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日本首开战端
李飚编著更新时间:2021-05-20 17:38:15
最新章节:第6章 欧洲战争的全面爆发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内容包括了有国际裁军会议不欢而散、英国政府实行绥靖政策、美国奉行孤立主义外交、法国政府频繁更迭、苏联倡导“集体安全体系”、中国国共两党携手合作、日本军部推行法西斯极权、佛朗哥建立独裁统治等内容。
品牌:中版集团
上架时间:2007-04-01 00:00:00
出版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版集团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李飚编著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欧美史研究(第2辑)
本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欧美近现代史学科2016—2017年在国内完成的成果汇集。本书为系列文集的第2辑,共收入12篇文章,基本上是已发表过的。这些文章的研究范围相当广泛,或属于国内前沿问题,或是涉及国计民生的热门课题,或在传统研究领域内有所突破。这些成果,既是对过去研究的一种思考与总结,也有利于推动本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继续研究。历史17.5万字 - 会员
哈萨克斯坦简史
历史是承载民族文化密码的不朽碑文。也正是历史才能够塑造独特的民族性和民族特点,比如思维方式、世界观、价值观、语言及文化传统等。没有历史就没有未来,发展前行首先取决于对民族史的深刻了解,而对友好国家的历史认知则能够拉近民心,巩固国家间的关系。正如哈萨克斯坦总统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所说:“欲纵观当下且极目未来,必要回首审视过去。”本书引用最具说服力的史料和公认的通理,从不同角度剖析史实,展现了哈萨克历史26.2万字 - 会员
滑向战争:决定历史的交涉与日本的失败(好望角丛书)
2017年纪伊国屋人文大奖,加藤阳子“战争三部曲”收官之作,被世界三次追问“选择哪一边”的日本,为何总是滑向战争?深入剖析日本战争之路,揭秘日本战争背后的外交失误。在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世界曾经通过三次外交事件考验日本会做出怎样的选择。然而,日本最终都没能选择正确的道路。本书是日本东京大学历史学教授加藤阳子“战争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以外交交涉为切入点,围绕日本历史上的三次选择,即如何处理“历史18万字 - 会员
古文明之夜:探秘古代人类的城市夜间生活
本书由多位人类学、考古学、历史学等领域的15位专家学者共同完成,是“夜晚考古学”专题的第三本文集,主要探讨埃及、希腊、美索不达米亚、北美洲及南美洲等不同地区的古代文化,均围绕着一个独特且浪漫的主题——千百年前,古人如何照亮并体验夜晚?以往的考古研究与历史科普往往只讲述白天的历史,甚少涉及古人与黑夜的互动。入夜的黑暗是印刻在人类内心深处的恐惧源泉,在世界各地的古代文明中,黑夜总是代表阴郁、邪恶、混乱历史16.6万字 - 会员
韩国研究论丛(2018年第1辑/总第35辑)
《韩国研究论丛》为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集刊,创刊于1995年,一直秉承“前沿、首创、权威”的宗旨,致力于朝鲜半岛问题研究,发表文章涉及朝鲜半岛问题研究的各个领域。全书设有政治、外交与安全;历史、哲学与文化;社会、经济与管理三个专题。历史22.2万字 - 会员
全球史评论(第12辑)
《全球史评论》由首都师范大学全球史研究中心于2008年创办,刘新成教授担任主编,致力于在中国历史学界推进全球史的研究视野与方法,提倡有关跨文化、跨国家、长时段的历史现象的研究,注重揭示全球视野中的文明互动与交往,探寻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全球化进程,及其与地方特性的相互影响。历史27.5万字 - 会员
审判帝国主义:在古希腊史撰中辩证帝国
本书基于古希腊史家关于帝国的正面和反面论据,勾画帝国主义这项国际政治概念的历史流变。本书对修昔底德史书第一卷作如下重新解读:修昔底德将战前斯巴达公民大会写成了一场针对雅典的法庭辩论;后来雅典人自己也并不忌讳的一个比喻“僭主城邦”,就是这场“审判”中的雅典“罪名”。这个比喻和这场辩论是修昔底德对雅典帝国主义的核心刻画与史撰性辩证。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雅典国内反僭主法的剧变是修昔底德选择这个比喻、写作这历史13.9万字 - 会员
理解和超越印度史学转向:走向历史空间理论
本书系作者由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部落社会理论视野下的印度现代早期农业社会研究”成果文稿修订而成。该书在当代国际学界印度史学转向的学术语境下,全面细致地考察了正统印度史学和新印度史学对印度现代早期农业社会和莫卧儿帝国的不同诠释,创造性地提出了历史空间理论。此外,作者还进一步深入考察了正统印度史学和新印度史学的历史性问题,从智识史的角度解析了正统印度史学和新印度史学产生的具体历史脉络。本历史23.8万字 - 会员
引爆:炸药、硝酸盐和现代世界的形成(好望角丛书)
一部爆炸物的历史,更是一部充满矛盾和挣扎的人性史。随着炸药消耗的急剧上升,世界各国围绕硝石这种稀缺的自然资源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可以说,硝石在19世纪的价值不亚于21世纪的石油,两者都是国际竞争和权力斗争的深层原因。为了摆脱资源的束缚,德国科学家弗里茨·哈伯解决了人工固氮这一技术难题。这一突破成为绿色革命的基础,使人口大幅增长。哈伯在战争期间也研发了毒气,被认为是毒气战之父。正因如此,当他获得诺贝尔历史14.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