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中国现代化报告2018:产业结构现代化研究
何传启更新时间:2019-11-29 11:34:38
最新章节:第二次现代化丛书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中国现代化报告2018》聚焦产业结构,瞄准知识经济,包括五项内容。一、世界产业结构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从产业水平、产业结构和产业质量三个方面,分析产业结构变迁的历史和未来,给出发达国家三大产业、六大集群和24个部门的产业水平、增加值结构、就业结构和劳动生产率等的最新排名。二、产业结构现代化的案例和原理。包括美国、日本、英国、德国和瑞典等八国的国际经验,以及产业结构现代化的经典理论、基本原理和政策走向。三、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的战略选择。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定量分析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的趋势和潜力,提出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的路线图和战略目标,以及中国三大产业、六大集群和18个部门的潜力排名和政策建议。四、世界产业结构现代化的定量评价。从产业结构和产业质量两个维度构建评价模型,完成131个国家的定量评价。2015年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指数排世界第58位。五、世界现代化的定量评价,描绘2015年世界和中国现代化的定位图。18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的产业结构发生了两次根本性的转变。第一次是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产业结构转变,第二次是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产业结构转变。目前发达国家全部进入第二次转变,多数发展中国家处于第一次转变,并受到第二次转变的影响。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现代化经济体系必然包含现代化产业体系和现代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产业结构现代化,是中国未来30年经济建设的一个核心任务。《中国现代化报告2018》是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何传启及其团队完成的第17部年度报告。它建议中国要以提高产业质量为引领,以提高产业水平为抓手,以优化和提升产业结构为落脚点,全面完成向服务经济和知识经济的两次转型,高质量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现代化经济强国,全面建成制造业强国、服务经济强国、知识经济强国和世界经济强国,逐步达到产业水平、产业结构和产业质量的世界先进水平,早日成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知识经济发达国家。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8-07-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何传启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权力与秩序:帝制中国的社会治理
本书是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所举办的“权力与秩序:帝制中国的社会治理”系列学术讲座的讲稿结集。全书收录阎步克、包伟民、张剑光、侯旭东等相关领域知名学者的讲座报告,分为三个专题:“帝制体系之方向认知”,主要从官制、经济与社会三个方向讨论帝制下的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与趋势;“社会架构之运行机制”,讨论帝制“国家”是如何运行的,涉及舆论控制、财政维持、基层权力运作等问题;“日常生活之官民人等”,讨论在专制国政治19.4万字 - 会员
国家治理视域下民族自治地方治理体系现代化研究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本书基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视角,诉诸“民族区域治理理论”“民族—国家建构理论”“政治体系理论”“现代化理论”等理论工具,探讨了民族自治地方治理体系现代化这一课题。一是从总体宏观的格局来思考民族自治地方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何以必要、何以紧迫、何以可能、何以可行;二是从中观、微观的视域探寻民族自治地方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目标指向、历史演进、现状剖析、成效经验、问题不足、路径优化。本书政治15.9万字 - 会员
“大一统”秩序与中国地缘文明的统合
本书遵循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结合的分析路径,聚焦探讨曾绵延中国历史数千年并至今仍在发挥重大作用的国家治理模式“大一统”秩序的建构及演变。本书首先探讨“大一统”秩序的精神动因、制度建构及社会心理,其次分析“大一统”秩序框架下的中国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之间的互动、竞逐及融合,再次阐释中国基于传统大陆文明的“大一统”秩序被现代海洋、大陆文明所解构的过程及原因,最后分析“大一统”秩序及精神内核的当代价值,以及其政治32.4万字 - 会员
中国研究(2021年第26期)
半个世纪以来,发端于海外的中国研究已从社会科学的边缘走向这一知识体系的中心,由西方学人独步的学术论域成为包括中国学者在内的全球学人共享的研究旨趣,同时也成了世界学术界了解中国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窗口。《中国研究》是由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办的学术集刊,意在推动中国研究领域的经验积累和知识增进,更在使日益成为显学的中国研究领域能够听到中国的声音。政治21.5万字 - 会员
新质生产力:构建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
本书由理论内涵、科技创新、数实融合、新型工业化、未来产业、县域经济和创新实践这7个部分构成,介绍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专精特新等前沿科技领域的最新理论与实践成果,旨在帮助读者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战略机遇。政治12.3万字 - 会员
河南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20)
本书分为五个部分:总报告对河南省社会治理状况进行了系统分析;政府行为与社会治理篇,主要包括应急管理、创新管理能力、政府门户网站、公共服务、教育治理能力、乡村振兴、营商环境等议题;社会变迁与社会治理篇,聚焦河南省人口老龄化、科技人才流动、妇女生育变动等议题;社会治理评价篇,从不同的角度对河南省社会治理进行了分析评价,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案例篇,通过典型案例反映河南省各地在社会治理方面的努力和成果,为政治20.5万字 - 会员
唐代户籍编造史稿
本书主要勾勒了唐代户籍编造的概貌。武德、贞观时期是唐代户籍法令颁布、各类户籍文书出现并依法编造的初期。而开元、天宝时期则是唐代户籍编造的顶峰,户籍法令得到有效的调整与维护,户籍编造十分频繁。尽管存在地域与时代差别,唐前期一直致力于户籍编造。安史之乱开启的唐后期政局,其对户籍编造周期、户等审定及编造政策都产生了显著影响。同时,本书作了两项个案研究:一是编户民年龄——“籍年”的概念与其具体统计、功用;政治15.8万字 - 会员
中国共产党社会保障思想与实践研究(1945—1949):以东北解放区为例
东北解放区是中国共产党解放的第一大区,其社会保障作为战时的一项政策,是中国共产党抗战胜利后对社会管理的初次尝试,不仅解决了战争中面临的各种需要,同时对缓解和稳定东北地区社会矛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东北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东北解放区社会保障虽然不同于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但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政治18.9万字 - 会员
中国现代化报告2021:交通现代化研究
本书聚焦交通现代化研究,主要包括四项内容。一是世界交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分析,从交通体系、交通服务、交通效率、交通治理四个方面分析其历史演进、现实水平和前景预测,构建了世界交通现代化记分牌。二是概述世界交通现代化的基本原理和国际经验。三是完成中国交通现代化的实证和前景分析,提出中国交通现代化路线图。四是完成世界现代化和中国地区现代化的定量评价,描绘2018年世界和中国现代化的定位图等,提出和构建了交政治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