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上帝的玩笑
穷者越穷,富者越富
当今社会,贫富差距很大。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一个人,已经很有钱了,过了一阵,你发现他更有钱了。而一个没有什么积蓄的人,过了一阵,生活更加拮据。每当这个时候,很多人会抱怨上天的不公平,抱怨自己命运曲折。有的人会因此发奋努力,成为自己羡慕的那个人,有的人则消极地生活,甚至报复社会。那么这样的现象在各行各业,在生活和职场上,比比皆是。这种好的越好、坏的越坏、多的越多、少的越少的一种现象,我们叫作马太效应。著名的社会学家罗伯特·莫顿在20世纪60年代第一次把“贫者越贫,富者越富”这一现象称为“马太效应”。无论个人、群体还是一个地区,如果在某个方面(比如金钱、名誉或者地位等)取得成功与进步后,产生累积优势越多,获得更大成功与进步的机会就越大。
马太效应来源于圣经中的寓言故事:在《圣经·新约》的“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中这样说道:“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从前,一个国王要出门远行,临行前叫了仆人来,把他的家业交给他们,依照各人的才干给他们银子。一个给了五千,一个给了两千,一个给了一千。那领五千的,把钱拿去做买卖,另外赚了五千。那领两千的,也照样另赚了两千。但那领一千的,去掘开地,把主人的银子埋了。过了许久,国王远行回来,和他们算账。那领五千银子的,又带着那另外的五千来,说:“主人啊,你交给我五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五千。”主人说:“好,你这又善良又忠心的仆人。你有忠心,我把许多事派你管理。你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那领两千的也来说:“主人啊,你交给我两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两千。”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有忠心,我把许多事派你管理。你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
那领一千的也来说:“主人啊,我知道你是严厉的人,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我很害怕,就把你的一千银子埋藏在地里。请看,你的原银在这里。”主人回答说:“你这又恶又懒的仆人,你既知道我在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就应当把我的银子放给兑换银钱的人,到我回来的时候,可以连本带利收回。”于是夺过他的一千银子,给了那有一万的仆人。
说到这里,大家是不是明白了,也知道为什么自己的邻居就因为早买了一套房子,然后,卖了又买了两套,慢慢变成千万富翁;而自己因为当初想再多攒一点钱,再买房子,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个经济学上的现象,大到楼市股市,小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工作职场,都可以解释为什么受伤的总是自己。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马太效应”是个既有消极作用又有积极作用的社会心理现象。其消极作用是:名人与未出名者干出同样的成绩,前者往往受上级表扬,记者采访,求教者和访问者接踵而至,各种桂冠也一顶接一顶地飘来,结果使其中一些人因没有清醒的自我认识和没有理智的态度而居功自傲,在人生的道路上跌跟头;而后者则无人问津,甚至还会遭受非难和妒忌。其积极作用是:其一,可以防止社会过早地承认那些还不成熟的成果或过早地接受貌似正确的成果;其二,“马太效应”所产生的“荣誉追加”和“荣誉终身”等现象,对无名者有巨大的吸引力,促使无名者去奋斗,而这种奋斗又必须有明显超越名人过去的成果才能获得向往的荣誉。
