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避实击虚法
我们来看下面这个故事:
王少华是一个已经参加工作的人,但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他决定报考北京某高校的研究生。因为他的英语水平一直不怎么好,于是,他每到周末便要带着录音机到某外语学院去学习英语。
这个周末上午,王少华将录音机、书本等一应学习用品放进背包里后,便搭乘公交车准备到外语学院去。但是,他上车之后一摸包,突然发现自己的录音机不见了。一定是刚才小偷趁上车时的拥挤状况,将自己的录音机摸走了。
怎么办?王少华感到很着急,虽然录音机不值多少钱,但那是自己的女朋友送给自己的,对自己意义非凡,一定要找回来呀!王少华本来想喊出来,但是那样一来,为了一个录音机而折腾全车的人,他觉得不好意思,自己一个大小伙子,似乎也显得太小题大做了。于是,他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办法。只见他故意大声对售票员说道:“今天这趟车晚点了10分钟,可能会造成线路混乱了!”
因为王少华经常坐这趟车,因此售票员和他很熟,她皱着眉头说道:“是呀,其实不止呢,都晚了20分钟呢!说不定要被罚款呢!”王少华于是大声安慰她道:“没有那么晚的,你表肯定快了,我背包里的录音机带有闹钟,我将它定了时的,一到九点它就会响的,现在还没有响呢!你听,一会儿他就会响了!”
就这样,过了一会儿,王少华便将那个贼给找了出来。原来,那贼听王少华这么说,心想待会闹钟一响,自己岂不是漏了陷,赶紧低头偷偷地拨弄那个录音机。王少华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他一下子便将贼给认了出来!
在这个故事中,王少华所用的办法便是一种“避实击虚法”。本来,他的录音机丢了,按一般的做法,他应该直接大声喊捉贼,捉到小偷才对。但是,他没有这样做,而是利用小偷做贼心虚的心理,给他设置了一个本来不存在的难题。最终,王少华达到了自己的实际目的。
避实击虚法一般常见于军事斗争中,指避开对方的主力,就其薄弱地方进行进攻,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际上,其还可以有更广阔的应用空间,因为直面实际的问题会造成一定的麻烦,进而绕开正面问题,从侧面进行解决的方法,都可算作避实击虚法。这种方法的关键便是要把握好对方或者问题的薄弱环节在什么地方。
42.以退为进法
先看下面这则故事:
苏沃洛夫是18世纪俄国伟大的军事统帅和军事思想家。其少年时期便入伍,通过自己的英勇和智慧一步步从一个普通士兵最终成为了元帅。但是,其当上元帅后,仍旧保持着自己艰苦朴素的作风,也看不惯俄国贵族铺张浪费的行为。
一次,苏沃洛夫应邀参加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举行的宫廷宴会。在宴会上,俄国贵族们一个个浑身上下都是珠光宝气,宴会上的用度则奢华无度。面对这种场景,习惯了军旅生涯的苏沃洛夫十分反感,但因为有女皇在场,他也不好表示出什么。正在这时,恰巧女皇看到了苏沃洛夫,主动走过来慰问这位劳苦功高的统帅。女皇问道:“我亲爱的英雄,你想要点什么呢?我会尽全力满足你!” 苏沃洛夫于是灵机一动,便回答说:“我想来点烧酒。”
烧酒是只有平民和士兵才去喝的廉价酒,女皇一听,便感到十分尴尬,她阴沉着脸对苏沃洛夫说:“我没想到您会提出这样的要求,您知道宫廷里的侍女们知道您的要求后会把您当成什么样的人吗?”没想到苏沃洛夫却若无其事地回答道:“抱歉,女皇陛下!我因为长时间都在军中担任下级职务,已经养成了清净无欲的心境和举止粗鲁的习惯,从来都不惯于过奢华的生活和虚套的应酬。让我现在重新开始学,恐怕已经来不及了!”女皇一听,哑然无声。
在这个故事中,苏沃洛夫所使用的便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方法,对女皇提出了批评。他表面上将问题归结到自己身上,似乎是在说自己“出身低微”、“举止粗鲁”,与这样“高级”的宴会格格不入,实际上则是在指责女皇和贵族们生活过于靡费了。而正是因为他这样以退为进地指责,便不显得那么咄咄逼人,既给女皇留下了面子,又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以退为进法,便是这样一种既能巧妙地达到自己的目的,又能不显得那么咄咄逼人的手段。许多时候,其往往因为含蓄内敛而比直接的手段更有效果。
43.将错就错法
我们来看下面一个故事:
20世纪30年代,上海烟草市场几乎完全被英美公司所占领。当时,国产香烟厂家中的佼佼者上海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决定实施绝地反击。该公司为了打破外国香烟独霸的局面,专门精心设计了一种质量上乘、包装讲究的产品:美丽牌。公司为了一炮打响,不惜投入大量人力和资金,用霓虹灯管大做广告。一天晚上,在上海闹市的夜空,出现了一座巨型霓虹灯管招牌。上面打的便是美丽香烟的广告。但是,没想到广告却出了差错,广告上的“美丽香烟”变成了“美丽烟香”!
南洋烟草公司的老板得知这一情况后,大为光火,来不及训斥手下,便急匆匆带着员工到现场,试图做出补救。在当时,用霓虹灯管招牌做广告是件新鲜事,因此,其广告招牌已经吸引了众多行人的注目观望,人们聚集在一起对此议论纷纷。老板赶到现场后,听到人们对此正在争论:
有人说:“这个广告字打反了!”
有人却不同意:“这么大的公司怎么会做错,肯定是故意的!美丽烟香,说明了美丽牌香烟,烟香诱人!”
“对,美丽烟香,一点不错。中国烟味就是比外国的烟香!”有人跟着附和。
“对,中国人就爱吸中国烟!”
……
老板听了一会儿之后,突然转怒为喜,决定不再更换广告了。因为实际上,这个错误的广告更加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效果要更好。于是,这个错误的广告就这样“将错就错”地一直放在了那里。果然,美丽香烟后来十分畅销。
在这个故事中,上海南洋烟草公司的老板所体现出来的便是一种“将错就错法”。许多时候,当你犯了一个错误之后,其结果未必就如同你想象的那么严重,也许人们根本没看出来,你着急地纠正,反而提醒了人们。甚至就如同上面故事中的,错误所带来的结果未必就是坏的呢。因为许多表面上看似“错误”的道路,未必就是死路,既然回头已经来不及了,不如索性走下去,也许也能抵达目的地。
再看下面一则故事:
某时装店的经理不小心将一条高档呢裙烧了一个洞,其身价一落千丈。如果用织补法补救,也只是蒙混过关,欺骗顾客。这位经理突发奇想,干脆在小洞的周围又挖了许多小洞,并精于修饰,将其命名为“凤尾裙”。一下子,“凤尾裙”销路顿开,该时装商店也出了名。
这个故事同样是“将错就错”的典型例子。除了商业领域,这种将错就错法常见于科学研究中和艺术表演的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在进行研究的时候,都正是因为“错误”而获得了新的发现。而一些著名表演艺术家也都坦言,在舞台上表演时难免有时候会出现背错台词、穿帮等状况,这个时候如果停下来表示道歉,反而破坏了表演的整体流畅性,影响观众的兴致,因此不如索性假装这是提前设计好的情况,观众未必会发现,甚至有时候临场的发挥反而能够出彩。
总之,将错就错法的关键就在于在遇到错误时不要惊慌失措,而要沉着冷静,以错误为跳板,取得成功。
44.排除干扰法
有这样一个题目:
一个商人先是用500元钱的价格买了一匹马,然后以600元卖了;过了几天后,商人又花700元将这匹马买了回来,然后又以800元的价格卖掉了。请问,这个商人在这次买卖中总共赚了多少钱?
这个问题在一个课堂上提出后,下面的学生给出了多个答案,有的说赚了100元,有的说赚了200元,有的说赚了300元,有的则说没赚到钱。在说出这道题目的答案之前,我们再来看另一道题:“一个商人先是用500元钱的价格买了一匹黑马,然后以600元卖掉了;过了几天后,商人又花700元的价格买了一匹白马,然后又以800元的价格卖掉了。请问,这个商人在这次买卖中总共赚了多少钱?”这个题目提出后,下面的学生立即异口同声地说出了答案:这个商人总共赚了200元钱。
而实际上,这两道题目实质上是一样的,都可以看做是商人做了两笔买卖,每笔赚了100元,总共赚了200元。而第一道题目之所以会出现那么多种答案,便是因为商人第二次买马时是以比第一次卖出价高100元的价格买回了同一匹马这一情况,给大家造成了盈亏抵消的错觉。实际上,这一信息是一个多余的信息,根本不需要考虑,解题时只需要分别算出商人所做的两笔买卖各赚了多少钱即可。
其实,在我们做事的时候,这种“信息多余”进而造成干扰的情况十分常见,这往往会使得本来简单的问题在表面上看上去复杂起来。因此,在遇到这种问题时,我们便要善于将没有价值的信息撇开来,排除干扰,从而得到问题的答案,这就是标题所说的排除干扰法。
再看下面两道题:
(1)大刘总共兄弟4个,都还没有娶媳妇,他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姐妹,那么,如果将大刘的妈妈算在内,你猜他们家总共有几个女人?
