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主◎
【题解】
本篇以阐述人生观为主旨。所谓“养生主”,即指养生之道。主,指主宰者,即道。庄子说的这个养生之道,就是“缘督以为经”,意思是不要为善去求名,不要因做不好的事而遭受惩罚,顺乎自然之中道,就可以“保身”“全生”“尽年”。他以庖丁解牛为喻,指出应当“以无厚入有间”,避开一切矛盾冲突,使自己在纷繁的社会中“游刃有余”。庄子的这种人生观强调的是精神上的自由,即顺乎自然天性,“安时处顺”,听任命运的安排,不要人为地做什么。这种人生哲学有一定的消极性。
【分节导读】
此节作者提出顺乎自然的养生之道。生有涯而知无涯,以有限之生追寻无限之物必疲役身心。人要顺乎自然,不因追名逐利殚思竭虑伤身害体,也不因恣意妄为触犯法律遭刑法所罚。
【原文】
吾生也有涯 [1],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2];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 [3]。缘督以为经 [4],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 [5],可以尽年。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注释】
[1]涯:边涯,界限。[2]殆(dài):疲困。[3]为善无近名:做善事不要有求名之心,做恶事不要遭受刑害。[4]缘督以为经:顺着自然之道以为常法。缘,因循。督,人身前中部的脉络为任脉,人身后中部的脉络为督脉。任、督二脉为人体奇经八脉的主脉,主呼吸。[5]亲:精神。
【译文】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穷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会陷入疲困;既然这样还要汲汲追求知识,就会更加疲困不堪了!做善事不要有求名之心,做恶事不要遭受刑戮之苦。把顺应自然作为养生的常法,便可以保全身体,可以保全生命,可以培养精神,可以尽享天年。
⊙品庄悟道⊙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将“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看成很高的智慧,认为人的生命由天所赐,人理应尽己所能尽享天命。《养生主》的目的在于阐明修养精神的重要性,庄子清楚地指出了“保身”“全生”“养亲”“尽年”的方法——顺应自然。在庄子看来,刻意追求外物,不管是求名求利,还是求学求知,都有违自然之道,人不应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穷无尽之物,而是要学会安时处顺。
但儒家却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和庄子相反,孔子十分热衷求知,对求知,儒家的名言是“学如不及,犹恐失之”。与此同时,也有很多人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心甘情愿地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知识中去。
因此,对“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们见仁见智。对一些人来说,恬淡安稳,轻松愉悦地过完一生最重要。但对另一些人来说,就是因为生命有限,所以才应该充分利用时间,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造福他人。
【分节导读】
此节以庖丁解牛的故事喻处世之道,以解牛之法写处世之法。在作者这里,万物皆出于道,社会与牛相通,解牛与处世相通。解牛需了解牛之肌理,处世需了解世情规律;解牛需“以无厚入有间”,处世需规避矛盾障碍;解牛需“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处世则需多观察,多思考,谨言慎行。解牛之刀一如经世之人,善解牛者刀不易折,善处世者人不易损。庖丁目无全牛,而世界在善处世者眼中则开阔无碍。
【原文】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1],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 [2],砉然响然 [3],奏刀然 [4],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 [5],乃中《经首》之会 [6]。文惠君曰:“[7],善哉!技盖至此乎 [8]?”