所谓强者越强,弱者愈弱,拥有的资源越多,就越有可能获得成功,最终成为“赢家”。一个人如果获得了成功,什么好事都会找到他头上。获得成功之后,因成功而产生出的自信心能促使他取得更为优秀的成绩。伴随着取得的新成绩,自信心将再次得到增强,进而形成一种不间断的良性循环,使他不断地获得成功,从成功到更加成功。
大丈夫立世,不应怨天尤人,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态度积极主动执着,那么你就容易赢得物质或者精神财富,获得财富后,你的态度更加强化了你的积极主动性,如此循环,你才能把马太效应的正效果发挥到极致。
越穷的人,饭量就越大
想脱离温饱,走向致富之路,光靠那点微薄的工资肯定是不行的。想致富,人们需要动动脑子,如果把现有的钱都用在吃穿这些基础生活上,可以说你这辈子也只能是停留在吃喝不愁的阶段。有句话叫越吃越穷,说的就是你把钱都花在吃上了,不去想着怎么利用这些钱去创造财富,那自然会越来越穷。财富是靠积累的,让钱生钱,才会变得富有。
正所谓让钱积少成多,许多父母都会在孩子小时候给他们买储蓄罐,这是他们教导孩子财富需要累积的道理。通过这种方式,不但让他们知道钱能够积少成多,而且可以潜移默化地养成他们把钱存起来的好习惯。让孩子们知道如果把这些钱都花了,它们就变不成更多的财富。接下来,家长就会告诉孩子如何让这些钱生出更多的钱来。于是,家长会告诉孩子把这些钱存一个定期存款,然后慢慢地让钱变多。
一个长期的投资,就会产生复利效应,复利即俗称的“利滚利”,也就是指以每年的收益产生额外收益,复利也正是投资的最大诱惑。复利效应可以理解为,价值投资实际上是复利效应的最好体现,好股票犹如古董,其价格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升高,如果耐得住寂寞,把时间拉长,总体趋势总是向上。
许多工薪阶层或中低收入者都认为每月的工资收入应付日常生活开销就差不多了,哪来的钱投资呀。很多人都认为长期投资得有一大笔钱才能开始,其实富翁的钱也是从1元钱攒起来的,财富不是一天就可以实现的。你现在节约下来的每一元钱,都是你将来财富的坚固基石。懂得积累的人会越来越富有,而那些只知道安于现有生活的人只会越过越穷。不要忽视小钱的力量,就像零碎的时间一样,懂得充分运用,时间一长,其效果就自然惊人。
因此说,必须先树立一个观念,不论贫富,长期的投资和财富累积都是伴随人生的大事。事实上,越是没钱的人越需要重视复利效应,也就是一笔存款或者投资获得回报之后,再连本带利进行新一轮投资的方法。
投资就从第一笔收入、第一份薪金开始,即使第一笔收入或薪水中扣除个人生活需要的开支外,可能所剩无几,但是不要低估微薄小钱的聚敛能力,有钱人有有钱人的投资方式,工薪阶级也有工薪阶级的投资方式。不论我们每月收入多少,如果将每月收入拿出一定数额存入银行,除了极特殊的情况,每个月都要雷打不动地这样做,如此才能为聚敛财富打下一个初级的基础。假如你从每月薪水中拿出500元,在银行开立一个零存整取的账户,20年后仅本金一项就达到12万元,所以“滴水成河,聚沙成塔”的力量不容忽视。
小姜单位的工资卡是在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开始他每个月基本把工资都取走,就留下些零头在里面。每个月他这些工资也都剩不下,更别说投资了。过了一段时间,他去取钱,发现卡里多出2000多元钱。他还奇怪呢,怎么会有这么多钱呢?于是,去银行打了单,发现原来每个月他没取出的零头加在一起会有这么多。从那以后,小姜每个月都拿出500元工资存起来。他发现存了这些钱也没有给他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就这样,他存了三年钱,在朋友的建议下投资了基金,他花了5000块买了两支基金,最高收益有达到过130%。收益后他又投了一些钱去购买基金。就这样,小姜慢慢地变得富有起来,不再是那个月月光的上班族。
东西一年比一年贵,开支一年比一年大,可薪水却没有多少,年轻人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由于薪水不是很高,常常遇到这样的烦恼与尴尬,如何通过理财增加收入,开源节流,以减轻生活压力,就成了许多人思考的问题。“先消费再储蓄”是一般人易犯的理财习惯错误,许多人生活常感左入右出、入不敷出,就是因为你的“消费”是在前头,没有储蓄的观念。或是认为“先花了,剩下再说”,往往低估自己的消费欲及零零星星的日常开支。养成“先储蓄再消费”的习惯才是正确的积累财富的路。