(2)某学校有20%的学生是不住校的走读生,现在从这批走读生中随机抽取60名学生,请问有多少人是不住校的走读生?
应该说,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很容易知道。但是,有些人却并不能很快地得出答案,而是要经过一番思虑后才能得知答案,其原因便在于受到了题目中的多余信息的干扰。在第一道题目中,大刘兄弟4个便是一个多余信息,尤其是这个信息和“他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姐妹”这条信息结合起来后,很容易让人产生错觉,认为他们共有四个姐妹。其实,四个人虽然每人都有一个姐妹,却是共同的,因此总共只有一个姐妹。这样,他们家便总共有2个女人。而第二道题目中,“某学校有20%的学生是不住校的走读生”是一个多余信息,因为抽样所抽取的60名学本来就是在走读生中抽取的,自然是60人全是走读生,而用不上“某学校有20%的学生是不住校的走读生”这个条件。
在人们遇到事情或者是解题的时候,往往会有一种预设,总认为所有的信息在解决问题时都是有用的,并想办法将这些信息给用上。殊不知,这恰恰给自己造成了不必要的干扰。因此,排除干扰法便是提醒我们,在利用给出的信息之前,要先考虑清楚哪些信息是有用的,哪些信息是多余的,对于多余信息,要果断摒弃。
45.心理造势法
一天,两个酒鬼得到了一瓶好酒,决定将酒平分了。但是,他们两个手头只有两个形状不同并且没有刻度的杯子,两人都不想自己吃亏,又无第三者帮两人分酒。问,采用什么办法分酒才能使两个酒鬼都觉得自己没有吃亏?
这个问题看起来似乎很难办,其实可以这样来解决:让其中的一人将酒分别倒在两个容器里,然后让另一个人选择属于自己的那份,分酒者则只能选剩下的那份。这样一来,率先挑选的人肯定会挑选自己认为多的那一份,而分酒者也明白这一点,因此会尽量将酒分得公平,以免剩下的那份少,自己吃亏。
对于这个问题,之所以很多人想不出办法,是因为他们惯性地认为要想使两人都觉得自己没有吃亏,必然得在客观上将酒分得公平。而实际上,且不说由于条件所限,无法在客观上做到公平,即使拿来两个有刻度的杯子,在客观上将酒平分,但是两个酒鬼在主观上还是觉得自己吃了点小亏的情况也是可能存在的。因为所谓的客观只能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是否公平最终是两个人心理上的感觉。现在,用上面所说的办法,即使客观上不公平,但两个酒鬼在心理上也会觉得自己没有吃亏——因为分酒者为避免自己吃亏,必然会将酒分得觉得无论对方选哪份自己都不会吃亏的程度,而选酒者则必然会选择自己认为多的那一份。针对心理上的感觉,便采用针对心理的办法来解决,这便是一种心理造势法。我们再来看下面一则故事:
有个人有天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新闻,讲的是有个小男孩老无缘无故地喊自己肚子疼,其父亲便将他带到医院里就诊。医生查不出原因,便通过特殊的光学仪器对其身体内部进行了检查,结果大吃一惊,竟然发现在小男孩的肚子里盘着一条小蛇。在询问之下,医生了解到,小男孩在几个月前曾经在野外的一口山泉旁喝水。医生推测,很可能是小男孩在那次喝泉水时,泉水旁边有蛇穴,小男孩无意间将打破后的蛇蛋中的卵黄给喝进肚子里了。后来,蛇卵在小男孩肚子里遇到适宜的条件,竟然生成了小蛇。所幸小蛇现在体型还十分小,最后,医生给小男孩吃了能引起呕吐的药,最终小男孩将小蛇给呕吐出来了。
这个看报纸的人看了这则新闻后,便发起愁来。因为他记得自己一年前在一个山里玩耍时,也曾经喝过那里的泉水。这个人回想起他那天在山里是见过蛇的,这说明那座山里是真有蛇的。并且,他在不断回忆起自己趴下喝泉水时的情景后,越来越断定自己当时是真的将一个类似蛋黄的东西给喝进肚子里去了。就这样,这个人越想越担心,最终病倒了。他一连几个月躺在床上,越来越憔悴。家里人将他送到医院,医生用特殊的光学仪器对他肚子进行了检查,并没有发现他的肚子里有异物。但是这个人就是不信,大夫也都没辙,家人只好又将他接回了家里。
这天,这家人又去请来了一个有名的大夫来,大夫在询问了这个人得病的原因后,便捋着胡须告诉病人的家人此病可治,但是要依照他的吩咐,并附耳对病人家属交代了一番,病人家属答应了。于是,这个大夫故意装出认真的样子对病人进行了一番检查,然后他告诉病人说,据他观察,他的肚子里恐怕有个异物,需要服呕吐药将其吐出来。病人一听,眼睛里便顿时亮起了光芒,使劲点了点头。
于是,在病人服用了呕吐药之后,医生和家人都守在他身旁。过了一会儿,药性发作,这个人便呕吐起来,其家人遵照医生嘱咐,趁这个人不注意,突然在他吐在地上的呕吐物中扔了一条小蛇。医生则慌忙说道:“这下好了,异物给吐出来了,原来是条蛇!”而这个人从此病也就好了。
在这个故事中,虽然在客观上这个病人的肚子里并没有一条蛇,但是他在主观上非这样认为,别人也没办法。因此,医生干脆采取了“欺骗”的方法,让他看到蛇被“吐”出来了,使他在心理上得到了解脱,病也就好了。这同样也是一种典型的心理造势法。
由上面两则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所谓的心理造势法,其实就是不再较真于客观事实,而是针对对方心理特征,采取具体措施,让其在心理上得到满足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人们在感知这个客观世界时,终究还是要依据一种主观上的感觉,许多时候,能够让人们感到满足的关键并不在于客观上,而在于主观上,因此这种思维方式其实是有着广泛的用途的。举个例子,我们逛街时,便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许多商品,尤其是服装的价格往往标价29、99、198元等接近一个整数却又差一点的数目,这并非出于偶然,而是商家故意的行为。因为微妙的心理作用,虽然只差一点没有达到某个整数,我们也会觉得似乎比那个整数便宜了许多,关于此,想必我们自己都有切身体会。其实,这里便有一些心理造势法的思路在里面。
46.求同变异法
20世纪60年代,美国七喜公司所做的一场营销策划让业界津津乐道。
在当时,美国的饮料市场几乎被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两家所霸占,人们提到饮料,便会想到可乐,而不会想到其他的东西。1968年,七喜作为一种新开发出来的饮料,想要隆重推向市场,在饮料市场中分一杯羹。但是,七喜公司的高层很担心,美国人当时已经形成了一种惯性思维,不承认可乐之外的饮料。
经过一番精心的研究和策划后,七喜公司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他们推出七喜的核心口号就是简单的一个概念——“非可乐饮料”。这个概念后来大获成功,七喜迅速打开了饮料市场,成为美国人广为接受的一种饮料。
在上面的故事中,七喜公司的营销策略里便是包含了一种“求同变异法”。其因为担心美国人习惯了将可乐和饮料划等号的固有心理,于是使自己和可乐“拉上关系”,让人们一看便立刻明白:七喜和可乐一样,是一种饮料。这一步可算作“求同”。然后,通过一个“非”字,则又使得自己与可乐区分开来,使得人们明白,这是一种与可乐不同的饮料。实际上,这又正好可以迎合一些对可乐感到腻烦,渴望品尝新的饮料的消费者的心理。这一步则可算是“变异”。
求同变异法便是这样一种方法,它对于固有的有价值的东西,采取一种“靠拢”策略,但不是全盘接受,而是在此基础上寻求突破和创新。应该说,这种策略是一种省事而又稳妥的创新方法。许多时候,我们的创新并没有必要完全从头到尾都散发着创新的气息,对于有价值的东西,完全没必要做改变,而是应该借来为我所用,只是在必要创新的地方,做一番变动,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总之,这种思维法在我们做创新时是很有实用价值的。
47.信息输出法
一天晚上,王涛的父母都去朋友家参加舞会去了,读小学四年级的王涛一个人在家。
