼气池内的酸碱度变化可以自然进行调节,先由高到低,然后又升高,最后达到恒定的自然平衡(即适宜的pH),一般不需要进行人为调节。只有在配料和管理不当,使正常发酵过程受到破坏的情况下,才可能出现有机酸大量积累,发酵料液过于偏酸的现象。此时,可取出部分料液,加入等量的接种物,将积累的有机酸转化为甲烷,或者添加适量的草木灰或石灰澄清液,中和有机酸,使酸碱度恢复到正常。
六、适度的发酵浓度
农村沼气池的负荷常用容积有机负荷表示,即单位体积沼气池每天所承受的有机物的数量,通常以千克COD/(m3·d)为单位(COD为化学需氧量)。容积负荷是沼气池设计和运行的重要参数,其大小主要由厌氧活性污泥的数量和活性决定的。
农村沼气池的负荷通常用发酵原料浓度来体现,适宜的干物质浓度为4%~10%,即发酵原料含水量为90%~96%。发酵浓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夏季一般为6%左右,冬季一般为8%~10%。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沼气发酵。浓度过高,则含水量过少,发酵原料不易分解,并容易积累大量酸性物质,不利于沼气菌的生长繁殖,影响正常产气。浓度过低,则含水量过多,单位容积里的有机物含量相对减少,产气量也会减少,不利于沼气池的充分利用。
七、持续的搅拌
静态发酵沼气池原料加水混合与接种物一起投进沼气池后,按其比重和自然沉降规律,从上到下将明显的逐步分成浮渣层、清液层、活性层和沉渣层(图1-6),对微生物以及产气很不利,导致原料和微生物分布不均,大量的微生物集聚在底层活动,因为此处接种污泥多,厌氧条件好,但原料缺乏,尤其是用富碳的秸秆做原料时,容易漂浮到料液表层,不易被微生物吸收和分解,同时形成的密实结壳,不利于沼气的释放。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状况,就需要采取搅拌措施,变静态发酵为动态发酵。
图1-6 沼气静态发酵和动态发酵状态
实践证明,适当的搅拌方法和强度,可以使发酵原料分布均匀,增强微生物与原料的接触,使之获取营养物质的机会增加,活性增强,生长繁殖旺盛,从而提高产气量。搅拌又可以打碎结壳,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及能量转换效率,并有利于气泡的释放。采用搅拌后,平均产气量可提高30%以上。
沼气池的搅拌通常分为机械搅拌、气体搅拌和液体搅拌三种方式(图1-7)。机械搅拌是通过机械装置运转达到搅拌目的;气体搅拌是将沼气从池底部冲进去,产生较强的气体回流,达到搅拌的目的;液体搅拌是从沼气池的出料间将发酵液抽出,然后从进料管冲入沼气池内,产生较强的液体回流,达到搅拌的目的。
图1-7 沼气发酵装置搅拌方法
农村户用沼气池通常采用强制回流的方法进行人工液体搅拌,即用人工回流搅拌装置或污泥泵将沼气池底部料液抽出,再泵入进料部位,促使池内料液强制循环流动,提高产气量。此外,可利用沼气池的产气动力,实现沼气发酵装置自动搅拌和持续动态发酵的目的。
八、毒性物质或添加剂
1.沼气发酵毒性物质
沼气发酵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会受到很多物质的影响。沼气池中挥发性有机酸浓度过高时,对发酵有抑制或毒害作用;氨态氮浓度过高时,对发酵细菌有抑制或杀伤作用。许多农药对微生物都有极强的毒杀能力,即使微量农药也极有可能完全破坏沼气发酵的正常进行,一般有一个允许浓度,如表1-6所示。很多盐类,特别是很多金属离子,如汞、银、铅、铜等大多数重金属元素对细菌都有很强的毒性,超过一定浓度时都会强烈地抑制沼气发酵。沼气发酵料液中应当避免有毒物质的进入。一般情况下,农村沼气发酵原料中不会含大量的有毒物质,但是在施用农药或防疫时可能会造成较多的农药进入原料中。另外,也可能由于进料不当而投入了对沼气发酵有抑制作用的大蒜、桃叶、马钱子、解放草或被毒死的畜禽等。
表1-6 部分有机杀菌剂和抗生素的允许浓度
2.沼气发酵添加剂
添加剂是能够促进原料分解、提高产气量的各种物质的统称,种类较多,包括水解酶类、无机物和有机物。在进料时或在沼气池中添加一定数量的水解酶可以提高20%左右原料的利用率和产气量,这是因为提高了原料的分解效率。用纤维素酶为主的水解酶预处理秸秆,可以大幅提高产气速度。直接添加产多种水解酶的黑曲霉,也可以提高产沼气的能力。但是,在沼气发酵过程中,蛋白酶量多、活性高,会影响正常的沼气发酵,降低沼气产气速率和产气量。可能的原因是在蛋白酶的催化作用下,纤维素酶、淀粉酶、脂肪酶等其他水解酶被分解,从而影响了对原料的利用。
适量的碱金属元素和碱土金属元素对沼气发酵有刺激作用。在以牛粪为原料的沼气发酵中,适量添加尿素能够得到较高的产气速度、较高的产气量(257 L/t干物质)和原料分解率(36.92%);添加油饼作为氮源,能够提高沼气质量,所产的沼气中的甲烷和氢的含量增加。在沼气发酵中添加活性炭粉可以提高产气量2~4倍,在碳浓度为500~4000mg/L时,产气量与浓度成比例增加,并且沼气中的甲烷含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