月初领薪水时,钱就像过节似的大肆花,月尾时再一边缩衣节食,一边盼望下个月的领薪日快点到,这是许多上班族的写照。小王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由于是新员工,每月工资只有2500元,但小王是个精打细算的人,每月发工资后,首先留下伙食费和房租,剩下的钱自由支配。尽管如此,半年后,他连个存款都没有,年底了想给爸妈买点东西都囊中羞涩。为了告别这种生活,小王开始咬牙储蓄,实施自己的存款计划。首先,小王把自己每个月大概的花销都算出来,然后把剩余的800元的一半存起来。小王感叹说,存钱就像是挤牙膏,只要下决心,总是可以挤出来的。经过数月的坚持,严格按照自己的计划花钱和存钱,累积到现在,小王也储存了2万元。
这世界上没有一夜暴富的神话,想要变成世界首富,我们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有这样一道题,有两个选择提供给你。一个是一次性给你100万元;另一个是今天给你1元,连续30天每天都给你前一天2倍的钱。你会选哪一个?许多人都会选择第一个,因为轻松就能得到100万元。可是如果你选择第二个你知道是什么结果吗?你能在第30天得到5亿多元!听到答案的人都会瞪大眼睛,表示不信。第一天仅有1元,每天也只是比前一天增加一倍,怎么到了第30天就到5亿多元呢?有些人半信半疑地计算了半天,结果果然如此。
再多的财富,再多的经验,都是靠一点一滴的积累。今天节约下来并明智地投资每一块钱,将来都会给你带来极大的回报。每天省下10元钱并以20%的收益进行投资,20年后你将得到100万元的回报。看到有些人拥有很好的经济条件,总会想自己什么时候才能有这样的一天。我们往往看的是一个人的表面,而不知道人家经过了怎样的蜕变才有美好生活的开始。如果你对自己有个长远的规划,合理分配现有的金钱,利用节省下了的钱就可以去赚更多的钱。谁都想成为千万富翁,但真正成功的人能有几个,说起来还是能坚持下来的人不多,而坚持下来的人是强者。
大部分富人都是靠最初的节俭积累资本,最终走上财富之路的。作为亚洲首富,在财富积累与实现人生价值的路上,李嘉诚是位不折不扣的成功者,他常说:“一个人要在40岁前努力为钱工作,而40岁后则应让钱为自己打工。”他之所以能达到如此巅峰,除了努力、坚持自己的事业外,还由于他一直坚信财富是靠一点一滴积累的。正是资本的积累把穷人和富人区别开来。成功的人不仅具备了为钱工作的挣钱能力,同时更具备了识钱、稳钱、衡钱的管钱能力,也许这些成功的人曾经也穷过,但他们能坚持,不断地积累经验,不断地尝试,继而实现了让钱为自己打工的目标,最后有了他们如今的成就。
也许,一夜暴富的传说还在世界的某个角落上演。事实上,绝大多数财务自由者最为与众不同的特质并非过人的头脑、前瞻的眼光、坚忍的耐受力,而是“化一为百”的财富增值能力。贫与富,取决于我们自己的一念之差。如果我们愿意为自己的未来储存金钱,那么我们总会发现有足够多的机会用这些资本创造更多的财富,积跬步至千里、积小流成江海的财富积累方式具有更加现实的操作意义。
或许在普通人眼中微不足道的一元钱,在他们看来却是组成下一个百万元的必要“基石”。很多时候我们也明白,其实每个月收入中抛开必要的生活开支,多花几百元和少花几百元对我们的生活基本没有影响,关键就是,如何在我们还没有随意消费完之前,及时地将这些可花可不花的资金沉淀下来。如果我们任由自己把金钱浪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面,那么我们就会与财富擦肩而过。
越富裕,烦恼越多
谁都渴望财富,谁都不喜欢贫穷。然而,富与穷并不是烦恼与快乐的根本缘由。穷人有穷人的忧愁,富人也有富人的烦恼。经济学认为增加人们的财富是提高人们幸福水平的最有效的手段。前不久,我国进行了幸福感测试。测试的结果很有意思,人均月收入和幸福指数不成正比,北京的人均月收入最高,幸福指数却排倒数第二;成都的人均收入最低,而幸福指数却排在第2位;杭州人尽管平均收入处于中间水平,但他们感觉最幸福。
想不想赚更多的钱?——当然想。但有了更多的钱是为了什么呢?——为了生活更富裕。那么生活更富裕是为了什么呢?说到底,人们最终追求的是生活的幸福,而不是更多的金钱。一般观念认为,增加财富就意味着增加幸福。而行为经济学认为财富只是能够带来幸福的因素之一,既不是重要的衡量指数,更不是唯一的标准。财富能够给人类带来幸福,但只能是很小的因素之一。看人们幸福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很多和财富无关的因素,例如人们的健康、家庭、朋友、工作等等。
