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的积累与责任:民营企业家财富安排的智慧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导言 黄孟复:当代企业家要企业发展与公益慈善兼顾

关于企业家的财富安排这个课题,我考虑了比较长的时间,应该说是有了一定的想法才把这个题目提出来。通过研究,我希望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到中国民营企业家在公益慈善领域里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做公益慈善已经有哪些经验、存在什么问题,今后公益慈善的路应该怎样走,怎么建立企业家的公益慈善理念和运行机制。

一 中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需要具有社会共识的公益慈善理念和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为支撑

2016年,中国颁布了第一部《慈善法》,意义重大。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不管是企业的作为、个人的作为还是政府的作为,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就公益慈善事业来讲,我们现在仍然处于政府主导、动员社会各界参与的一种相对被动的局面,哪些地方出现了灾害,公益慈善组织就去忙一阵子,个人和企业也组织捐助一下,长期持续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和贫困地区的个人和企业比较少。我认为公益慈善事业应该呈现政府引导、广大企业和个人主导的局面,全社会应该创造出人人参与公益慈善、每个组织都力所能及做公益慈善的社会氛围。

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其实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取决于教育、取决于宣传,或者说取决于社会制度的安排。我们以前在计划经济时代,对物质的追求不像现在这么强烈或者直接,市场经济有很多优点,但也有很多问题,原来人们不注重利益,现在都过分地注重自己的利益,很多人对社会的认知和理念出现了偏差。《慈善法》颁布后,在全社会引起很大的反响,每一个组织、每一个个人,包括各级政府都应该认真学习《慈善法》,我们应该引导社会向良性方向发展。

现在国家提出精准扶贫,提出到2020年实现几千万贫困人口的全面脱贫,这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件大事、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包括美国,敢提出到哪一年全面脱贫的。而我们中国就能够做出这样的承诺,政府下定决心,动员全社会资源,包括社会组织的力量,共同实现这样一个宏伟的目标,确实非常伟大。

但是如果我们对公益慈善事业没有一个深刻的认识,那也可能就会像打游击战一样,一场一场战役地打,今天攻这个、明天又攻那个,无穷无尽。如果真正培育出一种具有社会共识的公益慈善理念,设计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公益慈善运作制度安排,充分调动起整个社会的、各方面组织的力量,我们就一定能够完成这个宏伟的目标,并持久地把公益慈善事业做下去,这才是我们最理想的一种状态。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需要解决贫富差距问题

市场经济能够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财富的积累,这是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我们讲资本主义的好处就是生产效率能够得到极大的提高,人们的创新精神在这种激烈的竞争和利润的刺激下被激发,每个人拼命地干。但是资本主义最大的问题是强者越来越强、弱者越来越弱的“马太效应”,越有钱的人就越能够赚更多的钱,而那些能力中等或者能力低的人就处于劣势。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很多人“占领华尔街”,发起99%对1%的抗争活动,揭露了美国社会所面临的最急切的现实问题。不光是美国,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一样。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了几百年,始终没有解决贫富差距的问题。按资本主义的方法来讲,实现共同富裕的方式就是强制性加税,例如遗产税、富人税等。现代三次分配理论是:一次分配讲效果,效率优先;二次分配是国家税收后进行总体平衡,讲公平,照顾落后的、困难的群体;三次分配讲爱心,就是个人、社会组织、企业方方面面献爱心,做公益慈善。仅靠二次分配,抬高对高收入人群的税收,抬高对一些暴利行业的税收,这种靠政府行政手段拉低贫富差距的办法,西方国家已经实施很多年了,效果甚微,贫富差距并没有缩小,实践证明也是很难做到的,老百姓对这样的制度安排也是不满意的,所以他们的政党老是换来换去。

我在工商联为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工作了十几年,目睹了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变化是经济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变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纯国有经济为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民营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民营经济就是富民经济,是让老百姓富起来的经济,相比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几十年就走过来了,老百姓确实是富起来了。但是西方几百年来遗留下来的问题,我们还没有很好地解决。当前社会的主要问题是贫富差距太大,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这个基本矛盾没有变。

小平同志说“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确实做到了,但是小平同志还有一句话,“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现在的问题是,怎么实现共同富裕?我在考虑,我们中国已经走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上,能不能发挥我们的制度优势,解决西方国家到现在还没能解决的贫富差距问题?我认为我们是有条件的,我们能够通过一定的社会制度安排,让拥有大量财产的企业家、有能力的企业自觉、自愿、自豪地把自己的财富跟社会发展、企业进步结合到一起,既保持生产力高速发展,又使财富安排更趋合理,让贫富差距的问题在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得到解决,这样我们才能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真正完善了。

