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族沉沦到民族振兴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在灾害面前挺起民族的脊梁注7

2008年5月23日上午,重返汶川特大地震灾区的温家宝总理,在刚复课三天的北川一中一间临时教室的黑板上写下了“多难兴邦”四个字,鼓励同学们“要面向光明的未来,昂起倔强的头颅,挺起不屈的脊梁,向前,向光明的未来前进”。温总理在这里所传达的在巨大困难面前不屈不挠的坚定信念,正是从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总结出来的。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这种民族灾难,既包括社会的,也包括自然的。但不论哪一种灾难,都没有把我们的民族压倒,都没有使我们的民族屈服。相反,灾难锻炼了我们的民族意志,昂扬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增强了我们的民族凝聚力。我们的国家、民族正是在克服各种巨大灾难中不断奋起,不断前进,群策群力,同心同德,努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道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著名经济史家傅筑夫先生曾经指出,一部二十四史,几乎就是一部中国灾荒史。而一部中华文明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就是一部中华民族与自然灾害不断抗争的历史。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谈到黄河下游古代中国文明的起源时这样说过:“人类在这里所要应付的自然环境的挑战要比两河流域和尼罗河的挑战严重得多。人们把它变成古代中国文明摇篮地方的这一片原野,除了有沼泽、丛林和洪水的灾难之外,还有更大得多的气候上的灾难,它不断地在夏季的酷热和冬季的严寒之间变换。”这样一种频繁而严重的灾荒,固然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比深重的劫难,但在同时,这样一种极其严酷的自然环境也恰恰成为刺激中华文明生长、绵延的一种积极力量。因此,了解和研究中国灾荒史,不仅可以更全面、更深刻地去体验我们这个民族曾经遭受过怎样一种巨大的苦难,也可以从历史上抗击灾荒的经验中得到有益于今天防灾御灾对策的借鉴和启示。

一、十年九荒:历史上触目惊心的灾害记录

中国地域辽阔,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都十分复杂,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灾的国家。据中国灾荒史研究的开拓者之一邓拓先生统计,我国历史上水、旱、蝗、雹、风、疫、震、霜、雪等灾害,自有确切历史记载的公元前206年算起,到1936年止,共计2142年间达到5150次,平均约每4个月强便有一次。另有学者通过统计成灾州县数目测算了受灾的广度。据估算,1644至1839年间成灾州县共28938州县/次,年均约148州县/次。进入近代后,为数更巨,如1860至1895年间总数为17278 州县/次,年均约493州县/次;1912至1948年间共16698州县/次,年均约451州县/次,这意味着此时每年都有近1/4的国土笼罩在灾荒的阴霾之下。

一旦接触到大量的、更为直观的有关灾情的历史资料,人们更不能不为其中展现出来的灾荒之频繁、灾区之广大及灾情之严重所震惊。就拿水灾来说,这是带给人们苦难最深重、对社会经济破坏最巨大的灾种之一。在我国重要的江、河、湖、海周围,几乎连年都要受到洪水海潮的侵袭。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素有“母亲河”之称,但它也是中国历史上决口泛滥最多、为祸最烈的一条河流。仅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立国后的200年间,黄河共决口364次。进入近代后的百余年间,更几乎“无岁不溃”。1855年,黄河又发生了有史以来的第26次大改道,也是离当代最近的一次大改道,给该流域造成了巨大的变迁和灾难。此后,河患更是变本加厉。在民国短短38年间,共决口107次,几乎年均3次决口。

较之黄河来说,我国第一大河长江原本造成的水患要小一些。据统计,从1583年到1840年的两个半世纪内,长江流域发生的特大水灾不过两次。而从1841年到1949年,竟发生特大水灾9次,超过了同一时期黄河重大灾害性洪水的次数。还在道光朝后期,著名经世思想家魏源就以敏锐的眼光注意到长江为患这一严峻的事实,指出“历代以来,有河患无江患”,但近数十年来,长江却“告灾不辍,大湖南北,漂田舍,浸城市,请赈缓征无虚岁,几与河防同患”。也就是说,此时的长江几乎已经变成第二条黄河了。