有一对夫妇和一个孩子现在居住在100平方米的公寓里,很少出门旅游。有一天丈夫忽然中了50万元钱,如何花这笔钱有两个选择:第一是用100万元将原有的住房换成一个大房子;第二是将50万元用在今后的享受生活中。虽然大多数人在面临类似的选择时会选择买更大的房子,但实际上花同样的钱旅游带来的快乐更加持久。把钱花在买房子上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财富的累积,而花在旅游等生活的享受上就认为是财产的失去。
人们对所损失的东西的价值估计高出得到相同价值的两倍。想一想如果有一天因你投资的巧合,你买的理财产品多赚了5%,你非常高兴。与此相比,再想一想如果有一天同样是因为偶然因素,你的理财产品收益损失了5%,你觉得很痛苦。这就是著名的卡尼曼损失厌恶效应。财富对人们幸福感的影响十分重要,人们往往认为财富对没钱的人影响大,其实财富的波动对富有的人影响更大。在收入水平很低时,收入的增长对幸福感的增长影响强烈;以后随着收入增长,幸福感的增长趋于微弱;收入水平越高,幸福感增长越小。损失厌恶效应说的就是人们对财富的损失比对财富的增加更为敏感,而且损失的痛苦要远远大于获得的快乐。这也就是许多富人的烦恼。
如果损失引发的痛苦大于收获所带来的愉悦,损失厌恶效应就起了作用,萨勒曾提出这样一个假设:如果你得了一种可能会突然死亡的病,但是概率只有万分之一。现在有一种药吃了以后可以把万分之一的可能性降到零,那么你愿意花多少钱来买这种药呢?很多人都会说愿意花一定数额的钱来买药。再假如你现在身体健康,有家医药公司想找一些人测试他们新研制的一种药品,这种药服用后会使你有万分之一都不到的可能性突然死亡,那么你要求医药公司花多少钱来补偿你呢?相信你也会说给多少钱都不愿参加试药实验。这个假设实验其实说的就是损失规避心理。生病后花钱买些药把病治好是一种相对不敏感的获得,而本身健康的情况下增加死亡的概率即使是万分之一,对人们来说却是难以接受的损失,显然,人们对损失生命的补偿,要远远高于他们愿意为治病所支付的钱。
这就是说,有钱的人更怕失去的风险,例如一个人生产了1吨粮食,他就要解决1吨粮食的安全,不但要防火防盗,也要防止这些粮食被风吹雨打,更要防潮以免发霉变质。而一个生产满足正常生活的人反而不用担心这些,或者说担心的程度没那么深。一个人创造的资产也是,不但要保护它不受自然灾害伤害,也要保护它的安全,不被抢盗,更要保护它的价值不会贬值等。作为一个有责任的富人,不但要创造资产,更要保护资产,保护自己的劳动成果,保护自己的成功继续,这就是富人的烦恼,获利或者遭受损失对人们的满足感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但是,遭遇损失比获利更能影响一个幸福指数。例如,当我们买了一件东西花费了100元,我们可能感觉自己的获益增加了100,而如果卖掉的话,我们心理会感觉自己在利益上不是损失了100,而是200甚至更多。损失厌恶是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
今天,人们对财富的认知逐渐内化到每个人的思想中,财富会影响我们的情绪,甚至是对自己的评价。金钱不再仅仅象征着社会地位,同时也是个人能力的象征,成为自信和自我价值的来源,也是一个人幸福与否的重要途径。当然,生活的其他方面也会带给我们成功和满足感,但钱往往是具体和直接的,因此冲击力也更大。因此,在自由经济时代,全世界都对掌握财富的人士极力推崇甚至模仿。
这些富人在经济危机时却能瞬间失去一切。拥有150年历史的雷曼公司垮掉,国际保险公司破产,那些自豪的富人变成了负债累累的穷光蛋,原以为可以依靠的“钱”,顷刻之间化为乌有,变化超出预期和想象,这时,他们感到无力、惊恐。而普通的人在对比他们的时候就显得幸福多了。一个人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在创造问题,创造的财富越多,隐藏的问题也就越大,你的责任心更明显,你的风险意识更强,就会在创造财富的同时,随时注意到安全。这就是富人的痛苦。
