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随想录:西湖文化美学的准备与思考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人的意识

一、黑格尔关于意识与知识的研究视角

黑格尔拒绝了不受时间影响的知识讨论和无时间概念的范畴。他以生物学和有机物而不是物理学和数学作为他的范式。意识不仅仅是我们获得世界知识的超验视角。意识是成长的,它形成新的概念和范畴;而知识是动态的、辩证的。他们通过对立与冲突而成长,而不仅仅是用观察和理解的方式。(见罗伯特•索罗门、凯瑟琳•希金斯:《最简明的哲学——智慧的历史》,第157页)伟大的思想家不仅仅是思想观念的先进与深刻,还在于分析认识问题的视角(一定时空下的历史与逻辑相结合)、范式(生物学、有机体的)、方法(动态的、发展的、辩证的、变易的)之独特性,还有一种质疑与创新、不迷信盲从的科学批判精神。他们对原有的知识成就具有破坏和新建树,使我们对于事情与知识的认识产生进一步的深入发现。无论是“唯心论”还是“唯物论”,都对人类思想史和文化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推进,都是人类认识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和必须有的对立面。黑格尔说得对,意识和知识是在矛盾冲突中历史性地成长和发展的,在历史过程中趋向完整、全面和普遍。

二、黑格尔的“不幸”意识

黑格尔的“不幸意识”,其特征是,一个人明明是这个人,却想成为那个人;虽生活在这个世界,却想生活在那个世界,生活在与这个世界不同的更美好的世界。

三、生活实践与价值思维

价值具有实践的品格。更重要的是,生活实践对于价值思维具有根源性意义。

生活实践,是人特有的生存与活动方式,是人类自觉地认识世界、变革世界、创造价值的目的性活动。生活实践是一切思维的前提和基础。

人的生活实践不仅是思维、认识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生活实践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是使一切事物的本质、关系、过程得以呈现的因素,是事物对于人的价值和意义的赋予或构成者。

价值思维以人的生活实践为范式。

价值现象在事物与人的特殊关系——即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人与对象或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中形成并有意义。

理解和认识价值问题,需要相应的“关系思维”。因为价值本身是一种关系现象,价值思维是一种关系思维、关系判断。正因为价值是一种特定的关系,所以价值不是实体或实体性的东西,对价值的思考也要排除那种实体思维。

价值这种关系现象在生活实践中形成、呈现,因而这种关系的构成与认知具有社会性、历史性和发展变化性。

价值思维既是一种非实体的关系思维,反映着价值意义的关系性建构,同时也是一种属人的主体思维,反映着人类主体的目的、需求、利益、愿望。因此价值思维不是客体性思维,它不属于真,而是关于善。也就是说,价值及价值思维指向人。

价值思维也是一种多向度、个性化的非同一性思维,也是一种向未来开放的生成论思维,具有动态性和过程性特点以及具体的历史性特点。

四、理性是情感的序化

杨岚的《人类情感论》(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指出,人类精神世界的起点是感觉,情感是感觉的序化,理性是情感的序化。在孔子关于仁的论述中,从血缘亲情中引出孝悌忠信的义理,这一由情及理亦即合情合理的情理逻辑升华,就是典型的情感序化,即理性的上升过程。孔子在此处做的,就是将情上升为理的工作。

五、理性化是人类精神的进步

杨岚指出,人的精神世界的发展呈现为理性化的发展趋势,理性化是人类精神进步的轨迹。马尔库塞认为理性有五种含义,概括了当代人对理性的基本观念和理性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杨岚指出,精神有向外和向内两种不同指向,向外即外向认识论、客观理性,向内即内向认识论或内心体验论、主观理性。理性也有初级理性和高级理性之分。初级理性形式是实用理性——现实生活中的理智态度,实践理性——生活实践中的自明智慧。中国文化具有功利主义即实用理性的思维特点。应当讲,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状态属初级理性阶段。理性的高级形式由宗教理性向科学理性过渡,其抽象的发展形式集中体现在逻辑学的发展中(如思辨逻辑、形式逻辑、辩证逻辑、模糊逻辑、数理逻辑等),其具体形态又有理念、启蒙理性、科技理性等。由于理性的优势领域在认知领域极为突出,由此认知理性成为理性的典型形式,而科学理性、技术理性则是现代理性的典型形式。

六、人类意识的内部划分

康德关于人类意识的内部划分,分为知、情、意三大意识向度,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意志领域。理性是认知领域的优势倾向。在传统理论,情感和意志归入非理性,并与理性相对垒。

七、人类的两大思维模式

人的思维模式有对立性思维模式和整合性思维模式两大类。前者以西方文化“主客两分”(包括“二元对立”)为代表,后者以中国文化“天人合一”(包括“万物一体”)为代表。

八、前现代文明时期的精神结构及主导特征

杨岚指出,前现代文明时期,人类的精神结构以情感和意志的结合为主导特征,理性起辅佐的作用。生发于社会化情感的宗教理性是人文理性的前身,也包含着科技理性的萌芽,可以讲宗教是科学之母。从现代观点看,前现代文明时期是非理性主导时期,情感与意志的结合形成理智态度,理性与情感的结合形成情感的序化,情感和意志的结合形成专制统治的心理基础。道德理性是人文理性分化为价值理性和实践理性的初级综合形式。道德、艺术、宗教是前现代文明最重要的三大意识形态和文化成就。从中得到的启示,是关于儒学等先秦文化研究。当然也包括汉唐宋元明清的文化研究,要注意到,第一,理性是辅助性的、潜在的意识形态;第二,此时理性类型主要是人文理性,以价值理性、实践理性、道德理性为主要表现;第三,情感体验和行为意志是这一时期的主导心理要素,科学理性、技术理性很薄弱(至明清之际由西学传入)。现代文明的人类心理背景十分不同,它以认知理性为主导意识,进入了理性的、人性的高度发展时期。我想要说的,就是对孔孟代表的儒家学说的研究除了注意其社会背景之外,不要脱离其时代的文化背景和心理背景。这总体上是一个非现代理性的历史文化时期,简要地讲,在文化背景上,以“天人合一”、“万物一体”为哲学主导观念;在心理背景上,以“情感体认”、“行为意志”为主导心理倾向。在现代意义上的理性尚处薄弱的历史情况下,中国传统学术传习的是建基于生活经验的“自明论证”,没有现代科学理性所习用的“事实实证”方法和“逻辑实证”方法、“科学实验”方法。