庖丁为文惠公解牛。
庖丁释刀对曰 [9]:“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也。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10]。依乎天理 [11],批大郤 [12],导大窾 [13],因其固然 [14]。枝经肯綮之未尝微碍 [15],而况大乎 [16]!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 [17],折也 [18]。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19]。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20]。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 [21],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 [22],视为止 [23],行为迟。动刀甚微,然已解 [24],牛不知其死也,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25],善刀而藏之 [26]。”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刀用了十九年,还像新的一样。
牛骨节有间隙,刀刃没厚度。
要按照牛的身体结构动刀。
【注释】
[1]庖(páo)丁:名叫丁的厨师。文惠君:战国时魏国国君,因魏后迁都大梁,又称梁惠王。[2]踦(yǐ):通“倚”,屈膝抵住。[3]砉(huò):象声词,皮骨相离时的声音。[4](huō):刀解剖东西所发出的声音。[5]桑林:殷商时代的乐名。[6]经首:尧时乐名。会:韵律,节奏。[7](xī):同“嘻”,赞叹声。[8]盖:通“盍”,何。[9]释:放。[10]官知止而神欲行:耳、目等感觉器官的作用停止了,而运用心神。[11]天理:自然的纹理。[12]批大郤:劈筋骨的间隙。批:击,砍。郤(xì),通“隙”,筋骨的间隙。[13]导:引刀而入。窾(kuǎn):空处,指骨节间的空隙。[14]因其固然:顺着牛体本来的结构。[15]枝:枝脉。经:经脉。肯:附着在骨头上的肉。綮(qìnɡ):筋骨盘结处。[16](ɡū):大骨。[17]族庖:一般的厨师。[18]折:斫,劈砍。[19]硎(xíng):磨刀石。[20]恢恢乎:宽绰的样子。[21]族:交错盘结处。[22]怵(chù)然:小心谨慎的样子。[23]视为止:视力在一个点上集中下来,比喻眼神专注。[24](huò):分离,解散。[25]踌躇(chóu chú):从容自得的样子。[26]善:拭,擦。
牛不知自己死了,像土溃散在地。
文惠公听庖丁谈解牛,悟养生之道。
【译文】
庖丁给文惠王宰牛,手接触的地方,肩倚着的地方,脚踩着的地方,膝抵住的地方,发出哗哗的或轻或重的响声,进刀时发出哗啦啦的响声,没有不合乎音律的。合乎《桑林》舞曲的节拍,又同于《经首》乐章的韵律。
文惠王说:“啊,好极了!您的技术怎么能达到这般高超的地步呢?”
庖丁放下刀回答说:“我所爱好的是道,已经超越技术了。我刚开始宰牛的时候,所看到的无非是牛。三年以后,未尝看见整个的牛了。到了现在,我只用心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耳目等感官的作用停止而心神在运行着。依照牛体的自然纹理,劈开筋骨间的空隙,引刀入骨节间的空隙,顺着牛体本来的结构动刀。那些经络相连、筋骨聚结的地方都不曾有什么妨碍,更何况大骨头呢!好的厨师一年更换一把刀,他们用刀割筋肉;一般的厨师一个月更换一把刀,他们用刀砍骨头。现在我这把刀已用了十九年,所宰过的牛有几千头了,而刀刃好像在磨刀石上新磨过的一样锋利。因为牛骨节是有间隙的,而这刀刃却薄得没有厚度,用没有厚度的刀刃切入有间隙的骨节,这其中宽宽绰绰的,当然会游刃有余了。所以这把刀子用了十九年还像新磨的一样。即便如此,每遇到筋骨聚结的地方,我见了知道不容易,小心谨慎,视线专注,动作慢下来,动刀很轻微,牛体哗啦啦就分解开了,牛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呢,像土溃散在地。这时我提刀站立,环顾四周,感到心满意足,将刀擦净收好。”
文惠王说:“好啊!我听了庖丁的这一番言语,得到了养生之道。”
⊙品庄悟道⊙
游刃有余
牛的骨节间有间隙,刀却薄到几乎没有厚度,用没有厚度的刀子插入牛的骨缝中,刀子还能来回游动。同是解牛,有人一个月就要换一把刀,可庖丁解了十九年的牛,刀子依然光洁如新。这就好比现实生活中,做同样一件事情,有人觉得非常困难,心力交瘁,有人却得心应手,轻轻松松。做事如同解牛,不能一上来就动手开解,而是要先观察,在对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再从一个恰当的角度下手。
凭蛮力做事,往往事倍功半,而如庖丁般多动脑、用巧劲儿,则事半功倍。庖丁在解牛时遵循的是“依乎天理”“因其固然”的原则。人们大可以将该原则推而广之,所谓“天理”其实可以看作事物发展运动的规律,“固然”可以视作事物的性质、特点。把尊重规律,因事制宜作为处事的前提,事情往往也就成功了一半了。