晚上九点时,正在做作业的王涛听到门铃响,以为是爸妈回来了,直接就开了门,没想到却从门外挤进来一个戴墨镜的歹徒。歹徒掏出一把匕首指着王涛,要他不许出声。就在这时,恰巧家里的电话响了,歹徒怕引起别人怀疑,便要王涛接电话,同时用匕首抵在他后背上。于是,王涛接起电话,原来是王涛的妈妈因为担心王涛一个人在家,问他在家怎么样。王涛一只手拿着电话另一只手扶着电话筒对妈妈说:“妈妈,家里没有事,我没遇到危险,您不必马上回来!”歹徒满意地奸笑了。但是,电话另一端的妈妈听到的却是“妈妈,家里有事,我遇到危险,您马上回来!”王涛的妈妈立刻报了警,警察很快来到王涛家,将歹徒制服。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王涛在打电话的时候,使用了小小的手段。“妈妈,家里没有事,我没遇到危险,您不必马上回来!”王涛在说到黑体的字词时,悄悄用手握住了话筒,使得妈妈听到的话和歹徒听到的话正好相反。
在上面的故事中,王涛所采用的办法便可称作一种“信息输出法”。所谓信息输出法,即对所传递的信息做一番处理,使得其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达到特定的目的。故事中,王涛所使用的手段便是使得信息在不同的人那里有着不同的意思。与此类似的还有一个故事:
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护士李丽在家里,突然闯进来一个歹徒。歹徒不仅搜出了李丽屋内所有值钱的东西,而且见李丽长得漂亮,还想强奸李丽。正在这时,门铃响了,李丽如遇到救星,急忙先答应了一声,门外传来一个女孩子的声音,原来是李丽的一个女同事来借李丽一点东西。歹徒看来人是个女孩,就稍微放心了,她威胁李丽,让她说自己是她的朋友,并尽快把对方打发走,否则就将两人都杀死。李丽于是便照歹徒的吩咐做了,但是就在李丽送同事出门时,她对着门外的同事做出了“他要杀我”的口形。这个女同事一路上琢磨李丽的口形,突然恍然大悟,立刻报了警,就救下了李丽。
在这个故事中,李丽同样采用了信息输出法,她同样是对信息做出处理,使得自己说话的声音部分消失,以避免让歹徒知道,而通过口形来传递信息。
另外,我们都熟知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唐伯虎写给华府的卖身契上,每行第一个字连起来念是“我为秋香”,这其实也是一种信息输出法。类似的,历史上常见的“藏头诗”也都利用了信息输出法。
总之,信息输出法便是在特殊的情况下,对信息做出一定的处理,使得信息按照自己的设想传递出去,避免其不好的后果。这在现代社会应该说是一种必要的能力。
48.情境还原法
我们来做一道题目:
一艘轮船停泊在海面上,其右侧船舷上有一架绳梯,这架绳梯有1丈露在海面上,而潮水上涨的时速为6寸,问经过多长时间后绳梯只有7尺露在海面上。
可能许多人在经过一番计算后会得出结论:根据潮水上涨的速度,大约5小时后,绳梯便只有7尺露在海面上了。其实,正确的答案是:无论过多久,绳梯都一直是有1丈露在海面上。因为海水涨高之后,轮船也是会随之升高的呀!因此绳梯露在海面上的长度的变化,只取决于轮船本身的重量变化,而不取决于海水的涨落。许多人之所以会得出前面错误的结论,乃是在看到题目中的数字后,惯性地认为通过计算可以得出结论。其实,如果能够暂且搁置题目中的数据,想象一下题目中给出的情景,便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了。这种在脑海中将情景还原的思维方法就叫做情景还原法。
总体而言,情景还原法乃是一种感性思维。许多时候,理性思维因为信息量太多,往往会使我们陷入思维混乱中,而感性思维则往往能够帮助我们瞬间顿悟。我们再看下面一个题目:
一天,读小学三年级的姐姐给读一年级的弟弟出了个脑筋急转弯:“我站在一个高50米的楼上往下面扔鸡蛋,下面是水泥地,鸡蛋下落50米后会不会被打破?”
弟弟很聪明,他想既然这是脑筋急转弯,那么肯定是鸡蛋打不破了,于是回答道:“打不破!”
姐姐于是又问:“那你说说为什么打不破?”
这下弟弟说不出来了,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还是不知道。
你能在3秒钟内帮弟弟回答吗?
这道题目是相当简单的,许多人最终都会知道其答案是:因为姐姐本身有一定的身高,所以鸡蛋下落50米后,还没有着地。不过,得出这个结论的具体途径却有两种: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首先,我们如果用理性思维去思考的话,固然也能够得出结论,却会麻烦一些,许多人恐怕未必能在3秒钟之内得出结论。可是,如果我们采用感性思维,还原当时的情景,在头脑中想象出一个小女孩站在一栋高楼上往下扔鸡蛋的情景,那么便会立刻注意到小女孩的身高这个关键信息的存在,3秒钟得出结论一点不难。这就是情景还原法的另一个作用,即能够使得信息形象生动,使我们更容易把握。
通过上面的两个题目,我们可以知道,形象还原法有两个作用,一个便是可以使我们对于信息有更宏观的把握,避免疏漏;另一个便是使我们对信息把握得更为形象,以加快对信息的理解。这种思维法经常体现在侦探、警察们分析破案的过程中。
可以看出,情景还原法的一个关键便是要具有想象力,能够将信息在脑海中形成图像,当然,这是可以练习做到的。
49.假言判断法
看下面这个题目:
3+4在什么情况下不等于7?
注意,这不是个脑筋急转弯题目,而是要求你按照严密的逻辑进行回答。
我们想必见过类似的题目,不过这类题目一般都是作为脑筋急转弯的题目出现的,比如最常见的答案便是在赵本山的《卖拐》小品里出现的“在错误的情况下,3+4不等于7”。但是在这里,如果让我们从严密的逻辑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的话,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下面我们试着从逻辑角度来分析一下:我们知道,按照通常的理解,3+4是等于7的。而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这个答案是按照数学规则算出来的。也即是说,3+4等于7这个结果乃是在数学规则下的逻辑推理的结果。那么,根据逻辑推理的原则,当前提不成立的时候,其结论必然也不能成立。现在要想使得“3+4等于7”这个结论不成立,只要将支撑其的数学规则破坏掉,便可以了,所以我们只要随便找一个能够破坏掉我们的数学规则的假设,便能够使得这个结论不成立了。比如假如1+1不等于2,我们的数学法则便被破坏掉了,失去了这个数学规则的支撑,“3+4不等于7”这个结论便可以成立了。类似的,假如2+4不等于6,或50-17不等于33,或2×5等于36,等等,这些错误的算式只要有一个成立,便可以将我们公认的数学法则推翻了,因此都可以得出“3+4不等于7”的结论。当然,我们也可以不用算式的形式来表示,而用语言的方式表示,如“在我们约定俗成的数学法则失去效力的情况下,3+4不等于7”。
在上面题目中的解题方法,便是一种假言判断法,即假设一个前提条件,来得出后面的结论。而对于上面的结论,许多人之所以回答不出来,是因为习以为常的缘故,在他们的脑海里,认为3+4等于7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其实不然,殊不知,任何一个结论都必然是有一个前提支撑着的,没有不需要前提的绝对真理的存在。只要给出一个前提,任何看似荒谬的事情都可以在逻辑上说得通。因为既然是假设,也就不需要追究可不可能实现。按照这种思路来考虑问题,许多看似无法回答的问题都可以得到答案。比如有人问你:“如果有人将月亮放入太平洋,你如何才能将月亮捞出来?”这个问题,看起来似乎根本无法回答,因为肯定没有人能将月亮从太平洋里捞出来。但是,从逻辑上来讲的话,是可以有答案的,事实上你可以这样回答:“别人将月亮怎么放进去太平洋的,我就怎么样把它捞出来!”虽然没有人能将月亮放进太平洋,但是我们却可以做这样的假设。
总之,无论什么结论,都是有前提支撑的,假言判断法便是一种巧设前提的思维方法。利用这种思维方法,我们往往能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找到真理,并且这种思维方法对于我们打破惯性思维,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50.试探推论法
我们来看下面这个故事:
古时候,在一个小城镇上有两个好朋友,一个叫李三,一个叫张四。一天,李三想要到外面去经商,向张四借了一百两银子。因为两人关系好,张四连借据都没有写,便将钱借给了李三。不成想后来李三做生意赔了,回来后便想赖账,拒不承认借过张四银子。张四无奈,只好将李三告到了县衙。
知县升堂后,两人在堂上各执一辞,知县也无法判断。最后,知县问张四道:“你说被告借了你的银子,那么你是在什么地方将银子借给他的?”