九、现代文明时期的精神结构及主导特征

杨岚认为,现代文明时期是理性与意志相结合的主导时期,尤以理性高度发展为特点,情感受到极大的压制,情感具有破坏性而非建设性。这一现代文明时期也是人类摆脱自然控制、获得主宰世界地位的时期。

十、意识形态的“乌托邦现象”

宗教乌托邦:神的永恒性与人的短暂性的矛盾。审美乌托邦:当下实现和当下消失的矛盾。道德乌托邦:通过人的改变来改造社会。政治乌托邦:因人的局限性而走向反面的实践。认知乌托邦:人的认知终究会因产生边界而悲观,或者人因发现认识能力的有限性无法企及对象的无穷无限性而悲哀。

十一、人类意识从区分开始

道德区分的是人与物、人与禽兽——即自我意识的产生。再一个就是身与心之分,这就产生了灵魂意识。人物之分导向了人对人性的认知,孔子认为人性就体现在人有道德意识和伦理规范。道德是内生的,内在的。伦理是外在的要求。身心之分则导向了主宰人类的权威和力量。在中国文化中,人物之别应是伦理学的起点,身心之分应是神学的起点。但是中国文化在总体上不是分析的,不是二元对立的,而是整合的、合二而一的。原因何在?这可能和中国文化以情感和意志为主导的心理背景和思维模式有关,其文化和哲学具有显然的情感型特征。

十二、区别的意识

人是从区别中认识自己和事物的。当人有了“区别”的意识时,就开始了一种新的生命过程,新的生活过程。为什么这样说呢?区别意味着从混沌中脱离,从整体走向分立。当人意识到自己和周围事物的不同,人就开始从浑然的存在中走向独立,走向人的生活,人开始探问并且努力知晓自己和事物“是什么”、“从何处来”、“往何处去”。也就是说,人有了知识的发萌。知识就基于区别,回答“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的问题。

为什么这里强调“区别”?因为最初的区别,意味着打破混沌,就是在这个世界上打破浑然一体的原初状态。从哲学上看,原初区别就是打破了“无”,是从无到有,从浑然无知到豁然有知,开始了对自己和事物的知识。老子说,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从我的观点看,从无到有、从有到万物,正是从混沌到有知,从有知到区别,从区别而知识万物的历史过程。这当然是从认识论角度上解释的。当世界万物面对着有意识的人类时,世界开始被区别、被认知、被改变,最重要的是这个世界从自己身上成长出一个和自己相对的智能存在,世界开启了人与自然、心与物、主体与客体的互动结构。这个互动结构,可以看作矛盾结构,也可以看作相反相成的动态变化结构。

在人有意识地区分事物和自己之前,这个世界对人来讲是一个“无”。在没有人与自然、心与物的交互结构之前,世界上万事万物尽管林林总总、万象森列,但全部等于无,属于无知世界。只有这个世界面对于有意识的人,才呈现一个新的世界史阶段,或者自然史新阶段。

在认识论上面,无是有意义的,并且很重要。“无中生有”也是认识论的“史前史”命题。无在认识论上的重要性在中国文化中很突出。老子哲学就以“虚无”为宗旨。中国很多文化学术都很重视“无”的精神境界、心理境界,把回到无的境界看成人生很高的修养,看成是很深的学理,把无提高到“道”的水平。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形成了一种以“虚无”、“虚静”为宗旨的“道文化”。在处世上,形成了以“虚无静空”为旨要的人生态度和处世方法。在养生上也是如此,“虚无静空”成为养生健体祛病的重要途径和基本原理。

这种“无”的概念又和“自然本真”联系在一起。

很显然,去知去智、抱朴守拙,就是去除对事物的区别,去除事物的“分别相”,以此归入无的本真状态。所谓天人一、心物一,也包含了从有归一于无的意义。

儒家学说紧紧抓住了人与动物的伦理意识区别,基本点是人有道德心,有伦理秩序,而动物没有。他们所讲的人,就是与动物相区别而存在的伦理人。如果人失去伦理心性秩序,就和动物没有什么区别了。因此,孔子思想学说的一个起点,就是人与动物的区别,即“人和非人的区别在哪里”的问题。另一个思考的起点就是人的日常生活,人在日常生活中有仁爱之心和亲亲之德。这两个是人性论起点和生活论起点,前者是理证,后者是实证。

十三、情感的认知取向

情感在认知上取向于整合、交融,正与理性认知取向于区分相反。情感倾向于物我交融、人我交融、身心交融、天人合一,其哲学基点就是“万物一体”的观念和“合二而一”的方法,是向心、向内、内省、整合的体认型体验型的方法。中国的诗学主张就是抒情、言志、载道。这里的“道”,指合乎自然逻辑、合乎人伦情理的道。看来,研究情感也是认识中国文化以及孔孟之学的一条重要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