其他大河流域亦是水患频仍。在淮河流域,因黄河自金、元以后改道夺淮入海,黄水带来的大量泥沙堵塞从淮北到鲁西南的许多河道,淮河流域的灾害自此日甚一日,变成了著名的“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贫瘠地区。地处北京附近的永定河,原名无定河,变迁不定,防守之难,几与黄河相埒,致有“小黄河”之称。据各种资料统计,从1840年到清朝灭亡的71年间,永定河共漫决33次,平均接近两年一次。其中,从1867到1875年间,更是创造了连续9年决口11次的历史记录。洞庭湖流域在有清一代几乎年年都有“被水成灾”的记录,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水灾周期急剧缩短,灾情不断加重,鱼米之乡也就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水患之区。我国第五长河珠江也经历了同样的生态变迁,尤其是晚清到民国年间,这里的水患已经增至几乎无年不灾的程度。1915年夏季,珠江终于爆发了一场200余年未见的特大洪水,珠江三角洲各县围堤几乎全部崩毁,广州城市被水淹浸长达7天之久。

与水灾相比,旱灾的发生频率毫不逊色。有人统计,1644至1839年间,旱灾占到了全部自然灾害的32%,全国年受灾150州县以上的特大旱灾共12次。俗话说,“水灾一条线,旱灾一大片”,旱灾对农作物的破坏往往更为严重。它虽不像洪灾那样来势迅猛,但是覆盖面积广、持续时间长,而且由于它的影响有个积累的过程,以致人们一旦觉察到旱灾的威胁时,常常对之措手不及。特别是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旱灾范围不仅在北方地区大为蔓延,还呈现出自西北向东南扩张的势头,出现了不少特大型的灾荒,如光绪初年的华北大旱灾,1920年的北五省大旱荒,1928至1930年的西北、华北大饥荒,1942至1943年的中原大饥荒和广东大饥荒,都是旱魃肆虐的突出表现。其中,光绪初年的华北大旱灾,是以“丁戊奇荒”这一骇人听闻的特定称呼载入史册的。从1876年到1879年,旱情持续了4年之久,旱区覆盖了山西、河南、直隶(约今河北)、山东和陕西5省,并波及苏北、皖北、川北和甘肃东部。在总面积百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田地龟裂,河道干涸,树木枯槁,青草绝迹,真可谓“赤地千里”。连昔日纵横泛滥、溃决频闻的黄河,这几年也呈现出少有的枯水状况。据不完全统计,1876至1878年,整个旱区受灾民众约在1.6亿到2亿之间,约占当时全国人口的一半,以致当时清朝官员每每称之为有清一代“二百三十余年未见之惨凄、未闻之悲痛”,甚至说这是“古所仅见”的“大祲奇灾”。当时旅华的外国人士,也把它看成是中国自古以来的“第一大荒年”。可是,从后面的历史来看,几乎在同一区域,这样的悲剧仍不止一次地重演过。

“大旱(或大水)之后必有大蝗”。在旧中国,蝗灾也是一种相当严重的自然灾害,而且往往同水旱灾害相伴而生,使得灾荒火上加油。只要一闹蝗灾,便会出现“飞蝗蔽日”的骇人景象,而蝗阵一旦落地,该处庄稼、草木往往“顷刻而尽”,出现“白地千里”的悲惨景象。再晚从明末起,有关蝗灾的记录即无年不有。近代以来,至少出现过3次比较严重的蝗灾盛发期。其一发生在1852至1858年,覆盖省份占全国面积的1/3,“蔽空往来”的大队飞蝗甚至从正在京郊巡游的咸丰皇帝头顶飞过。其二是1928至1936年,其间不仅几乎“无年不蝗”,且有6年遍及6省以上。其三为1942至1947年,主要集中在以黄泛区为中心的地带,由于庄稼全被蝗虫吃完,不少地方民众不得已以蝗虫充饥,结果蝗虫倒成了“风极一时的食品”。

另外一个不能不提及的为害至烈的灾害就是地震。我国处于世界上两个最强大的地震带即环太平洋构造带和欧亚构造带的夹持之中,使我国成为震多、震强、震频的国家之一。据《中国地震目录统计》,到1949年止,我国历史上发生的4.7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1645次。地震造成的破坏性更是骇人听闻。1556年1月23日,发生了以陕西华县为震中的8.25级大地震,祸及陕西、山西和河南三省,至少有83万多人罹难,是世界地震史上迄今伤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仅在1840至1949年间,我国即发生7级以上地震64次,造成千人以上死亡的共27次。其中,1879年甘肃武都、1902年新疆阿图什、1906年新疆沙湾、1920年甘肃海原(今属宁夏)、1927年甘肃古浪、1931年新疆富蕴等处为震中的大地震,震级皆在里氏8级或以上。