其实,人生的财富有很多种,金钱是财富,幸福也是一种财富,金钱这种财富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的,但幸福这种财富却是我们每个人都能拥有的。生活质量无论高端还是低端,也无论穷人还是富人,只要你心态摆正,形成正确的财富观,就不会让损失厌恶效应影响了自己的幸福感。满足感和不满足感都是相对的,幸福是一种心态,用平和的心态去看待事物好的一面,我们就能获得幸福的感受,达到幸福的最大化。这样,我们的人生会更加有滋有味、多姿多彩,幸福一定会长驻在你的身边。当你把幸福看成是一种多元的满足,而和绝对财富无关的时候,你会更容易得到幸福。
越值钱的瓶子,越容易碎掉
在我们周围总能听到一夜暴富的故事,在房价飞涨的今天,一线城市的众多拆迁户是一夜暴富,这些拆迁户最能体会一夜暴富的快感,动辄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拆迁款,让他们集体体会到了一夜暴富的感受。在众多一夜暴富的人群中,彩民差不多算是离一夜暴富最近的族群了,我们经常看见某某彩民中了几百万元甚至更多。一些有过炒股经验的人都知道,在前几年股市形势好的时候,有多少人一夜暴富。看看这些一夜之间发达了的人们,一些人按捺不住了,谁不想让自己变得富有,钱越多越好。单靠一些固定收入显然不能变成富人,于是许多人开始投资理财。
投资理财可以说是为了获得幸福生活,增加我们的额外收入。或许几年前,大家还不太重视投资理财,但近两年来理财已经成为了普通老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每一个家庭、每个人都需要理财。而投资理财最关键就在于能否理性投资,面对钱的诱惑,人们最容易失去的就是理智。如果你曾经得到过意外之财,或者轻而易举赚过很多钱,那么,你很有可能会为了重温旧梦而花费毕生的精力。炒过股的人都知道,找到一支曾经上涨过的股票很容易,但要找到一支将会上涨的股票很困难。在投资于那些曾让你赚过一大笔钱的股票时,务必要小心。在没有对其基本面进行充分、深入的研究之前,把大量资金孤注一掷投资于一支股票,很可能让你一败涂地。
小惠是一个懂得理财的人,在刚刚出来工作的时候就开始投资股票,但其实她根本就一窍不通,买股票是因为当时周围的人都买,股票成为“全民运动”,看了朋友投资股票赚了30万元,她也就跟风买了。后来才明白为了所谓的“风气”而投资非常盲目。
相比她的朋友,小惠就是市场中的“小鱼”,非常“笨拙”,只有等着被吃的份了。而有的人则非常有经济头脑,他们花很多时间研究股票、基金、期货、各种币种。因此他操纵各种金融工具非常灵活,简直能够“运筹帷幄”了。比如小惠的一个朋友就曾经买澳元,通过计算各种汇率,在几种币种间互换,竟然最后获利50%!小惠却觉得投资很简单,什么升值投什么呗,于是她买了一支势头良好的股票,这几天,这支股票持续上涨,她高兴坏了。而她的朋友却告诉她赶紧把股票出手,还能赚点,这支股票不是绩优股。小惠没听,如果现在出手,她只能赚几千块,如果再等几天,按现在的势头,她能拿到几万元。小惠又坚持了几天,可是这股票确实被她朋友说中了,突然下滑,跌到最低点,等小惠想出手时已经来不及了,投资股票的钱全都被套住了。
“要投资,先学知”“不要忘记了这是世界上最艰巨的市场之一”“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把握股市变化脉搏”……这些简短而深刻的话语,高度概括了投资者的心态和经验,浓缩了投资者的智慧,是投资者入市的“座右铭”。贪婪的欲望就像我们忍不住的哈欠,会慢慢渗透到我们神经系统的深处。即使已经得到了梦寐以求的报酬,欲望也不会就此消失。
成功的投资需要过硬的专业功底,长期成功的理财80%来源于资产的合理配置。选择投资理财产品只是我们增值保值的一部分,理财应该是通过自己资产情况的分析,制订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案,利用各种理财产品的搭配来实现自己的理财目标,实现个人的养老规划、子女教育规划、个人税务规划等一系列难题。所以,对于多数投资者而言,更多需要的是一份理智。在追逐一份高收益产品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高收益之下很可能是高风险”。
近几年来,全国的房价都在上涨,王刚的同事近日就把前不久买的一套房子卖了,他首付13万元买的房子,最后核算下来,他赚了10万元。王刚本来也有购房的需求,看见近期房市渐涨的趋势,他也决定出手买房,于是他首付15万元,买了一个70平方米的房子,想用来自住。楼盘的销售人员说因不是现房而且一年半后完工,所以他们的楼盘比其他的楼盘每平方米都便宜2000元,王刚一听,这很划算呀,反正也不着急住。可没想到,刚买完房子,房价就掉了20%,到后来,甚至掉了40%。王刚找开发商要求退钱,结果遭到了拒绝,最后以补给他一个车库为条件,王刚也只好作罢了。