三 随着民营经济发展,民营企业家在中国公益慈善事业中的地位愈发重要

中国企业家这个群体近年变化很大,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这个群体从无到有,发展非常快,现在民营经济已经占我国GDP的60%以上,2016年新设市场主体1600多万户,现在每天都有近15000家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私营企业诞生。这个群体积累了大量的资产,根据《福布斯》的统计,中国有上亿美元财富的人数已直逼美国。中国人越来越富有,这个大趋势不得了,中国这样一批富裕人群如果都具有极强的公益慈善理念,并且有能力把他们的认识转化为实际行动,那这个社会就完全不一样了。

中国现在这批企业家,尤其是第一代企业家,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我接触过很多企业家,他们原来一无所有,经过几十年的时间,创造出了几十亿、几百亿、甚至上千亿的财富。成功后的企业家,随着财富的积累,他们的思想也在慢慢升华。最早可能就是为了养家糊口谋一个事业,但事业做大以后,企业的社会利益就会逐渐超越个人利益。企业家有一个亿财富的时候,可能会拿去消费或者留给子孙,有一百个亿、两百个亿财富的时候,个人消费的占比就很小了,企业家个人消费和财富之间基本上就没有太大关系,但社会责任更大了,因为以前可能只有几百个员工,现在有一万个员工,以前是与国内企业竞争,现在是要跟世界500强竞争,企业家所负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更加重大。

关于财富的安排,有的企业家认为可以把财产留给孩子,给一两个亿是没问题,但如果几百亿、上千亿都留给孩子,那简直是害了他们。同时,这批企业家都是有理想的,不要总觉得企业家办企业就为了挣钱,他们挣的钱已经够好几代人花,但他们还在拼命工作,节假日也不休息,天天伤脑筋,他们是有理想的。现在企业家的财富名义上是企业家的,实际上是为国家、为社会发展做贡献的,给国家交了税、解决了就业、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企业家赚的钱还要继续投入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去,这些再投资虽然还是企业家名下的财富,但会产生更大的税收、解决更多的就业,还是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既然这样,企业家为何不在有生之年,把他们自己的财富通过一种适当的机制,与所有的老百姓结合在一起、跟国家的发展结合在一起,让他感觉到自己企业的发展就是为了国家、为了老百姓,多光荣呀。

并且这种名誉对企业家来说还是很有意义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是民营企业在公益慈善领域中的快速发展,民营企业家在公益慈善事业上的贡献、作用、地位,并没有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现在国内一些社会舆论氛围对民营企业家仍存在偏见、存在误解,企业家越做越强、财富越来越多的时候,社会荣誉感、社会地位反而越来越低了,哪怕是一个普通的政府官员的社会地位都比创造了巨大社会财富的企业家要高。这些富裕起来的民营企业家被当成制造贫富差距的根源,现在社会舆论有这方面的倾向,民营企业家在很多人眼中仅仅是一群“有钱人”,得不到足够的信任,所以企业家有时会感到迷茫,财富是发展生产力的物质基础,但现在财富变成了企业家的精神负担,并且随着企业的发展,财富还在不断增加,怎么安排这些财富?

很多企业家反映,不做慈善的时候,比较低调还没什么事情,一做慈善反倒招来非议,一些社会舆论会认为企业家公益慈善行为是因为赚得太多良心发现,同时民营企业家的捐赠往往还受到政策上的限制,不能得到一视同仁的对待。民营企业家的公益慈善之路非常艰辛。尽管如此,民营企业家的公益慈善热情还是越来越高,大家都在尽自己的能力、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参与各类公益慈善活动。

中国的体制优势就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公益慈善事业也一定要调动一切经济基础,国家的力量、民间的力量,把所有的力量拧成一股绳。中国发展到这个阶段,一定要把这批掌握巨大财富的民营企业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要引导社会舆论,对企业家的财富有正确的认识;要引导企业家,对自己的财富有合理的安排;要引导老百姓,让他们认识到这些企业家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四 民营企业公益慈善的原则是义利兼顾,社会企业将是最终发展方向

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家做公益慈善与中国民营企业家做公益慈善有相同之处,也有很多不同之处。中国民营企业慈善事业讲究“义利兼顾”,对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家来讲,利就是利,企业就是要追求最高的效率和最大的利益,企业家就是要赚钱,只要是合法合规地赚钱,能赚多少就赚多少,“义”是另外的事情。

中国民营企业家发起的光彩事业提出“义利兼顾”的理念与西方企业家的截然不同。我们国家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号召民营企业到中西部去投资发展,如果从纯粹的企业经营角度看,到中西部投资不如在发达地区投资回报率高,西部投资风险大、成功率低、利润薄。但很多企业家响应国家的号召,毅然决然到中西部地区去投资,这就是中国民营企业家讲的“义”。他们胸中有一种对国家、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西部投资虽然利薄,但解决了那里的百姓就业、地区脱贫和社会发展问题。企业家用企业的力量到贫困地区去扶贫,帮助社会弱势群体,这就是中国企业家公益慈善的“义利观”和理念。