与地震灾害具有较强的区域特征相比,疫灾在全国范围的分布却相当普遍而平均,其危害性亦不容低估。有学者测算,1232年汴京大疫,造成死亡人口占全城40%;明崇祯末年肆虐华北的大鼠疫,在核心区即山西、直隶和河南三省北部,疫死人口可能达到总人口的1/3。而在近代交通兴起以后,疫灾也随之迅速突破地域的限制。1911年秋,黑龙江西北满洲里出现鼠疫,很快就沿着铁路传入哈尔滨、长春以及奉天等地,并侵入直隶、山东,估计东三省因疫而死者将近“五六万口之谱”。1919年,瘟疫又席卷了从福州到哈尔滨之间的广大地域,约有30万人丧生。此外,地表生物、微生物造成的某些地方病灾害亦为祸甚烈。如新中国成立前仅血吸虫病即长期威胁长江流域1亿多人口,受其感染的高达1000万人以上。在灾重地区,确实是“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除了上述几种灾害之外,严霜、奇寒、冰雹、大火等也不时袭击神州大地。而且,所有这些灾害往往接连不断或交相并发,出现“灾上加灾”的情况。事实上,某种自然灾害特别是重大灾害一经发生,常常导致连锁反应,形成颇为复杂的灾害链。有时候连一些看起来毫不相关的两种灾害之间,也存在着令人难以置信的触发关系。近代历史上,华北、西北地区多次出现旱震交织并发的状况,如光绪初年华北的大旱灾与1879年武都大地震、1920年的北五省大旱与同年的海原大地震,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观察,都不是一种偶然的巧合,而是地震在孕震过程中引起的气象变异。

上述中国灾荒的频繁性、复杂性、严重性和广泛性,在世界上其他国家中可以说是颇为少见的。流传了数百年的一首凤阳民谣中说“三年水淹三年旱,三年蝗虫闹灾殃”、“十年倒有九年荒”,这决不是凤阳一地的写照,而完全可以看做旧中国灾荒状况的一个缩影。

二、饿殍塞途:灾荒对社会生活的沉重打击

许多历史文献谈到自然灾害的严重后果时,总常用“饿殍塞途”、“饥民遍野”等字眼加以形容。由于经过了高度的抽象与概括,对这些字眼中间所包含的具体内容,人们往往不大去细想。实际上,在这短短的几个字背后,包含着多少血和泪、辛酸和悲哀!

灾荒对社会经济生活的严重打击,最明显和首要的表现就是对人民生命的摧残和戕害。在旧中国,每一次大的自然灾害,总要造成大量的人口死亡。前面已经提到的地震、瘟疫等灾害是如此,洪水、大旱等灾害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例如,1931年,长江发生全流域大洪水,黄河下游、淮河流域以及东北辽河、松花江等处亦纷纷泛滥成灾,仅受灾最重的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山东8省之中,按照档案材料和其他各种报刊文献的记载估计,洪水吞没的生命至少在40万以上。但这还不是最严重的。鸦片战争后黄河连续三年在河南、江苏决口,死亡人口以百万计;1887年黄河在郑州决口,河南、安徽、江苏等省死难人数,按当时外国人士的估计,高达93万余人;1938年的花园口决口,又使该三省泛区失去了89万多条宝贵生命。由于社会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这些数字不可能非常精确,而根据研究的判断,实际情况只会比这个数字更加严重。

拿前面提到的1876至1879年的华北大旱灾即“丁戊奇荒”来说,由于干旱时间长,灾情和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就极为惨重。据当时发行的《万国公报》报道,灾区人民无任何粮食可以充饥,只能“食草根,食树皮,食牛皮,食石粉,食泥,食纸,食丝絮,食死人肉,食死人骨,路人相食,家人相食,食人者为人食”,直至最后“饥殍载途,白骨盈野”。当代学者对这次巨灾因灾死亡人数作了各种统计和估算,由于资料的限制,数字有相当大的出入,但最低数字至少在1000万人左右,最高数字竟达2000万人以上。近代发生的其他几次特大旱灾,死亡人数同样骇人听闻:1892至1894年山西大旱,死亡100万;1920年北五省大旱,死亡50万;1925年四川大旱,饿死、病死约115万;1928至1930年西北、华北大旱,死亡约1000万;1942至1943年中原大旱,死亡约300万人。

