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会员
三国志(中华古籍国学宝典文库)
《三国志》六十五卷,包括《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古籍整理44.7万字5.2万人气 - 会员
宋书(中华古籍国学宝典文库)
《宋书》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著,记述南朝刘宋王朝自刘裕建基至刘准首尾六十年的史实,为沈约所撰。全书一百卷,纪十卷,志三十卷,列传六十卷。古籍整理98.6万字5.2万人气 - 会员
战国策(传世经典·文白对照)
《战国策》为战国到秦、汉间纵横家游说之辞和权变故事的汇编。西汉刘向对其进行了整理,分为东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等策,共三十三篇。这部书记载了战国两百多年间各国在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以及策士们在游说诸侯或相互辩难时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对后世产生了长远影响。为方便读者阅读,我们此次以文白对照的形式出版该书,以清代黄丕烈《士礼居丛书》覆宋本作底本,并广泛参考了古籍整理39.5万字5.2万人气 - 会员
北史(中华古籍国学宝典文库)
《北史》一百卷,其中本纪十二卷,列传八十八卷。记述北朝从公元386年到618年,魏、齐(包括东魏)、周(包括西魏)、隋四个封建政权共二百三十三年的历史。古籍整理134万字5.2万人气 - 会员
周礼(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周礼》又称《周官》,是现存儒家“十三经”中一部系统、完整叙述国家机构设置、职能分工的专书,涉及古代官制、礼制、军制、田制、税制等国家重要政治制度,为我国西汉末以来历代国家机构建制提供了全面的参照体系,在古代政治思想文化史上影响深远。本次出版译注本,经文部分以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清阮元校勘本《十三经注疏》之《周礼注疏》为底本,注释和译文充分吸收了以汉代郑玄注、唐代贾公彦疏为代表的历代注疏成果,下古籍整理54.3万字5.1万人气 - 会员
阅微草堂笔记(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阅微草堂笔记》一书为纪昀晚年所作,写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至嘉庆三年(1798)之间。全书共二十七卷,1196则,包括《滦阳消夏录》、《如是我闻》、《槐西杂志》、《姑妄听之》和《滦阳续录》5种。整部作品恬淡古雅,质朴简洁,无论是写人还是叙事,皆着墨不多,不过粗陈梗概,点到为止,但极有章法,颇见情致,其弟子盛时彦对此也有概括:“叙述剪裁,贯穿映带,如云容水态,迥出天机。”鲁迅所言,“立法甚严,古籍整理110万字5.1万人气 - 会员
论语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论语》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有着无可比拟的重要影响。古籍整理23.6万字5万人气 - 会员
大明律(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大明律》颁布于明洪武三十年(1397),共四百六十条,分为七篇、三十门,它上承唐律,下启清律,是我国古代法典沿革史上一部革故鼎新的法典,它的内容和立法技术既融合了历代律典的成就,又为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进行了调整,是研究明代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军事、教育等各方面的重要文献。收入“三全”的《大明律》,以明万历七年(1579)张卤校刊《皇明制书》中所收《大明律》为工作底本,参校他本,在尽可能保持古古籍整理30.2万字5万人气 - 会员
隋唐史
岑氏《隋唐史》始撰于1950年,1957年,岑氏《隋唐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岑氏《编撰简言》(写于1950年)云:“中国新史学研究会规定:‘各通史组都在讨论教学提纲,各断代史组都在讨论历史事件或历代人物。’本讲义之编撰,大致与此一规定相符,极力避免与通史之讲授相复,无使徒耗光阴,不裨实用。”其时岑氏任中山大学教授,由上可知,此书的撰就,与先生的教学活动紧密相关。今以高等教育出版社本重新整理,加古籍整理41.7万字5万人气 - 会员
拾遗记(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拾遗记》作者为东晋王嘉,字子年,陇西安阳(今甘肃渭源)人。该书本为19卷,被南梁宗室萧绮整理为10卷。《拾遗记》集杂史、博物于一体,语言华丽奇诡,具有很高的文学成就和艺术成就。《拾遗记》前九卷上自春皇庖牺,下至晋时事,以历史年代为经,记述了帝王后妃、文人名士、宦官娼妓等各个阶层历史人物的异闻逸事。部分卷篇后有萧绮录语,对王嘉正文或补正、或辩难、或发挥、或评价。《拾遗记》第十卷则是较为典型的地理古籍整理25万字5万人气 - 免费
