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加一字
南宋末年,蒙古铁骑在扫除了南宋外围的一系列障碍之后,开始南下灭宋。公元1271年,蒙古建国,国号为元。1276年,元朝军队攻占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俘虏5岁的宋恭宗,灭南宋。后来,南宋光复势力陆秀夫、文天祥、张世杰等人连续拥立了两个幼小的皇帝(宋端宗、幼主),在广东南崖山建立南宋流亡朝廷。元军对这个流亡朝廷穷追不舍。1279年,在崖山海战中,陆秀夫保护着9岁的小皇帝赵昺拼死与元朝军队战斗,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陆秀夫宁死不屈,抱着小皇帝投入大海,在历史上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页。
可恨的是,当时追杀陆秀夫和小皇帝的正是南宋降将张弘范。这个投敌叛国的败类逼死小皇帝,不仅没有感到惭愧,反而恬不知耻地在当地树起了一块石碑,上刻“张弘范灭宋于此”,意思是以元朝开国功臣留名后世。
崖山的百姓看到这块碑后怒火中烧,要将石碑推倒。但是一位当地的书生却说,不用推倒石碑,只要加上一个字就可以了。
于是,乡民们便按照读书人的意见加刻上了一个字,一下子,这个记功碑便成了张弘范的耻辱柱。
你能猜出这个字是如何加的吗?
22.火灾的原因
美国墨西哥州首府图马尔市郊区的一套别墅突然起火,因为没人在家,周围也没有邻居,火势很快蔓延开,消防员将火灭掉时别墅已经烧毁了大半。消防员寻找了很久,最终才发现了起火的原因。原来,这套别墅的主人是一个大学的物理学教授。在他的一个房间外面的窗台上,这位教授不知什么时候随手放了一面特殊的镜子。这些天,教授带着家人到英国旅行去了。而这个特殊的镜子便导致了这场火灾。
猜想一下,镜子为何会引起火灾呢?
23.儿说解死结
春秋时期,有个鲁国人前去拜见宋王。他献给宋王两个精致的木匣子,宋王打开后,发现里面只是两个结成死结的麻绳疙瘩。宋王于是很奇怪地问:“先生您这是什么意思呢?”
“回大王,这两个绳疙瘩是我做成的,只有天下最有智慧、最灵敏的人才能把他解开。”鲁国人回答道。
宋王于是将两个绳疙瘩端详了很久,然后又分别摆弄了一会儿,果然无法解开,又让身边的大臣试着去解,也不能解开。于是,宋王便发出告示,在全国寻找能够解开这两个死结的聪明人。最后,许多自以为聪明的人都来试过了,没能解开一个。宋王便觉得很没面子,自己一个国家,竟然找不到这种聪明人。正在一筹莫展之际,有人提醒宋王道:“或许儿说先生能够解开!”大家一听,都表示赞同,儿说是宋国著名学者,才智过人。他曾以“白马非马论”,把那些来自天下的学者辩士都驳得哑口无言,因而受到许多人的敬佩。
于是,宋王派人去请儿说,儿说了解情况后便说:“那好,我就试试吧!”
儿说来到王宫后,花了一会儿工夫便解开了一个死结。可是对于另一个,他左左右右地瞧了很久,最后把绳结交还给宋王的侍从,并说:“还给大王吧,这是一个根本解不开的死结。”
宋王一听感到不是十分明白,于是询问鲁国人是怎么回事。
鲁国人却说:“儿说先生果然聪明,已经将两个绳结都解开了!”
你能猜出鲁国人为何这么说吗?
24.贾诩劝张绣
三国时期,曹操率军南征,讨伐宛城割据军阀张绣,张绣与刘表结盟抗击。曹操攻打张绣的过程中,因后方有事,突然主动撤兵。张绣一见,便要亲自带兵追击曹操。其谋士贾诩劝阻张绣道:“不要去追,如果去追必定要吃败仗。”张绣却认为这是击败曹军的好机会,不肯听从贾诩的建议。结果果然吃了败仗回来了。
张绣吃了败仗回来后,十分懊恼当初没有听从贾诩的建议,当面向其赔礼。但没想到此时贾诩却说道:“现在正是追击曹操的好时机!”张绣一听,以为贾诩是在讽刺自己,说道:“先前没有采纳您的意见,以至于吃了败仗。如今已经失败了,先生您怎么又让我追击呢?”