如果将造成万人以上人口死亡的灾害列为巨灾的话,那么仅近代史上这样的灾害包括水、旱、震、疫等,共发生了119次,平均每年1次以上,死亡总数为3836万余人,平均每年约35万人,在受灾严重地区,灾害造成的人口损失实在不可低估。例如,由于人口损失奇重,河南、山西境内许多地方的人口数量,直至民国时期也未能恢复“丁戊奇荒”前的水平。

其次,频繁而严重的灾荒还破坏了人类的生活环境,迫使大量灾民为了活命不得不离家出走,四处逃荒。其数量通常是因灾害死亡者的数倍、十几倍乃至数十倍。例如,1931年江淮大水灾,流亡人口估计有1015 万余人,占灾区总人口的40%;1934年,安徽870余万灾民中有500多万流移乞讨;1935年7月长江中下游大水,死亡14.2万人,逃荒灾民则达1100余万人;1938年花园口决口后,黄泛区人口的1/5即391万人被迫漂流异乡。在一些环境恶劣、灾荒频发的地区,逃荒甚至成为人们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传统或习俗了,如河南黄河沿岸的不少地方、江苏的苏北、湖北的黄梅、江西的九江和北平的远郊等地,都有大批农民结对成群,以“逃荒”为名,出外乞食,形成季节性的流民潮。而那些被突发性灾害驱赶出家园的流民,虽然也有一些人能够在异乡安家立业,但更多的人则由于饥寒交迫,最终也摆脱不了贫病而死的悲惨命运。如1942至1943年中原大饥荒中,有一位记者曾报道,当时每一列开往西安的火车上都爬满了难民,他们紧紧抓住火车上所能利用的每一个把手和脚蹬,但许多人还是由于过分虚弱而跌下火车,惨死在铁路线上。从洛阳到西安数百里长的铁路线上,到处都是难民的尸体。

严重的自然灾害,除造成人口的大量死亡、逃亡以外,还对社会生产造成巨大的损伤和破坏。其实,人口的大规模死亡本身,就是对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摧残。但问题还远远不止于此。较大的自然灾害中,除人员伤亡外,一般都伴有物质财富的严重破坏,如庐舍漂没、屋宇倾塌、田苗淹浸、禾稼枯槁、牛马倒毙、禽畜凋零,等等。并且,广大灾民为了充饥活命,总是不惜一切代价变卖家产,诸凡衣、住、行等方面被认为是有用的物品,无不拿到市场上进行廉价大拍卖。许多地方的灾民甚至将房屋拆卸一空,当作废柴出售,以致出现“到处拆毁,如同兵剿”的惨景。因此,千千万万的饥民,经过顽强的挣扎之后,常常将自己毕生辛勤积攒连同他们祖辈世代传承的极其有限的财产,也不得不同生命一起被残暴的天灾剥夺净尽了。结果在灾情缓解之后,幸存的灾民大多没有籽种,没有农具,没有耕牛,连维持简单再生产的条件都丧失殆尽,自然很难重建残破的家园。

在历史上,每当发生重大的自然灾害后,社会生产绝非一两年之内能够缓过劲来,恢复到正常水平的。这一方面是因为灾荒期间人口损失过重,导致被灾地区的土地大量荒芜,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各种自然灾害对农田生态系统的持久性破坏。如1938年黄河决口后,洪水在其后的9年中把约100亿吨的泥沙倾泻到了淮河流域,在黄泛区形成了广袤的淤荒地带,成为“不毛之地”。况且,近代以来自然灾害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灾害的续发性非常突出,往往是旧灾未苏,新的打击又接踵而至。这不但对社会经济的破坏更为严重,而且抗灾防灾的能力每况愈下,使得即使后来同样程度的灾害也会造成更具灾难性的后果。

灾荒对社会生活的再一个影响,是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增加了社会的动荡与不安定,激化了本已相当尖锐的社会矛盾。如前所述,每次较大的自然灾害之后,随之而来的都是生产的凋敝和破坏,都是大量受到饥饿和死亡威胁的“饥民”和“流民”。而这么多风餐露宿、衣食无着的饥民、流民的存在,无异是堆积在当时统治者脚下的巨大火药桶,只要一点火星,就可以发生毁灭性的爆炸。即使在“承平”之时即社会矛盾相对缓和的情况下,灾民也会为求得眼前温饱而经常进行“抗粮”、“抗捐”、“闹漕”、“抢米”、“抗租”等自发性斗争,从而在客观上冲击了旧的社会秩序。而接连不断的灾荒,还使本已存在的群众反对现存统治秩序的斗争,愈发扩大了规模和声势。这在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运动中,都得到了极其清楚的表现。

