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法占区的德国公务员(1945—1948)
徐之凯更新时间:2025-04-27 18:15:38
最新章节: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围绕二战后盟国对德占领过程中法占区特有的德国公务员任用问题,就战后法德人员关系变化、德国行政架构的非纳粹化与法占区特殊的人力资源运用模式进行了分析论述。研究旨在以法德关系史,尤其是从占领状态下社会治理实践中法国占领者与德国公务员的互相接近、相互合作和寻求互洽过程反映两国关系的转变与治理理念的趋同。论著依托法国最新解密档案史料,基于本人法文博士论文形成,较之于本人2015年的专著《大国合作的试验: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研究》更聚焦于法占区这一特殊地域,尤其关注法方从“被占领者”到“占领者”的心态转变与决策变革。法国占领当局利用占区独立自主地位直接或间接地利用当地德国人力资源为占区行政及法国在德利益服务,对法国在被占领的德国所扮演的角色进行了基于人性治理及行政效率要素的重新审视。两国在公务员任用理念上的互动创新,尤其是在占领时期治理实践下对于多种任用模式与人才政策的尝试,为解读欧洲一体化趋势下法德合作的演进做出了深入的历史溯源。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4-02-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徐之凯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西方政党与法治:以德国为例
本书对西方宪法政党制度进行全面客观的批判性研究,同时分析政党作为规则的适用对象与规则的创造者这两种身份,对政党与宪法制度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进一步深入分析西方宪法在公民身份、政治问题法治化和良宪产生的前提条件等方面的根本理论问题,对更好地理解西方宪法的运作逻辑,提出了自身独特的观点。主要探讨西方国家政党与法治发展的关系,并以德国的政党与宪法关系为例,揭示了政党与宪法之间的互动关系,为以后进政治23.2万字 - 会员
马来西亚民族国家建构研究
马来西亚受近代西欧民族国家建构模式的影响,希冀将一国之内的人民整合成一个民族,即马来西亚民族。马来西亚建国以来,民族国家建构的政策基本上都是由马来民族主义的化身——巫统来主导,即使巫统一度成为在野党,但是巫统的民族国家建构政策的影响仍然广泛存在。巫统政府在名义上多次提出要建立一个团结合作的马来西亚民族,但从族群政策来分析,其目标取向主要在于优先确保马来人的利益,也可以这么说,马来人优先于马来西亚民政治21.4万字 - 会员
东亚公共性重建与社会发展:以中韩社会转型为中心
本书在追问“东亚社会的协调发展建基于何种公共性”这一基本问题基础上,将东亚两大重要经济体的中国和韩国视为东亚社会发展研究的重要对象,特别是将中国社会学者较少关注的“韩国社会转型”作为反思中国社会治理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参照框架,通过审视两者的发展困境及其超越经验,认为“公共性”与“社会发展”在本体论和认识论意义上皆为共生互促的关系。政治23.8万字 - 会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形势报告(2020)
本书是有关2019~2020年全球形势分析与展望的年度报告,对2019年几个大国(美国、日本、俄罗斯)及各地区的经济、政治、社会、外交领域形势,以及重大事件和风险进行了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对2020年全球世界格局发展趋势进行预判。政治21.5万字 - 会员
国际政治原著选读
读书期于明理,明理归于致用。本教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介绍国际政治研究的成果,以唯物史观分析国际政治名著篇目并阐释其中资政育人的思想资源,力求做到学用统一、知行合一。政治23.8万字 - 会员
亚非研究(2017年第2辑/总第12辑)
《亚非研究》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主办,是国内亚非研究领域的专业性集刊,内容涉及亚洲、非洲任何国家或地区的任何问题,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历史、民族、宗教、语言文学、国际关系、安全、军事、环境保护等所有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其专业性、权威性已广获认可与好评,也为国家亚非问题相关决策提供了智力支持。政治20.2万字 - 会员
“一带一路”国别研究报告(捷克卷)
本书在结构上分为三篇。第一篇是有关捷克基本国情的全面阐述,包括捷克的综合国力评价、人口状况、资源禀赋、基础设施、产业结构、政治生态、民族宗教及对外关系等,旨在为读者呈现捷克国家、社会、政治、经济、外交各领域的面貌。第二篇为专题研究,重点考察捷克的中长期发展战略、投资与营商环境、研发与创新能力、气候保护政策、教育体系与制度、劳动力市场与劳动保障制度、重要城市及区域影响、政治变迁与疑欧主义、国防与军事政治43.6万字 - 会员
俄国朝鲜移民政策研究(1860~1917)
1860~1917年俄国朝鲜移民政策不仅受其国家发展战略影响,更受近代东北亚国际关系制约。本书主要探讨俄国朝鲜移民政策的演变,并揭示政策演变的规律及特征。朝鲜移民与俄国文殊缘异,他们的移入对俄国的宗教、文化、语言和生活习俗等,既带来了冲击和挑战,又促进了相互间吸收和融合,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东北亚区域的文化交流,亦为当今东北亚区域劳务合作、经济互助与政治协作提供了借鉴。政治15万字 - 会员
国际河流:规范竞争下的水资源分配
本书以“在什么条件下,国际河流水资源分配问题会产生合作”为研究问题,通过运用结构与行动者互构理论,首先分析了水权争议是规范竞争对流域国家建构的结果,显示了社会结构对行动者的影响。继而,通过在结构与行动者之间插入一个新的层次,即流域的水关系历史,分析流域文化、身份以及流域历史记忆所构成的流域关系对社会结构的形成与行动者的认知产生了怎样的作用及意义。同时,也为国际河流水资源分配中合作机制——情境敏感机政治14.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