贾诩说道:“现在来不及细说,此一时彼一时,战斗形势已经发生变化,现在追击,定能取胜!”于是,张绣便听从了贾诩的意见,聚拢败兵再次前去追击。这次果然击败曹军,得胜而归。
张绣回来后,对于贾诩的建议很是迷惑,问道:“我第一次用精兵追击曹军,您说肯定会失败;第二次我用败兵去追击刚打了胜仗的曹军,您却断言肯定会胜利。而两次结果都应验了您的话,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贾诩回道:“这其实很容易理解。您虽然很善于用兵,但还不是曹操的对手。曹军刚撤退时,他肯定已预料到您会在后面追击,因此曹操必然会亲自在后面压阵,并做了充足的准备。因此我知道,我军虽然精锐,也必然失败。曹操先前进攻到了一半,没有任何缘由地突然撤军了,因此我料想必定是他的后方出了什么紧急的事情。曹操既然已经击退了你的追击,便必然会放下心来,自己轻装快速往回赶,只留下一些部将在后面断后。而这些部将必然不是您的对手,因此我断定您虽用败兵,也能取胜。”张绣听了,十分拜服。
后来,袁绍和曹操在官渡展开激战。袁绍为了孤立曹操,便派人去诱降张绣,希望他能归附自己,同时还给贾诩写信示好。
张绣看袁绍势力强大,便想归附他。但是贾诩却直接对袁绍的使者说:“请您回去转告袁绍,不是我们不愿意归附。试想,他们兄弟之间都反目成仇,不能彼此容忍,还如何容纳得了天下豪杰?”张绣一听,也暗自点头,当即对袁绍的使者表示了不愿意归附的意思。使者只好怏怏地回去了。
袁绍的使者走后,张绣问贾诩:“我到底应该归附谁呢?”贾诩说道:“不如归顺曹操。”张绣于是充满顾虑地问:“袁绍的势力比曹操要大得多,同时我又和曹操结了仇,为何要归顺他呢?”
假如你是贾诩,你会说出一些什么理由?
25.纪晓岚戏改古诗
中国古代曾留下一首四喜诗,说的是人生四件特别令人高兴的喜事,这首诗本来是首五言诗,内容是:
久旱逢甘雨,
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
金榜题名时。
关于该诗的作者,向来有多种说法,一说是见于南宋诗人洪迈《容斋四笔·得意失意诗》,一说出自《神童诗》,还有野史称是杜甫所做。而到了清朝时,怪才纪晓岚闲来无事,先是觉得该诗太“瘦”,在该诗每句的句首添加了两个字,在体裁上使之成为了一首七绝,在内容上则使这四件事的令人高兴的程度更为加深。而后来,他又在每句诗的结尾做一停顿,然后在后面添加两字作为注解使该诗顿时成了四悲诗。
你能否猜出纪晓岚的两种改法各是如何进行的?
26.令人匪夷所思的广告点子
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一家黏液生产厂家想要将自己的一种叫做“超级3号胶”的强效黏液打入法国市场。但是,在当时的法国市场,几家本国的强效黏液生产厂家已经牢牢地占据了市场。如何才能打开局面呢?这家美国公司不惜重金请巴黎知名的奥布尔雅和马瑟广告公司为自己设计广告。而这两家广告公司的策划师们绞尽脑汁,最终想到了一个别出心裁的广告点子:在一个人的脚底上滴上了4滴超级3号胶,然后将这个人倒粘在天花板上,总共保持了10秒钟。为证明其真实性,广告公司还专门请来了公证部门进行现场监督,丝毫不假。这个广告在电视上一经播出,便立刻在法国引起了轰动,人们纷纷打来电报、电话求购这种神奇的胶水。仅半年时间,美国厂家就销出去50万支这种胶水,并在法国市场拥有了一席之地。
而在美国厂家的广告大获成功后,其他的厂商也受到了启发,纷纷效法这种广告手段,并且,还大有“青出于蓝胜于蓝”的势头。其广告创意更吸引人,更令人感到匪夷所思。
你能否猜测一下其他厂商的广告创意?