三、多难兴邦:中国抗灾救灾斗争的丰富历史遗产

胡适在谈到以往中国人对付灾荒的办法时,曾不无嘲讽意味地说:“天旱了,只会求雨;河决了,只会拜金龙大王;风浪大了,只会祷告观音菩萨或天后娘娘;荒年了,只好逃荒去;瘟疫来了,只好闭门等死;病上身了,只好求神许愿。”这段话,虽然在部分程度上反映了旧中国的社会现实,但若因此认为中国人面对灾荒只是采取消极的应对办法,却也并不符合客观的历史真实。事实上,中国人民从很早时候起就不再匍匐于自然灾害的淫威之下,而是以顽强的英雄气概,与灾荒进行了不间断的、不屈不挠的抗争,面对着严重的自然灾难,更加激发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抗击和战胜灾难中不断积累经验,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历史遗产。

早在社会生产力还很低下的时代,就有人对消极祈禳弭灾的观念和活动进行批评,形成了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意味的灾害观。如著名思想家荀子明确地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并把“田葳稼恶,籴贵民饥,道路有死人”的现象归结为“人祅”。东汉王充坚决反对把自然灾害的发生加以神秘化的灾异谴告说,认为“夫国之有灾异也,犹家人之有变怪也”,并反驳说:“尧遭洪水,汤遭大旱,亦有谴告乎?”南北朝时期的《颜氏家训》中亦声称:“日月有迟速,以术求之,予知其度,无灾异也。”所有这些认识都冲击了天命主义的灾害观,也成为中国古代积极抗灾救荒活动的思想基础。

与灾害观的发展相对应,关于采取怎样的有效措施来进行抗灾救荒的思想,也很早就出现了。如成于战国时代的《周礼》一书中就提出“以荒政十有二聚万民”,其内容包括:“一日散利,二曰薄征,三曰缓刑,四曰弛力,五曰舍禁,六曰去几,七曰眚礼,八曰杀哀,九曰蕃乐,十曰多昏,十一曰索鬼神,十二日除盗贼。”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提出的、较为系统的荒政思想。除“索鬼神”外,其他各项大体涵盖了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切实可行的措施。差不多同时代的《礼记》中更明确阐述了积储备荒的必要性:“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虽有凶寒水溢,民无菜色。”这类思想在后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到了明清时代,救荒思想的内容更是极大丰富,对整个救荒过程的各个环节都有相当细致的总结和论述,也对当时荒政制度的建设起到了极大的指导作用。直到今天,这些思想中仍不乏值得借鉴和重视的真知灼见。

我国抗灾斗争的又一个宝贵历史遗产,是积累了世界上可谓独一无二的、大量的灾害史料。众所周知,我国有着世界上最为悠久的连续文字记载的历史。而在这些史籍中,古人自很早时候起就很注意对灾害现象的记载。在先秦时代的《竹书纪年》、《春秋》、《左传》、《逸周书》等典籍中,就保存了相当多的灾害史料。而自《汉书》首创灾害专志“五行志”,开正史记录灾害的先河后,后来正史中几乎无不有专门篇幅辑录历朝历代的灾害史料。不仅如此,我国还有另外一项独有的史志编纂传统,那就是地方志的修撰。特别是到明清时代,纂修方志之风大盛,但凡省、府、州、县乃至乡镇皆有志书。据统计,1949年前编成的方志总数不下8000种。而在绝大部分方志中,都有“灾祥”、“灾异”等专章记录本地区灾害的历史。由于方志中的灾害记录来源广泛,且有较为明确的地理范围,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可弥补正史中灾害记录之不足。毫无疑问,如此大量且丰富的灾害记录,对于我们总结、认识自然灾害的发生机理和规律,其价值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会过分。