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由吕不韦主持,其门客编订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传世名作,全书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文章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集中体现了吕不韦的思想。书中保存了不少古代遗文逸事和诸子百家思想,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古籍整理12.2万字4.9万人气 - 会员
元史(中华古籍国学宝典文库)
《元史》共二百一十卷,内本纪四十七卷,志五十八卷,表八卷,列传九十七卷,是系统记载元朝兴亡过程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成书于明朝初年。它是最早的全面、系统记述元代历史的著作。古籍整理191万字4.9万人气 - 会员
中庸全集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传统文化之“经学”中“立天下之大本”的学问,对中华文明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它虽然是《四书》中篇幅最小的一部,但却是其中富含意蕴、理论和气象的著作,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和哲学洞见。《国学经典丛书中庸全集》以《中庸》中的至理名言作导言,从处世和人生经验的角度出发,阐发了蕴藏其中的智慧,并以人生处世中的经典案例加以印证,帮助读者深化理解《中庸》古籍整理32.6万字4.9万人气 - 会员
尚书
《尚书》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汇编,分为虞、夏、商、周四书,内容大致可分为三类:关于尧、舜、禹、皋陶、启等人的远古历史传说;关于周朝建国初年的重要文献,尤其重点反映了周公旦的活动;一些零散孤立的档案。它内容博大精深,文字却佶屈聱牙。此次整理时加入曾运乾《尚书正读》的内容。古籍整理18万字4.9万人气 - 会员
隋书(中华古籍国学宝典文库)
《隋书》共八十五卷,其中帝纪五卷,列传五十卷,志三十卷。是现存最早的隋史专著,也是修史水平较高的史籍之一,保存了大量政治、经济以及科技文化资料。其中十志记载梁、陈、北齐、北周和隋五朝的典章制度,有些部分甚至追溯到汉魏。古籍整理86.9万字4.9万人气 - 会员
华阳国志:全二册(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华阳国志》是我国现存较早且较完整的方志史书,比较完整地展示了古代西南地区的历史风貌与文化全貌,为研究中国古代西南地方史和西南少数民族史以及巴蜀地区文明提供了重要史料,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在体例上,将地理、历史、人物三者有机结合,创新了方志的编纂体例。文字典雅,可读性强。本次推出的“三全本”《华阳国志》,以廖寅题襟馆本为底本,充分吸收任乃强、刘琳等人的校勘成果,版本权威。在译注时,特别注意吸收新资古籍整理80.5万字4.8万人气 - 会员
孙子兵法(中华兵书经典丛书)
《孙子兵法》,俗称为《孙子》,《汉书·艺文志》著录为《吴孙子兵法》,它是现存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兵书。现在的传世本共有《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十三篇。《孙子兵法》作为中国古典兵学的杰出代表,它有一个非常全面而完整的体系,体现了战争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关系。其内容博大精深,理论高度概括,逻辑缜密严古籍整理17.8万字4.8万人气 - 会员
长短经: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套装全二册)
《长短经》,又名《长短要术》《儒门经济长短经》。作者赵蕤在《长短经》十几万的文字中,博考六经诸子,博征经史,广采百家,从诸如《论语》《孟子》《周易》《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老子》《庄子》《韩非子》《管子》《人物志》《傅子》《申鉴》《中论》《政论》《昌言》《世要论》《吕氏春秋》《淮南子》《孙子兵法》《六韬》《黄石公三略》等上百种书中采撷大量材料与历史事例,采用“自为经传”的著述古籍整理99.1万字4.6万人气 - 会员
南齐书(中华古籍国学宝典文库)
《南齐书》现存五十九卷,其中帝纪八卷,志十一卷,列传四十卷,所缺一卷为《自序》,记述南朝萧齐王朝自齐高帝建元元年至齐和帝中兴二年,共二十三年史事,是现存关于南齐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原名《齐书》,至宋代为区别于李百药所著《北齐书》,改称为《南齐书》,撰著者为萧子显。古籍整理36.4万字4.5万人气 - 会员
史记(中华古籍国学宝典文库)
《史记》是西汉时期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所著,记载了上起轩辕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变迁。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它规模宏大、体制完备,涉及了哲学、政治、经济、文学、美学、天文、地理甚至医学占卜等方面,几乎囊括了各个历史时期社会活动的全部内容,堪称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鸿篇巨制,位列“二十四史”之首,被鲁迅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古籍整理61.6万字4.5万人气