“回老爷,我是在县城南郊的一棵树下将钱借给李三的,当天他要从那里出发,到外面去经商,我就将银子送给他,顺便为他送行。”张四回道。
知县捋了捋胡须,说道:“这样看来,这棵树对本案至关重要了,张四,你现在就去这棵树那里,告诉它本官要它前来作证,要它跟你前来。”
张四一听,感到莫名其妙,但也不敢多问,便出衙门朝南郊走去了。
而这个李三一听,也搞不清楚知县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心想反正没有借据,有没有见证人,我死不承认,你奈我何?想到这里,便放下心来。
大概等了一个时辰后,知县和堂上的衙役都显出困倦和百无聊赖的神情来,堂下的李三也觉得十分无聊。这时,知县摆出一副烦躁的样子问李三:“怎么去了这么久,现在他到了地方没有呢?”
李三便百无聊赖地回答道:“应该还没到!”
知县于是点点头,又继续等下去。
又过了半个时辰,知县问道:“现在张四该走在回来的路上了吧?”
李三点了点头,说道:“嗯,差不多刚刚开始往回走。”
过了一会儿,年轻人果然回来了,他苦笑着对知县说:“老爷,我照您的话对那棵树说了,但树并没有反应,我只好一个人回来了。”
没想到知县却说道:“好了,树已经为你作了证了,你是诚实的。”说罢,他将惊堂木一拍,呵斥李三道:“大胆刁徒,还不从实招来——既然你没有向张四借钱,怎么会知道那棵树在哪里?”
李三一听才转过弯来,只好认罪。
在这个故事中,知县先是假设李三根本不曾在张四所说的那棵树下向张四借钱,那么他肯定不知道张四所说的那棵树在什么地方。于是,他假装不经意地问李三、张四有没有到地方,而如果假设成立的话,即李三没有借钱,他肯定无法回答这个问题。而他竟然回答了这个问题,便说明假设是不成立的,所以李三在赖账。显然,知县是利用了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来进行了推论。显然,知县的这个办法并非是万无一失的,如果对于知县的问题,李三回答自己并不清楚的话,那么知县便仍旧无法断定两人谁在撒谎了。想必他只能再想其他的办法。因此,知县在这里所用的办法便是进行一种试探性的推论,先假设一种情况,看能不能得到真相,不行的话再想其他办法。这便是一种试探推论法。许多时候,我们在进行推论时,不一定一下子便能推出结论,这时便不妨用这种试探推论法,先假设,再根据结果进行判断。
试探推论法的关键便是要找到突破口,并在逻辑上要保证严密。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试探推论法只是为我们提供一种推出结论的可能性,并不能保证能得到答案。
51.具体分析法
看下面这道题目:
有个商人驾车到邻近某市去办事,他估计,如果回来时也开现在这样的速度,自己在办完事后能够在正午之前赶回来。但没想到,他在途中遇到了严重的交通堵塞,结果,他花费了比预计时间多一倍的时间才到达目的地。接下来,他按照原计划所花费的时间办完了事。最后的问题是:如果这个商人在返回时,以他去时速度的两倍的速度往回赶,能否在正午之前赶回来?
可能许多人会这样分析:商人去时多花费的时间,返回时正好补了回来,因此他正好能够在正午之前赶回来。其实这样的结论是错误的,之所以会如此,便是人们犯了想当然的错误。试想,按照商人原本的计划,他刚好够赶回来。而现在,商人去时所花费的时间是自己原计划的两倍,也正好相当于自己原计划来回一共花费的时间,那么再加上他办事所花费的时间,他办完事后便正好是正午了。即使他回来时开得再快,也难以在正午之前赶回来了。这就像是一个人昨天饿了肚子,今天吃得再饱也弥补不了昨天饥饿的感受。
许多时候,我们在看到一个问题的时候,往往都会想当然地给出答案,结果往往是错误的。甚至有时候,我们想当然得出的结论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距是令人难以想象的。我们来看下面这个故事:
在一个课堂上,一个心理学教授拿出一张纸,举在手里对大家说道:“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心理测试,你们看我手里的这张纸是一张普通的作业纸。我的问题是,如果将这张纸接连进行对折,一直折叠51次,你们猜一下会有多厚?”
结果,下面的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大概一本词典那么厚吧,有人说会有一个冰箱那么厚,其中认为厚度最大的会有一座摩天大楼那么厚。最后,教授说道:“你们的答案离真实答案太远了!我们假设这张纸的厚度是0.07毫米,那么折叠51次后其厚度为2的51次方,大约是1.576多亿公里,超过了地球到太阳的1.496亿公里的距离!”
这个故事更是典型地说明了想当然想出来的答案和真实的差距会有多大。
上面的题目和故事提醒我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要想当然地考虑,而应该对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必要时还要进行量化的计算,这样一来,我们才能避免出现想当然的错误。而这种思维方法,我们不妨称之为具体分析法。这种思维方法的关键便是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摆脱浮躁的心态,不匆忙下结论。
52.按序检验法
有这样一道思维名题:
在莎士比亚的名著《威尼斯商人》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富商的女儿鲍西娅,容貌美丽,且品德高尚,得到了许多有钱子弟的追求。不过,其父亲却想将其嫁给一个聪明人,因此在临死前给鲍西娅留下了三个盒子:一个金盒子,一个银盒子,还有一个铅盒子。父亲在遗嘱中交代,三个盒子中的其中一个放着鲍西娅的画像,而在三个盒子上则各写有一句话,其中只有一个盒子上的话是真的。如果有谁能够根据这三句话推测出鲍西娅的画像在哪个盒子中,便可以娶鲍西娅为妻。
金匣子上刻的是:“肖像不在此匣中”;银匣子上刻的是:“肖像在金匣中”;铅匣子上刻的是:“肖像不在此匣中”。
人们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纷纷前来猜匣子。镇上有一个年轻人名叫巴萨尼奥,他下定决心要赢得鲍西娅,于是也前来猜匣子。并且,最终,聪明的巴萨尼奥猜中了,并得到了鲍西娅。
你猜,鲍西娅的画像是在哪个匣子中?其推理的过程是怎样的?记住,匣子上的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话。
这个题目乍看起来,似乎是老虎吃天——无从下口。实际上,如果能够充分运用题目中给出的条件,是能够得出答案的。下面我们分析一下:我们先假设肖像在金匣子里。那么金匣子上所说的“肖像不在此匣中”便是错误的;而银匣子上所说的“肖像在金匣中”则是正确的;铅匣子上所说的“肖像不在此匣中”则是正确的。这样一来,三个匣子上的话有两句是正确的,不符合三句话只有一句是正确的前提条件,所以排除。
然后我们假设肖像在银匣子里。那么金匣子上的“肖像不在此匣中”是正确的;银匣子上的“肖像在金匣中”是错误的;而铅匣子上的“肖像不在此匣中”是正确的。这样一来,同样有两句话是正确的,不符合三句话只有一句是正确的前提条件,所以排除。
那么便可以直接推测,肖像肯定在铅匣子里。我们还可以验证一下,假设肖像在铅匣子里,那么金匣子上的“肖像不在此匣中”是正确的;银匣子上的“肖像在金匣中”是错误的;而铅匣子上的“肖像不在此匣中”也是错误的。正好满足了三句话只有一句是正确的前提条件,所以,肖像必定在铅匣子中。
显然,在上面的题目中,我们所采用的是一种一一分析,排除错误的答案,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的方法。这种方法虽然比较麻烦,却终究是能够得到答案的。其实,面对许多类似的看上去无法下手的问题,我们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我们将这种方法称之为按序检验法。
按序检验法总体上属于一种迂回的思维方法,这种方法在警察面对多个嫌疑犯时经常会用到,排除不具备作案条件的嫌疑犯,剩下的便可能是罪犯了。这种方法一般都是用于面对多个结果,又不能直接找出答案的情况下。其关键便是在遇到这种“无从下口”的问题时,不要慌,而是要冷静下来进行分析、排除。
53.实际验证法
实际验证法,乃是对于人们的抽象思维的一种补充。我们知道,抽象思维是人们将世界抽象化、系统化的一种思维方法,它消除了问题的现实细节,有利于我们更加宏观地把握世界,更方便地解决问题。但是,有些问题,一旦抽象化之后,其得出的结论虽然在理论上是正确的,却与现实不符,因此,抽象化的结论往往需要拿到现实中检验一下。我们来看下面的两道题目:
(1)在某城市的中央广场上挂着一个大钟,每到整点时,大钟便会敲响,以告诉人们时间。大钟敲响的具体办法是到几点便响几下(最多敲响12次),每两下之间则间隔5秒钟。现在,假设你走到了这个城市中,自大钟敲响第一下开始,你多长时间后能断定是12点了?多长时间你能断定是8点了呢?
