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战争与国家能力: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研究
张孝芳更新时间:2025-04-25 19:43:39
最新章节:【内容简介】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现代国家政权构建的过程是一个国家权力对社会扩张和向基层渗透的过程。在这一进程中,军事、税收、司法和其他一些以前属于地方团体或传统社会精英的权力都逐渐收归国家政权所有。在战争或国际军事竞争带来的压力下,国家政权在强制、汲取和保护等方面的活动更容易取得成功。抗日根据地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反映了这一进程。面对日军的侵略,为了使抗日根据地得到生存、发展和壮大,根据地政权显著地增强了自身的强制能力、汲取能力和保护能力。作为新中国国家政权的维形,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成为连接传统中国国家建设和现代中国国家建设的关键节点。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9-12-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张孝芳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现代性反思视域下人类文明新形态研究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过程中创造的新的文明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作者立足于大历史观,以现代性反思为视域,较为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成逻辑、内涵要义、本质属性、基本特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发展路径等基本理论问题。本书指出人类文明新形态是马克思所指明的历史时代文明形态的中国政治21.2万字 - 会员
中国研究(2021年第26期)
半个世纪以来,发端于海外的中国研究已从社会科学的边缘走向这一知识体系的中心,由西方学人独步的学术论域成为包括中国学者在内的全球学人共享的研究旨趣,同时也成了世界学术界了解中国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窗口。《中国研究》是由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办的学术集刊,意在推动中国研究领域的经验积累和知识增进,更在使日益成为显学的中国研究领域能够听到中国的声音。政治21.5万字 - 会员
大晟府及其乐词通考
本书共分大晟府官制考、大晟乐体制考、大晟府乐章及词曲考、大晟府词人及其他职官考、大晟乐流传考五章,对大晟府沿革、机构职能、职官任免、工作性质、大晟乐制作过程、推广情况、乐书编撰、曲谱流传和词派活动、词人生平、乐词创作、影响及相关史实做了全面、深入的考证。该书继承了前人通典、通志、通考的形式,体现了很强的开拓意识,有还原历史真实、纠正陈陈相因的成见、填补学术空白的意义和价值,对宋代文学、历史及音乐研政治55.8万字 - 会员
东海海域移民与汉文化的传播:以琉球闽人三十六姓为中心
本书以闽人三十六姓移居琉球为主线,追根溯源,从闽人三十六姓移居琉球的原因、时间及移居方式,闽人三十六姓居住地久米村的兴衰,琉球王国对闽人三十六姓的礼遇与重用,闽人三十六姓及后裔对琉球王国的贡献,闽人三十六姓对中琉朝贡贸易关系的作用与影响,闽人三十六姓氏源流考,久米村家谱与福建家谱的比较研究,福建中琉关系历史遗址调查等各个方面深入探究了明清福建移民对琉球社会的进步与繁荣,对中国与琉球绵延五百余年的政政治18.6万字 - 会员
思变与应变:甲午战后清政府的实政改革(1895~1899)
本书着重考察的是,受甲午战败的强烈刺激,1895~1899年清朝统治阶层也开展了如何自救的热烈讨论,并在编练新军、修筑铁路、开掘矿藏、创办银行、推广邮政、改革教育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实质行动,即所谓“实政改革”。实政改革上承洋务运动“富国强兵”的内核,但在改革的规格、层次和深度、广度上有显著提升;其间发生的“百日维新”,是胶州湾事件后民族危机加深所引发的一次激进改革,出现了突破制度层的内在需求;同时政治37.8万字 - 会员
大国形象论纲:近代以来大国的存在方式、核心变量及其形象问题研究
本书以“大国”和“大国形象”为主题,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历史方位,围绕“什么是大国和大国形象”“构建什么样的大国形象”“怎样构建大国形象”展开分析研究。本书综合运用理论界重要研究思路方法,分析“大国”的存在方式、核心变量等要素,形成对“大国”内涵的基本定义;并结合近代以来中国构建大国形象的历史进程和探索经验,提出在新时代政治18.6万字 - 会员
国家与建设:南京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研究(1928~1938)
南京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1928年2月成立,1938年1月被裁并至经济部,是一个负责国家建设事业的政府机构。全书论述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建设委员会成立的背景、经过以及结束的整个过程,具体描述了其在发展无线电、农田灌溉、煤矿、铁路交通、地方现代化建设等方面的举措,剖析了负责人张静江的个人经历、经营理念,总结了建设委员会在国家建设中的作为和影响。政治31.5万字 - 会员
政府创新的可持续性研究
本书是“中国地方政府创新获奖项目跟踪研究”大型课题的最终研究报告。通过对2000~2015年共八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获奖项目跟踪调研数据的分析,旨在弄清楚以下三个问题:哪些“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获奖项目已经终止,或者持续存在并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推广?是什么导致获奖项目的终止或持续?当年那些获奖项目的当事人现在是如何看待政府创新及其前景的?作者力图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进一步分析并揭示中国地方政府政治17.7万字 - 会员
当代中国知识界思想认同研究
在知识创新与国运兴衰密切关联的现代社会,知识界思想认同不仅寄托着知识分子对人类文明发展走向的多棱镜式思索,而且反映着不同制度理念、思想体系的人心角逐。本书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场,梳理和阐释知识界思想认同的理论要义与国外镜鉴,进而从背景与格局、境遇与考验等方面研判和勾勒当代中国知识界思想认同的“精神版图”,尝试性提出引领与建构我国知识界思想认同的当代进路,旨在从知识主体的角度拓展研究国家文化安全与意政治22.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