近几年,在股市、楼市、基金、信贷投资形势都不好的情况下,贵金属市场的收益高,而且相对稳定,在很多激进型投资者的眼里,就变得特别有吸引力了。尤其是投资黄金。李先生就在咨询公司的反复诱导下,最终拿出10万元去炒黄金,开始也有赚钱的时候,多的时候达到20万元,翻了一番,这让他尝到了甜头。于是他交给咨询公司4万元手续费,继续投资黄金,可过了3个月本金就剩下3万多元。除去手续费自己还赔了1万元。像李先生这样想在黄金市场中发大财的人很多,虽然有些行家能够抓准黄金的行情,资金翻上几番,但是由于缺乏对黄金市场的投资认识,缺乏相关的金融交易经验,大多数参与保证金交易的投资者只有惨痛的投资经历。由于存在作空机制以及10倍~60倍的高杠杆效应,使得不少踏反节拍的投资者损失惨重,大量“学费”进入到他人的腰包。
每个人的认知能力都是有限的,在理财的过程中谁也不可能完全避免误区的产生。“明知不可,便不为之”,投资才能理智。我们可能很难找到一剂妙方,使得我们能够“通过投资成为百万富翁”。但是,至少我们应该知道,哪些事情我们不能做,哪些事情我们不该做,以及做一些事情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我们必须认识到,相对于微乎其微的概率而言,高风险收益的数量更能左右我们的行为。初学投资,在面对纷繁变化的市场时,往往希望能获取一些“秘籍”,学到一些原则性的经验,而忽视了对理财基础知识的学习,结果犯下一些常识性的错误。
有志者,事却不成
很多人想改变命运,不再每月拿那点可怜的薪水过日子,有人选择理财,也有人选择自立门户——创业。当今社会事业成功者,数不胜数,他们有的凭实力,也有的靠机遇。但是,创业失败的人也比比皆是。即使你有想法、够聪明、也有眼光,但最后还是可能失败,其原因就是你在选择上出了问题。如果你具备创业的实力,可是却选择了一个不适合自己的行业,终归也会失败。
在创业的道路上走慢点也没关系,但若方向错了,那么走得越快,岔得越远。我们在选择行业时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有目的地选择,切忌盲目跟风,这样成功率才会高。在创业之初就一定要选对行业,这样才能少一些坎坷,多一些成功的可能。你追逐一个行业时,可能发现你自己未必是为这个行业准备最好的人,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在人云亦云,看见大家蜂拥而至自己也就按捺不住了,这样的选择让你永远也只能是成功的追逐者而不是创造者。
洋洋是一家报社的编辑,每月6000元的月薪。洋洋是个聪明人,也是一个有心的人,她从工作以来就有存钱的习惯,希望有天抓住机会能够自己创业。工作几年下来,洋洋存了8万元钱,她一直在留心找个合适的项目。最近她发现美容行业很火,她家楼下有两家美容院,生意都不错,且其中一家原来只是一个几平方米的小店,现在已经开了三家连锁了。洋洋也常去这个美容院和老板交谈,以获得一些发财的秘籍。老板也只是说以前就干过美容,在一家店里当学徒,后来店倒闭了,她也不会别的,所以和妹妹合开了一家小店。“可能是运气好的原因吧。”老板说。
不久后,洋洋在她原来的单位附近租了个地方,打算开个美容院,她又向朋友借了5万元,购买设备和产品,还请了两个美容师。她认为一切创业的条件都具备了,于是辞去了工作,准备大干一番。人们总是只会看到成功者的光芒,却忽略了成功者背后的每个步骤。美容行业现在确实是新兴热门的行业。据有关数据显示,超过50%的城市女性曾经光顾过美容院,平均每5个人中就有1个人做过SPA。所以,洋洋对自己的创业选择很是满意。
可是,在创业之初,洋洋的资金有限,她只能代理一些中低端的产品,虽然也有一些消费者认可,可是总是留不住顾客。另外,新兴的热门行业固然机会多,但同时竞争也激烈,人才的竞争、资源的竞争,都十分激烈。而且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中低端的产品吸引不住消费群,因为人们对品牌的关注指数越来越高,所以一个有口皆碑的品牌很容易被新客户所接受。而且,现在的美容行业都逐渐细分,洋洋以前去的那家美容院是因为要做细,所以开了三家分店。这样的行业秘密洋洋怎会知晓,留不住顾客,而且又面临竞争,洋洋的店没有维持多久就倒闭了,自己的钱都搭进去了不算,还欠朋友1万元。