(2)一只羚羊和一只老虎在草原上举行往返赛跑,其单程距离是100米,往返距离是200米。羚羊跳一下是2米,老虎跳一下则是3米,不过在相同的时间内,羚羊可以跳3次,而老虎只能跳2次。现在由你来计算一下,按照这样的步幅和频率,最后谁能赢得比赛?
先来分析第一道题目:第一问比较容易解决,12点大钟要响12次,因此,自大钟第一次响起后,再听大钟敲响11次便能断定是12点了。这中间要等11个5秒,所以可以知道自大钟第一次响起,再等55秒便能断定现在是12点了;而对于第二问,可能很多人都会惯性地依照第一问的思路来思考,认为在大钟第一次敲响后,再等7个5秒,即35秒即可断定现在是8点了。实际上这是错误的!从理论上说是如此,但放在实际中就需要多考虑一个因素了,因为大钟在敲响8次之后还可能继续响,即可能是9点、10点、11点或12点,所以要断定现在是8点,还要再多等5秒,确认大钟不再响起了,才能断定是8点了。所以正确的答案是40秒。
再来看第二道题目:对于这个问题,许多人可能会想当然地认为,在相同的时间内老虎跳2次,每次跳3米,而羚羊则跳3次,每次跳2米,这样看来,两者的速度是相同的。所以,最后的结果是两者同时抵达终点,不分胜负。这完全是从纯数学的角度去考虑了,实际上,最终的结果并非如此,而应该是羚羊取得了比赛的胜利。因为虽然老虎和羚羊的速度是一样的,但是在抵达100米的返回点时,老虎却吃了亏。因为羚羊跳50次正好是100米,而老虎由于必须跳34次而超出返回点2米。返回时同样是如此,老虎还要再吃亏2米。这样总共算下来,老虎总共吃亏了4米,所以最终是羚羊取得了胜利。
这两道题目便生动地让我们了解了实际验证法的作用。在我们对一个问题进行抽象化的理论思考的时候,往往会忽略了现实的细节,结果造成与实际情况不符,这个时候,我们便要以实际验证法作为补充,将抽象思考与现实情况结合起来,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54.追根朔源法
追根溯源法,即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一步步地不断由结果追溯原因,直到找到最后的根源的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法往往能够使我们直奔问题的实质,将问题更彻底地解决,许多时候,解决问题的办法也会变得简单起来。关于这种思维方式曾经有过一个很典型的故事:
在美国,华盛顿广场是一个非常热闹的地方,杰弗逊纪念馆大厦就在这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座建筑物表面变得十分斑驳,后来其表面竟然出现了裂痕。对这个问题,大家都感到有些奇怪,因为虽然老旧,但这栋建筑物还不应该破损到出现裂痕的地步。于是,一向尊重历史和文化的美国政府对于这件事十分重视,派出了专员去调查这个问题,希望能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大家开始都以为侵蚀建筑物表面的是酸雨,但是专员经过研究发现:冲刷墙壁所使用的清洁剂是属于酸性的,经常使用会对建筑物表面产生巨大的腐蚀作用。因为该建筑物每天被冲刷的次数远远高于其他的建筑物,所以受腐蚀最严重。
可是这个建筑物为什么每天需要冲刷呢?因为大厦每天都会被大量的鸟粪弄脏,这些鸟粪来自于燕子。
为什么每天会有这么多的燕子聚集在这里呢?因为这座建筑物上面有燕子最喜欢吃的蜘蛛。
为什么有这么多的蜘蛛呢?因为墙上有蜘蛛最爱吃的飞虫。
为什么飞虫比较多?因为在这里飞虫繁殖得比较快。
为什么这里的飞虫繁殖得快呢?因为这里有一种适合飞虫繁殖的尘埃。
为什么这里的尘埃适合飞虫繁殖?其实这里的尘埃并没有什么特殊,只是因为有充足的阳光的配合所以形成了刺激飞虫繁殖的温床。
因为有适合飞虫繁殖的温床,所以才有了那么多的飞虫,飞虫又吸引来了大批的蜘蛛,蜘蛛吸引来无数的燕子,燕子吃饱了以后就会产生大量的粪便,于是这些粪便不断侵蚀着建筑物。
这样一来,问题的根源也就找到了,针对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五种:
1.禁止使用清洁剂
2.驱赶走燕子
3.将蜘蛛消灭
4.消灭飞虫
5.将窗帘拉上
很显然,最后一种办法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于是,这个一度困惑人们的问题仅仅由一个简单的动作——拉上窗帘便得到了根本的解决。
这个故事可以说是非常形象地向我们说明了追根溯源思维法的机制。因此,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要急着去见招拆招地解决问题,而应该先静下来思考一下问题的根源到底在哪里,这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5.极限思维法
所谓极限思维法就是在想问题、考虑事情的时候,把所有的条件进行理想化的假设,当假设被一步步推向极限的时候,问题的本质往往便露了出来。
当年,爱因斯坦就是利用极限思维法,做出大胆预测,认为光的传播不是连续的,进而建立了光量子的概念,并且还根据量子论重新正确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辐射过程和固体的比热,因此,爱因斯坦获得了192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后来,有人说爱因斯坦的极限思维只能运用到量子学说理论研究上面,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爱因斯坦面对这种怀疑,给出了这么一道题目:
两个人在圆桌上轮流平放一枚大小相同的硬币,有一个规则是后放的硬币不是压在先放的硬币之上。这样一直连续下去,谁最后放下一枚硬币而使对方没有位置再放的时候,谁就将获胜。假设两个人都是高手,请问是先放的那个赢还是后放的那个赢呢?
这是一个看似复杂的问题,但是假如运用极限思维的办法它将变得很简单。如果我们把想象推到极限,假设桌子上面小到只能放下一枚硬币,或者是硬币的大小与桌子的桌面一样大小,这个时候就能得出这么一个结论:第一个放硬币的人先赢。由这样的极端思维推断,我们可以得出不管桌子多大,硬币多大,先放的那个人一定会把硬币放在圆桌中心,然后总是将硬币放在对手所放硬币为对称点,这样,先放的那个人一定会获胜。
因此,可以看出,在现实生活中,极限思维法不仅适用于高深的知识领域,在日常生活中,同样是很有用的。关键是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你能够学会将问题推向极端的情形。显然,这种思维方法的基础是人的想象力。
56.审视前提法
我们来看下面一个故事:
卡车司机老王因为有急事要回老家,将自己新买的小型卡车以12000元的价格给卖了。过了几天,买卡车的人因为急用钱又要将卡车卖出,但苦于没人买,于是他又找到了老王,声称自己只要10000元。老王一听,觉得是个便宜,便又按这个价格将自己的卡车买了回来。过了段日子,老王又将自己的卡车以11000元的价格卖给了另一个人。
老王的几个朋友听说这件事后,都觉得老王这下捡了大便宜,不过,他们对于老王究竟赚了多少钱有些争论。
其中一个同样是卡车司机的朋友认为,老王将卡车以12000元的价格卖出,又以10000元的价格将卡车买回来,这就赚了2000元;接下来,他又以11000元的价格将卡车卖出,这便又赚了1000元。如此一来,老王整整赚了3000元。说完,这个朋友眼睛都红了,琢磨着什么时候自己也能遇到这样的好事儿!
但是,另一位开饭馆的朋友却不同意卡车司机的算法。他认为,这件事应该从老王拿到12000元后算起,老王在之后做了两次交易,最后到手的只有13000元,所以老王只是赚了1000元。说完,开饭馆的老板还卖弄了一下自己一知半解的经济学知识,指出老王第一次卖车得到12000元,这里面并没有损益,只是单纯的无物交换(用卡车换钱)。而将卡车以10000元买进又以11000元卖出,正是从这中间,老王赚了1000元。
最后,一个做会计的朋友总结道:“你们都错了,我算了半辈子的账,让我来给你们算算这笔账!事实上老王真正赚钱正是在第一次卖出和买进这中间,你们想,老王以12000元的价格卖掉卡车,然后又以10000元买回来。这样,老王卡车还是自己的卡车,却平白无故多了2000元钱,这不就是赚了2000元吗?而后来老王再次将卡车以11000元的价格卖出,则是单纯的物物交换,没有损益。因此,老王总共是赚了2000元钱。”
看起来,三个人的算法都有一定的道理,那么,究竟谁的算法是正确的?