我国抗灾斗争的另一个重要历史遗产,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国家力量主导下的、相当系统且周密的荒政制度。如果说前述《周礼》所描绘的荒政还只是表达了一种理想的话,那么至少从秦汉时代开始,就已出现了许多专门应对灾荒的有效政策和行动。而后来各朝代几乎莫不在重视和继承前代荒政经验的基础上,对这项制度的建设又有所发展。特别是到了清代,更是集中国古代荒政制度之大成。至少就具体规定来说,其周密性、规范性都远超以前各代。大体上,清代荒政最值得注意的有两点。其一是备荒制度中的仓储与河防政策。在政权基本稳定以后,康熙、雍正、乾隆都大力推行仓储建设,除规定各地普遍设立官府主管的常平仓外,还倡导和鼓励或官民合办、或民间自办的社仓和义仓,从而形成一套相当完善的仓储网络,并一直延续到晚清时期。在河防方面,清朝也投入了很大的力气,如针对为患最大的黄河,在其立国不久即设河道总督,专门负责对黄河的治理和维护。其二是在救灾上制定了一套完整、固定的程序,使报灾、勘灾、赈灾等步骤环环相扣,强化了救荒行动的效率和效果。并且,为了防止各级官员救荒不力,清廷对报灾和勘灾的时限、审户和放赈的标准,都有极为严格的规定,对违犯者的处罚力度也很大。在政治较为昌明、国力相对强盛时,这套荒政制度的确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当然,后面也会谈到,在更多的时候,无论多么严密的制度规定都无法避免封建统治下操作过程的种种弊端。

最后一个值得注意的历史遗产,是我国重视总结救荒经验的传统。约从宋代开始,一批有识之士即系统地总结和整理源自官方和民间的诸多救荒经验和赈灾措施,并著录成书,其书名则直接冠以“救荒”、“救灾”或“荒政”等字样。据初步统计,迄至清末民初,此类救荒专书约有250余种之多,其中如《救荒活民书》、《康济录》、《筹济编》、《荒政辑要》等,均被当时的统治者奉为救荒圭臬和赈灾指南,且多次刊行,流传颇广。这些救荒文献,一方面为人们了解中国历史上重大灾害的实况及其对社会的影响提供了极为详尽的资料,一方面则通过对各级官府与民间社会历次救灾实践的实录和总结,颇为系统地反映了中国救荒制度的变迁历程,对于人们深入了解历史时期救灾减灾的经验教训,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在今天党和国家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它也会从历史的角度提供极其珍贵的传统文化资源,为国家减灾救灾建设提供宝贵的借鉴。

四、两重天地:不同社会制度下不同的抗灾成效

虽然一直到今天,自然灾害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大障碍,但是,在不同的时代,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由于人民的社会地位不同,组织程度不同,精神状态不同,生产和物质条件不同,更由于政权性质的不同,人们对待灾荒的态度、防灾抗灾的能力和水平,以及灾荒所造成的社会影响和消极后果,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前面说过,中国古代形成了一套相当周密和系统的荒政制度。在一些时候,这套制度也确实发生了相当的积极作用。但是,这套制度的运转,有关规定和措施的落实,都要靠人来完成,更主要是靠各级官吏去执行。历史上封建政权作为剥削者的政权,本质上与人民群众是根本对立的,而且从来都存在着腐败的一面。这种根深蒂固的腐败,使得任何看似合理的政治机制常常陷于失灵,任何严密的规章制度都难免会成为一纸空文。在许多场合下,实际活动都会表现为对成文规定的明目张胆的破坏和背离,也就从根本上限制了这些规定以及救荒活动的成效。

就拿中国古代荒政制度的集大成阶段即清代荒政来说,即使在被称为“康乾盛世”的鼎盛时期,其中的腐败活动也随处可见。乾隆四十六年(1781),甘肃省发生巡抚以下全省上百名官员通同舞弊的冒赈案件,就是明显的例子。迨嘉道国势中衰之后,荒政活动中更是百弊丛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俯拾皆是。下至咸、同、光、宣各朝,尽管在形式上仍遵循康乾时期建立的荒政制度,其救灾效果却往往大打折扣。例如,就“报灾”而言,各级官僚不是常常“以丰为歉”,捏报灾情,就是“以歉为丰”,匿灾不报。虚报是为了贪污,匿灾则或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以粉饰太平来逃避自己对防灾不力的责任,或是出于对经济方面的贪婪追求。而关于勘灾要有期限、“如逾议处”的严厉规定,也在封建官僚政治面前变得毫无约束力。本来,救荒如救火,不能须臾耽搁。可是,许多官员拘文牵义,使救灾程序演变成一大套繁杂的手续,公文往来旷日持久,往往是远水不解近渴,无数生命就在封建官僚政治的文牍主义中白白葬送了。