27.一字之变
1946年,抗日战争硝烟刚刚散去,一个上海商人瞅准人们对于抗日战争的回顾总结心理,组织人手写了一部《抗日战争演义》的章回体小说。为了提高此书的身价,这个商人便通过朋友介绍,找到当时正驻防在无锡的京沪卫戍司令汤恩伯,请他为本书的封面题了签。
汤恩伯之所以爽快答应这件事,和他在这本书中的光辉形象有关,此书中有一章的题目就叫“汤恩伯血战南口,刘汝明误失张恒”。但是,汤恩伯虽然很高兴,同为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刘汝明就不乐意了,因为此标题明显显示出刘汝明指挥失误。于是,刘汝明知道这件事情后,极为不悦,紧急派了一位高级参谋专程到无锡,要求汤恩伯禁止这本书的发行。汤恩伯已经为这本书题了签,现在又禁止发行,他觉得很没面子,但是对于刘汝明也不能不做个交代。无奈之下,汤恩伯便干脆出面牵线,让这位高级参谋和书商直接坐在一起商量出个办法。
最后,经过反复商讨,有人出了个主意,全书内容不变,只是改了一个字,结果,书商、刘汝明和汤恩伯都十分满意,皆大欢喜。
你能否通过改一个字让这三方都满意?
28.惊讶的飞行员
二战时期,一个英国飞行员身上曾发生过一次不可思议的事情:一次,他与伙伴一起在离地面很低的地方对德军阵地实施完空袭之后,开始回到高空中,准备撤离。在他的飞机回到2000米高空的时候,他看到窗外离自己右脸很近的地方有个小东西在蠕动,好像是一只小昆虫。于是,他伸手一抓,就将它抓在了手里。但是,当他伸开手仔细一看,吓了一大跳,你猜他抓到了什么?
29.两个骗子
一天,在法国南部的一个小城里来了两个外乡人,两人投宿在一家旅店。旅馆老板在进行房客登记时询问他们的姓名、职业和居住时间。两个年轻人说:“我们两个是来自巴黎的著名生物学家,要在这里住大约五个星期。不过,请你不要告诉任何人,因为我们要在这里做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不想有人打扰。”
旅馆老板于是好奇地问:“我能知道那是一项什么实验吗?”
两个外乡人说:“不妨告诉你,我们要在你们这个小城市创造一个医学上的奇迹——我们要使死人复活。到时,你们这个小城将名闻天下。”他们一边说,一边拿出了他们之前获得的科学荣誉奖章给旅馆老板看。
很快,店主就将这个惊人的消息给传开了,整个小镇都知道了这件事情。不过,起初人们并不将其当做一回事,而只是当做一个笑话。但是,一个星期后,两个外乡人的古怪举动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原来,他们经常在墓地徘徊,尤其经常在一个富商刚刚死去的太太的墓前停留。并且,在墓地里,两个人还经常严肃地交流着什么。
于是,人们对于这两个人的试验开始有点相信了,而小城里也出现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恐慌。一个月之后,两个外乡人收到了那位富商的一封信,接着,又收到了其他人的信,这其中还有一封来自市长的信。
显然,死人是不可能复活的,这两个外乡人是两个骗子。而在这两个骗子最后离开之际,已经骗到了许多钱,你能猜出这是怎么回事吗?
30.客人的提醒
赵简子是春秋时期晋国六卿之一,颇有权势。因为他爱好生灵,经常放生,邯郸的百姓每到元旦都要将一些鸟、鱼之类的生灵送到赵简子府上。赵简子则付钱买下这些生灵,然后将其放生。
一年元旦,有个客人在赵简子府上拜访,看到赵简子的这种举动后感到很奇怪,就问:“你为何要如此呢?”
赵简子回答说:“天地间的万物都是很珍贵的呀,释放这些生灵你不觉得是很好的事情吗?”
客人一听大笑,说了段话,赵简子一听,恍然大悟,取消了元旦放生的事情。
你猜这位客人是怎么说的?