同时,我理解的中国企业慈善实践方式,跟巴菲特在中国宣传的理念也不完全一致,他们的理念是捐钱,让企业把钱捐出去,但是中国现在的情况跟他们不一样,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正需要资本的支持。企业家虽然赚钱了,但从长期来看,企业还是缺钱的,如果企业家现在就把钱拿出来捐给慈善机构,很可能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同时,对于民营企业来说,企业家对企业的掌控能力和企业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如果企业家不掌控这个企业,很可能这个企业发展就会变得混乱,甚至可能会出现危机。因此,民营企业公益慈善事业需要一个精妙的制度安排,解决慈善捐赠和企业发展之间的平衡。

我认为中国企业的公益慈善之路,是通过做公益慈善来提高企业家的社会责任,通过提高社会责任使企业变成一个社会企业,企业家本人最终成为社会企业家,他的智慧、能力将为全体人民共享,他的财富是在为全体人民创造。如果企业做到这个境界,就可以被称为社会企业,我们就要从政策、舆论等各方面创造条件,给他们荣誉感、使命感、成就感。如果我们的企业有相当一部分或者大部分都成为社会企业,企业属性需要企业继续保持在市场经济中的高速发展,社会属性则意味着企业的财富为社会大多数人所有,这样的话,市场经济带来的贫富差距问题就缓解了。

社会企业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之间的平衡。以前我们希望靠国有企业完成这个任务,国有企业的性质确实和社会企业非常相似,但国有企业有一个问题,就是与民营企业相比还缺乏市场竞争力。我们希望社会企业能放开手脚、合法地赚钱,社会企业创造财富的同时就是促进社会资源最佳配置、就是促进社会的进步、就是帮助提高社会生产率。所以我们要引导民营企业最终成为社会企业,做公益、做慈善只是第一步,做到一定程度以后发展成为社会企业才是更高的境界,我觉得这是未来企业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一个方向。

五 民营公益慈善事业要有巧妙的制度安排,做到慈善捐赠与企业发展并重

我比较看好福耀玻璃集团董事长曹德旺的慈善模式。比如说企业有100亿元的利润,整个家庭现在以及将来的消费留20亿元就够了,剩下的80亿元实际上是拿来投入再生产的,那可不可以把这80亿元资产投资的收入权,永久地捐给一个慈善机构呢?也就是说企业家现在拼命地努力,80%是为这个慈善机构而努力的,20%是留给自己的。曹德旺设立的河仁慈善基金会就采用了这样的慈善模式,我认为是比较合理的,把公司的股权捐给慈善机构,慈善机构只享有分配权,没有决策权,这样上市公司仍然可以保持每年较高的利润增长,但利润增长的大部分都给了慈善机构,曹德旺就可以自豪地讲他实际上就是在为慈善机构打工了。

这种制度安排下,企业仍然可以照常发展,只是把企业利润的一部分拿出来捐给慈善机构,就像是在为慈善机构打工一样。慈善机构如果自己拿捐款去投资,绝对没有企业家经营企业赚得多,企业家自己办慈善机构也是一条道路,但同时做到不影响企业的发展就很难。慈善机构的主要职责应该是如何把捐款公平、合理地分给需要帮助的人,而企业家需要做的,就是全心全意把企业做大做强,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相应捐出的钱也就越多。

从经济所有制角度,我们甚至可以把这种方式看作是对私营经济的一种“升华”,企业家捐献出来的这些股份具有社会属性,可以视为公有制经济,那我们就认为这个民营企业至少部分属于公有制经济,逐渐就可以获得同国有企业一样的地位。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想很多民营企业家都非常愿意主动地迎接这样一种“升华”,因为实际上他们现在已经是在为国家服务、在为人民服务了,但是很大程度上得不到社会的承认。所以我们能否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让党和政府、让人民,也让我们的民营企业都能够接受这样的方案,让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延伸出新的所有制结构,这个所有制结构不破坏、不动摇现有的基本经济制度,只是把现在社会认为不属于公有制经济的部分,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让它成为公有制经济的一部分,这样企业家也高兴、老百姓也高兴、政府也高兴,社会动力和积极性也就高了。

我相信,只要我们政策适当、工作到位,这样的制度安排,民营企业家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但这要求我们提前都设计好,如果说民营企业家为社会做贡献,把部分股权拿出来做慈善了,相当于这部分股权是全社会的,那么国家承认不承认?老百姓承认不承认?政府能不能给企业家一个“慈善企业家”“社会企业家”这样的称号?能不能给民营企业一个类似“社会企业”的称号并将其看作公有制经济的一部分?如果这些都能落实的话,民营企业家能安心发展企业、全心做公益慈善,将来社会资源的配置也可以名正言顺地往高效率的民营经济上倾斜,我相信这样中国就会极大地缩小贫富差距,尽早实现全面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