至于放赈过程中的种种弊窦和黑幕,就更是一言难尽了。其中比较著名的花样有:“卖荒”,即灾户必须给予查灾官吏一定数量的钱文,方可被填入受灾名册;“卖灾”、“买灾”、“送灾”、“吃灾”,与“卖荒”含义相仿,只是内容更复杂一些,“如胥吏则更无所忌,每每私将灾票售卖,名余额‘卖灾’,小民用钱买票,名曰‘买灾’,或推情转给亲友,名曰‘送灾’,或恃强坐分陋规,名曰‘吃灾”;“勒折”,即强行向灾户勒索费用,无钱则以应发赈钱相抵;“积压誊黄”,即地方官把刊刻朝廷蠲免钱粮之上谕的黄纸告示搁置起来,照旧催征,催征到一定程度或催征完毕,再放个马后炮,把这些告示冠冕堂皇地张贴出来。

事实上,上面列举的情况只是当时荒政活动中各种痼疾宿弊的一小部分。当时有人评论说,办赈向有“清灾”、“浑灾”之分。所谓“清灾”,是指地方官在办赈过程中不仅奉公守法,清正廉洁,而且实心实力办事,绝无浮滥和遗漏。所谓“浑灾”则反之,是指办赈过程中一片混乱,赈灾钱物的发放,冒滥与克扣比比皆是,犹如一潭浑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连统治者自己部承认“牧令中十人难得一循吏”,那么真正能够办“清灾”者又有许呢?这样也就不难理解,那时发生一次中等规模的自然灾害,就会出现大量人口或死或逃的惨重后果。

旧中国遇到自然灾害时那种噩梦似的惨况,毕竟已经成为过去。新中国建立后,由于社会制度和政权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国家实实在在地开展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减灾抗灾工作,初步建设了一个防洪抗旱的工程体系,从而大大提高了人民群众的防灾抗灾能力,也减轻了灾害造成的损失。如新中国成立前“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的黄河,由于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山、物力和财力,使黄河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岁岁安澜”,再未发生过重大的漫决事件。而“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淮河流域,也因为对淮河干流和支流进行了大规模的综合治理,自然灾害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此外,我国还已经建设或正在继续建设一系列大规模的生态工程。在“世界八大生态工程”中,我国就占了5项,这对缓解生态危机、改善生存环境都有重大的作用。

不仅如此,即使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党和政府也能够采取有效措施,领导人民群众取得抗灾救灾的胜利。如1991年和1998年两次长江大洪水,都是超过历史记录的特大洪水,而在党和政府统一部署和指挥下,这两次洪水造成的损失都被减小到了最低限度。对比1931年长江洪水的景象,我们不难理解江泽民同志1998年在全国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上所说的:“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动员和组织全国人民不断创造伟大的业绩。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政治优势。在这次抗洪斗争中,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和‘全国一盘棋’的大团结、大协作精神,做到了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集聚了气势磅礴的力量。……这次抗洪抢险的胜利,归根到底是人民力量的胜利。”

诚然,新中国以往的抗灾救灾工作中也存在着不足,在某些时候还出现过失误。但党和政府总是能够迅速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使之成为下一步制度建设的良好基础。如在2003年“非典”事件之后,我国花大力气开展了针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因此,我们看到,在此次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仅1个多小时,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就对抗震救灾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部署。温家宝总理在地震发生后2个小时,即亲临震中灾区第一线指导工作。而各相关部门、全国各地区也都在第一时间行动起来,积极投入救灾工作中去。与此同时,党和政府还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把灾情发展和救援工作进展的最新情况向全国以及全世界作了公开、及时地报道,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救灾工作的透明化。并且,胡锦涛同志还在四川召开的抗震救灾会议上的讲话着重指出,“抗震救灾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抢救人民群众生命是首要任务,必须继续作为当前抗震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只要有一线希望,只要有一点生还可能,我们就要作出百倍努力”。另外,此次救援工作还显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进步,正是由于交通、通讯、医疗等各方面技术条件的改善,使这次地震后的景象与32年前的唐山大地震相比又有了很大的进步。因此,尽管此次地震造成了巨大伤亡,尽管目前救援工作和余震还在继续,但我们坚信,只要坚持做到胡锦涛同志所说的“一手抓抗震救灾工作,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就一定能够战胜地震等天灾,进而建设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