实际上,三个人的算法都说不上正确,也无所谓错误。事实上,根据题目中所给出的条件,只能算出一笔糊涂账,因为题目中少了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即老王究竟是以多少钱买进卡车的。少了这个前提条件,这个问题便根本没有结论。
上面的题目提醒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对前提条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许多时候,我们之所以苦苦得不出问题的结论,便是因为前提条件本身是不够的,根本就得不出答案,而我们却看不出这一点,只是惯性地认为必然有一个答案存在。因此,在寻找一个问题的答案而不得的时候,不妨仔细推敲一下前提条件,看是不是在前提这里出现了问题,我们不妨将这种思维称之为所谓的审视前提法。
57.归纳思维法
归纳思维法,又叫归纳推理或归纳法,是一种由特例推测出一般性的公理的推理方法。其特点是从特殊到一般,目的在于揭示事物的共性规律。这种思维方法对人们十分重要,是人们获取经验、追求真理和知识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和演绎思维并列的人们最为常用的两种思维方法之一。
事实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有归纳思维法的影子。比如,我们看到太阳似乎每天都从东边升起,于是我们得出结论:“太阳每天都从东方升起。”我们看到周围的女孩子比男孩子要羞涩一些,于是我们便得出结论:“女孩子比男孩子要羞涩一些。”有个朋友一连几次向我们借钱都没有按时还,需要我们催促,于是我们便会得出“这个人不守信用”这样的结论,进而不愿再借钱给他;我们在买葡萄时,我们会先尝一颗葡萄,发现这颗葡萄是甜的,于是我们便会得出“这个商贩所卖的葡萄是甜的”的结论,进而放心地买上一大串。可以看出,归纳推理是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在运用的一种思维方法,许多时候,在我们无意识间,便运用了这种思维方法。
不仅在日常生活领域,在各个知识领域,归纳推理也是人们最常用的工具之一。比如在数学上,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曾经写信给当时的著名数学家欧拉,提出了两个猜想。其一,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必然是两个素数之和;其二,任何一个大于5的奇数,必然是三个素数之和。这就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的猜想。我们以第一个为例来看一下其推理过程:
4=1+3(两个素数之和)
6=3+3(两个素数之和)
8=3+5(两个素数之和)
10=5+5(两个素数之和)
12=5+7(两个素数之和)
14=7+7(两个素数之和)
正是在这些例子的基础上,哥德巴赫得出了“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必然是两个素数之和”的结论,当然,他所举出的例子要多得多。
此外,我们在给一个事物下定义时,往往也运用了归纳法。比如“雕塑”这个东西,我们可以将之定义为:此为一种造型艺术,是通过塑造形象或者有立体感的空间形式来展现美的一种艺术形式。不仅是下定义,总结一类事物的特点,也要用到一种归纳法,同样以“雕塑”为例,这种物品的特点便是优美动人、轮廓清晰、紧凑有力、有立体感等。
总之,归纳推理法无论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是在严肃的知识领域,其都是一个基本的方法。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对归纳推理法定了一个三段论推理形式:
前提1:王五会变老;
前提2:马九会变老;
结论:所有人都要变老。
又如:
前提1:这个城市里的这个女人很漂亮;
前提2:这个城市里的另一个女人也很漂亮;
结论:这个城市里的所有女人都很漂亮。
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这种推理法乃是一种最典型的归纳法,对于我们非专业领域的人而言,掌握了这种方法便基本算是掌握了归纳思维法。
需要指出的是,归纳思维法所得出的结论乃是一种不确定的真理,即其前提只是推出结论,却并不确保结论的正确性。比如上面所举的第二个例子,由“这个城市里的这个女人很漂亮”和“这个城市里的另一个女人也很漂亮”而归纳出的“这个城市里的所有女人都很漂亮”的结论很明显便是不可靠的。一旦在这个城市里看到一个丑女人,这个结论便会宣告被推翻。而即使上面的第一个例子,也不能保证完全正确,因为也许有人真的会永葆青春,只是你没有看到罢了。而一旦有这样一个人,“所有人都要变老”的结论便要被推翻。再以我们前面所举的人们凭借经验得出的“太阳每天都会从东边升起”的结论为例,这看上去似乎是绝对的真理,其实也不一定,因为说不定哪天太阳系出现变数,太阳就不再每天从东边升起了。总之,要明白,归纳推理法所得出的结论都是一种要不断接受验证的“真理”。
不过,虽然并不确证,但是这种并不能确证的“真理”往往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巨大的帮助,正是凭借这些不确证的真理,我们才能感觉周围的世界不是一团乱麻。比如我们正是通过一个人在几件事上的表现,才能对这个人的品质有个大致判断,以确定该如何和他相处。另外,不仅是这些常识性的应用,善于利用归纳思维,往往能够帮助我们有一些好的有用的发现,解决一些难题。比如牛顿发明万有引力定律,便是看到苹果要落在地上,又发现其他的东西也都有落在地上的趋势,所以他得出 “地球上所有的物体都有靠向地面的趋势”的结论,并通过进一步研究,他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下面我们再来看下面一个故事:
杰瑞出身于美国一个贫苦家庭,其姊妹好几个,而其父亲因病在杰瑞13岁时便去世了。因此,杰瑞很小便做起了擦鞋匠,以挣钱养家。但是杰瑞很爱动脑筋,在擦鞋的过程中,他经常听到有前来擦鞋的黑人顾客抱怨自己的头发是卷曲的,并表达了想要有一头直发的愿望。杰瑞听到这样的抱怨多了,便想到了一个主意,他找到一个化工厂的老板,问他能不能试着生产出一种能让卷曲的头发变直的化工品。结果,这个老板最终生产出了这种商品。于是,杰瑞便将这种东西买下来,并注册了商标,然后拿到市场上去卖,结果这种东西果然大受欢迎。杰瑞凭此一下子成了百万富翁。
在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杰瑞之所以能够发财,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因为他善于利用归纳思维法——他通过一些擦鞋顾客的抱怨,进而推断出许多头发卷曲的人都希望自己的头发能够变直,进而去寻找能满足这些人需求的产品,进而发了财。由此也可以看出,如果善于利用归纳思维法,我们往往能够找到别人所忽视了的机会。
可以看出,归纳思维法的关键便是要善于观察,并处处留心,勤于思考。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运用归纳思维时,要时刻保持一种怀疑态度,知道这只是一种有待检验的规律,要具有一种随时验证以更加确保它的正确性的积极意识。
总之,思维都是训练出来的,要想熟练地掌握归纳思维法,我们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自己的这种思维能力。其实,我们可以试着给司空见惯的事物下定义、总结事物的特征等,以此来锻炼我们的这种思维。比如,我们便可以试着对“家用电器”这个词下定义:近代以来出现的,必须以电作为动力,放置在家中,能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某方面的方便或者供人们消遣娱乐的一种发明。
58.系统思维法
创造,并不一定要完全通过自己的单打独斗,通过综合别人的经验成果,进行合理的整合,利用系统效应,形成具有新功能的事物,同样也是创造。这就要求我们要具有系统思维的能力。实际上,人的思维基本可以分为分析思维和系统思维两类。分析思维是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整体到部分的思维方法;系统思维则是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统观全局,由部分到整体的思维方法。进行分析固然重要,但系统思维同样是进行创新思维的必要能力。因此,提高创造力,就必须提高自己的系统思维能力。
材料综合
材料综合是一种最常见的综合方法,它把不同的、零散的材料作为要素汇集起来,形成一个系统,从而得到新的功用。
20世纪30年代,欧洲大陆正处于战争的阴云之下,纳粹德国正在加紧进行扩军备战,二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就在这时,英国一位作家出版了一本小册子,在册子中,他详尽地介绍了德军的战力情况,其中包括德军的各集团军情报、军区位置,甚至就连一些刚刚组建的新军情况和一些中层军官的简历,这本小册子都有涉及。这大大暴露了德军的实力,而且有的内容完全是属于高度机密的。
德国情报部门得到这个情况后,相当震惊,于是秘密将那位英国作家绑架到德国进行审讯。然而审讯的结果却让所有的人感到不可思议,那位作家竟然说他的写作材料全部来自于德国公开出版的报刊!原来,这位作家长期以来注意寻找有关德军的各种信息,并将它们分门别类地搜集并整理出来,甚至连报纸上的结婚启示和广告也不放过。这样,经过几年的材料综合,再加上自己的分析,于是形成了这本书。
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内容和材料,经过有心人的分析综合,立刻变成了价值极高的情报。这无疑也是一种创造。
方法综合
同样的一个方法,放到不同的系统中,将会起到不同的作用。这种方法有助于取长补短,强强联合,从而形成更新更好的创造和设想。
说起拉链,一般人都会想到它是应用在衣服、皮包等物上的。你能想象在人的腹部装上拉链吗?