31.白色血液
1966年的一天,美国科学家克拉克到实验室里准备做实验时,发现有一只老鼠淹死在了装着含碳氟化合物液体的容器里。他于是将这只倒霉的老鼠给夹了出来,出于科学家的好奇心,他试着将老鼠呼吸道内的液体给排除掉。结果令他惊讶的是,这只老鼠竟然渐渐又苏醒了过来。于是,克拉克来了兴致,他又将一只老鼠放进了这种液体中,并淹死了它。几个小时候,他又将淹“死”的老鼠取出,结果出乎意料,他将老鼠呼吸道内的液体排除后,老鼠又奇迹般地复活了。于是,克拉克对于这种液体产生了兴趣,他经过研究发现,老鼠之所以能够复活,是因为这种液体内具有很强的溶解生命体呼吸所需要的氧气和呼吸代谢后排出二氧化碳的能力,其溶解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能力分别是水的20倍和3倍。科学家的直觉告诉克拉克,这个发现应该具有一定的价值。那么这个价值究竟是什么呢?经过一番思索,他终于将这个发现应用在了医学上。
你能猜出这个发现是如何应用在医学上的吗?
32.苏格拉底的追问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这位哲学家不喜欢呆在书斋里研究问题,而是喜欢到热闹的雅典街头发表演说或与人辩论,在这个过程中使自己的思维得到发展,使自己的学问得到提高。而苏格拉底与人辩论的方式也很奇特,往往是他在不停地追问对方,直到对方和他达成一致。
有一天,苏格拉底像往常一样,来到雅典闹市的中心,伺机寻找人辩论。他看到一个过路的年轻人正要从自己身边经过时,他上前一把拉住这个年轻人说道:“对不起,先生,我有一个问题搞不明白,想向您请教一下。大家都说我们应该做个有道德的人,可是道德究竟是什么呢?”
年轻人回答说:“忠诚老实,不欺骗别人,就是有道德了。”
苏格拉底装作低头想了一会儿,然后又问道:“那为什么在战斗中,我们雅典的将领设计欺骗敌人,我们非但不骂他没有道德,反而却称颂他呢?”
年轻人一听,便说:“欺骗敌人是符合道德的,只有欺骗自己人才是不道德的。”
苏格拉底又继续问道:“那么,当雅典的军队身陷重围之中,将领为了鼓舞士气,欺骗士兵说援军就要到了。于是,大家在这个好消息的鼓舞下,奋力突围了出去。这种欺骗也不道德吗?”
年轻人于是说道:“那是在战争中,将领出于无奈才那样做,如果在日常生活中这样做就不符合道德了。”
苏格拉底于是又问道:“如果一个老人患了不治之症,医生和家人为了不给其造成心理阴影,使其能够快乐地度过最后的一段日子,从而瞒着他这件事,难道这也是不道德的吗?”
年轻人只好承认:“这种欺骗也是符合道德的。”
苏格拉底于是总结道:“这么说来,不骗人是道德的,而骗人有时也是道德的。就是说:‘道德不能用骗不骗人来说明。’那么,究竟用什么来说明它呢?您能告诉我吧!”
你能试着回答苏格拉底这个问题吗?
33.“看破红尘”的学生
有一个初中二年级的学生,自以为看破了红尘,认为人世间没有真实可言,人与人之间也只是一种相互利用的利益关系。因此,在他的日常生活中乃至作文,他都经常流露出要离开学校这个虚伪的地方到社会上独自闯荡的思想。班主任对于这个学生的想法也有所注意,并找他谈过话,但似乎并没能打动他。于是,班主任没辙,干脆不管这件事了,心想他也只是出于一种青春期的叛逆心理,不会有什么过激的举动。
没想到的是,一天下午,这个学生真的出走了。临走前他给班主任留了一封信,在信上他再次阐述了一番自己之前的观点,并在最后祝班主任身体健康,并希望班主任能多送几个学生升学。班主任通过调查得知这个学生的去向后,立即骑上摩托车,追了一天,最终在省城找到了这个学生。但是,这个学生仍旧不愿回学校。鉴于这种情况,班主任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他的观点的谬误。最终,这个学生承认自己的观点是错误的,乖乖地跟班主任回学校了。
如果你是班主任,你会如何说服这个学生呢?
34.小孩与大山
有一个小孩子第一次到山里的外婆家去玩,吃过饭后一个人跑到外面去玩。当他看到对面的大山时瞪着很好奇的大眼睛,不知道这个奇怪而巨大的东西是什么,于是他试着和对方打招呼,轻轻地喊了一声:“喂!”