【分节导读】
此节用天生独脚之人引出对“非常”的思考。当人被固有的观念局限,将顺乎自然却与众不同之物当做非常,必引发不必要的烦恼和困惑。作者的养生以养神为重,其用“畜乎樊中”的雉鸡象征精神被束缚住的人。精神自由若被牺牲,即使物质丰盈,也无法达到自在逍遥的境界。
【原文】
公文轩见右师而惊曰 [1]:“是何人也?恶乎介也 [2]?天与,其人与?”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
泽雉十步一啄 [3],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 [4]。神虽王 [5],不善也。
草泽中的野鸡虽觅食艰难,却不求被养于笼中。
【注释】
[1]公文轩:姓公文,名轩,宋国人。右师:官职名,这里指一个当过右师的人。[2]恶乎:何以。介:独,指仅一只脚。[3]泽雉:草泽中的野鸡。[4]蕲(qí):求。樊(fán):笼子。[5]王(wànɡ):通“旺”,盛,饱满。
【译文】
公文轩看到一个当过右师的人不禁吃惊地说:“这是什么人呢?怎么只有一只脚呢?是天生就这样,还是人为造成的呢?”他想了想自语说:“是天生的,不是人为造成的。天生此人使他只有一脚,因为人的形貌是天赋予的。所以知道他这是天生的,不是人为造成的。”
草泽里的野鸡走十步才啄到一口食,走百步才饮到一口水,但它并不祈求被养在笼里。在笼中神态虽然旺盛,但并不自在。
【分节导读】
此节通过秦失在老子葬礼上的表现阐释对死亡的看法。人顺应自然而生,顺应自然而死,人若为顺乎自然之事痛苦就违反了自然法则,他所感受到的痛苦就相当于 “遁天之刑”。此节用薪火喻生死之变化——古人以薪裹动物脂肪燃烧取光,脂膏燃烧转化为光——让人领悟由生入死亦通薪尽火传,无非是一种形式上的转化,无需悲伤。
【原文】
老聃死 [1],秦失吊之 [2],三号而出。
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
曰:“然。”
“然则吊焉若此,可乎?”
曰:“然。始也吾以为至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 [3],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 [4],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 [5]。”
指穷于为薪 [6],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秦失去吊唁老聃。
【注释】
[1]老聃(dān):即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时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曾做过周朝管理典籍的史官。[2]秦失:老子的朋友,也可能是庄子杜撰的人名。[3]向:刚才。[4]遁天:逃避自然。倍:通“背”,违背。[5]帝:天帝,自然之主。县解:解除倒悬。县,通“悬”。[6]指:通“脂”。薪:柴。
生命若薪尽火传。
【译文】
老聃死了,秦失去吊唁,号了三声就出来了。
弟子问说:“他不是您的朋友吗?”
秦失说:“是的。”
“那么像这样吊唁是待朋友之礼吗?”
秦失说:“是的。开始我以为他是至人,但现在觉得并非如此。刚才我进去吊唁时,看见有老年人哭他,如同哭自己的孩子;有少年人哭他,如同哭自己的父母。这些人聚在这里吊唁,必定有不想来吊唁而来吊唁的,不想哭的而哭了的。这是逃避天意,违背实情,忘掉了人之生死寿夭皆禀受于自然,古时候称此为逃避自然的规范。正该来的时候,老聃应时而生;正该去的时候,老聃顺时而去。安心时运而顺乎自然变化,哀乐便不能侵入心灵,古时候把这种解脱称为天帝解除人的倒悬。”
油脂做成烛薪燃烧是有穷尽的,火却传续下去,没有穷尽的时候。
⊙品庄悟道⊙
薪尽火传
燃烧的薪总有烧尽的时候,人的生命也有结束的那天。然而,在一支薪即将烧尽之时,将火引到另一支薪上,火就可以传递下去。人也如此,人会死,而人予他人的影响却不会随着他的死而消失。譬如庄子本人,其思想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钻研、解读,至今仍散发着夺目光芒。从这个角度看,人死了并不代表人不再存在, 死亡只意味着人的存在形式发生了变化。
庄子在这里用火来喻人的存在并非偶然,火对人类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火为人赶走黑暗,带来光明,赶走寒冷,带来温暖,火让人结束茹毛饮血的生活,进入文明时代。中国自古就有崇拜火的传统。在中国神话里,火神名为“祝融”,寓意“光明永在”。所以,“火传,不知其尽”,于小,体现了人生的智慧,要人放下对死亡的恐惧,做如老聃、庄子那般死而不灭的人;于大,又体现了全人类的愿望——但愿世间所有美好的事物,都能永远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