美国的一名外科医生史栋就做到了这一点。他常年给人做外科手术,有的内脏手术需要进行多次的开腹,这不但给病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而且还十分容易导致病人的大出血,造成危险。史栋在一次很偶然的机会想到了拉链的原理:利用链牙的凹凸结构,在拉头的移动中,从而实现牢固的嵌合和脱离。于是萌生了将拉链安置在病人身上的想法,尽管当时受到了很多的质疑,但是史栋还是进行了一次尝试,他将一条七寸长的拉链移植到了一名胰脏病人的腹部,并获得了成功。这种拉链可以在病人身上使用一到两周,术后摘除,从而大大减少了病人的手术痛苦和危险性,也方便了手术操作,更换一次止血纱布,现在只需要五分钟的时间。
史栋将拉链的原理和方法综合到了手术操作上,从而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医疗技术。
现代社会的发展,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各学科之间的概念、理论、方法等越来越可以相互渗透和转移,从而为方法综合带来了广阔的前景。
分合综合
系统思维,并不是一味地要求人将事物都看做一个个的个体,然后试图将其整合为整体。其实任何一个事物本身,它在是一个个体的同时,又都自成一个系统,有时先将它分离,然后再进行合并,往往能够获得一种新的产物和发现。这即是“分合综合”的要求。
创立大陆漂移学说的法国气象学家魏格纳有一次卧病在床,百无聊赖之际,他盯着床头墙上的世界地图思考起来。突然,他发现南美洲和非洲的海岸线轮廓曲线相当相似,这两个大陆,似乎是被生生割裂开来的。这一发现使他惊奇不已,为什么会是这样呢?难道只是巧合吗?魏格纳在进一步研究中更惊奇地发现,其实,把几大洲的轮廓从地图上剪下来,然后进行拼凑,差不多正好能拼成一个圆形!这就证明了南美洲和非洲的轮廓并不是巧合,魏格纳大胆地猜测,莫非几个大陆过去是连成一体的?在他这个假想学说的指引下,很多生物学家、地质学家和考古学家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终于以大量的事实,确立了大陆漂移学说的理论。
魏格纳成为了活动论地质学的先驱人。
如果把整个地图看成一个系统,那么上面的一块块大陆图案就可以看做是一个个要素。魏格纳正是能从整体中分离出这些要素,然后再进行合并思维,先分后合,从而得到了这一重大发现。
系统思维,不但需要我们有善于综合的头脑,也需要能够分离的眼睛。
59.辩证思维法
辩证思维法,是指以变化、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的思维方法。一般人们认为,辩证思维是与逻辑思维相对立的一种思维方式。在逻辑思维中,事物一般是“非此即彼”、“非真即假”,而在辩证思维中,事物可以在同一时间里“亦此亦彼”、“亦真亦假”。我们来看下面这则故事:
古时候,有个佛寺的老和尚在屋里打坐,身后站着一个小和尚。这时,从门外传来两个年轻和尚争论的声音,两人对于佛经中的一段话的理解有些出入,都认为自己的解释是正确的,并试图说服对方。过了一会儿,两人争论不下,其中一个和尚便走进老和尚屋里,请教老和尚道:“师傅,对于《金刚经》第二章,我的观点是这样的……您觉得我这样理解对吗?”老和尚听了,便点点头。这个年轻和尚一听,便高高兴兴地作了一下揖,转身出去了。过了一会儿,争论的另一方也进来了,他问老和尚道:“师傅,对于《金刚经》第二章,我是这样理解的……您觉得如何?”没想到老和尚这次又点了点头,年轻和尚一听,也满意地出去了。
这时,站在老和尚身后的小和尚感到迷惑了,明明刚刚两个师兄的观点完全不一样,甚至还有些相互冲突,为什么老和尚都说他们是正确的。于是,小和尚忍不住问道:“师傅,刚才两位师兄的观点,完全是不一样的,所以他们才会争论。我想,要么是大师兄对,要么是二师兄对,怎么会两个人都对呢?”老和尚于是睁开眼看了小和尚一眼,说道:“你也对!”
故事中的老和尚的做法所体现出的便是一种典型的辩证思维。许多时候,事物的对与错都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就故事中而言,两个年轻和尚对于一段佛经的理解的角度、方法,乃至个人的经历有所不同,其理解便难免有所出入,不一定有对错高下之分,正是基于此,老和尚才会有令小和尚感到疑惑的举动。
其实,不止是对错,高与低、左与右、好与坏、优势与劣势、谦虚与张狂、积极与消极等所有相矛盾事物,用辩证的眼光来看,都只是相对的,而非绝对,并且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相互转化。而具体到我们的现实之中,我们常常用到的辩证思维法便是对于“好事与坏事”、“优势与劣势”的辩证理解。
古时候,有个国王有7个女儿,个个都十分漂亮,她们都有一头乌黑亮丽的头发。国王很爱这7个公主,专门找工匠精心制作70个发卡,给每个公主分了10个。
一天早上,大公主醒来后,发现自己的发卡少了一个,怎么也找不到。于是,她眼珠子一转,便悄悄去二公主的房间,拿走了一个发卡;而二公主发现自己的发卡少了一个后,便悄悄去偷了一个三公主的发卡;就这样,接下来的几个公主都采用了这个办法,最后,变成了七公主的发卡少了一个。
没想到过了几天,隔壁国家的年轻英俊的王子前来拜访这个国王。他对国王说:“前几天,我的百灵鸟从贵国叼回去一个美丽的发卡,这么贵重的发卡一定是公主们的。我想,这是上天赐给我的缘分,因此我请求您把丢失发卡的公主嫁给我!”国王一听,十分高兴,将七个公主都叫了来,问她们谁丢了发卡。这七个公主一看到英俊的王子,都喜欢上了他,纷纷想说自己的发卡丢了一个,但是明明自己的头上的发卡一个也不少,都懊恼地沉默着。只有七公主站了出来,声称自己的发卡少了一个。结果,王子便高兴地娶了七公主。
这个故事,便是一个坏事变好事的典型。再看下面这个故事:
一天,一个商人遇到了强盗,他拼命奔跑,最后跑到了一个山洞里。但是,最终,强盗循着商人火把的光芒,追上了商人。强盗不仅抢走了商人的钱财,而且还夺走了他的火把。强盗拿着火把离开后,商人才发现,自己因为慌不择路,已经跑到了迷宫似的山洞深处,现在没有火把,自己恐怕是要死在漆黑的山洞里面了。
但是,令人意外的是,最终因迷路而死在山洞里的是有火把的盗贼,而商人则最终走出了山洞。原来,盗贼的火把只是使他不被山洞的墙壁和乱石所碰到,但是他找来找去,也没有找到出口,最后疲惫地累死在了山洞里。而商人则因为没有火把,他的眼睛便对从外面透进山洞的微光很敏感,循着这缕微光,商人最终走出了山洞。
在这个故事里,强盗拥有火把,具有走出山洞的优势,最终却死去;商人没有火把,处于劣势,却死里求生,这便典型地体现了一种优势与劣势都是相对,而非绝对的辩证法。
除了对于好坏、优劣的辩证眼光外,辩证思维在我们现实中的另一个常见表现便是提醒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而非一成不变地看问题。我们来看下面一个故事:
在靠近长城一带居住的人中,有位性格开朗并擅长推测吉凶的老头。一天,老头的马无缘无故跟着胡人的马跑了,老人的家人都很愁苦,只有老头并没有因此事而不高兴,好像根本没有发生这件事一样。而附近的邻居听说这件事后,都纷纷前来老头的家里安慰这个倒霉的人家。但是,没想到老头却说道:“说不定这件事是一件好事呢!”大家一听,都很不理解,只是觉得老人可能老糊涂了。没想到的是,过了几天,老头家马又跑回来了,并且还带回来两匹胡人的品种更为优良的马。老头的家人因此感到很高兴,但老头却并没有因此事而流露出开心的表情,依旧像是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似的。这次邻居们又听说了,于是前来祝贺老头一家。没想到老头又不阴不阳地说了句:“这件事可能未必是件好事呢!”大家又同样把他当做了老糊涂。没想到过了一些天,老头的话又应验了,他儿子在骑着胡马去放牧时,因为胡马性子刚烈,将他从马上摔了下来,并摔断了大腿,成了一个瘸子。人们听说这件事后,又一起来到老头家里探视并安慰。没想到的是,事情已经坏到这种份上,老头竟然又说道:“这件事可能是件好事呢!”这次老头的妻子看着自己的儿子成了残疾,都实在忍不住骂了老头。不过,没想到的是,几年之后,胡人大举侵犯边塞,于是,汉政府便在边塞征兵,所有的青壮年都被抓去做了壮丁,并因战事不利,十有八九都战死在了沙场。但是,老头的儿子因为腿瘸的缘故,便没有被抓去,因此保住了一命。显然,老头的话又应验了。