结果小孩发现对方也回了一声:“喂!”
小孩于是很高兴,便又喊道:“你是谁呀?”
对方也同样问了一句:“你是谁呀?”
小孩于是回答道:“我叫小明,你呢?”没想到对方这次还是回应了同样的话。小孩于是便不高兴了:“你怎么老是学我说话!”又是同样的回应。小明这下干脆恼火了:“你真讨厌!”对方也同样不客气地回应了同样的话。接着小明便将对方使劲骂了一顿,自然,对方也一点不漏地奉还给了他。
小孩最后感到又气愤又难过,正在这时,一个山里的老人从旁边经过。他正好看到了小孩的举动,于是便对他说了一句话,要小明按照自己的做法去和对方沟通。结果,小明果然和对面大山成了很好的玩伴。想一下,假如你是那个老人,你该对小孩怎么说?这个故事反映了什么样的哲理?
35.两个高明的画家
古时候,在苏州城里住着两位高明的画家,一个姓黄,一个姓李。两个人的画都十分高妙,受到人们的追捧。但总体来说,似乎人们对李画家的评价要略微高于黄画家。于是,黄画家便觉得很不舒服,终于有一天,他向李画家提出比试画作。李画家无奈,只好接受了比试。
这天,苏州城里的名流和李画家一起来到了黄画家的家中,欣赏他专为此次比试所作的画。黄画家早已等在家中,等所有人都到齐了,他便走到墙边,扯开画布。没想到画面刚一露出来,一条蹲在地上的猫便扑了上去。大家仔细一看,原来是因为黄画家所作的是一幅山水画,在水中有一条鱼正在游动,看上去栩栩如生,猫以为是真鱼,便扑了上去。名流们一看,纷纷对黄画家赞不绝口,对其精湛的技艺表示叹服。黄画家再一看李画家,只见他只是微笑而已。
第二天,又是这一干名流和黄画家一起来到了李画家家中。只见其画同样是挂在墙上,并被一块幕布所挡。李画家客气地请黄画家将幕布揭开,黄画家一听,便走上前去,伸手要揭开幕布。但是,就在那一瞬间,黄画家感到十分惊讶,并惭愧地对李画家说:“先生画术高明,小弟甘拜下风!”名流们也一个个赞叹不已。
你猜这是怎么回事?
36.吹喇叭
有这样一个笑话。
有个人在星期天到朋友家去玩耍,到了下午,他估摸着该回去了,于是问朋友道:“现在几点啦?”朋友于是走到窗口,伸出头看了看外面的太阳,便说道:“现在是三点十五分。”
这个人奇怪地问:“怎么,你没有手表?”
朋友笑着说:“太阳就是我的手表。”
这个人惊讶地问:“这样判断时间能准确吗?”
“再没有比太阳更准的表了!”
这个人心想,可能看习惯了太阳,也的确没什么问题,但是他又一想,便继续问道:“那要是你夜里醒来,想知道时间的话,该怎么办呢?”
没想到朋友回答说:“没事的,晚上我有喇叭。”
“喇叭?喇叭如何告诉你时间?”这个人好奇地问。
朋友于是解释了一下,这个笑话便结束了。你能将这个笑话说完整吗?
37.马克·吐温“一见钟情”
一天,有个年轻人向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请教:“您知道这世界上有什么能治疗一见钟情吗?”
“当然有了!”马克·吐温当即回答,“这很简单!”
“那是什么呢?”年轻人问道。
你猜马克·吐温如何回答?
38.倒霉的乘客
在一辆公共汽车上,一个来自城里的乘客发现与自己邻座的农民的背篓里装着一只甲鱼。出于好奇,他凑到背篓上去观看。没想到该他倒霉,甲鱼突然跃起透过背篓的孔隙咬住了他的鼻子。甲鱼这种东西,一旦咬住了东西,往往是死不松口,并且,它边咬着这位乘客的鼻子,还边将脑袋往鳖壳里缩。这下,这个乘客疼得满头大汗,鼻子也流出了血。但是,车上的人,包括那个背甲鱼的农民,都没有办法使甲鱼松口。无奈之下,公共汽车便只好开进医院。但是医院的医生也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不知道该怎么办。外科医生提出,可以小心翼翼地将甲鱼给弄死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甲鱼必定要挣扎,会越咬越紧,担心将乘客的鼻子给完全咬下来。
最后,还是一位住院的农民想出了一个办法,将这个问题给解决了。
你能猜出农民的办法是什么吗?