洋洋后来说:“我不得不承认,我个人对热门的行业有着疯狂的迷恋,但是,今天我才发现,不是人人都适合热门行业,这里人多钱多,压力大风险也大。从一个行业到另一个不熟悉的行业发展实在太难了。许多行业内的规范都不了解,真是让人感叹隔行如隔山。”现在,一些所谓的热门行业吹嘘“投资少、见效快、回报高”等能一夜暴富的广告铺天盖地,以高额回报为诱饵。所以,创业者在选择行业时一定要选择自己熟悉且有把握的行业。去从事适合于自己特长的行业,虽然可能收益低、见效慢,但毕竟为个人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而创造财富。经营难度小的行业,门槛低,你可以进入,别人也可以进入,越是热门的生意竞争越激烈,淘汰率越高,所以也要慎重选择。
随着时代的发展总会不断衍生出一些新的赚钱行业,创业之前一定要了解市场现状,找到自己擅长的且各方面资源都具备的行业,比如人脉、行业知识、渠道、市场现状及发展潜力等方面都要全面考虑后再出手。普通大众大多是小本投资,由于资金相对比较少,又希望手中这点钱赚钱,既然已经创业了,首先应该考虑的是从本行业入手,或是同内行朋友共同开创事业,做各自擅长的事,一定会事半功倍的。
王女士在服装行业里摸爬滚打了好几年了,可是由于市场冲击,近年来,服装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比过去差多了,现在也只是勉强维持。这几年下来,她有了一些积蓄,于是,打算去干点别的。于是她盘了家小店开了个超市,生意还算稳,可是超市遍地都是,为了竞争,她只好降低点价格,这样一来利润就非常小了。她觉得还是得找个别的投资项目,听朋友说棋牌室好,她想想,开棋牌室貌似更简单啊,于是选了个小区附近的房子,装修好,放上棋牌桌,把平时搓麻打牌的朋友都叫过来,再做一下广告,生意应该会挺好的。于是想到就做,但经营半年后,棋牌室生意惨淡,撑不了多久。最后,棋牌室只好低价转让掉。由于棋牌室压住了资金,导致超市进货也周转不开,超市也开不下去了。
“隔行如隔山”说的是每个行业、领域、专业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有不同于其他行业或领域的技术、技巧和方法,相互之间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创业最怕一开始就入错行。“我懂这个行业的运作规则吗?”“我比同行有哪些优势?”“我能坚持下来吗?”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回答和做起来却十分不容易。在选择创业的时候,往往适合比热门更重要,即使别人都不看好这一行的前景、不了解这一行的出路,但只要你能在其中摸索出门道,能够成功,最终也会得到所有人的尊敬。选择一个你熟悉的行业比选择一个人云亦云的热门行业要好得多。创业首先要求人们必须干一行研究一行、精通一行,努力成为行家里手;只有经受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历练,更多地掌握各方面知识和本领,才能使自己成为“通才”。
小刚从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就误打误撞进入了保险行业,刚进公司因为专业不对口,对行业陌生,他从学徒做起,每天送单、跑单、理单等等,他都得从基础学起。就这样他学了一年的基础。到第二年,公司安排他试着进行车险理赔学习,对理赔有了相当的了解和处理方法。到了第三年中他就积累了一些客户,但是每天朝九晚五的工作让他觉得很乏味。就在此时,他的一个朋友提议要一起创业,做一家网络公司。小刚一想能做和自己专业对口的行业,一定能够创业成功的,于是答应了朋友。可是,他自己多年不从事计算机行业,所有的经验都是保险行业相关的,半年左右他就觉得自己力不从心了。以前学的专业知识基本用不上多少,工作后又从事了保险行业,正所谓隔行如隔山,小刚和朋友的创业之路走得十分艰难。
隔行如隔山,不熟就不做。“隔行不隔理”是说不同行业和领域虽各有特点,但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相通,有共同的规律可循。如果对一个行业完全没有认识,仅凭一时的兴趣,是不应该轻举妄动的。选择一个擅长的行业,只要大的趋势有前景而我们又喜欢,就应该坚定地在这个行业耕耘,一定能收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