这个故事是西汉时期的《淮南子·人间训》中的一个故事,其形象地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处在不停的变动之中,暂时看起来是好的事情,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成了坏事,而坏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则可能变成好事。
综合上面的几点,辩证思维法乃是一种十分实用的思维方法,它提醒我们,面对正面、积极的因素,要看到其负面、消极的一面;相反,面对负面、消极的因素,也要看到其正面、积极的一面。同时,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要囿于一时的现象。做到了这些,我们在做事时便能更加的沉稳、睿智。另外需要提醒的是,许多时候,事物从负面向正面的转化,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因此,我们还应该积极主动地创造这种转换条件。
60.演绎思维法
演绎思维法,简而言之,就是一种由已知推断未知的思维方法。其是根据已知的命题,遵循严格的逻辑,推导出新的命题。与归纳思维往往得出有待检验的结论不同的是,演绎思维所推出的结论是一种确定的结论。只要其前提是正确的,其结论便是正确的。与归纳思维相对应,演绎思维是人们的另一种追求知识和真理的重要思维方式。我们来看下面这个故事:
在一次演讲中,美国著名物理学家费米问大家这样一个问题:“诸位知道芝加哥需要多少钢琴调音师吗?”费米接下来却对大家说道:
“现在我试着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假设芝加哥有300万人口,每个家庭有4口人,其中,有1/3的家庭有钢琴。那么芝加哥总共便有25万架钢琴。一般而言,每年需要调一次音的钢琴只有1/5,这样的话,一年需要调音5万次。在一天里,每个调音师能调好4架钢琴,除去休息时间,按他一年工作250天算,其总共能够调好1000架钢琴,是所需要调音量的1/50。如此算来,芝加哥大概共需要50位调音师。”
经费米这么一解释,下面的观众都恍然大悟,认为费米的方法是令人信服的。
上面的故事中所体现的是一种典型的由因到果的演绎思维法,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由结果推测原因的故事:
日本东京的大泽雄一警探接到了一个报警电话,对方声称自己的妻子在洗澡时虚脱而死。大泽雄一赶到报案人的家中时,发现一名叫做小田信子的女子裸体死在了浴缸之中,身上没有任何暴力袭击的痕迹。不过令人奇怪的是,死者瞳孔严重放大。据报案者也就是死者的丈夫说,妻子在洗澡时自己在卧室里睡觉,醒来后才发现妻子已经因为虚脱而死了。最后,警察还在卫生间垃圾篓里找到了看上去是刚用过的两支注射器,丈夫对警察解释说是自己注射药物所用的。
大泽雄一警探凭借直觉感觉这件案子没那么简单,他开始对整个案子进行了思考,最终他将死者的瞳孔放大这一反常现象作为了切入点。一般而言,瞳孔放大往往是因为被注射了麻醉剂。考虑到死者是因为低血糖虚脱而死,死者很可能是被注射了过量的胰岛素。接着,警方对死者丈夫调查的结果也发现,他并没有发生什么感染或病变,因此根本没有注射药物的必要,他显然撒了谎。如此一来,便环环相扣,可以推测出极有可能是死者丈夫对妻子注射了过量的胰岛素,结果导致了妻子的死亡。通过进一步的调查取证,死者丈夫最终不得不认罪。
在这个故事中,大泽雄一侦探破案的关键便是通过对于死者瞳孔放大这一奇怪现象进行了丝丝入扣的逆推,并结合其他疑点,最终找到了案件的真相。这里,其所运用到的便是一种演绎思维法。
其实,上面的两个故事便典型地代表了演绎思维法的两种基本模式,即“由因到果”和“由果到因”。具体到现实应用层面,“由因推果”推理法的作用往往能够增强我们的预见性,而“由果到因”推理法则能够帮助我们分析事物的原因和原理,增加我们的知识。应该说,这两种思维方法都是我们每个人常用的思维方法,比如我们听到打雷之后,知道马上要下雨了,这其实便是一种“由果到因”的演绎推理;而当你无法开机时,你马上想到可能是电源没有插好或者是电脑坏了,又或者是停电了,这便是一种“由果到因”的演绎推理。不过,这里所举的例子都只是对于演绎思维比较“小儿科”的应用,如果我们能够将演绎思维进行创造性应用的话,往往能够创造巨大的价值或者解决一些看似无从下手的难题。我们来看下面两则故事:
菲利普·亚默尔是美国一家肉类加工厂老板,他习惯每天早上浏览一下当天的报纸。这天,亚默尔来到办公室以后,习惯性地坐下来翻看报纸,他漫不经心地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墨西哥疑似发生瘟疫。就在他要习惯性地将这一页翻过去的时候,他突然想到了什么,脑子飞速地旋转起来:如果墨西哥发生瘟疫,那么肯定很快就会传到与其接近的加利福尼亚州和德克萨斯州。而这两个州是美国肉类的主要提供地,一旦发生瘟疫,整个美国的肉类供应势必紧张,价格则会飞涨。
想到这里,亚默尔立即派人前往墨西哥打探虚实。当他得知这条新闻是真的之后,马上筹措了一大笔资金,前往加州和德州购买了许多生猪和肉牛,并将其运往远离加州和德州的美国东部。大约一个月之后,情况果然如亚默尔所预料,瘟疫从墨西哥传染到了加州和德州,两州的肉类被严禁外运。如此一来,美国市场上肉类奇缺,价格飞涨。此时,亚默尔则瞅准时机将自己囤积的肉类高价出售。最后,仅仅两个多月的时间,亚默尔便赚了将近1000万美元!
再看另一则故事:
大侦探福尔摩斯第一次和华生医生见面时,开口便说:“我敢肯定,你去过阿富汗!”
华生对此颇感惊讶,因为他的确去过阿富汗,于是他说道:“你怎么知道,肯定有人告诉过你吧!”
福尔摩斯却笑着说:“不不,这不需要别人告诉,我只需要看你一眼,便能推测出这个结论。”
“你说来听听!”华生好奇地问。
福尔摩斯轻松而不紧不慢地说道:“你的风度看起来是个医生,却具有军人的气概。所以我推测,你是个军医。
“你脸色黝黑,但你的手腕却黑白分明,这么看来,你原本的肤色应该是白色,所以你肯定是去了热带地区,在那里晒黑了。
“你面容憔悴,这说明你刚刚生了场大病,并且还历尽艰辛。
“你的左臂看上去很僵硬,显然是受过伤。试问,一个英国的军医,曾历尽艰辛,手臂还受过伤,除了阿富汗,还能在什么地方?”
华生一听,十分钦佩。
上面的两则故事便是对于演绎思维法进行创造性应用的典型例子。由此我们也可看出创造性地利用演绎思维的巨大价值。总之,如果能善于运用演绎思维法,你便往往能够在看似混乱无序的现象后面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进而创造价值。需要指出的是,演绎思维法除了要保证在推理过程中逻辑的严谨性之外,还有一个关键——即其作为推理的前提一定要正确,否则无论其推理过程多严谨,其结果也是错误的。以前面的故事为例,如果亚默尔当初并没有对“墨西哥发生瘟疫”这件新闻进行核实,便匆忙做出了后来的举动,那么,万一新闻并不属实,即使亚默尔的推理多么具有创造性,多么丝丝入扣,恐怕最终他都是白忙活一场,乃至还要赔进去一大笔钱。因此,对前提条件进行验证,以确保其准确性,这是我们在运用演绎思维法时需要格外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