39.老人与小孩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老人在湖边钓鱼,老人的技术很高明,半天下来,他钓的鱼装满了他带来的背篓。而在老人钓鱼的时候,有个小孩一直站在旁边看他钓鱼,半天时间没有离开,也没有乱说话打扰老人。老人一看这小孩又有耐心又懂事,便很喜欢他,说要将自己钓的一篓鱼送给他。
但是,小孩却摇了摇头。
老人奇怪地问:“你为什么不要呢?”
小孩回答:“因为一篓鱼很快就会吃完了,之后我就又没有鱼吃了!”
老人便问:“那你想要什么呢?”
“我要你的鱼竿,那样等没有鱼了,我就能自己钓鱼了。”小孩答道。
老人一听,觉得小孩真是聪明,于是便高兴地将鱼竿送给了小孩。
这个故事就这么讲完了,其主题显然是夸赞这个小孩的聪明。同时,其隐含的结局便是这个小孩从此一直有鱼吃了。不过,如果仔细想一下的话,会发现这个故事是有漏洞的。可以想象,从此以后,这个小孩未必就真的一直有鱼吃了。
你能指出这个故事的漏洞吗?
40.阿基米德退敌
阿基米德是古希腊伟大的数学家及科学家,他在物理学、数学、静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等诸多科学领域都作出了突出贡献。阿基米德之所以受到异常的尊崇,是因为他不仅长于理论,而且还善于将科学理论应用于实践中,被科学界公认为是“理论天才与实验天才合于一人的理想化身”。公元前240年,阿基米德回到自己的出生地——位于地中海的西西里岛上的叙拉古,当了赫农王的顾问,利用自己的科学知识和智慧帮助赫农王解决难题,解决生产实践、军事技术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科学技术问题。
在阿基米德担任赫农王的顾问期间,他帮助赫农王解决了许多难题,其中最耳熟能详的便是阿基米德利用浮力原理帮助国王测试王冠是否是纯金的故事。除此之外,阿基米德还发明了许多非常实用的东西。例如,他利用杠杆定律设计制造了举重滑轮、灌地机、扬水机等,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带来了方便和效率。公元前213年,古罗马帝国率军攻打叙拉古,已经74岁高龄的阿基米德为保卫祖国,设计出了投石机把敌人打得哭爹喊娘,他还制造了铁爪式起重机,能将敌船提起并倒转。此外,关于阿基米德在这场战争中的作用,还有一个有争议的传说——
据说,在古罗马前来侵略时,叙拉古王国先是派出了海军在海上阻截古罗马军队。但几次海战下来,叙拉古海军败下阵来,于是只好退回城中固守。不过,经过海战的失败后,城中的兵力已经不多了,很难长久固守。于是,赫农王便将希望寄托在阿基米德这位智者身上,询问道:“听说您最近叫人做了许多奇怪的大镜子,这里面有什么名堂呢?”
阿基米德指着远处的敌舰说道:“古罗马军队的后备物资全都在战船上,只要我们将他们的战船消灭,他们就彻底失败了!而今天中午,就是他们灭亡的时刻,因为有太阳神会帮助我们。”他指着头顶热辣辣的太阳兴奋地说,显然,现在是上午,到了中午,太阳肯定还会更耀眼。
“您不是从来不相信神灵的吗,怎么现在突然信奉起太阳神来了?”赫农王奇怪地问。于是,阿基米德便将自己的主意跟赫农王说了。赫农王一听,有些将信将疑,但是他亲眼目睹了阿基米德之前的发明的威力,便按照阿基米德的部署试一下。
果然,到了中午,太阳正毒辣的时候,阿基米德利用自己的新发明给古罗马军队的船队造成了巨大损失,使得他们以为是太阳神在帮助叙拉古,吓得慌忙撤退了。
你能猜出阿基米德是如何击退古罗马船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