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中国古典文学风格学
更新时间:2019-11-25 18:18:32
最新章节: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中国古典文学风格学》内容简介:风格学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一份极其丰厚的遗产。《中国古典文学风格学》首次对中国古典文学风格学进行全面、深入的总结和研究,对其理论渊源、理论体系、理论特色及批评方式,对体性论、人品文品论、时代风格论、文体风格论、语言风格论及地域风格论等方面,都作了追源溯流的考察和实事求是的评析。在研究中,以翔实的史料为基础进行严谨的理论分析,以历史的演绎和逻辑的归纳相结合,是一部有很高学术价值的专著。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1-07-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书香岁月:漫忆社科书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走过了四十年的光辉历程。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参与并见证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成为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坚强阵地、哲学社会科学出版重镇、国家智库成果的重要发布平台和中国学术“走出去”的生力军。其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旗下的社科书店不仅向社会推介好书、新书,展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在促进学者与编辑、作者与读者的沟通方面也起到了重要文学14.2万字 - 会员
哲意
本书涵盖了丰富多彩的知识领域,包含了一些因果论述,人文故事,科学世界观等多领域内容,旨在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同时,文中融入了励志故事元素,探讨了哲学思想,科学评价等,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为读者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拥有属于自己的哲学,其实是一门长远的功课。把自己的功课做好,这样我们在面对选择和抉择的时候,自己能有个判断的依据。在哲学上,我们被教导要“认识你自己”,所以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星星,文学11.2万字 - 会员
早上四,晚上三
电影《邪不压正》原著作者张北海在八十高龄时,开始书写自己一生的故事。作者在自序中提到“什么动物早上四,晚上三”,谜底即是“人”,这本书就是他的“早上四,晚上三”。抗战时期,父亲不愿向日本人投降,母亲不得已带着几个孩子从天津向后方撤离,跨过黄河,抵达西安,最后一家人在重庆团聚;少年桀骜不驯、被父亲赶出家门,见证了台湾五十年代光怪陆离的社会;二哥是宋美龄的专机飞行员,因飞机失事英年早逝,留下一个女儿,文学8.9万字 别离歌
本书是继《在峡江的转弯处》后陈行甲的第二部自传体随笔,讲述了他辞官转战公益路上关于离别的故事。陈行甲怀着最大诚恳记录他与一个个普通人的命运交织,生动书写了生命中的困难和为难,挣扎和努力,悲欢和离别;细腻描绘了人世间温暖的拥抱、长流的热泪……真实的人生比剧本跌宕起伏得多,沉郁和乐观交织,悲欣交集。我们一代代仍生生不息,爱着,陪伴着,怀念着,哭着,笑着,把日子过下去。这些文字不仅是他的故事,也是你我的文学13.7万字- 会员
世上有颗后悔药
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在错过自己希望拥有的生活之后,还能重新踏入那条远去的河流?就像有一颗后悔药。故事,以真实直抵人心。本书讲述了29个真实的人生故事。在这些故事中,有的是一步错、步步错的连环悲剧,有的是性格使然带来的命运捉弄,有的是为贪念、懒惰找借口的活该受罪;还有的是人生谷底的绝地反击,是洗尽铅华后的岁月静好,是冷漠世俗中的善意人性。【求助的代价】出来混,迟早都要还。借钱,更是如此。除了考验信用文学3.8万字 - 会员
门外汉的京都
“永远的浪游者”舒国治代表作,红极一时现象级旅行散文。任性自在的晃荡札记,堪称京都游玩蕞佳范本。收录自序、《京都的水》等新作及导览彩页。窦文涛、梁文道、洪爱珠默契推荐!漫无目的走一走,然后睡个好觉。文学5.2万字 - 会员
信,渡人间
在车马慢、书信远的年代,一封信是心事的折痕,是思念的具象,是跨越山河的无声对谈。本书精选游子家书未尽的牵挂、同窗信笺的青春絮语、师生往来的谆谆教诲。这些文字穿越时光,纸短情长,将温暖的人间情谊娓娓道来——写给泛黄的过去,也写给崭新的未来。文学10.5万字 - 会员
用力去哭,用力去笑:丰子恺漫画随笔集
丰子恺先生在文学和艺术创作上都有极高成就,特别是他的绘画作品,蕴含的寓意十分丰富,同时也发人深省。本书不同于他绘画作品的纯图画展示,读者在品味丰子恺绘画作品的同时,可以看到丰子恺对其文学性或艺术性的解读,用丰子恺的文字来解释自己的作品。本书依照丰子恺的图画分类方式,共分为六个相,即六个部分:古诗、儿童、学生、民间、都市、战时。读者在欣赏绘画作品的同时可以看到作者创作时的心路历程,感受作者对生活、对文学7万字 - 会员
舍陂记(中国乡存丛书)
出生、成长于舍陂村,最后定居城市的江西作家陈纸以散文的笔触,深情回忆、书写了成长、离乡、归乡过程中亲身感知的故乡的疼痛与欢乐、艰辛与甜蜜、常与变,把深镌于脑海中故乡的一人一事、一草一木、一餐一食、一器一物娓娓道来,每一个乡亲都有他的喜怒哀乐、每一株草木都有它的故事,鲜活而生动,刻画了一群鲜活的乡村人物、一个可知可感的中国乡村,作者为自己也为读者构筑了一个“心有所寄”的精神家园,同时为乡土中国留存了文学12.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